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2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交流] 留个书单——别人的荐书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4 04:3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辉推荐|《带一本书去巴黎》

走进巴黎那些阅尽沧桑的老房子


好书总是值得不断翻阅。林达这本书就在此列,每当向往又一次去巴黎旅行时,想到的相关之书有两本,一是黄永玉的《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一是《带一本书去巴黎》。前者融进人生体验,与巴黎有关,却更多是文化的哀伤、人物命运的叹息,乃至才思飞扬的妙语连珠。后者则带给我更深的历史体验,对于有着浓厚历史追寻兴趣的人来说,它非常适合带在身边,走进巴黎。


巴黎大概会让每一个走进去的外来人都会感到醉熏熏的。它的历史,它的建筑,它的风土人情,太厚重、太丰富、太美丽,简直让你喘不过气来。那一年,我在巴黎逗留半个月,几乎走遍了塞纳河边的大街小巷,却一个字也未写出。需要了解的太多,需要感受和消化的也太多。


这是一本穿着五彩旅游外衣的历史读本。作者很巧妙地把雨果的《九三年》作为一种游览巴黎乃至法国的历史与现实“导游手册”,借这种方式,深入而细致地走进巴黎的大街小巷。作者目及的一切,无不浸染着法国大革命的风风雨雨,寻访之际,她仿佛仍能听见诸多历史人物的呐喊、呼唤、感叹、悲号、哭泣……当我们静下心来,随着作者的笔走进巴黎那些阅尽沧桑的老房子时,就如同作者一样,不再是满足于“到此一游”的匆匆游客了。


“雅各宾俱乐部”当年呼风唤雨,何等显赫,作者兴致勃勃地颇费周折地寻找到它的旧址,一处毫不起眼的建筑,连在里面工作多年的警察竟也不知它的历史。读到此,我不得不感叹作者的巴黎寻访,真正进入到旁人很难有的、甚至也难以体会到的境界。


旅游图书日渐受到出版社青睐,同时又有些感到茫然无措的时候,这样一本堪称深度旅游图书的作品,带给人们的显然不只是阅读的快乐,它也许会在如何使旅游图书既具有实用性又具备高层次的文化品位方面,给予人们更多的启示。


《带一本书去巴黎》 林达 著

三联书店出版2013年8月第二版


叶匡政推荐|《人类学》

需要你读出声的一部小说


郑重推荐康赫的100多万字长篇小说《人类学》,他无疑是中国最具文学野心、最复杂、也最具实力和爆发力的作家。10多年前我出版他的长篇小说《斯巴达》,就为它的语言、素养、技法所折服。《人类学》显然是康赫对自己的又一次突破。然而,大多数人肯定没读过康赫的小说。


康赫的听觉肯定与众不同,使他成为一个极端重视汉语声音的作家。我一直在想,是什么推动康赫完成了一部130多万字的小说?肯定不是故事或结构,我认为,是声音,是他对各种声音样本的迷恋。


他是这个时代声音的采集、记录与创作者。12年前,我把《斯巴达》和刘索拉《女贞汤》一起推出,也是因这感受很强烈。刘索拉是个音乐家,对汉语的声音有天然敏感,她的小说《女贞汤》除政治讽喻外,很重要的就是对各个时代语言声音的模仿。小说横跨四千年,其中有山海经的声音,有明清白话的声音,更有戏曲、诗歌、民谣的声音。而康赫的小说,表现的则是当代汉语的各种声音,《斯巴达》记录的是一个南方小城的声音样本,《人类学》记录的则是北京在90年代的各种声音。


这个年代,真正关注汉语声音的作家,越来越少。现代文学也成为一种反声音的案头文学。只有极少的作家,还注意到蕴藏在中国古典戏曲及方言中的汉语声音,努力地复原这样声音。关于汉语的音韵和声音,我写过文章,这里就不多说了。不过,读《人类学》,肯定需要你有一副好耳朵,需要你听觉的敏感。它是需要你读出声来的一部小说。



《人类学》 康赫 著
作家出版社 2015年2月


韩浩月推荐|《小主意》

发现西川的小镇青年一面


“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暮色也同样辽阔/灯一盏一盏地亮了/暮色像秋天一样蔓延”,这是印刷在西川诗集《小主意》封底的诗句,这首诗的名字叫《暮色》,在读完这首诗之后,我只用了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就买下它。


大约已有十多年未买诗集。作为有着20多年诗龄的诗歌爱好者,对于诗人的诗集时常有“厌弃”心态,因为再优秀的诗人,在一本诗集里,能打动我的,也不过一两首,再或者两三首。怎么可能会有一本诗集,每首诗都让读者喜欢呢?


一个诗人,一辈子能有一句诗被世代传颂,他就是成功的。作为诗人西川,这个所谓的学院派代表诗人,我读来并未感到让人厌烦的学院气息,他的诗歌作品,虽被划归“知识分子写作”范畴,但我却读出了小镇青年的味道。他的诗歌格局并不大,也偏向亲近自然与土地,并无迂腐气息。


西川也许是在有意地躲避“知识分子写作”,他的这本诗集被命名为《小主意》,就颇有小布尔乔亚甚至小市民姿态。我喜欢站在世俗生活里写诗的诗人,西川站没站在世俗生活里我不确定,但他的确把生活写出了浩荡的诗意。



《小主意》 西川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年1月


绿茶推荐|《当图书成为武器》

讲诉作者与书的不平凡命运

我一直喜欢写关于书的历史的书。


《日瓦戈医生》可以说是最著名的冷战小说之一,作者帕斯捷尔纳克也因为这部小说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然而小说出版前的各方角力,出版后作者受到的迫害,却并不广为人知。


《图书成为武器》对“日瓦戈事件”前后经过进行了仔细梳理。两位作者通过对苏联官方档案的研究、配以当事人的回忆以及对后代的采访,对这段历史做了完整的始末叙述。


1956年5月,一位意大利书探专程拜访俄国诗人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他带走了帕斯捷尔纳克首部小说《日瓦戈医生》的原始书稿。帕氏相信该书不可能在苏联出版,因为官方认为此书攻击1917年革命,是一株无可救药的毒草。从意大利开始,《日瓦戈医生》的多种译本在世界各国出版;与此同时,帕斯捷尔纳克则在苏联国内遭遇了疾风骤雨般的舆论抨击。


时过境迁,这段不同寻常的轶事,给我们讲述一部书的出版史和作者与书的不平凡命运。


《当图书成为武器》(美)芬恩(荷)库维 著

贾令仪 贾文渊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3月


潘采夫推荐|《琴腔》

“我为南城代言”的使命感


作家常小琥曾供职于新京报的一本杂志,80后,北京南城“土著”,其新出版的小说《琴腔》,是这三种身份的合体。因出身记者,能沉下身子,访问京剧团的演员、琴师,那些被流光抛弃的人们;从小生活在南城,有“我为南城代言”的使命感,有对废墟中的南城的凭吊和悲哀;80后,写七八十年代的北京,有新鲜的怀旧文字,也有对笔下那段历史的疏离感。


小说讲南城一个剧团的琴师的故事,以他为线,带出了京剧名角、团长、演员、京剧二代们的故事,也描述了一个京剧团在时代中跟不上趟的凄惶,而这个故事的底色,就是胡同里的百年老槐、低矮的平房、兴盛过的老剧院,是日渐衰亡的南城文化。


这是一本京味小说,有艺术自觉的的京味儿,文字的疏朗和语感的上口,已经深具京味小说意思。这种味道不是王朔、姜文的大院儿,也不是老舍、刘一达的胡同,接的是汪曾祺、阿城的路子,琴腔》的文字味儿正、地道,虽然还不太上头,却已能看出作者的文字雄心。



《琴腔》 常小琥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年4月


武云溥推荐 |《压力测试》

惊心动魄的马后炮


当危机过去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很多专家的马后炮,而真正的危机应急解决方案只有局中人才能说清道明。身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财政部长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主席,盖特纳是处理金融危机的专家,他自1988年加入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司以来,盖特纳参与制定过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巴西和泰国金融救援计划。


在2003年进入纽联储之前,盖特纳在财政部为3届政府和5任财长服务过,他还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研究助理。积累了如此光鲜的履历,当盖特纳坐上财长位子后还是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因为他遇到了美国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全世界人眼睁睁看着华尔街长久繁荣之梦破灭。


所谓“压力测试”,既是对美国政府和盖特纳本人,也是对华尔街那些金融大鳄乃至全球经济应急反应机制的考验。作为直接操盘手和历史见证人,由盖特纳本人来总结这次危机的教训,再合适不过。对这本书我只有四个字评价:惊心动魄。(顺带推荐另一本关于金融危机的好书《大而不倒》可以对照来读,安德鲁·罗斯·索尔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压力测试:对金融危机的反思》

蒂莫西·F·盖特纳 著 益智 译

中信出版社2015年4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5-4 10:48:40 | 只看该作者
都是好高大上的书!感谢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2:32:40 | 只看该作者
DeLong教授的私人书单

何帆

今日推荐一份加州伯克利大学经济学教授Brad DeLong的私人书单,首先向大家介绍一点DeLong教授的其人其事,大家或许更能明白这份书单的重量。Brad DeLong,当下颇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公共政策的积极参与者,博客狂人。上世纪80年代DeLong在哈佛求学,期间认识了两位对他一生影响深远的人:一位是他当年的同学兼室友,如今亦在哈佛任教的Andrei Shleifer教授。Shleifer教授在IDEAS经济学家的排名中常年保持top5的位置,何帆研究札记曾在今年1月14、15日两天介绍过他一篇关于政府质量的报告;另一位是他和小伙伴Shleifer的共同老师,大名鼎鼎的前哈佛大学校长、前美国财长萨默斯教授。受到老师的影响,DeLong教授也热心于真实世界中经济政策的研究,曾于1993年至1995年在美国财政部经济政策司工作,即便后来离开政界回到大学校园里,也孜孜不倦地在博客上继续发表他对美国经济、政治各方面的看法。近年来Delong教授在伯克利大学专心传授宏观经济和经济思想史方面的知识,开设的课程也以经济史为重点。下面这份书单写于2013年,彼时DeLong的另一位在哈佛的老师戴维•兰德斯教授刚刚去世不久,为了缅怀这位著名的经济历史学家,DeLong在博客上写下了老师对经济史的贡献,并且列出了20位他认为“颠覆了自己关于经济史思考”的学者所著的书目:

1.《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Benedict Anderson
2.《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伯纳德•贝林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Bernard Bailyn
3.《第二性》西蒙娜•德•波伏娃
The Second Sex; Simone de Beauvoir
4.《意识形态的终结》丹尼尔•贝尔
The End of Ideology; Daniel Bell
5.《重建母职》南希•邱德洛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Nancy Chodorow
6.《新阶级》密洛凡•德热拉斯
The New Class;Milovan Djilas
7.《文化的解释》克利福德•格尔茨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Clifford Geertz
8.《通往奴役之路》《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这篇是哈氏发表在1945年《美国经济评论》上的文章,是本书单里仅有的两篇论文之一,编者著)哈耶克
The Road to Serfdom,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Friedrich Hayek
9.《退出、呼吁与忠诚》赫希曼
Exit, Voice,and Loyalty; Albert Hirschman
10.《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和平的经济后果》《自由放任的终结》(这是凯氏发表于1926年的一篇文章,收录于麦克米伦出版社于1972年出版的凯恩斯文集第9卷,是本书单里仅有的两篇论文之二,编者著)凯恩斯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The End of Laissez-Faire”; John Maynard Keynes
11.《科学革命的结构》托马斯•库恩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Thomas Kuhn
12.《解除束缚的普罗米修斯》大卫•兰德斯
The Unbound Prometheus; David Landes
13.《国际经济秩序之演化》威廉•阿瑟•刘易斯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W. Arthur Lewis
14.《瘟疫与人》威廉•麦克尼尔
Plagues and Peoples; William McNeill
15.《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巴林顿•摩尔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Barrington Moore
16.《向加泰罗尼亚致敬》《1984》《通往威冈码头之路》奥威尔
Homage to Catalonia;  1984;  The Road to Wigan Pier; George Orwell
17.《马基雅维利时刻》J.G.A.波考克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 J.G.A. Pocock
18.《大转型》卡尔•波兰尼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Karl Polanyi
19.《东方学》萨义德
Orientalism;Edward Said
20.《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
The Making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E.P. Thompson

点评

收藏~  发表于 2016-1-2 15: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5-4 13:14:49 | 只看该作者
这些书都没读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5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49 , Processed in 0.07919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