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你未痊愈,我不敢老”不知打动了多少人,为了儿子治病,乌兹别克斯坦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缔造了N次伟大的复出。现在,这位39岁的“不老神话”又将目标瞄准了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而那时她已经41岁了。
北京时间9月22日,2014仁川亚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决赛暨个人全能及单项资格赛展开了争夺,在结束的第一组比赛中,乌兹别克斯坦老将丘索维金娜出现在了跳马的赛场上,两跳拿到了14.675分,资格赛排名第二。
2014年9月22日,2014年仁川亚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决赛,丘索维金娜代表乌兹别克斯坦现身赛场。曾经为了给儿子治病而转换国籍代表德国队征战奥运会的她,再次回归,代表自己的祖国征战亚运,逐步兑现着自己“想代表家乡结束职业生涯”的誓言。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丘索维金娜并不是很乐于面对媒体。体操赛场,女孩子们都尽可能地把自己装扮得美艳动人,丘索维金娜却素面朝天,只有闪亮的耳钉作为装扮。不过,和那么多年龄还不足自己一半的选手一起训练、比赛,丘索维金娜表示自己一点都不觉得累。
无限母爱支撑着丘索维金娜成为体操赛场的一个传奇。为了带着身患白血病的儿子求医,她曾改换国籍代表德国参赛,顶着“妈妈级”选手的称号不断挑战极限。在体操这项对运动员特别是女运动员年龄要求极其苛刻的运动中,丘索维金娜创造了历史。
从1991年16岁时代表独联体出征体操世锦赛开始,丘索维金娜迄今先后代表3个国家参加了6届奥运会:1992年代表独联体参加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代表乌兹别克斯坦三次参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代表德国出战。而伦敦奥运远不是她的谢幕演出。
丘索维金娜出生于1975年6月,7岁开始练习体操。1996年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宣布退役,结婚生子;1999年,丘索维金娜的大儿子阿里什出生。与普通运动员一样,一切看上去水到渠成的退役生活原本可以一直幸福美满下去。
直到2002年,阿里什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丘索维金娜悲伤地发现,自己做运动员时积累下的奖金,在儿子高额的治疗费用面前简直是杯水车薪。这一年,这个家庭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丈夫在家照看孩子,27岁的妻子复出参赛。
“一枚世锦赛金牌价值3000欧元,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复出后的丘索维金娜参赛动力就是挣钱,对于这一点她没有丝毫的掩饰。为了赚取奖金,只要有参赛机会,丘索维金娜总会把四个项目全都报上。当别的小选手在场上专攻单项时,这位妈妈级的运动员却不得不逼着自己向全能型发展。2002年釜山亚运会,女子体操全能决赛,丘索维金娜最终夺得亚军,中国选手张楠和康欣分获金牌和铜牌。如今28岁的张楠已经与队友滕海滨喜结连理,早已退隐体操赛场,而39岁的丘索维金娜还在奋战着。
移居到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德国科隆,是促成丘索维金娜加入德国国籍的重要原因。2006年10月13日,国际体联承认了丘索维金娜的德国国籍。
丘索维金娜在得到国际体联允许她为德国比赛的许可后表示:“作出加入德国队的决定并不容易,过去4年发生在家里的事情是我到德国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德国体操圈人士的帮助,我的儿子可能早就离开人世了。” 不敢病,不敢伤,更不能言退,在儿子患病的几年间,丘索维金娜总是时刻记着这三点,因为自己任何小小的意外,都可能让病床上的孩子失去生的机会。
报恩转投德国队后,丘索维金娜有了更多的参赛机会,她也更加卖力比赛。当33岁的她在北京奥运拿到一枚跳马银牌的时候,她幸福地说:“我为自己得到这枚银牌而自豪,而我会将这枚银牌带回家,送给我的儿子。” 这枚奖牌也许真的应该归功于儿子,是他让丘索维金娜顽强地走到职业生涯的顶点:她的第一枚奥运会奖牌。2008年8月17日,北京奥运会女子跳马决赛,代表德国队参赛的丘索维金娜夺得银牌。 “我现在所做的,每个女性都可以做到,你必须照顾好你的家庭、丈夫和孩子。最重要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希望,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什么都能做到。”这就是丘索维金娜的人生观。在她看来,只要坚持,一切都会好起来。
如今丘索维金娜依旧坚持每天练习体操,每次三个小时。作为一个为体操而生的传奇,说到此次仁川亚运转回国籍乌兹别克斯坦,丘索维金娜表示:“我想在自己职业开始的地方结束,因为我的故乡在乌兹别克斯坦,我准备在那里结束(我的职业生涯)。”
一样的短短头发,线条有些刚硬的脸庞,丘索维金娜却有颗最柔软的母亲的心。母爱能让一个人走多远?丘索维金娜还将告诉我们更多的答案,因为仁川对她亦不是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