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iuliwu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点看台] (转帖)词汇量大能否让思考更快?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1:39:16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有点忙,儿教上着又有点慢,没来跟贴。

我回头去看了下原文出处,发现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1:44:55 | 只看该作者
有个人问了个这样的问题:

Does a broader vocabulary allow you to think faster?

I was thinking about reasons why sometimes people have ideas on their minds that can't express with words, but in their minds it all makes perfect sense so I went further and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ood speakers and not so good speakers and the main difference was their vocabulary and came up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words on a person with a broad vocabulary would hold a smaller definition for each word has a very specific meaning where words on a person with a smaller vocabulary would hold larger definitions for each word holds the meaning of more than one word and thus makes it harder to put in order when you are trying to explain an ide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1:45:33 | 只看该作者
然后,我看到这里,我发现我似乎把这个帖子放错地方了,这里讨论的完全是母语学习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1:47: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liwu57 于 2014-6-19 22:36 编辑

然后

Marc Ettlinger, PhD, Linguistics, UC Berkeley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写出了这么一段话~~~
也就是我前面贴出来的一段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2:13:1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视角给我的启发有几个方面:

1, 在母语学习阶段,需要注重词与概念的精确对应,尽量限制“这个”“那个”之类的模糊表达法。力求精确的日常表达,其实会影响到对于细节的观察和注重。确切来说,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不断立体化,认知不断完善的过程。------母语既是沟通的工具,也是思考的工具,就体现在此。

2, 二语学习需要借鉴母语学习规律。那么二语学习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它也未尝不是一种思维完善工具。以英语为例,学了和没学的孩子,不光是眼界有差别,其实思维方式也会有差别。学的程度越深,和没学的孩子相比,差别就会越大。

3, 再回到表达上面来。初级阶段的表达,要求只是能表达就行;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尤其到了写作的阶段,可能更多的会要求表达精确。英语要用英语的精确表达方式,汉语要用汉语的精确表达方式。这种精确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的单词,更是一个或者几个句群所表达的一个整体性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反对孤立地识记单词,也反对背诵新概念这样的课本。

      孤立地识记单词,就是把大概念进行了肢解,变成了一个个互相孤立的概念,这些小概念之间又没有在大范畴下面得到统合和融汇,必然造成记忆上面的负担。所以背单词是很苦~~

      但是单词是要记的,怎么记?我觉得必须要放在上下文阅读中进行记忆,或者运用词根词缀这样的逻辑联系进行记忆。
      
      那些乱序词汇记忆,除了锻炼机械记忆,增加消极词汇之外,对思维锻炼全无好处。

点评

是啊,主要是将消极词汇转化为主动词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0 08: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2:21:23 | 只看该作者
再说背诵新概念。

新概念短小精悍,适于背诵,适于扩大词汇量。

可是仔细想想,通过背新概念记下的词汇,你真的能在写作中准确应用么?你能准确体会到这些词汇的文体色彩和感情色彩吗?

新概念是用来给ESL的学习者用的,考虑的是学习进度,而不是为了让学习者体会语言之美的。

当然,用来应付国内的各项英语考试,新概念是绰绰有余,并且可以说是有奇效。但是,背诵新概念,实际上是给孩子关上了一扇门,一扇能够去欣赏英语之美的门。如果要背诵,至少也是应该背那些语言优美的文章,譬如诗歌、散文之类的。

点评

呵呵,“如果要背诵,至少。。。,”瞧,只要看到背诵二字,马上就因应千百个“背诵推荐表”。可是我觉得话语者重音在“如果”,不是“背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0 09:19
也想求楼主点拨,推荐一些可以背诵的文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0 0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2:26:39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我一直要强调欣赏语言之美?

因为语言是美的。 汉语如此,英语也是如此,甚至其他的各门语言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美。

而这种对美的欣赏能力是可以迁移的。

比如说我对于汉语的美的感受能力,可以促使我对英语的美有较强的感受力。这种感受力,就是一种认知力。

而这种相通性,一旦运用的好,就可以免除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相互消耗,使之变成相互促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2:32:02 | 只看该作者
最后,我还有一个最近的领悟。

我以前一直觉得中国的英语教学非常低效。

今天我突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失败的原因,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归功于对于高效快速的孜孜追求。

为了追求高效,我们去背孤立的单词;为了追求高效,我们去背新概念。

但是,真正的语言学习,本来就应该是细水长流,慢慢渗透,慢慢体会~~更深来说,其实所有的学习都应该是细水长流,慢慢渗透的。

点评

是啊。本来是常识,却被我们抛在一边无人理睬。如果没有实践体验过,就连常识都无法去很好地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0 09:07
非常有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0 08: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2:32: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liwu57 于 2014-6-19 22:34 编辑

竟然一拖二了,删掉重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6-20 08:22:07 | 只看该作者
正准备开始用新一呢,目标就是考试,既然你说新一对考试有奇效,我就放心了。

语言是细水长流,这个举双手赞成。

另外,体会语言之美,这个要求比较高了。中文是母语,我们还可以勉强一试。象英文,家长粗通英语,身边找不到靠谱的老师,如何让孩子去体会呢?

对于汉语的美的感受能力,如何促进我们去感受英语的美?

你说的“要背诵,至少也是应该背那些语言优美的文章,譬如诗歌、散文之类的”,我正在找合适的材料,能给我们小学生推荐一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5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37 , Processed in 0.08393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