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337|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昨晚外滩发生踩踏事故,35人身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 14:5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晚外滩发生踩踏事故,35人身亡
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2人受伤。

南都记者亲历上海外滩踩踏事故
http://sns.nandu.com/article-110 ... mp;isappinstalled=0

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事发时,南都记者正好在现场,并亲历此次事故。

12月31日深夜23时许,南都记者郭现中随着成千上万的市民一起走向上海外滩,准备迎接2015的新年倒数。在和平饭店楼下附近靠近黄浦江的观景平台上下楼梯处,上行和下行的人群拥挤成一团,随着人群的不断涌来,现场气氛越来越紧张。

记者意识到危险性在增大想要抽身离开,但因为人群太过拥挤,使得前进和后退都变得极其困难。23:30,开始有女人尖叫和孩子的啼哭声,不安的情绪在迅速蔓延。记者也开始有不祥的预感,在此时打给朋友的电话里,他直言感觉很危险,担心发生踩踏事故。挂完电话,他看到了2米外的一个垃圾筒,后涌来的人群也正好把他涌到了附近,在努力踩上之后,又奋力攀上了近两米高的围墙。上去之后依然是拥挤不动的人潮,他只能待在墙头,在和旁边的几个年轻人一起拉上几个人后,墙头处也再无一寸容身之地。  

23:34分,楼梯最低处忽然有人被挤倒,附近人们一边试图拉起他们一边大声呼喊:不要再挤了!有人摔倒了!可惜的是这点声音都被淹没在上面不断涌下来的人群的嘈杂声里。于是,下面更多的人被层层涌来的人浪压倒,情势开始失控。

23:40分,眼见下面的人处于危险,站在墙头的几个年轻人就开始号召大家一起呼喊,只有简单的两个字:后退!后退!后退!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并开始一起挥舞起双臂,不停的做着后退的手势。楼梯上端的人群察觉到了下面的危险,下流的趋势开始减慢并停止。

23:50分,上端楼梯口处人群疏散了一些,在腾出一些空间后,开始从上往下拉起倒地的人们。与此同时,警察越来越多的赶到事发地点的,也试图从下端往外拉拽被压得动弹不得的人们,但是根本拉不动。最靠近墙根的一个红衣女子伸出一只手拉住警察,不住地哀求救救她,救援人员在多次努力无望后也只能一边安慰她一边鼓励她再坚持一会。

23:55 , 终于,所有倒地没有受伤的人们都站了起来,但横陈在地面上的人们却似乎没有了生机,其中也包括那名求救的女子。哭声喊声尖叫声,呼叫救护车的声音混成一团,黄浦江边的这一角在此时如同人间地狱。亲友们和赶来的医务人员以及热心的市民在检视着每一名倒地人员,不停的做着心脏按压,试图挽救他们的生命,但一切还是太晚了。

绝望的哭声响起来,只是没传出多远,就被外围成千上万不明就里的市民的新年倒数所淹没,“5.4.3.2.1.耶!!!”遇难者遗体也在这嘈杂里被迅速带离了现场,只留下一地的鞋子,围巾和依然在闪闪烁烁的发亮牛角头灯。新的一年就这样来了。

截至今晨5时,事故已造成35人死亡,43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图/文  南都记者 郭现中
[发帖际遇]: 热情的 风淡云清518 经常请喝酒,得到了新儿教酒神奖励 2 威望,太爽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4:58:4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在踩踏事故中幸存以及如何避免踩踏事故发生

如何在踩踏事故中幸存以及如何避免踩踏事故发生
http://m.guokr.com/blog/799552/? ... mp;isappinstalled=0

瘦驼今天07:45
一月一日只是普通的一天。

很遗憾的是,在这普通的一天的清晨,我要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踩踏,是一种极其原始的事故。每年东非大迁徙的过程中都有很多食草动物死于同类的蹄子之下。而人群的踩踏事故更是在史书上画下一个又一个血点。人类是天性爱群居的动物,人群就像磁铁一样对个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一旦人群聚集,并被街道、房屋、楼梯、栏杆压缩,危险就出现了。原本有序移动的人群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诱因而瞬间崩溃,这个诱因可能是一只断掉的高跟鞋、洒在光滑地面上的一杯饮料、一股气味、一句话甚至不需要什么明确的诱因。

人毕竟不是椋鸟和沙丁鱼,我们并没有进化出有效组织大规模人群有序运动的能力(可以参看果壳之前的文章)。

世俗和宗教节日、体育比赛、音乐会、逃难、赶地铁、学校下课,这些都可能成为踩踏事故的发生条件。

下图是虽然不是损失最大,但是最有影响力的踩踏事件之一——1989年4月15日的英国希尔斯堡球场惨案,96人被活活挤死。

有记载死亡千人的踩踏事故包括:

1941年6月6日由于日军空袭造成恐慌,上千名重庆市民在涌入防空洞时因踩踏丧生。

1990年7月2日,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人群在通过一个地下通道时发生踩踏,1462人丧生。

2005年8月31日,参加宗教活动的人群在通过伊拉克一座大桥时,恐怖袭击的传言导致人群失控,约1000人死亡。

拥挤的人群有多大的能量?如果你被汹涌的人潮挤在一个不可压缩的物体上,比如一面砖墙、地面或者一群倒下的人身上,背后七八个人的推挤产生的压力就可能达到一吨以上。实际上在踩踏事故中,遇难者大多并不是真的死于踩踏,他们的死因更多的是挤压性窒息——人的胸腔被挤压的没有空间扩张。在最极端的踩踏事故中,人在遇难时甚至可以保持站立的姿态。

在这种情况下,急救手段显得爱莫能助,医护人员无法及时抵达现场,互救也几乎不可能。

2013年2月10日发生在印度阿拉巴德(Allahabad)踩踏事故的遇难者,丈夫想要保护妻子,但根本无力阻挡人群的力量。这起事件造成36人身亡。图片来自(AP PHOT/Kevin Frayer)

如何在踩踏事故中脱身

任何时候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应当观察周围,记住出口的位置,提前在大脑中规划撤离方案。

一旦你发现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的时候,切记不要停下,也不要硬挤,而是要一边顺着人流同步前进,一边向前进方向的侧方移动,直至移出人群。

双手握拳架在胸前,就像拳击手的防守姿势,这样可以尽量保证胸腔不被挤扁。

注意脚下,千万不要被绊倒。

一旦摔倒,赶紧站起来。如果身边同伴摔倒,立即把ta拉起来。如果身边是儿童,把他们举过肩。

如果摔倒了没法站起,爬也要跟着人群前进的方向。如果无法移动,用手护住头部,蜷缩膝盖至胸前。不要俯卧和仰卧。

如何避免踩踏事故

然而,在踩踏事故发生现场,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不被踩踏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避免踩踏事故发生。

对于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不凑热闹。同时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凑热闹,不在在学校和其他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注意安全。

避免此类悲剧发生更主要的责任在于政府。

在可预期的人流密集地点制定拥挤预案。比如新年夜的外滩,人流可能从哪里来,预计有多少人,如何评估现场人数,一旦现场评估人流超过容量,如何分流继续涌入的人群,如何疏散人群。这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任何细节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比如警力如何分配,控制人群使用什么措施。有时候警察的出现会安抚人群的情绪,而有时候正好相反,这非常微妙。2003年2月17日,美国芝加哥E2俱乐部,夜店中发生斗殴,保安使用了胡椒喷剂意图制止混乱。刺鼻的气味在拥挤的人群中引发恐慌,进而发生踩踏,21人死亡。

广场、车站、学校、医院和娱乐场所,这些公共设施的设计和施工要考虑到预防踩踏的因素。1883年6月16日,英国桑德兰市(Sunderland),很多儿童在观看演出时发生踩踏,183名儿童死亡。之后,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所有的公共娱乐场所都必须使用安全逃生门。这种门上装有一个横杠,不管这种门锁还是没锁,横杠上的压力达到某个数值,门就会自动开启。这个法案至今仍有法律效力。在我们的身边,一些外资的大型商场随处可见这种一个多世纪前的古老发明,除此之外,并不十分普及。

近些年,基于视频监控的人群拥挤防控措施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比如沙特政府为麦加引入了一整套高科技的踩踏预防体系,使得每年朝圣人群踩踏事故大幅度的减少了。下图为来自CROWDVISION公司的人流拥挤预警系统,图片来自BB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4:59:09 | 只看该作者
医生教你: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如何自救
http://m.medsci.cn/show_article. ... mp;isappinstalled=0

2014 年的最后一天,我与派爸去花城广场散步。在入口处,派爸说今天人好像特别多,我们找个人少的地方走走。于是我们远离花城广场的核心区域,绕着写字楼走了一圈后就回家了。当时就想,广场这么多人,千万别发生踩踏事件。

睡不安稳,醒来看到这则新闻:

一时怔住了。这事发生在新旧交替之际,发生在上海外滩,死亡 35 人!太悲剧了!

踩踏事故悲剧的发生,有复杂的管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也与我们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自救措施和急救能力密切相关。我综合一些关于踩踏事故的安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慎倒地时的救命姿势

首先发一张不慎倒地时的救命姿势图:

1. 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头部。

2. 不慎倒地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脏器,侧躺在地。

3. 在拥挤人群中,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

易发生踩踏事故的情形

1. 人多是发生踩踏事故的基本原因,事故常发生于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等人员聚集地方;发生的时间常见于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等。

2. 当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或只是蹲下来系鞋带),后面人群未留意,没有止步,发生踩踏。

3. 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4. 人群情绪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发生踩踏。

5. 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此时你应该:

1)假如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切忌逆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如有可能,抓住一种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发生踩踏事故的预防和自救方法

1. 不在楼梯或狭窄通道嬉戏打闹;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 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的方向走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 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 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 若不幸被人群挤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如图一)。

7. 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 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 在人群骚动时,注意脚下,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 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及时分流拥挤人流,组织有序疏散。

身陷拥挤的人群中怎么办?

1.如果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2.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此时你应该:

1)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2)如果此时你正带着孩子,要尽快把孩子抱起来,因为儿童身体矮小,力气小,面对拥挤混乱的人群,极易出现危险。

3)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对他人的急救

1. 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 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 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实施 胸外按压(CPR)(具体CPR方法见视频教学:http://t.cn/aucdCx)(人人都该懂的救命法宝——心肺复苏术(CPR))。

关于儿童安全教育的建议

1. 安全教育永不停止,要结合时事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比如本次上海外滩事故后,及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2. 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跟孩子讲解踩踏事件可能发生的因素,让孩子从小形成危险意识,自觉远离人多拥挤的地方,减少踩踏发生的几率。

3. 教育孩子要熟悉所赴区域内所有的安全出口。

4. 发生踩踏事故后,孩子大多会产生恐惧,没有安全感;少部分会产生自责和内疚。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在孩子身边,尽可能地多陪伴孩子。

5. 倾听及理解孩子的感受,包括意识形态、情绪和行为等;让孩子确认自己目前安全,增加安全感。

6. 教孩子勇敢面对,告诉孩子人生有很多事不可知,更不可控;鼓励孩子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用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或宠物陪伴。

7. 避免对孩子过多的干扰,包括采访探视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心理专家的参与下,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

8. 但不要百依百顺,以免产生继发性获益。

结语:踩踏事件,重在预防

世界各国均发生过严重的踩踏事故。最悲惨的踩踏事故发生在 1990 年的麦加,1426 名朝觐者被踩死或窒息而死。

当有人跌倒的时候,周围看到的人们的第一反应至关重要。如果知情人能迅速反应,有组织地维持现场秩序并告知他人,可能就不会造成严重的踩踏事故。

但人们绝大多数对于灾难的防患意识非常薄弱,而警觉性差的人一旦遇险,第一反应是大脑空白,什么都不会做,甚至由于惊慌做出更危险的举动。911 时顺利逃生的人除幸运外很多都具有高于常人的危机意识。

所以,安全教育和急救技能,请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本文作者欧茜(新浪 @医生妈妈欧茜 ),图片及部分文字来自于网络,MedSci获授权转载。

欧茜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生。本内容结合互联网内容进行适当增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4:59:32 | 只看该作者
发生踩踏时如何自救
译者: 小隐 原作者:Ken Jorgustin
发表时间:2015-01-01浏览量:41365评论数:2挑错数:10
发生踩踏时如何自救

by Ken Jorgustin


原文地址:http://modernsurvivalblog.com/security/how-to-survive-a-stampede/  


踩踏可造成大规模死伤。安静的人群可瞬间变得拥挤,人群失去理智,开始恐慌,任何个体可能都无法保持理性。更糟的是,即使没有实际的危险,也可能触发踩踏。某些情况下,人群数量和密度达到临界状态时,极微不足道的推搡都足以演变为踩踏。

慌乱的人群会快速移动,释放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能量,通常等于一辆行驶的火车产生的能量:一旦人群开始移动,就很难停下来,人流可让你一下就摔倒。

值得一提的是,大约六七个人朝一个方向推挤产生的力可高达1000磅力,足以压弯钢制栏杆,推倒砖墙。在致命的踩踏中,人可能站着被活生生挤死:身体正面承受压力,使人无法呼吸。如果压力是侧向的,则通常不会致命,可能是因为胸腔的保护作用,不致窒息。

如果你在人群中,首要的事是熟悉周遭环境,并留意不同的出口。不管你身处何处,你一定要确保自己知道如何出去。

了解你落脚的地面类型,要知道移动的人群中,湿滑或不平的地面有可能让你摔倒。

时刻留心周遭氛围,因为恐慌情境通常是可预测的。当你身处危险时,几秒钟的时间都可以让你死里逃生,确保你可以利用自己的逃生路线:千万要离逃生路线近一点。

如果你发现自己身处移动人群的中央,不要反抗压力,不要站着不动或坐下来,因为这样你可能很容易被人踩踏。

正确的做法是,顺着人群移动的方向移动;利用任何空出的间隙,往人群侧面移动,那里人流不那么密集。

双手像拳击手那样放在胸前,这样,你就有活动空间,还能保护你的胸部。

如果摔倒了,要马上站起来。如果因为受伤不能站起来,让人把你拉起来。如果你带着小孩,把他们举起来。

如果你摔倒并且不能站起来,顺着人群移动方向爬行,如果这也无法做到,那就双手护住头部,并蜷缩成胎姿(不要趴着或躺着,因为这让你的肺暴露在危险中)。

最恐怖的境况是被人群挤向无法移动的物体。记住要远离墙壁、栅栏或障碍物,因为人群压力会迅速叠加上升。

你被推挤之后,挤压就像波浪会有暂歇。这个暂歇就是你移动的机会,你可沿对角线方向移动,在人群中擦过。人和人之间总会有空间。向侧面移动几步,又一波“浪涌”袭来,下次暂歇时再移动几步。以这样的方式慢慢移向人群外围。
频道:科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1 15:45:44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可怕,最好不要去拥挤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1 16:02:32 | 只看该作者
可怕,欢乐的悲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1 16:46:13 | 只看该作者
好难过,好伤心!都还是些孩子!
[发帖际遇]: caomeiding 在新儿教发帖时心情特好,花了 3 金币请回帖人喝酒,想喝,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1 18:46:53 | 只看该作者
人多的地方都不会去的。
多事之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1 19:48:19 | 只看该作者
今早得到的消息,很震惊。。。最小16岁最大35岁。。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1 20:05:09 | 只看该作者
人多的地方真是不敢去啊
[发帖际遇]: chenximom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请喝酒,并获得 4 金币,太幸运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6:19 , Processed in 0.12826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