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学习] 小学如何巧妙利用图书馆提高阅读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19 15:1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苏州,高水平教育现代化条件下的小学一级图书馆遍布城乡。如何充分利用好图书馆这一平台资源,让小学生徜徉其中呢?这对学校特别是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创新做法,引领学生在图书馆这个平台上自由阅读和冷静思考,从小打实爱读书、会读书的基石。

  一、从阅读量突破入手,让学生在多读中生发旺盛的阅读兴趣

  多年前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按四个学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的量化指标:1—2年级5万字,3—4年级40万字,5—6年级100万字,7—9年级260万字。作为发达地区的苏州小学,我们一开始就提出了增量阅读的要求。所谓增量阅读,就是在不增加学生过重阅读负担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数量。我们首次提出增量阅读的指标是1.46倍:即1—2年级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从70字提高到100字,两年的课外阅读量达到73000字;3—4年级学生每天从548字提高到800字,两年的课外阅读量达到584000字;5—6年级学生每天的阅读从1370字提高到2000字,两年的课外阅读量达到1460000字。只要每个学段都能确保学生增量阅读的底线要求,那么,6年下来学生起码也能阅读2117000字。虽然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距离还远,但是学生的阅读面拓宽了很多,文化底子丰厚了很多,跟图书馆的亲密程度加深了很多。

  让学生一有时间就往图书馆跑,让学生一有空就捧起书来读,图书馆数以万计的书籍才能“活起来”,课外阅读的浓厚氛围才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而这一切,就要靠我们语文教师联手图书馆精心引导,细心策划,全心打造。

  二、从阅读质量着眼,让学生在多读好书中痴迷忘返

  苏州的小学图书馆,生均纸质图书藏量都在30册以上,而且每年都以生均1.5册新书充实其中。在浩如烟海的书籍里,选择什么样的书让学生阅读呢?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用慧眼去精挑细选,去引领发现。而当学生会在书海里徘徊、游泳乃至徜徉的时候,语文教师就要把着力点放在读好书、会读书上,通过因势利导、旁征博引让学生沉浸在书海中,任一叶方舟载着他们并带着他们自由阅读的神情、自由表达的渴望驶向属于他们的“梦里水乡”。

  1.为学生营造温馨的阅读环境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苏州小学的图书馆大都宽敞、明亮、舒适,是学校中的“小天堂”。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指望课外阅读的任务让学生回家完成,那肯定泡汤。而让学生的阅读在“天堂里起步”,在“你读、他读、我也读”的共读氛围里助推,强大的磁力会把所有的学生吸引过来,形成你追我赶,看谁读得快、读得好的喜人场面。这就为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2.让阅读成为一种仪式

  所谓仪式,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不少学校多年来开展“晨光静读”“午间赏读”“灯下亲子阅读”等活动,这就成了一种仪式,成了像星期一集体晨会必须升国旗一样的行为,值得提倡和坚持。长此以往,她会让学生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

  3.师生共读,把课外阅读进行到底

  书是各种各样的,读法自然也各不相同。有的书,需要人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读;有的书,需要人沉浸其中,哭之笑之;有的书,则适合人在清闲时随手翻翻,想读哪里就读哪里。特级教师张学青主导的“师生共读整本书研究与实践”,是我们引领小学生徜徉书海,把课外阅读进行到底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对读书形式的一种创新。师生共读整本书应从儿童文学作品起步,选择儿童喜欢的、能够启发儿童知识、能够帮助孩子认识人性和人类心情、能够把人类高贵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吹进儿童心灵、且有一定阅读坡度的书作为师生共读对象。师生共读的程序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检视阅读,即浏览性阅读,让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整本书的大致内容;第二步基础阅读,快读全书,全身心投入——让自己活在故事里,参与实践的发生,让故事贯穿自己的身心;第三步分析阅读,学生通过读书报告单的形式将自己的初读成果、体验传达给教师,教师在整理读书报告单信息的基础上,设计读书交流会的流程;第四步反刍阅读,在读书交流会之后,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及有关章节再做阅读,含英咀华,可制作摘记卡,也可写读后感。师生共读整本书四个步骤,环环紧扣,步步深入,为学生如何读懂、读好一本书进行了全方位的引导,也为学生今后更多、更好地阅读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一举多得,收效长远。

  4.一本“阅读存折”完整记录学生6年阅读历史

  为了客观真实地记录每一个学生阅读生活的点点滴滴,教师可以按照相应学段为学生建立“阅读存折”,记录学生阅读成长的足迹。“阅读存折”由学生自己来“存款”,如名家推荐的各类阅读书目,学生看完书后就在上面记录下相关情况。为激励学生的自主阅读行为,可记录学生一个月、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等“存款”多少,即阅读了多少文字等,并发放相应的“阅读货币”进行鼓励。学生手持“阅读货币”可以获得相应的礼物,可以获得参加各级各类活动的机会等。无形中见有形,学生乐此不疲,痴迷其中。

  三、“小小藏书家”展评——把图书馆办到学生家里去

  苏州小学图书馆的一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苏州地区人民生活的富庶。为了营造“小手牵大手,全民大阅读”的读书风气,我们不失时机地组织开展书香家庭建设活动,通过“小小藏书家”之类展评活动的引领,把图书馆办到每一个学生家里去,把我们的书香校园延伸拓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再多一个徜徉书海的平台。朱永新先生曾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学习型的民族,才是不老的民族;一个爱读书的传人,方能将龙的血脉相承。”把图书馆办到家庭里,学生课外阅读又多了一片新天地,父子共读、母女同读等家庭读书的新方式定将层出不穷。这样,读书这个看似习以为常的过程,就成了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融汇一体的过程。在自由的、温馨的、富有人情味的读书环境里,巷弄邻里间的纷争少了,麻将、牌九、扑克市场生意萧条,代之而起的是喜爱读书的家庭范围日益扩大,读书氛围不断浓厚。学生带动了家长,家庭影响了社会,学习型社会建设生机一片,希望无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9-30 17:44:0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主意,现在我就开始培养姑娘认识图书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6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06 , Processed in 0.06975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