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21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绘画涂鸦] 美国为何如此重视艺术教育? —美国“艺术开启大脑”项目研究揭秘【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5-18 20:40: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ZART 艺集

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科贝特小学,走廊里成天都能听到古典音乐。无论是一年级还是五年级的学生,都在排演戏剧。每个四年级学生都学小提琴。幼儿园的小朋友每周要跟图森交响乐团的演奏家见面,学习音乐的节奏、韵律,同时还跟读写训练结合起来学习。除此之外,所有的学生都必修美术课程。
      科贝特小学的这番景象,就是图森联合学区通过整合艺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结果。图森学区的这项改革举措名叫“艺术开启大脑(OMA)”,所依据的是以脑科学为基础的学习理论及有关儿童神经发展的研究。
“艺术开启大脑”项目从2000-2001学年开始在3所小学实施,那时,图森联合学区的小学除了有校乐队之外,几乎没有正式的艺术课程。“我的目标是让每所小学都有艺术课。”“艺术开启大脑”的发起人之一琼·阿什可拉夫特说,因为他看到了艺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改善薄弱学校的重大作用。
“‘艺术开启大脑’不仅是为孩子打开通向美的世界的大门,同时也是加强儿童脑神经的联结。”里昂小学的校长希拉·加文说,“‘艺术开启大脑’跟只是上上音乐美术课不同。它通过对艺术的课程整合促进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让学生通过音乐、美术或肢体运动来获得对所学概念的体验。”

在最初的3年,非营利调查公司WestEd对“艺术开启大脑”的项目学校以及与之生源类似的学校进行了跟踪调查,“艺术开启大脑”的项目校学生,阅读、数学、写作等科目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比学校的学生,拉美裔学生的数学成绩尤其进步显著。“如果他们担心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想办法让他们考高分,他们给孩子的艺术教育应该更多,而不是更少。”亚利桑那州公共教育的督学汤姆·霍恩说,“很多研究表明,沉浸在艺术之中的孩子考试成绩也更好。”

当然,并不是所有参与艺术的人都是抱着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除了分数,艺术通过它带来的愉悦和情感刺激吸引着所有人。来参观“艺术开启大脑”项目校的人有很多,校长狄龙说,“给他们印象深刻的是孩子们的投入状态。当孩子们在绘画或唱歌的时候,他们非常专注,他们在动用他们的全身,他们的大脑神经在建立联结。它使学习获得了丰富性。在亚利桑那州,公共教育长官汤姆·霍恩把为所有K-12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全面的艺术教育作为其施政目标。“教育的目的有三。”霍恩说,“我们为孩子们将来就业谋生做准备;我们为孩子们成为公民做准备;我们还要把他们培养成有深层次审美能力的人。第三个目标与前两个目标同样重要”。

除了“艺术开启大脑’项目的教育经验之外,美国教育改革还明显地受到哲学与心理学的影响。教育改革导致艺术教育的发展,而艺术教育的逐步完善则又进一步深化了教育革新的成果。有两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美国教育改革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杜威和布鲁纳。 二十世纪50年代末,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走红美国,深化了教育改革的内容,强烈地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他强调学习的结构、直觉思维及学习动机,成为这一时期人们强烈关注艺术教育的心理学的逻辑依据。

作为原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主要研究者,艾斯纳则统合当代主要美学心理学理论,采取完形心理学者阿恩海姆与认知心理学者皮亚杰的论点,就视觉形式表现内容的研究而言主要取阿恩海姆与兰吉的理论,最后根据杜威实用主义美学阐释艺术活动的特质,强调艺术的内在价值,阐发艺术的独特功能,包括艺术能提供独特的视觉境界,增进美的感受,并具有传达维系与开拓精神领域的功能。另一方面认为艺术活动所提供的教育价值,还在于学生能从事艺术创作,能学得以艺术的象征形式表现或接受“理念的意角与感情”。这些不仅可作为创作的根源,更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创作活动能培养观照全局的视觉能力,涵养美感态度,以建立超乎实例的人生观。

美国的教育决策者也几乎普遍认识到了艺术的价值。根据“艺术教育同盟(AEP)”的一份关于2007-2008州教育政策的统计,有47个州有关于艺术教育的强制规定,48个州制定了艺术教育标准,40个州把艺术纳入了高中生的毕业考核要求。为克林顿和布什总统的教育改革奠定基调的1994年通过的《美国教育目标2000》,将艺术作为所有学校都必须开设的课程。《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将艺术作为公共教育的十大核心学术性科目(academic subjects)之一,这使艺术教育拥有了获得联邦政府拨款的资格。

在2003年的报告《完整课程:确保艺术与外语在美国中小学有一席之地》中,全国州教育局协会的一个研究小组指出,大量的研究揭示了艺术在课程中的益处,并呼吁更加重视艺术与外语教育。作为2004-2006年各州教育委员会的主席,阿肯萨斯州的州长麦克·哈克比发起了一项确保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学习、享受和直接参与艺术的运动。

转自:AZART

0(1).jpg (28.35 KB, 下载次数: 0)

0(1).jpg

0(2).jpg (37.04 KB, 下载次数: 0)

0(2).jpg

0(3).jpg (106.43 KB, 下载次数: 1)

0(3).jpg

0(4).jpg (183.29 KB, 下载次数: 1)

0(4).jpg

0.jpg (147.5 KB, 下载次数: 0)

0.jpg

0(1).jpg (57.74 KB, 下载次数: 0)

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5-19 08:55:2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电视上有一则新闻,上海一高中小伙子获得计算机光学计算头奖。(获奖的几位学生清一色戴眼镜)
记者采访时只记得问人家成功感言,结果那小伙子提醒对方说,你想知道我得这奖的灵感来自哪里吗?
来自我画画时,想解决调颜色的问题,然后想到是否可以将光学原理运用到计算机上来调色。
若是被众多爸爸妈妈们看见了,保不准又掀起一阵画画培训风。
我更愿意相信,艺术开启大脑关注的是“通过音乐、美术或肢体运动来获得对所学概念的体验”。
“沉浸在艺术之中的孩子考试成绩也更好”只是结果,或更可能的结果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5-19 13:58:52 | 只看该作者
我总觉得孩子没有艺术细胞,但也许那只是我固有的成见罢了。
那天带孩子出去,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里迷了路,不巧来到了艺术工厂。瞧孩子让我拍的:




还找到了动画片里的角色。
看样子孩子的确还是有他喜欢的“艺术”品的,只不过未必是我们愿意理解的罢了。

1.jpg (216.5 KB, 下载次数: 0)

1.jpg

2.jpg (209.59 KB, 下载次数: 0)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05:58:2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孩子还是喜欢艺术的,只是有些孩子表现比较明显有些不一定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3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37 , Processed in 0.19355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