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滩教育: 熠熠:亲历美国中学里的一堂禁毒教育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24 08:52: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亲历美国中学里的一堂禁毒教育课

青少年吸毒的开始都有相似的故事:生活缺乏目标加上朋友的诱惑和误导。在美国,一方面毒品开始向低龄化渗透,另一方面,学校和社区的禁毒教育正逐渐发挥正面作用。熠熠老师在美国攻读教育学硕士时,曾在一次听课活动中亲历美国中学禁毒教育:一名从12岁开始吸毒,毒龄11年的青年向学生们现身说法,讲述自己误入岐途的经历,并重新提醒那些正在经历青春期的孩子寻回生活的意义,远离毒品。


美国学校里学生自发设计的禁毒海报

本是为了完成课程学的听课作业,却意外地上了一堂美国的毒品教育。

走进学校的礼堂,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边笔划边说着什么。他中等身材,体格健壮,充满活力。下面坐着四五个班的学生,其中一个还是刚刚中文课的我的学生。开始我还以为是中学生演讲比赛什么的,因为他实在有激情,台上台下、台左台右地跑,一会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一会与学生互动。心里还佩服这中学生真有演讲技巧,很会抓注意力。但慢慢地,我仔细地听内容,才发现,原来,讲的是毒品,而且是他的亲身经历。

他12岁时,因为家里哥哥和朋友的误导,因为自己的好奇,因为生活的平淡无趣,他开始吸食毒品,从此欲罢不能。这是美国甚至全世界许多年轻人面临的问题,毒品以毒蛇进攻的速度,侵蚀着成千上万的人的健康和心灵。在中国,先后爆出许多演艺界名人,如张元、满文军等人吸毒之事,大小城市里的酒吧更是藏污纳垢之处。为了寻求灵感也罢,为了找刺激也罢,一旦沾上,就永远是难言的痛,甚至整个家庭的耻辱。

在美国,吸食毒品的青少年越来越多。我的学生告诉我,很多同学都试过。我要他们估计一下比例,有的说30%,有的说50%,真是让我吃惊。还好我的学生都很棒,没让我太受惊。美国中小学对毒品教育历来十分重视,而且方式新颖多样。首先是签名表达愿望。在走廊处立着一块大大的宣传栏,用红笔写着醒目的Drug Free(远离毒品),学生自愿在上面签名以示自己的决心。

此外,上一周就开始通过着装主题日的方式宣传动员。如周一是穿红色衣服或系上红丝带,表示支持禁毒(support being drug-free);周二是戴帽子,表示将毒品扣住(Puta cap on drugs);周三是穿黑色的衣服,表示毒品绝对是乌黑绝不可接近的墨,一定要将之黑掉(black-outdrugs);周四是穿带有学校标准的衣服,表示要以学校为荣,不败坏校风(IKE is drug-free);周五是Bling out drugs(这是一句俚语,问了好几人都没弄懂什么意思,我猜是闪亮着装,重新做人?)

而在这周,则是利用英语课,全校学生轮流到礼堂听毒品教育讲座。请的人不是专家,也不是教育家,更不是哪层哪级领导,而是曾经深受其害的学生,其效果当然震撼。

他的演讲有技巧,讲述与互动、严肃与幽默,拿捏得恰到好处。他的演讲有内容,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毒品对人体与社会的危害以及它控制人身心的原因。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他的激情与感染力。因为讲述的是亲历的痛与悔,那种从无知,到兴奋,再到如坠深渊、欲罢不能、生不能死,再到重生的曲折痛苦的经历,紧紧抓住所有在场学生的心。

他从初一开始涉毒,多次戒毒历经11年,直到2006年才彻底摆脱,然后开始在毒品教育的公益机构工作,每年在各大中小学进行演讲。现在有一个感情稳定的女朋友,大学也已毕业。看着他一脸阳光的样子,很难与曾经颓废的吸毒者联系起来。

我很喜欢他演讲的逻辑。在讲完毒品的原理和危害后,他问大家:你拥有的最贵的东西是什么?学生一一踊跃回答:车子、衣服、首饰、电游等等,答案不一。我心里回答是我的房子,房价多贵啊。

但他给出的答案平常却意外,那就是时间。因为时间不像其他物品,今天没有的话,还有机会在明天在未来得到,而时间一天天过去,失去了就永远不再回来。我听了不由一震,是啊,我最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去奢望、去幻想、去埋怨、去打发时间,却没料到时间一周周、一天天、一小时一小时地,从指缝溜走了。

接着他问大家:为什么会觉得生活枯燥无聊。我想:因为我想家,我受到了打击,我想回家,因为我在这里的每一天都难捱。他的回答又让我心头一惊:因为没有目标。人生有许多梦想,但梦想是由一个个具体有规划有实施的计划组成的,不设立目标、不一步步地实施这些计划,梦想永远只是梦想。

这些道理浅显易懂,简直是老生常谈,可为什么?在此时此地,却让我心生惭愧并暗下决心:别忘了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计划,别辜负了家人的无私支持和老师的殷殷期待,别浪费了这美好的自由的时光。

接着他话题一转:许多人像曾经的我,因为对生活没有目标,所以觉得生活无聊;因为生活无聊,所以想找刺激;因为想寻求刺激,所以沉湎于电游、情欲、甚至毒品,却不知在暂时地兴奋快乐后,坠入的是更深的寂寞与无聊。

他讲这些时,礼堂非常的安静,平时活泼喧哗的高中生们若有所思。其实许多吸毒或者走上其它歧途的孩子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只是在成长期迷茫时、叛逆时、被恶之花所引诱。美国总统奥巴马回忆年少时坦城他在十几岁的时候是个瘾君子。

他写道:“当时,我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烟酒、大麻……我希望这些东西能够驱散困扰我的那些问题。很多人在这种场合里寻求的只是一种逃避――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麻烦,忘却各种不如意的人生际遇和窘迫――然而这真的是解决之道吗?”

其实不光是孩子,像我这样的成年人,又何尝不是常常被生活中的不如意、误解、背叛、失落深深打击,不需外物引诱,内心就生生地攀出恶之花、毒之果。今天的吸毒教育,真来得是时候。

(转载自《熠熠的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19 , Processed in 0.078376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