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17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1 07:5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 <font face="宋体">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font face="宋体">“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儿子放学回来进门一见面就问我这个问题。我一看孩子高兴的神情,就估计到他可能在某本书(其它媒体)、某位老师(同学)得知了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了。再一看孩子的眼神,清澈中含有一种狡黠,我就知道他又想考考我。转念间,我拟好了我的计划。<font face="#718"><font face="宋体">“是通天河,西游记里有的。”<font face="#718"><font face="宋体">“错!通天河是长江的。”<font face="#718"><font face="宋体">“是沱沱河吧?”<font face="#718"><font face="宋体">“比沱沱河更远。告诉你吧,是卡日曲。”<font face="#718"><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孩子接着讲述了他的新发现:一开始人们都认为是昆仑山一带,高山的雪水流下来就是黄河的源头。但最近科学家们发现,真正的源头是卡日曲。孩子在当我的老师呢。<font face="#718"><font face="宋体">我给他唱了一首歌。“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牧马汉子的酒壶里。/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擀毡姑娘的歌喉里/在昨日发黄的史书里/在今天融化的积雪里<font face="宋体">……<font face="宋体">”<font face="#718"><font face="宋体">孩子说:“你唱的源头不是实实在在的源头。”孩子对黄河情感方面的理解正在起步。<font face="#718"><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黄河的源头在西北,西北的汉子性格豪放,牧马人喝酒,姑娘们唱歌。”我解释道。<font face="#718"><font face="宋体">接着,我就向孩子解释:很多人不知道黄河的源头在哪里,黄河到底流经哪些地方,但很多人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font face="#718"><font face="宋体">我估计“母亲河”的内涵在一个<font face="#718"><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 <font face="宋体">岁的少年心中是朦胧的。<font face="#718"><font face="宋体">孩子抢过我的话头说,黄河上还有一个“黄河母亲”的雕像,在青海省。我和两个同学还在雕像前照了合影呢(暑假时曾结伴西游)。<font face="#718"><font face="宋体">为了把孩子的思维引到更加辽阔的空间,我们把暑假时去西北旅游时的照片拿出来看。一边吃饭一边看,一边回忆当时的故事和感触。如吐鲁番的葡萄、充满了智慧的阿凡提和他的毛驴、父子吹羊皮过黄河、买西瓜的回民执意要找零钱、“不到黄河不死心,到了黄河更揪心。”从飞机上看下去,黄沙遍野,满目苍凉等等。又联想到今年刚参加的南海植术活动,我说:“树上还挂着我们的家庭格言呢!”孩子马上接着说:“格言还是我想出来的:‘天地都在我心中——没问题!’”我感慨道:真是“一朵浪花就是一个故事”。<font face="#718"><font face="宋体">孩子慢慢地点了点头。我想他对黄河作为自然河和作为人们心中河的不同的含意已经有所感悟。<font face="#718"><font face="宋体">下午,趁孩子去了学校,我专们请教了语文老师关于这首歌的修辞手法。发现这首歌的修辞手法非常丰富,有双关、顶针、比拟、排比、拈连等多种。语言文字非常优美。又请教了音乐老师关于这首歌的旋律。<font face="宋体">全曲旋律悠扬、深情、苍凉、激越、高亢。又找到了这首歌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MTV<font face="宋体">的录像。画面与歌曲相辅相成,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的深厚的情感。<font face="宋体">晚上,跟孩子一起观看了这首歌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MTV<font face="宋体">,并且也观看了从网上找到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lash<font face="宋体">。画面上很多是我们熟悉的地方。一边看一边品点,有时是语言文字的美,有时是音乐旋律的美,有时是画面组合与构图的美。还有黄河黄沙的一遍凄凉等。看了两遍,就可以唱个七七八八了。<font face="宋体">中文,这个足以让中华民族傲视全球的人类文化遗产,巧妙灵活的组合,使这首歌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具有了<font face="宋体">崇高壮美的情感。我不希望孩子一下子记住或会用歌词中的修辞手法(大学生也未必能),但我希望他能感受到中文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font face="宋体">音乐能激发孩子性格中的积极因素,改变和克服性格中消极因素,激昂的音乐能使孩子克服胆怯,变得勇敢起来。音乐能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孩子对情感的感受和体验能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文化修养,并能促进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协调发展,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我不希望孩子一下子就找到音乐的旋律以及烘托的意义,但只求这首音乐能引起他的共鸣。<font face="宋体">我不希望孩子一下子掌握美术作品的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但我希望美术作品能使孩子从作品的形象和色调上感受美,体验到愉快或其他健康的情感,激发对生活的热爱。<font face="宋体">我不希望孩子一下子深刻理解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有多么巨大、自然环境对人类有多么重要,但只求孩子有保护环境的意识<font face="宋体">。<font face="宋体">我不希望……<font face="宋体">但我最根本的愿望是在孩子的心灵中播撒这许许多的种子,并让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font face="#718">看着孩子专注的神情,我在猜测他的内心活动。他可能正在感觉舞蹈中音乐、灯光的组合振撼,也可能在心里正模拟台上的动作;思绪是想到了卡日曲还是走入了黄河的“一朵浪花就是一个故事”;可能正蒙茏于“黄河母亲”的雕像和草原上跃马扬鞭的“牧马汉子”之中,也可能正品味歌词的字词<font face="宋体">……<font face="宋体">很多权威的著作或讲话中经常提到,孩子要具有学习的兴趣、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创新能力、审美情趣等等。但如何让孩子具有这许多千金难买的品格呢?<font face="宋体">孩子的一生就像一条河,一朵浪花就是一种品格。且慢,这条河的源头在哪里?父母给了孩子生理上的源头,同时也应该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源头。孩子是一条河,应是一条欢快的河、奔涌的河。这源头就在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交谈中、眼神中、活动中。((希望你能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4-21 14:29:55 | 只看该作者
05有想法请顶一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7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21:19 , Processed in 0.07354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