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青少年耐挫性培养 1、树立远大的目标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在同样艰苦的条件下,有的人萎靡不振,有的人却一奋骥足。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在各种各样的思想中,对行动起长久作用的是人生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不同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决定了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 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就要贯穿一条主线,这就是要积极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中国俗语中有大量立志的警句,如“有志者事竟成”;“无志之人长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人穷不可志短”等等,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理想、立志方面的格言名句,整理或阅读有关理想、立志方面的典型事例,然后家长同他们进行交流、讨论,使之明白,艰苦的环境有利于磨练一个人的品格,激励一个人的斗志,增强一个人的能力。 2、创设适度情景,培养青少年不畏挫折的心理品质 做任何事情,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努力与事情的结果最好能“同步”。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却事与愿违,如果我们不努力,或者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一定的心理准备,没有迎接困难的勇气和不畏挫折的气概,那么成功永远与我们无缘。 不畏挫折是可贵的心理品质,我们要经常要求孩子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这种品质,使他们逐步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和途径:一是注重榜样感染。在平常的教育中,有意识地讲一些在逆境中奋斗,在挫折中前进的著名人物的故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等,或观看有关电视记录片,例如“感动中国”中的洪战辉等人物事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二是进行专题教育。结合实际,不定期进行如“遇到险情怎么办?”“如何对待老师的批评?”等专题讨论,使之在平时养成不畏挫折的心理品质。三是通过设立困境,磨砺意志。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青少年磨练意志的机会越来越少,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可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创设小困境、小逆境进行耐挫力训练。例如平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练,如长跑,郊游……常常是在他们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依此培养他们坚强意志和耐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