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一小时爸爸”
最近关于湿纸巾的有毒问题让很多爸爸妈妈们谈纸巾色变,而且这次出面吓唬人的不再是无良营销号,而是央视加上某国内最知名的儿科C大夫的转发助威,瞬间一个新的爸妈仇恨对象就诞生了。
这次犯事的主要是湿纸巾里面的丙二醇,罪名是有毒,如果让孩子擦手,之后孩子吃手就会中毒。热心媒体编辑还给出了中毒数据:“湿纸巾对于儿童来说,急性毒性是79毫克每千克体重”。这是有史以来我们第一次看到某个具体产品而不是成分的毒性报告了。估计过几天还能看到皮鞋或者帽子的毒性是多少。
那我们认真公平的分析一下丙二醇和湿纸巾有多少问题。
丙二醇其实不止一种,在湿纸巾中用到的叫做1,2-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丙”代表分子有3个碳,“二醇”是说碳链上有两个羟基(氢氧基-OH),“1,2”指的是羟基在第一和第二两个碳原子上。写出来就是CH2OH- CHOH-CH3。这是一种无色也几乎无味的吸水性较强的粘稠液体,在湿纸巾中用到它的原因是一方面可以让皮肤保持一定时间的湿润。另一方面则是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那么丙二醇有多少毒呢?吃下去会怎样?那些说湿纸巾的急性毒性是79mg/kg的扯淡媒体就让他们去死好了。丙二醇的小鼠LD50(死掉一半) 口服急性毒性可不是79,是32000mg/kg。类比一下,酒精的口服急性毒性大概是丙二醇的4倍多,食盐是它的10倍。
事实上,丙二醇因为毒性低的优点,还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在各种豆腐,面制品,糖果,肉类等等。在糕点类里面的使用量上限是0.3%,而湿纸巾的液体成分中,丙二醇的含量不过是0.1%。换句话说,你就算把湿纸巾当糕点吃,丙二醇都没超标。
那为什么Dr. C和央视非说丙二醇那么可怕呢。因为在丙二醇的毒性栏目上,写的是“低毒”。怎么能用低毒的东西给孩子呢!应该是无毒的才对!好吧,这不能怪丙二醇,是学化学的人都太实诚了,死也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有“无毒”的东西。有毒无毒只在于量的区别而已,连氧气和水都能毒死人。对于化学专业的人来说,低毒已经是表扬了,但是在不懂化学的Dr. C和央视编辑眼里,这就成了骂人的话。
不过丙二醇没那么可怕,是不是就代表着家长可以安心随便用湿纸巾了呢?不是。低毒甚至传说中的无毒物质都可能对宝宝有害。事实上,因为遗传原因,每个人的免疫系统都不完美,大部分人都会对会对很多无害的物质产生应激反应,也就是我们之前在湿疹文章中提到的“变态反应”。而宝宝的免疫系统还在发育中,所以这种过敏会更常见。
很多跟我们咨询宝宝皮肤炎症尤其是肛周红肿的爸爸妈妈,主要问题都是天天给宝宝用湿纸巾擦屁股造成的。即便大家都说自己买的是比较贵的婴儿湿纸巾,里面都是纯天然成分。但是谁说纯天然成分就不会引起过敏呢?绝大部分过敏源都是天然的。湿纸巾中的各种天然不天然的成分,比清水更容易引发尚未成熟的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就会导致皮肤病的出现。
关于湿纸巾,我们建议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
1,对于宝宝,湿纸巾不能作为日常长期使用的清洁工具,便便完,最好使用温水冲洗,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或者纸巾擦干;
2,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室外,最好还是用自来水洗手,辅助肥皂洗手液,用自来水洗手液可以去除绝大部分的细菌,效果足够了;
3,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使用湿纸巾清洁擦手,没问题。湿纸巾的问题主要是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并非成分有毒。没必要过分担心,除非你宝宝用某种湿纸巾擦完手上皮肤过敏,否则都没问题,该用还是要用,湿纸巾是一个非常方便有效的工具;
4,湿纸巾可能会对皮肤比较敏感的宝宝造成影响,这个需要家长注意,但如果你家宝宝已经一直使用某个湿纸巾也没问题,那证明宝宝不会对这个产品过敏,可以安心用下去;
5,Dr. C推荐的用带条湿毛巾放袋子里的方法,听听就算了。和一次性的湿纸巾相比,湿毛巾可没有抗菌成分。擦完手放在塑料袋里,湿润温暖充满氧气,是个不错的细菌培养皿。下次你用的时候,毛巾和手哪个细菌多还真不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