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俣位于日本西南沿海区域,是一个盛产各种鱼类的港湾。然而,在1956年,水俣人宁静的生活被一种奇怪的疾病打破了一个小女孩因为出现了说话、走路甚至进食的障碍而被送进了医院。紧接着,她的妹妹和许多邻居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这种奇怪的“水俣病”继续在八代海沿岸地区蔓延,总共夺走了1500人的生命。然而,水俣病的起因却一直是个难解之谜。直到12年后,科研人员才发现,被当地工厂排放到附近海水中的汞是这种病的真正元凶!小多邀请在威斯康星 - 麦迪逊大学主修科学写作的新闻记者王馨带我们一起关注环境和健康问题。
-----------------------------------
时至今日,食物中的汞依然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据美国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署(ATSDT)的列表显示:对美国人来说,汞的危险性位居第三位,因为它能严重破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这种有毒金属在食品中的主要来源是鱼类。由于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而且饱和脂肪含量少,所以鱼类一向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健康食品,不仅可以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还可以降低患中风的概率。然而,海水和河水的持续被污染,竟然使得这种理想的蛋白质来源也成了食品中汞的最主要来源。
虽然火山和森林大火等自然来源也会释放出汞,但排放到环境中的汞有2/3是源于人类自身的活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在过去的100年中,人类的各种排放物已使距离海面100米以内的海水的汞含量翻番。”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通过水循环和食物链旅行一圈后,这种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又回到了人类自身的体内。
从人类中来,到人类中去
人类排放的汞主要来自化石燃料,这些燃料在燃烧时会把一些重金属物质释放到空气中。另一个不易察觉但也很重要的汞污染源头是小金矿。小金矿用汞把矿石中的金提取出来,然后加热让汞挥发掉。在秘鲁,这些小金矿不仅毁掉了至少26000公顷的雨林,还严重威胁到周围人们的身体健康。
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和丢弃的消费品、矿井中逸出的汞蒸气、化学设施和被污染的土壤都是造成汞污染的原因。
汞一旦被释放到大气中,就开始了它们在环境中的旅行一个被称为“汞循环”的过程。大部分汞以气体或颗粒的形式沉积在云层中。这些汞大部分以降雨和降雪的形式降落在海洋表面;余下的则集中在高地的分水岭处,通过溪流和江河最终也进入大海。海水的穿行没有任何国界,汞也因此在世界范围内留下了它们的“足迹”。如何治理汞污染也因此成了一个全球关注的棘手问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3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的汞排放量约有一半来自亚洲,约有1/3来自中国。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和南美洲紧随其后,分别排放了世界总量的16.1%和 12.5%。其他汞排放地区还有欧洲和北美洲。
当汞进入大海后,其中的一部分会被海流冲到近海区域,还有一部分会以挥发和降水的方式在海陆空之间往复循环。这部分汞最终有可能会埋在沉积物中,也有可能和稳定的无机化合物结合,从而脱离这个循环系统。然而,在此之前,大部分汞会进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链中。在海水里,一些汞会被细菌转化为甲基汞汞毒性最强的一种形态, 并在整个食物链中累积下来。甲基汞形成时,首先会被海里的微生物藻类吸收,藻类又会被浮游动物吃掉,浮游动物又会被小鱼吞食,小鱼又会成为大鱼的腹中美味。越是在食物链顶部的生物体,其体内的甲基汞浓度越高。
这个过程被称为生物放大。食物链顶端的鱼类最终含有最高浓度的甲基汞。据达特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那些寿命长的食肉鱼类,如剑鱼和金枪鱼,体内的甲基汞浓度要比周围的海水高千万倍甚至上亿倍。”
遗憾的是,这些大型鱼类正是我们人类最偏爱的美味。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称:2010年,包括金枪鱼、鲭鱼和鲹鱼在内的远洋鱼类的捕捞量占到了整个鱼类产量的最大比例。而这些远洋鱼类也是体内甲基汞含量最高的。
除了这些鱼类,人类还可能通过海洋有壳动物、哺乳动物和其他海产品摄入汞。这样,主要由人类产生和排放的汞通过餐桌上的食物最终又回到了人类自身的体内。
燃烧大量煤的火力发电厂是汞污染的重要源头。
汞进入生物圈后,随着食物链向上不断积累,浓度越来越高。
后果和措施
甲基汞被人吃下后,通过消化道吸收而进入人体中。然后甲基汞又会生成一种类似人体常见的酸的化合物,获得进入细胞的权限。在那里,它们又随着血液循环流动,并且只用30小时就能到达人体的各个组织。而要处理掉这些甲基汞,身体需要花几乎一年的时间。
研究显示,甲基汞的毒性主要作用于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患者可能会出现癫痫,听觉、视觉会突然出现障碍等。甲基汞的毒性还会使大脑的脑容量减小,脑细胞坏死和功能紊乱。最坏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当汞在人体内越积越多时,除了神经系统,人体的其他器官,如肾脏、肝脏和心脏也会出现问题。
枪鱼是许多人钟爱的美味,但从健康角度考虑,最好是一个月只吃一次。
达特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称:“育龄妇女、怀孕和哺乳妇女、发育中的胎儿和12岁以下的儿童尤其容易受到汞的毒害。”孕期和哺乳期妇女会通过怀孕和哺乳的过程把汞传给她们的孩子。在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和环境保护署已经发布了针对这些易感人群的鱼类摄入指导,建议她们每周食用大约340克(分两餐吃)的汞含量低的各种鱼类,并尽量回避那些汞含量高的鲨鱼、剑鱼、金枪鱼、大耳马鲛和马头鱼。我们经常食用的虾类、鲑鱼、黄线狭鳕、鲶鱼和贝类则要相对安全一些。
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吃各种各样的海鲜,而不是只吃那些汞含量高的鱼类。美国环境保护署为体重60千克的成年女性提供的鱼类摄入量的参考值是:每天食用的鱼肉应少于170克,以避免对健康的不良影响。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指导意见,人们常吃的五种海鲜(上文中提到的)和蟹类、龙虾、鳟鱼和无须鳕,每周最好控制在两餐以内。美国生物多样性研究所也建议:鲤鱼、海鲈鱼和鲈鱼最好一周一餐,金枪鱼最好一月一餐。
然而,很多问题不是仅靠回避就可以解决的。要根治汞污染问题,政策制定者们需要控制汞排放量和测评环境中的汞含量。从全局角度来说,世界各国应当协同合作,一起管制汞的销售和流通。2013年初,为在全球范围内限制汞排放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出了《汞的水俣公约》,这意味着离全球合作治理汞污染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总之,越早行动,人类的损失就越小。1998年,35名科学家和行业专家就环境问题达成了今天广为人知的预防原则:“当人类的某种行为可能危害到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时,即使其中的某些因果关系未获充分的科学论证,防范措施也应当采取。”多年之后的今天,人类在历史上获得的教训已经充分证明这一原则的正确。
作者王馨是一名新闻记者,威斯康星 - 麦迪逊大学硕士学位。特别关注环境和健康问题,她想成为一名科普作家和摄影师。
(本文选自《问你问我》2014年五月号食品专题,欢迎转发,请注明出处‘小多童书’。温馨提示:如您想购买此图书,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