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一打开网页,最先被留美女博士被遣返回国的新闻震撼了,越往下看越觉得心酸,恐怕任何一个父母见到原本人中龙凤的女儿变成头发稀疏需要服用精神药物的病人,都要老泪纵横深深自责,这是当初父母希望看见的样子吗?作为孩子真的尽力了,然后呢? 可能看到这条新闻的家长都会颠覆以往的教育观,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我不会偏激的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但是这句话真的把很多孩子逼成了学习机器。 家长总说,“你看那谁家小谁,考上了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或者是“我同事家的孩子都考上研究生了”,成绩好的确能让家长和老师对你刮目相看,可是当很多优秀的80、90后们,从顶尖学府毕业走入社会后,带着优越感却遇到了莫大的障碍,从社交到生活自理,方方面面,很多在别人眼中很轻松的小事到了自己这里就成了解决不了的困难。 像女博士父母这样的家长也是粗心,孩子在成长的几十年中,难道没有偷偷注意过她情绪的变化吗?有些孩子成绩不好,家长非打即骂强制要求,“我说的你必须完成!”孩子哭着完成要求了,家长才罢休。这种“暴力教育”时间长了,孩子也就妥协了,“好吧,你说这样就这样,我努力去做就是。” 其实孩子小的时候,都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有的被家长狠狠剥夺了,但也有些孩子“不务正业”,一边学习一边也没耽误发展其他业余爱好。可当走进社会后,这些爱好或多或少的能带来一些朋友,一些圈子,一些交流,一些角色转换,一些惊喜,一些能让心灵健康的药剂。 如果我有孩子,我会让他自由发展,爱打球就去打球,爱弹钢琴就学钢琴,他喜欢什么就会努力去做,又放弃什么,一定是有了新的认知和思考,哪怕他一无所成,进入社会摸爬滚打摔了跟头,也会从这些经历里收获到不少东西。我只想让他懂得一个道理,年少的时候该经历的一样也不能少,人生才是健全的。 要是把西瓜从小就放在模具里,让它长成方形西瓜,这样的西瓜是畸形的。要是让宠物猫狗整天圈在笼子里,看不见外头,他们也不会活蹦乱跳。要是把发彪网做成了淘宝网,也就丢失了自己的特色。 你给别人指定好了道路,可能也是害了他,你让子女成为学习机器,给父母给学校给家乡争光了,可惜机器过度使用后也会坏掉。 有了这样的事,我猜女博士的父母可能悔不当初,但也会重新规划一下孩子的未来。所以让所有的人都力争努力学习考第一是不是还是那么重要呢?父母的负责任真的不是监督孩子好好学习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