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ya09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生读书] 古代值得一看的中文书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4-5-26 08:47:1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孩子有书没时间看,俺小时候有时间没书看,只能逮住社么看什么了。除了四大名著、说唐、封神等外,看过一些剧本,不过只记得《法门寺》剧本,别的连名字也忘了。

点评

凭良心说,剧本比许多又臭又长的书本好看,可惜一个剧本名字都不记得了。不记得也有好处,免去食之不化的烦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6 08: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4-5-26 09:5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ricom163 于 2014-5-26 12:12 编辑
liumimi 发表于 2014-5-21 11:01
初中作文课,题目是读聊斋“骂鸭”有感。老师给了原文,让写读后感。我当时超有感觉,好像写了要大胆接受批 ...

我怀疑一骂而盗罪减,那个“罪”字有误抄,铅字版也是“罪”这个字,但我觉得不合适。
我觉“匪”字更恰当。因为他前面说骂者之宜戒也。
攘者惧,惧什么,惧:攘而鸭毛生;骂者戒,戒什么,戒:骂而盗罪增;
如果骂而盗罪减,就不该戒,反而要鼓励啊。
骂而盗匪减,是不是更合情合理?匪通非。
然后才能转折到第三层,然为善有术(然而做好事不留名也讲究方法,不能因为骂人不文明就戒得一文不剩,有时骂人还能救命呢)。
那为什么他不说一攘而鸭毛生;一骂而盗罪增呢?这样不仅理顺,音韵也合。
我猜他认为一骂而盗罪增是违心论,但是一骂而盗“非减”,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骂而盗罪减,也可以理解成另一些意思,比如:一骂可抵消盗者的部分罪行。因此戒骂,就可让盗者罪行彰显。这么解释就更违心了。
唔通偶理解有误?


点评

我又去百度了一下,原来我真的理解有误。惭愧。谁会将罪误写成匪呢,我这么想真白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6 21:03
呵呵,还真没仔细琢磨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6 13: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0:03:23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真是每个人都不一样啊。我记得我高中前基本没接触过外国书,读的都是中国古书呢。前面讲的,基本都看过,当然,看得懂的没几本。
镜花缘,三国演义,三侠五义,说唐传,杨家将,西游记,隋唐演义,岳飞传。好像小学阶段天天抱着这些书,有些是大部头,更多的是小画书。
周日的早上,带上二毛钱,到公园门口旧书摊一看就是一天,饭都省了,美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4-5-26 15:45: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mimi 于 2014-5-27 09:56 编辑
tricom163 发表于 2014-5-26 09:55
我怀疑一骂而盗罪减,那个“罪”字有误抄,铅字版也是“罪”这个字,但我觉得不合适。
我觉“匪”字更恰 ...

索性查了原文,再温习一下,呵呵
骂鸭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 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点评

呵呵,确实是网上拷贝的,改过来了,谢谢提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7 09:57
一猜便知拷贝的。铅字版是“谁有闲气骂人”,以彼翁性格,实难说出恶这个字眼来。骂者之宜戒也,非骂“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6 2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4-5-27 09:45:29 | 只看该作者
ya0903 发表于 2014-5-26 10:03
读书,真是每个人都不一样啊。我记得我高中前基本没接触过外国书,读的都是中国古书呢。前面讲的,基本都看 ...

那时哪里有这么多孩子们的书啊!
记得小学二三年级,爸爸送给我两本书:《聪明的小白兔》和《金鸡的故事》,真是如获至宝啊,反复看,到现在我都记得。
那时,爸爸在部队,部队图书馆很多小说,我大概3年级开始,借阅了很多,基本都是写部队的故事(呵呵,要一下写出书名,倒记不起来了,反正都是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居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4-5-27 09:49: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aojingling06 于 2014-5-27 09:51 编辑

记得那时还看过几本历史方面的书,上下五千年、史记什么的,当时很多看不懂,反正反复琢磨看了,因为那时迷恋评书啊,所以也喜欢找这类书看看。
还有,鲁迅的一些散文记得也读过。镜花缘这类的后来不记得什么时候看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4-6-1 09:20:17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没什么书看的,记的最深的是好不容易买过一本《三剑客》的小人书,其他的就是一些打仗的故事,真正值得看的古书一本也没有,所以历史学得非常差,现在反过来倒是有时间就看一些,借鉴大家的评论,也知道了不少,学习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4-6-1 10:05:3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值得看的中文书确实不少呢!我超喜欢看《红楼梦》。聊斋也看过。去年回老家,在家公的书橱里看到一本古代讲行骗术的书,真真好看,看过后,觉得中今中外的骗术都大同小异啊,万变不离其宗!古人诚不欺我也!

书名不太记得了,等过年回老家,把书名记录下来,再上来汇报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4-6-6 09:02:12 | 只看该作者
我小时候看过的书有《皮五辣子》(应该是找个书名吧),还有一本是民间故事,关于西藏的,记忆最清楚的是里面的格萨尔王和青稞酒。小学的时候看过《平凡的世界》,当时是爸爸借来看的,我也拿来看,后来爸爸从人家那里把三本都借过来给我看了。都是囫囵吞枣的看过的,理解不了多少,就看故事情节了。再就是小人书了,记忆中好像都是红楼梦的小人书。
记得家里还有一本《三国志》的,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4-6-9 23:25:07 | 只看该作者
小时侯,我家很多有关延安的书,其实很好的,现在都找不到了。对了,我还看了《高玉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13 , Processed in 0.08920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