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2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浪潮》(Die Welle)的故事原型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18 07:1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互动百科】

《浪潮》(Die Welle,2008):白衬衫与浪潮礼,集体、纪律和团结。《浪潮》也从一定角度解释了文革为何能在中国大地上如此汹涌地进行。


    2008年,曾经的日耳曼帝国、法西斯轴心国、如今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上映了一部讲述法西斯主义如何在现代社会死灰复燃的电影,该片引发巨大的观影浪潮。影片中,一位高中历史老师在给自己的高中学生上“独裁政府”的时候,面临学生的质疑,即“法西斯主义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可能复生”,而对他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教学实验。接下来的一切让学生们完全变了模样,孩子们穿着统一的白衬衫,制作了自己的标志,浪潮,成员间见面相互行礼,出现了告密者,开始排斥非浪潮成员(异类)……过了几天,老师不得不宣布“浪潮”结束,并以激烈的言辞和惩罚“叛徒”的方式来提醒学生:我们做得过头了。然而,有人已经将浪潮视为自己的信仰、自己生命的全部,他出于愤怒而向一位同学开枪,最后在迷茫的泪水中饮弹自尽。

    这个故事取材自发生在美国加州的一个真实事件。1967年,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市(Palo Alto)的Cubberley高中,历史老师罗恩·琼斯(Ron Jones)在快讲到纳粹、二战的时候,被学生问到的问题难住了:为什么德国民众会声称他们对屠杀犹太人毫不知情?为什么镇上的人们,铁路工人,教师,医生,等等,都声称他们对集中营、大屠杀一无所知?为什么身为那些被屠杀的犹太人的邻居甚至好朋友的德国市民说犹太人被捕的时候他们不在那里?这位老师决定花一个星期的时间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于是他开始了实验,结果则表明,只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法西斯主义即可复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07:17: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mlucky 于 2014-8-18 07:18 编辑

周一:纪律铸就力量

    纪律铸就力量,Strength through discipline。琼斯老师引入了“制造”纳粹德国的一个因素:纪律。但没提到跟纳粹德国的关系,而是讲解了纪律之美:遵守纪律,一个努力而坚持训练的运动员会在运动场上多么成功;芭蕾舞员或画师通过努力而使自己动作或作品臻于完美;献身科学的学者在追求真理时会拥有无与伦比的耐心……这就是纪律,自我训练,自我控制,意志的力量;它能将现实中的困难转换成精神和肉体上的容易事情,最终取得最大的胜利。

    为让学生体验纪律,老师要求学生练习并采用一种新的坐姿:双脚平放在地上,双手放在背后,腰背挺直。“有没有觉得呼吸更为通畅?这样可以让你更清醒。这样的坐姿再好不过。”老师还训练学生从教室外迅速回到教室内的整个过程不弄出一点声响,且花费时间不超过15秒。
    学生们对这种统一的形式居然接受地如此之快。老师很好奇,照这个样子下去,他们会多远。对于纪律和一致性的追求是否是人类的本性需求?在课堂快结束的时候,琼斯老师又宣布了一些纪律,包括:所有学生必须随身带纸笔以便做记录;问问题或回答问题的时候,第一句话必须是“琼斯阁下”(Mr. Jones);回答问题必须用3个字或更少……从种种表现来看,学生们的学习表现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07:17:33 | 只看该作者
周二: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Strength through community。周二,老师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鸦雀无声地、以“正确”的坐姿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有的人的脸上挂着取悦老师的微笑,而更多的人眼睛只是直勾勾地向前看,充满求知欲的样子。为了缓解这种紧张气氛,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两行字,第一行是Strength through discipline,下面一行是Strength through community。然后,就在学生们严肃的寂静中,老师开始讲述团结的意义。老师根据自己作为一个运动员、教练、历史学者的亲身经历,编造了一些故事。“Community is that bond between individuals who work and struggle together....It's feeling that you are a part of something beyond yourself, a movement, a team, La Raza, a cause.”通过给出黑板上的两句口号,从学生们相互之间的眼神里看,他们似乎已经感受到了那种集体归属感: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大家在一起做一件事。
    上午的课结束时,老师创造了一个敬礼手势,右手做波浪状(与《浪潮》里的相似),并称之为“第三浪潮”(The Third Wave)。既然有了行礼手势,老师就规定,所有成员在教室外见面时必须如此行礼。于是,当学生走在大厅里可能会突然看到三个学生相互做浪潮手势;在图书馆或者体育馆,本课堂外的学生也会看到这个奇怪的动作……总而言之,这个敬礼的手势在全校甚至小镇都引起了注意。许多其他班的学生询问是否可以加入这个班。
[发帖际遇]: imlucky 被宝箱砸中,开宝箱花了 2 金币,想知道开出什么好东东?回帖试试。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07:18:38 | 只看该作者
周三:行动实践力量

这一天,老师决定给每一个愿意继续留下来进行“试验”的学生发一张“会员卡”。结果大家都愿意留下来。不过,今天教室里的学生数量从30变成了43——有13个人翘了自己班的课来加入琼斯老师的课堂。在发下去的卡片中,老师对其中三个卡片标记了红色的X形,然后对全班说拿到这样卡片的同学的一个任务是向老师汇报任何违反纪律的行为——老师没有说是谁拿到了X卡片,也没有说有多少人拿到X卡片。
    然后,老师开始讲述“行动”的意义:没有行动,任何纪律、团结都是毫无价值的。老师强调了勤奋、努力的重要性。孩子们似乎真的有所触动,在上了几节课后,学生们纷纷表示,“琼斯先生,我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学到这么多东西”,“琼斯先生,您何不一直这样教下去”……老师对此很震惊,因为他知道自己采用的是极端的“填鸭式”教学,而学生们居然感觉很舒适很自然很受用!难道学生们愿意做老师所安排的任何事情?琼斯决定试探试探。
    于是,他开始指派任务:某某来设计一个“第三浪潮”的标志;某某来负责阻止任何非“第三浪潮”成员进入这个教室;某某必须在明天就能够记住所有成员的名字和家庭住址;某某必须成功地让附近小学的20名学生使用利于学习的正确坐姿;某某负责阅读这个小册子并且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向全班人复述里面的所有内容;全班所有人都必须告诉老师一个你认为足够可靠从而可以加入“第三浪潮”的朋友的姓名和住址……在分配任务的最后,老师给出了吸纳新会员的规则:任何新会员必须由老会员推荐,然后由老师发给其卡片,最后,这位申请者必须能够复述“第三浪潮”的所有规定并且宣誓服从这些规定才能批准其成为会员。
    整个学校变得活跃起来。人人充满好奇:学校的厨子询问“第三浪潮”饼干是什么样子的,琼斯告诉他是巧克力片;在某天下午的教职工会议上,校长跑进来朝着琼斯做了一个浪潮手势,琼斯当然只好回敬过去……这一天结束的时候,已经有超过200名学生加入了“第三浪潮”。老师对此感到有点害怕。然而,更让老师吃惊的是,他明明只指派了三名同学进行“监视”和汇报工作,一天下来,却有将近20人跑过来对老师说“某某不遵守规矩”之类——在独裁环境中,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告密者!
    班上本来有三个女生,之前她们是最聪明成绩最好的。但是,在这个平均主义的浪潮下,对于个体的褒奖在这个集体中已经不存在了,于是在充满“军国主义”气氛的试验中,她们似乎有些迷糊有些忧心忡忡。她们对于班上的活动大都不主动参与。她们与自己的家长谈论了班上发生的事情。然后其中一位家长邀请琼斯老师到家里做客。老师告诉这位家长,自己只是在学习二战时期德国的人性。结果这位家长听到老师的解释后非常高兴,表示他会跟其他的家长说明白,让老师不用担心家长方面的问题。——到这里,似乎已经能够解释刚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镇上的人们,铁路工人,教师,医生,等等,都声称他们对集中营、大屠杀一无所知?”这似乎是人性本能的漠视。
    班上有个叫罗伯特(Robert)的学生,平时他总是独自一人,午饭也经常独自在教室里吃。然而,“第三浪潮”让罗伯特获得了新生:他跟大家一样平等,他终于可以做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周三的下午,琼斯发现这个小子一路尾随他,于是问道他究竟在干嘛。罗伯特说:“琼斯先生,我要做您的保镖,我担心有什么事情发生。可以吗?”于是,琼斯有了一位保镖。这位保镖总是在琼斯的右边,他会一路微笑着与其他成员行浪潮礼,会在教职工会议上安静地站在琼斯旁边并微笑着向其他老师解释说自己不是学生,而是保镖。
    虽然有了个保镖,今天的琼斯老师还是筋疲力尽,“第三浪潮”似乎已经失控了,孩子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必须想办法阻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07:18:58 | 只看该作者
周四:力量源于荣耀

    Strength through pride.老师想到了终结浪潮活动的方法。他向学生们宣布,“第三浪潮”不是一次教学试验,实际上是一次全美范围的有预谋的大型运动,旨在选拔那些优秀的年轻人来完成国家的政治改革运动,全国像老师这样在进行组织活动的有数千个;“第三浪潮”的最终目的是要像其他人证明,通过纪律、团结、荣耀以及行动,这个社会可以更加美好;如果大家能够改变学校的运作方式,那就可以改变工厂、商店、大学和其他任何机构的运行方式;现在所有的成员都是被选中的优秀青年,如果今后能够利用这四天里学到的,那么“第三浪潮”终将改变这个国家的面貌。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坚信这个消息,老师宣布周五中午所有“第三浪潮”成员在学校小礼堂进行一次集会,到时候会有一位总统候选人会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第三浪潮”运动的存在,老师希望所有成员能够亲眼目睹这一“历史性事件”——当然,是通过电视,而非现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07:19:34 | 只看该作者
周五:理解的力量

    Strength through understanding。
    这一天,老师请了自己的几位朋友,拿着相机,装成记着的模样。12:05的时候,老师关掉所有的灯,打开电视。礼堂里的空气顿时凝滞,大家都在激动地等待那一时刻。然而,电视只是嗤嗤的一片雪花。12:07,本来做得整整齐齐地人群开始骚动,大家表示不相信,“不是有个领导人要出现吗?”这时,老师走上讲台,把电视关掉。
    “大家听好,我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们。都坐下吧。”
    “其实,并没有什么领导人。也压根儿就没有全国性的‘第三浪潮’运动这回事!”
    老师开始讲解本周提出的那些问题:法西斯,独裁,监控,告密……一大通历史老师擅长讲的东西。然后,老师放映了一段纳粹德国的真实影像。学生们似乎幡然醒悟:法西斯主义借助自己复活了!
    试验终告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8-20 17:03:44 | 只看该作者
人性是相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8-20 17:34:32 | 只看该作者
纪律,团结,归属感,啊哈哈
[发帖际遇]: helenminliang 被宝箱砸中,开宝箱花了 2 金币,想知道开出什么好东东?回帖试试。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12 , Processed in 0.09523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