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12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交流] 转:你有独立思想吗?你有平等精神吗?你崇拜权力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9 09:0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微信公号:每人娱
奴性的文化浸泡出奴性的国民,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的特征:一是缺乏独立思想,二是缺乏平等精神,三是对权力顶礼膜拜。
文中的观点,谈友未必会认同,认同也好,不认同也好,读完之后不妨都扪心自问这三个问题:你有独立的思想吗?你有平等的精神吗?你崇拜权力吗?

作者:维杰

中华文化是一种奴性文化,这是因为二千多年来,文化发展的方向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里,这种文化早已经沦落为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精神的工具,成为麻醉人民精神的麻醉药。奴性的文化浸泡出奴性的国民,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的特征:一是缺乏独立思想,二是缺乏平等精神,三是对权力顶礼膜拜。



缺乏独立思想

奴性文化熏陶出来的奴性,第一个特征是:缺乏独立的思想。这是二千多年愚民统治的结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家思想独霸天下,人民只能接受一种思想,也就是只能接受官方规定的思想。不接受官方的思想,就会招来牢狱之苦杀身之祸,清王朝的文字狱,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都是为了扼杀独立的思想。一场接一场的扼杀,中国人已经没有了独立思想的勇气,甚至连思维的能力都退化了。小孩子原本很聪明,经过二十年教育,官方的思想植入头脑,其他的思想被排弃,连思维都按官方设定的逻辑思维,失去了全方位思维的能力。

缺乏独立思想的人,难以做正常的逻辑思维,阻碍了理性的发展,容易受到蛊惑而被人操纵;缺乏独立思想的民族,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就是盲从盲动。如果不明白什么叫羊群效应,就去看看《动物世界》,看一看非洲角马大迁徙时那种浩荡而悲壮的情景,就会明白什么就叫羊群效应了。上万只野牛在一只公牛的带领下,在茫茫的荒野狂奔,领头的公牛迷了路,后面的牛群依然还是低头狂奔,公牛也就完全失去了回头的余地,唯有继续狂奔,管它是沼泽,还是悬崖,也一样前赴后继,一往无前。动物的羊群效应是因为没有思想,而人类的羊群效应则是因为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被一种所谓的主导思想所蛊惑而陷入疯狂。一个民族一旦陷入疯狂,灾难也就不可避免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正是这种羊群效应的演译。一个缺乏独立思想的民族,总是逃脱不了被自己制造的灾难肆虐,这样的民族永远不可能逃脱悲惨的命运。

前不久网上争论钱学森临死留下的问题: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一流的科学家?其实这个问题还需要争论吗?甚至问这个问题都是多余的。科学家也是思想家,要培养出一流的思想家,就必须有思想自由的环境。没有思想自由的环境,就不可能有独立的思想;没有独立的思想,怎么有可能出现思想家?几十年来,中国除了毛邓三思想,还有什么思想?这样的环境怎么有可能产生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科学家落到这样的环境,也会衰变成三流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有可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他在中国是顶尖的科学家,可其学术成就放到国际,只是三流的科学家。当年多少有望成为一流科学家的学者从国外回来,结果只有一个钱学森,得到最好的结局。全赖于他是研究武器,受到特殊的保护,得到特殊的荣誉,否则恐怕连三流都难成。钱学森未必不明白个中原因,只是碍于得到的贞节牌,不便于说出来而已。

奴性文化熏陶出来的国民,无论平民,还是精英,都因为缺乏独立的思想,而阻碍了自身思维的发展,既缺乏探索真理的能力,也缺乏探索真理的勇气,甚至连一般的道理都可能变得含糊不清。这样的民族既自卑又狂妄,狂妄实质上是自来于极度的自卑,唯有用狂妄来掩饰自卑;这样的民族欠缺自信心,爱面子,既不会作自我反省,更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这样的民族大致只会在沉沦与疯狂之间沉浮,狂妄来时便疯狂,疯狂过后就沉沦。



缺乏平等精神

奴性文化熏陶出来的奴性,第二个特征是:缺乏平等精神。缺乏平等精神,体现在既不能平等对待别人,也不敢平等看待自己。

缺乏平等的精神,一方面是奴性文化奴役精神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残酷的权力奴役身体的结果,长期双重的奴役,造就了根深蒂固的不平等观念。专制的权力把人分为权贵与平民,奴性的文化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制度制造出不平等,文化意识强化了这种不平等,让人从心底里接受了这种不平等,久而久之,不平等就变成天经地义的事了,变成了奴性的一种精神。奴性的不平等精神,造就了奴性的两面性格,既自卑又狂妄,两面性格表现出来,就是既不能平等对待别人,也不敢平等看待自己。

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主要表现在没有勇气平等看待自己,只能匍匐在权贵的脚下过极其卑微的生活,见到屁大的官都会感到敬畏。就是这样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也同时表现出不能平等对待别人,遇到比他更孱弱的人,立马暴露出狂妄的一面。嘲笑嘲弄残疾弱智的人,就是这种劣根性在作祟。赵本山的小品,多数以嘲笑弱者为主题而风靡中国,就是迎合了国民的这种劣根性。不要以为奴性会很善良,因为自小被残暴蹂躏,对残暴早已见怪不怪,心地里植入了残暴的根,一旦发作,就会将残暴推到极端,中国近代的暴力革命和政治运动表现出来的残暴,实际就是奴性残暴的爆发。

中国人一旦脱离了社会的最低层,奴性的两面性就会变本加厉。赵本山的小品在冠盖云集的大堂可以博得满堂喝彩,说明那些人虽然脱离了社会的最低层,可是并没有脱离了那种劣根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奴性的两面性的突出表现,在强者面前奴颜婢膝,在弱者面前趾高气扬。鲁迅先生对这种人有过辛辣的鞭挞:见到绵羊变成豺狼,见到虎豹变成绵羊。奴才的秉性,在主人面前奴颜婢膝,转个身就变脸了,他会把从主人那里受到的耻辱加倍地发泄在比他低级的奴才身上,而低级的奴才又会把受到的耻辱加倍地发泄到奴隶的身上。

缺乏平等的精神,导致我们不能平等对待自己,也不能平等对待别人,延伸到不同民族,就产生出民族歧视,种族歧视。我们在指责西方人看不起我们的同时,我们内心里一样看不起世界上比我们更落后的民族,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每个人都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是否能做到尊重我们自己人一样地尊重印巴人非洲人?



对权力顶礼膜拜

奴性文化熏陶出来的奴性,第三个特征是:对权力顶礼膜拜。对权力的崇拜表现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平民的官本位意识,第二个层次是社会精英嗜权如命地追求权力。

中国人对权力顶礼膜拜的思想根源是儒家思想,学而优则仕,把当官作为求学的目的,甚至作为人生的价值标准,用官阶的高低评价人生的成就,演变成一切向官阶看齐,当官成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权力成为图腾,这就是所谓的官本位意识。中国人对权力顶礼膜拜的第二原因,是权力的残酷,几千年的封建王权,可以为所欲为,平民对权力产生了恐惧。中国人对权力顶礼膜拜的第三个原因,是中国人对权力的无奈,久而久之,恐惧与无奈便转化为敬畏了。正如人类对大自然界灾难的恐惧与无奈,转变为对鬼神的敬畏而衍生出对神明的崇拜一样。

平民阶层的官本位意识,主要体现在对官的羡慕和敬畏。当官可以鸡犬升天,可以扬眉吐气,可以光宗耀祖。乡村的祭祖以官阶排名,如果同宗有高官,或曾有高官,就成为宗亲们津津乐道的事,甚至几百年前传说的高官也会让一些人感到无比荣耀,尽管自己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朋友聚会,更是以官阶为主题,局长处长,谁的官阶大,谁就成为聚会的中心。很多人以认识多少官作为自己荣耀的资本,我与局长如何如何,如果有幸与高官握手而拍下照片,就到处炫耀,甚至挂在大厅显耀处,敬奉的象祖宗神位一样。近年常听到有人议论:教授相当于哪一级?主任医生相当于哪一级?是处级呀还是副处级?将职称与官阶挂勾,只能说明这个社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连权力与知识都混洧了。官本位意识已浸入到国民的神经细胞,无可救药。官本位摧毁了这个民族做人的尊严,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也甘愿出卖人格尊严。这个民族是以当官阶为尊严,而不是以人格为尊严。

官本位体现在民族精英的身上,就是嗜权如命。中华民族的精英信奉: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追求权力,不择手段;为了权位,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可以出卖原则,也可以出卖人格。精英的这种奴才性格,一方面是因为中华文化忠的价值观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个人对权力的嗜好使然,把权力看得比命还重要,比真理还重要,比公义还重要,为了权力,可以放弃真理,放弃公义。想想看,当年高官们如果都能象彭老总一样坚持原则,还会发生大跃进吗?如果说二千年前的陶渊明,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表现出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二千年后的今天的中国人,还有谁有那种精神?对权力崇拜把我们的民族精英变成了嗜权如命的伪君子。什么样是伪君子?林副主席是伪君子,陪林副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表演的那一群人,戴着红袖章,挥舞红宝书,都是活灵活现的伪君子。我们这几十年歌颂来歌颂去的那几人,哪一个不是嗜权如命的伪君子。


有勇气除掉你身上的奴性吗?

说完了奴性的三个特征,算是完成了本文的主题。文中的观点,谈友未必会认同,认同也好,不认同也好,读完之后不妨都扪心自问这三个问题:你有独立的思想吗?你有平等的精神吗?你崇拜权力吗?

独立思想不容易,因为我们自小被人灌入一种思想,而且只被灌入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容不进其他的思想,所以就很难对问题做出全方位的思考,这就阻碍了我们思维的发展。要摆脱这种困境,确实不容易,好在现代网络开始打破这种禁锢。可是,有独立的思想,不一定就会快乐就会幸福,相反却带给你烦恼与痛苦,你有勇气接受独立思想的烦恼与痛苦吗?

平等精神是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也是民主制度存在的基础,缺乏平等精神,就不可能有成熟的民主。平等精神是人格尊严的保证,只有平等的精神,才能培植起你自信自尊的人格,你如果看不起自己,只会匍匐在权贵脚下,你就永远不可能获得自信自尊;如果看不起比你更弱的人,你一样不能获得自信自尊,因为你只是见到比你更弱的人,才表现出自信自尊,你的这种自信自尊见到强者就崩溃了。你要想活得有尊严,就必须追求平等的精神。

中国人被权力蹂躏了几千年,导致有些人变成自虐狂,用自虐来自*慰。愈被权力蹂躏,就愈崇拜权力;愈崇拜权力,权力也就愈加肆无忌惮。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运,要想改变这种命运,首先就要打破对权力的崇拜。我们中国人有这样的勇气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5-19 09:30:47 | 只看该作者
謝謝分享
[发帖际遇]: jk7 花了 3 金币 资助失学儿童,真是热心人啊,你也想试试帮助别人的快乐吗?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5-19 14:15:08 | 只看该作者
谈得很深刻,不过关于平等、自由的理念通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发,确实也开始又一小撮人开始接受并执行了。所以应该说希望还是很大的:)
[发帖际遇]: anita_july 捡到钱包找不到失主,花了 1 金币寻人,是不是你掉的,快回帖看看。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5-19 14:15:09 | 只看该作者
也来转一篇:

流行观点是毒药(强烈推荐)

2015-05-19 点 》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你还在人云亦云吗?流行观点是毒药

*作者简介:姬中宪,作家,教书匠,教社会工作专业,写虚构小说,偶尔也写几句真话,著有新书《我仍然没有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阑尾》,个人微信号:jiwrite。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这时代的人,太需要一句现成的观点,最好朗朗上口,即学即用。于是,流行观点大行其道,它和流行服装、流行歌曲一起,像台风一样,每年变着花样登陆,风卷残云,左右大众言行。热闹过后再反思,其中多数经不起推敲。

上学的时候就一直听老师讲一句话:“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很多学校把这句话挂在墙上,学生们把它记在笔记本上,奉若真理。现在看来,这观点虽然很励志,但如果不加分辨地执行,搞不好也会走火入魔,贻误终生。事实上,被这份“成功配方”成功误导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不知道的是,“汗水”和“灵感”的重要系数,从来不是靠量化的百分比来衡量的,99%并不比1%更大、更重要,1%也意味着缺一不可、一票否决,两者是不可替代的,没有这1%的灵感和天赋,99%的汗水也等于零。在很多领域内,勤不一定能补拙,有时倒会助长拙。

我刚工作的时候,流行“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我得说,文学的力量真是无穷的,这个故事成功地忽悠了一代中国人,让我们质疑自己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感叹房价还不够高,还应该更高,才对得起我们的国际大都市地位。后来,房价果然高了,我们成了房奴,这才陆续醒过来:原来那只是一则故事,故事的背后是营销,是官商四手联弹,为我们演奏的一个催眠曲、幻想曲。如今是曲终人散,人去楼空。

有一年,家里老人传授我一条真理:“早晨吃姜赛参汤,晚上吃姜赛砒霜”。听听,多么工整,还押韵呢。我们的文化里,对押韵的东西总是盲目崇拜,觉得押韵的工整的必是合理的。老人深信这句话,还托我用电脑打印了,贴在她家厨房墙上,以示警告。我暗想,过年的时候,我应该把这两句话写成对联贴在她家门口,横批“早吃早好”。可是,还没等到过年,老人又告诉我,说专家辟谣了,晚上能吃姜,只是不如早晨吃姜效果好,而且也因人而异。可怜我刚刚努力戒掉晚上吃姜的习惯,现在是不是要再改回去?我决定还是等一等,因为过几天专家可能还要辟谣。

很多流行观点的原创作者正是专家。多年前,牙膏广告流行“全国牙防组认证”,一个穿白大袿戴眼镜的医生,冲你笑出一口白牙,往牙膏上敲一个章,表示认证合格。我很迷信这个组,买牙膏必找认证,直到有一年央视曝光,这个“全国牙防组”根本是个非法组织,连个公章都没有,还涉嫌参与权钱交易,那一口白牙,不是牙膏刷出来的,是吃回扣吃出来的。这让我很受伤,从此再不相信“牙好,人品就好”。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句流行观点了吧,小时候听家长老师讲,长大了再对着自己的孩子讲,俨然祖训、家学,要代代传下去。人生明明是一场长跑,非要搞成百米冲刺,在前一百米决出胜负;人生甚至根本不是一场跑步比赛,偏要划出跑道,只问输赢。这句话坑害了几代中国孩子,至今仍大有市场。它取消了中国人的童年,也为成年人的疯狂变态埋下伏笔,让家长间的“军备竞赛”层层升级,究其动机,仅仅是为了养肥几家学校和培训机构。这是教育界最大的谎言,是商家和专家勾兑出的弥天大谎,却能如此深入人心,不能不让人佩服流行的威力。

专家和商家之外,大众也积极炮制自己的名言,“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多么漂亮的句子,多么蛮横的逻辑!但是,我想在这句话后面再补充两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真正的问题,都是小问题,而真正的大问题,都是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使能用钱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还会变本加厉地再出问题,解决一个又引发两个,直到花光你所有的钱——还是没解决。这就是我的补充,不解释。这个漂亮的观点,不过是“唯GDP论”的民间版本,不值一驳。

“婚姻需要经营”,女人们几乎张口就会说。毫不避讳地讲,我反感这句话,就像我反感网上所有打着小S名义传播的那些女人经一样,什么“女人要有心计”,“不会化妆的女人没前途”,这些在闺蜜间公开流传的“悄悄话”,背后逻辑惊人地一致:以商业规则揣摩婚姻,以功利目标订制家庭。问题是,女人们真的能从这些话中受益吗?殊不知,婚姻不幸的根源,恰恰是有些女人太会“经营”,把相亲对象当客户,把爱情当交易,把青春、婚姻与前途捆绑。女人本是天生的生意人,还要处处教她们生意经,这是要毁她们的节奏啊!

于是,“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挣钱养家”便成为男人讨好女人的最好说辞,也是女人炫富炫老公的首选格言,据说很多婚礼上的新人都拿这句话来宣誓了。可是,新娘们,女人们,当你们陶醉在这句话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句话背后的陷阱:迟早有一天,你不再貌美如花,到时候,可别怪他不再挣钱养家,也别怪他挣钱养她——另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人。因为你本来就是“负责”貌美如花的,如今你成明日黄花,是你自己失职。

好吧,你说这句话只是玩笑,但接下来你们有了孩子,立刻搬出另一套观点,“男孩穷养女孩富养”——这回可是当真了。这句话流传久远,我不知道它的始作俑者动机何在,相信初衷是好的,实践中也曾有大量案例佐证,但现在,这观点被迅速物质化庸俗化,富养出来的女孩(也包括男孩),眼界确实高了,不会轻易被两块糖哄骗了,却转身成为“婚姻要经营”的忠实拥趸,甚至将“富养”演变成“包养”,用姿色套现,拿乳房换住房,成为最天经地义的选择。究其根源,是我们对“富”的理解太狭隘,我们终究是一群精神上的赤贫者。

至于盛产“精神”的文艺界,更是被流行观点垄断。“张学友唱歌好听”,我从上初中就听身边的人这样讲,“张学友是歌神”,直到今天他们还在讲。这样讲的人,耳朵多半被流行音乐的流水线车间改造过。张学友唱歌确实好听,但也只是比那三个人唱的好听,至于“歌神”,呵呵,饶了歌神吧。“周杰伦唱歌听不清歌词”,这论调十多年来口口相传,不绝于耳,说这话的人适合听新闻联播,但听不了交响乐,因为压根没歌词,台上一大帮人全是伴奏,唱歌的没来!

艺术难有标准,艺术的伎俩全在暗示,一百个书托暗示这本书是好书,这本书就真成了好书。而现在,艺术更加简单粗暴,连暗示都省了,他直接告诉你:我是大导演,所以我拍的片子叫大片,我是名家,所以我写的书叫名著。于是,观众和读者们慕名而来,满载而归。

这个时代,多数人不思考,而让少数人代自己思考,比如商家,比如决策者,再比如上帝。理由是,“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为了不让人家笑话,干脆不思考。相比思考,道听途说要轻松的多。于是,多数不思考的人,等着少数人的思考成果。他们打着灯排着队,迫切得到一句现成的答案,好带回家去,受益终生。杨德昌在电影《麻将》里反复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们就等着别人来告诉他们,所以,只要你用很诚恳的态度告诉他他想要什么就对了。”

这些年流行“国学”,推崇“讲坛”,名教授、名嘴大放光芒,我观察,活跃在各大讲坛上的名教授们有个共同点:都是段子高手,都是流行观点的大力传播者(甚至不是原创者)。我称他们为“说书艺人”,他们和周立波的区别仅在于:他们能给每一个流行的段子冠以一个学术名称。于是,好学的听众们蜂涌而来,听几个笑话,哈哈一乐,回到单位和同事一搬弄,好像得了什么真学问似的。

委身于流行观点下,总有种安全感,即使事后被证明是谬论,祸害的也不是我自己,身后有一大批垫背的;以大众的选择来弥补自己见识的短浅,也算是权宜之计;而且市面上的流行观点,多数也有正确的一面,关键看放在什么语境下理解。正如毒药也是药,有药效,但要对症下药,且不能过量,过了量,或吃错了药,就变成毒药,谋财害命,误国误民。

流行观点像流行性感冒,总有中招的一天。完全拒绝不现实,会显得太不合群,有一个办法:把流行观点当作流行歌曲,听过就算,实在忍不住,哼哼两句也无妨,只要别当真;骨子里,对所有流行的东西持警惕态度,流行观点袭来,要学“微信”精神:微微相信,万不可全信。以上都是治标,要治本,还是要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有立场,有成熟的价值观和稳定的信仰,任凭流行观点满天飞,我自岿然不动。

选自作者新书《我仍然没有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发帖际遇]: 读书人 乐于助人,积极发帖,得到新儿教奖励 2 威望。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5-19 14:29: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这涉及到大环境了,没办法,只有从自己做起,为未来的改变做出滴水贡献罢
[发帖际遇]: hjyo 乐于助人,积极发帖,得到新儿教奖励 2 威望。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5-19 14:31: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这涉及到大环境了,没办法,只有从自己做起,为未来的改变做出滴水贡献罢
[发帖际遇]: hjyo 被宝箱砸中,开宝箱花了 2 金币,想知道开出什么好东东?回帖试试。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5-26 19:14:47 | 只看该作者
很深刻。平等、自由----追求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4-5 15:51:03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4-5 22:01:30 | 只看该作者
试试看新手能否这里回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1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33 , Processed in 0.08934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