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X
我是在父母高压的教育下成长的,三岁开始识字背诗,据说那时候能记得几十首诗,五岁认识几百个字,可是我对这些没有记忆,只记得听见楼下小朋友在玩,而我不得不在家学习心里对外面是多么的向往。我现在看见诗就厌烦,当然一首诗也记不住。
于是我下决心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自由,不做我当年讨厌父母做的事,比如打骂,比如强迫我做很多课外作业,比如强迫我用他们认为好的方式来做事,美其名曰不让我走弯路。现在我的女儿一岁,我本身是学教育喜欢教育的,看了很多育儿书,很多理论,但却发现我知道不要做什么,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比如知道不能打骂孩子,不能跟她发脾气,却不知道当她淘气时我该怎么做,到底该不该制止她,还是让她自己意识到这样做的错处,有时候很生气,却不知道怎样反应才是好的,只好默默的看着她淘气,什么都不做。
我们每个人都深深的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怎么教育我们,我们就会怎么教育孩子,就算知道父母教育的不足之处,却因为除此之外没见过别的教育方式,而在想改变时感到无力。不知道其他妈妈是不是也有一样的困惑。现在有好多关于教育的理论,却少有具体的案例,具体到对话的案例,让我们可以从中学习。我在这里看到了许多有共鸣的想法,也有好多案例,希望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会是很好的借鉴。
阳光灿烂
丸子妈妈,非常感谢你,我天天为孩子的事焦虑,怕上学迟到,怕学习不好,怕事事落后别人,总抱着这样的心态,感觉快要崩溃了。你的文章真是无声的春雨,滋润了我的心,使我霍然开朗。像你说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宝,我要多看到他的优点,改变孩子还要从改变自己开始。谢谢你!
杨娅
家长的焦虑,源于自己内心的不足啊!内在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得,表现在外的就是比较,焦虑,也会在孩子的各个方面焦虑。
Cindy
哈哈,丸子妈妈,我最爱你的分享文章,因为不是仅仅提出问题,而是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者建议,这些方法或建议又是那么的中肯,每次看完我都有收藏,准备给自己的女儿实施一下,真的是非常感谢。
同时,也想说一下自己的心态:我总觉得自己要做个平和的妈妈,而且觉得自己的心态也很放松,但实际上却差很多。前天我去洗澡,看到一个15个月的小男孩儿,啊啊啊的还不会说话(智力应该没有问题)。回家后我就和我妈提及那个孩子,并且说“都十五个月了还不会说话,咱宝贝儿现在四个月“妈妈”的音已经发的很清晰了”。
看了今天的文章,我就想起这件事,同时在反省—我是不是也陷入了焦虑中?我潜意识是拿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对比,而自己一直反对的或者说鄙视的不恰恰是这种心态吗?所以,恰好你的文章给我敲了警钟,我要有意识调整心态啦。
喵星人Claire
知道您是一位出版人,最近又在整理特殊需求绘本的事情,想跟您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绘本需求。
我是一位坚定的母乳妈妈,希望能让孩子吃母乳到自然离乳。一般情况自然离乳都是二岁以后的事情了,孩子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如果在离乳或断奶前有一本好的绘本帮助孩子的心理过渡,那么这个过程可能对大人小孩都会轻松不少。
当年我在给老大断奶时苦于没有这方面的绘本,只得让孩子的爸爸画了几张草图我就着草图给儿子讲奶精灵的故事。也许是画的水平不好吧,这个故事没有在孩子那里引起任何共鸣,断奶的时候儿子表现出了严重的焦虑。现在家里老二也已半岁。也许一年多以后我又要再次考虑断奶离乳的问题了。
我真心希望那个时候有一本温馨美好的绘本,告诉他没有了奶妈妈还是一样爱他。我在母乳大本营的论坛里混了多年,深知断奶于孩子于母亲都是一次成长的考验,有的时候妈妈的不舍甚至比孩子更甚。即使是混合喂养的母婴,也会面临这个问题。所以我想,断奶主题的绘本应该很有市场吧。现在市面上我能找到的类似主题,只有《我为什么讨厌吃奶》,内容还不是完全适合中国家庭。所以真心希望能有出版人关注到广大母乳妈妈的需求,让这方面的绘本尽早问世。谢谢了
Fiona++
其实家长的心态真的很重要。我的宝宝现在13个月大,从十个月开始我读故事给他听到现在,他没有一次是从头听到完的,念两句要不就爬开走开,要不就是想要拿书撕掉。我也渐渐习惯了,几天才拿一次出来翻给他看。他很早就会走路,也不认生不粘妈妈,喂饭也会乖乖坐在餐椅上,虽然有时不爱吃。但在学认物品,认自己身体部位方面真的是弱爆了,我们都笑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我想这就是每个人的发展差异性,小孩学东西的快慢和顺序都会不同。做家长的当然会希望自己孩子学得快学得早,但那份焦急最好不要表现出来让孩子察觉到、不然小孩也容易焦虑。
有一段时间我也很焦虑,后来我就不和朋友们聊有关孩子的话题,不去比较,就想着顺其自然,每天让他健康不生病吃好玩好睡好就ok了,管他每天学多少,管他什么提早开发大脑,他才一岁,搞得那么stress没必要!时间到了孩子自然就懂了。
春怡
五问家长,读了深有感触。我正在给两岁半的孩子读《大卫不可以》,看到文中插图很亲切。童书妈妈的观点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读过很多儿童教育图书,妈妈经等等,几乎没看到百分百符合我的想法的观念和理论。有一段时间陷入泥潭,就想找到一步到位的育儿书,找不到还抓狂。
因为太想对孩子好,太想让他好,生怕做错了什么。现在调整很多,不再奢望做百分百优秀妈妈,认清楚我能做到的,就可以视作最好的。两岁多的孩子,最爱说的话是:自己来。那就尽量给他机会自己来吧。
没醋怎么活
丸子妈这篇文章让我深有感触。其实家长的焦虑很多时候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虚荣心。大多数的家长如我都是在自己家长这样的焦虑眼神中长大的,所以很自然想将这种教育理念向下传递吧。但是我真心希望这种焦虑就停止在我们这一代,成为尘封的记忆,让我们能陪伴我们的孩子的孩子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
观澜
这一篇看完令人拍案叫好!关注三川玲女士文字很久了!最早看完文章是激动和惊喜,后来有了共鸣,现在则潜移默化影响着我的行为和意识。我从一个束手无策、超级抑郁的新妈妈成长为目前轻松自信的孩他娘!谢谢你、你的文字、你的思想!祝福你和小丸子及家人。
邓婷
为什么每一次的文章都让我感到直击内心!我很羡慕小丸子有如此内心强大的妈妈在开篇提到的那些焦虑,我曾经都有过;在和孩子一起长大的时间里,我也开始慢慢放松,自由的爱……反过来再看,焦虑除了烦恼自己,也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落樱缤纷
让他做,给他错!说得很好,我觉得现在父母太舍不得让孩子错了,怕让孩子受半点委屈,其实是剥夺了他们最宝贵的学习机会,从错误中学到的感受比我们说教一千遍都深刻
杜佩
您好童书妈妈,看完您的分享就像给身体里注入了新的血液,让我这个农村妈妈不那么迷茫,谢谢您!“在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尊严和幸福,都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父母不应该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追求,一个热爱阅读的妈妈,胜过整天逼着孩子读书的妈妈,一个积极努力的爸爸,胜过把人生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的爸爸。”说的太好了,谢谢您
CaminZhong
给孩子爱和自由,放手让她去做,为她营造温馨的家庭气氛我觉得这个比什么都重要!我看到一些家长孩子才四岁早上八点上钢琴十一点上美术晚上上舞蹈……唉,好累啊!家长跟着团团转!倒不如带他去爬山看海玩沙子亲近大自然
思思
每个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其实都是折射了家长身上的问题。要想改变自己的复印件,还是要改变自己这个原件才行。
黎
发脾气,我想每个爸爸妈妈都遇到,我感觉大部分妈妈的决悟要高于爸爸,尤其是遇到比较调皮的孩子还真是考检家长的耐心和智慧。当遇到不能管理好自我情绪的爸爸或妈妈,受到伤害的还是孩子。有本非暴力沟通的书挺好的,可以用来掌控情绪,还有三川推荐的正面管教,看的时候心潮澎湃,可一遇到让人非常生气的事,如果不进行长期的修炼,长期的练习,操作还是很难的。年青的女性、男性多修炼。我们都要好好修炼。
花花
大卫不可以!是我们家宝宝第一本看过后,能整本看图讲故事的绘本。(当时她才一岁半左右)。每每看到书中最后一页,她就要我像大卫妈妈抱大卫那样抱她。
庄莉红
童书妈妈写家长们“焦虑”的种种埸面,有的亲身体验过,有的虽不是亲历但感觉很熟。伴随孩子成长中直至今日近五岁半时,最深的体会是慢下脚步,孩子不存在所谓的“问题”,如果有也是家长的问题,用心感受和欣赏孩子成长的点滴变化,那真是人生的美妙风景,即便最平常的每日上下学的場景都会让我留恋和珍惜每一次的当下。牵着的小手挣脱开你的大手该又是另一种感慨了,所以一定一定要慢慢陪孩子长大。
小小爱
童书妈妈您的这篇家长为什么这么焦虑?文章写的太好了!我女儿五岁半了我想让她学钢琴但孩子没定性好像也不太感兴趣我非常着急焦虑,看到和她一样大的朋友家孩子都会弹奏曲子了,就觉得我家孩子不如人家!每天早上上学也是天天大呼小叫的才匆忙赶到校,看了您的这篇文章我决定好好和孩子交流制定规则让她自己能够每天按照她能接受的规则流程好好锻炼锻炼!谢谢您写了这么好的文章!期盼很快又能读到您的能切实解决我们这些不会当家长的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