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209|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专家痛陈奥数三大罪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4 14:0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前,中小学“奥数班”过于火热,并且日趋功利化和低龄化,已对全面提升素质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江苏等地纷纷出台有关规定或采取措施,禁止举办收费的“奥数班”和叫停奥赛。
  叫停奥赛
  各地纷纷出台规定和措施
  北京市教委不久前要求全面叫停中小学各类收费辅导班。小学、初中不得开设“实验班”“特色班”“创新班”“奥数班”等各类性质的教学行政班。广东省教育厅2004年底就下发通知,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和
  转学一律不得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测试或变相考试、测试。最近,河北省也全面叫停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奥赛”及知识类竞赛活动,暂停举办各类重点班、特长班和“奥赛班”等特殊配置的班级。浙江省即将出台的有关减轻学生负担的文件中也明确规定:停止举办小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针对社会上的各种奥数补习班,教育部门人士称,国家尚无禁止社会力量举办奥数班的相关规定,目前还不能做出不准举办奥数班、奥数学校的规定。今后,教育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奥数班的规范管理。
  与以上各地的“严厉”规定相比,江苏省对待“奥数”的态度则要“温和”得多。江苏省教育厅规定:今年全省范围内未经批准,不得组织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
  功利目的  奥数成选择名校的“敲门砖”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研究所副所长杨小微坦言:奥数竞赛在本质上和物理、化学、计算机竞赛等各种竞赛并无二致,如果说奥数有问题,就在于它挂上了太多“功利”符号,成了家长学生择校的“敲门砖”。
  奥数是怎样和升学择校挂钩的呢?杨小微说,自从小学升学考试取消后,许多中学入学不进行单独的入学考试,取而代之的是就近入学和“电脑派位”方式。不少初中名校在选拔新生时虽不考试,但为了招揽更多优质生源,就将奥数水平作为招生的重要标准,甚至有些学校在招生宣传中明称,学生的奥数成绩能获得竞赛名次,学生一分钱赞助也不用缴就能入校。杨小微说,在这样的升学政策导向下,一心想择校的家长就义无反顾地要把孩子往奥校塞。尤其是家境不好的学生,如果奥赛成绩优秀可以不用交赞助费直接进入重点中学实验班。
  针对这种情况,全国各地不少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反对名校以奥数水平为标准招生。而大多数名牌中学虽然明着不要求学生的奥数基础,但私下里却将其作为测试学生智力的重要指标,家长和学生在“隐性招生测试条件”的指引下,仍对奥数情有独钟。
  上海大学社会系教授胡申生说,每年北大、清华都会让一些奥赛“金牌”学生免试入学;全国各地重点中学纷纷用奥赛成绩作为入学测试的标准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家长、学生学习奥数的愿望。
  教育专家
  痛陈“奥数”班的三大“罪状”
  日前,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历数了“奥数班”三大“罪状”。
  “罪状”一:奥赛及奥数班的商业因素过于浓厚。目前社会上大量的奥数班及竞赛,多数是为谋取经济利益的商业行为,一搞竞赛就组织收费。很多学校老师就积极准备奥赛辅导,也赚这个钱。
  “罪状”二:导致校长不正确的政绩观,扰乱数学等学科正常教学。很多校长把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获奖作为自己的政绩,一味向学生灌输数学、物理等个别学科的技巧性,对数学及其他学科的正常教学带来很大影响。
  事实上,国外也有奥林匹克竞赛,但是有这方面特长和兴趣者,明天考试、今天报名就行。我们的学校却是从一年级开始,就安排了许多培训试验,搞各种竞赛。学生不是为了培养数学思维习惯,而完全为了竞标,为了取得竞赛成绩。
  “罪状”三:强训练扼杀了孩子兴趣。许多学生靠奥赛获奖保送上了大学,却拒绝选择数学或物理学科,而选了其他专业。学生已经厌倦、恐惧数学,强训练就导致了这样的恶果。
  利润惊人
  仅北京每年就有2亿元的市场
  不少省市虽然都发出了停办奥数竞赛的禁令。然而一些家长和孩子反映,奥数班仍在“改头换面”现身,部分学校暗地出租教室,一些社会办学机构置禁令不顾,继续办“班”。
  这是一组与奥数相关的数据,“奥数旋风”的魔力可见一斑:北京市最知名的奥数杯赛之一———清华附中“同方杯”2004年底因报名人数太多,被迫取消;同样出名的北大附中“资源杯”,报名人数超过4000人,比上年多1000多人,“成达杯”也吸引将近2000人参加……
  一位在北京市做了近十年的奥数教练坦言:“一个奥数,带出的是‘奥数经济’,它利润惊人,养活了不少人!”据了解,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有120万左右的学生,随着近几年奥数培训热的升温,仅以每年有50%的学生参加培训来算,培训费用平均300元,其催生出来的培育市场就接近2亿元的市场规模。另外由此衍生出来的奥数培训教材市场也是蔚为壮观。
  更大误区
  奥数班“登堂入室”进了幼儿园
  不少家长和学生向记者反映,时下的奥数班已步入几大误区———
  其一,造势奥数误导家长。近日某省奥赛委提醒人们,小学、初中根本就没有奥数的说法。现在小学生学的所谓奥数实际与奥赛内容大相径庭。
  其二,教师入股合办培训机构。有些教师或学校,利用教学上的便利,推销教材,或将学校出租办班,或干脆自任老师,利益好处不言自明。
  其三,更大的误区是,部分孩子被“逼上梁山”,且呈低龄化走势。有的学校组织的考试含奥数题目,大部分家长不吝奥数培训费,给孩子报班上课。如今,少数城市奥数班登堂入室进了幼儿园,大有“奥数从娃娃抓起”之势。
  北京市东城区一位重点中学校长坦言,奥数培训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负担,且助长了少数教师不讲师道、惟利是图的恶习歪风。
  “从一定意义上看,‘奥数旋风’刮走了孩子们的童真。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悲哀。”一位教育问题专家说。
  教育部门停办奥数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只要高考指挥棒还在“挥舞”,“上好学校,找好工作,获高收入”这套中国大多数家庭信奉的教子“真理”,将使奥数难以回归其原本轨道,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也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相关新闻
  陈省身弟子丘成桐教授称:
  “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曾是一个不知令多少学生和家长兴奋不已的比赛。只要能在“奥数”全国比赛中取得名次,就可以免试进入北大、清华这样的一流学府深造。世界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日前应清华大学邀请来京访问时表示,“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他不赞成中国以“奥数”的形式培养学生。
  生于1949年的丘成桐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34岁时荣获被称为世界数学领域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至今他仍是华人中唯一获得此奖者。
  在美国任教多年的丘成桐说,美国也有一些学生参加“奥数”比赛,但他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去学的,通常是寒暑假的一两个月,平时还是正常上学。
  丘成桐认为,中国培养数学人才的方法局限性很大,“奥数”更是如此,就像培养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选手一样,只让他学习数学方面的知识,其他方面的知识很少学习。真正好的数学家对于数学以外的其他学科都有很全面的了解。
  “知识面窄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不利,有的人因此毁了前途。”丘成桐说,他曾带过一名博士后,这个人12岁就考上大学,20岁就拿到博士学位,但不到2年后就发疯了,后来又想自杀。原因就是他没有一个朋友,从小就很少与人交往,十分孤独,知识面狭窄。这虽然是个例,但“奥数”只在一个科目上训练学生,大量培养远离群体的孩子,也是很可怕的。
  作为一代数学大师陈省身的学生,丘成桐回忆起老师与“奥数”的一段往事。那时陈省身教授还在南开大学任教,有一些孩子手拿着“奥数”的题目来请教他,陈省身看了看说:“不会做。”
  讲完这段小故事,丘成桐说,出“奥数”题目的很少是一流的数学家,而且这些题目出得很偏。对于学生来说,解决非一流数学家出的问题,没什么特别了不起的。更严重的是,学生们习惯于解决别人出的问题,而不是自己发现的问题,他们以后不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作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近年来带了许多从中国内地考去的学生,其中许多人就曾是“奥数”金牌得主。就是这些被中国教育界视为数学天才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合乎丘教授的要求,全部需经重新训练后才能开始数学研究。
  □相关链接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奥数)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34年和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4-4 17:37:59 | 只看该作者
虽是一片叫停声,但我们这儿的孩子们还在学,说因为考试还是有这些内容,有些班把名字改一下,叫新思维,有些班干脆连名字也不改,照样是堂而皇之地收费开课,只要我们的教育体制和考试体制不变,这些功利性的学习比赛不会停的.今天在车上听几个小学的孩子聊天,他们说现有学的东西这么多,都没时间玩,要是学的东西是自己感兴趣的,也不会觉得没时间玩了,要叫家长给自己迁户口到上海或北京去,那边高考的取分比我们浙江省低得多,地域差别叫人觉得太不公平了,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权利平等能体现出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4-5 16:05:38 | 只看该作者
奥数在中国已经变得非常畸形,我女儿刚上一年级就开了奥数课和华数课,星期六还上,本来我说用不着吧,第一周没去,女儿第二周自己要求去,因为老师要求去,去的同学有表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4-7 21:43:39 | 只看该作者
我孩子三年级了,才开始学奥数都说晚了,其实孩子也不愿意学,觉得枯燥,但不学怎么能考入本地的最好学校呢?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狠着心,省着钱为孩子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4-7 22:03:14 | 只看该作者
叫停奥赛谈何容易 这么大的蛋糕谁会放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4-7 22:20:10 | 只看该作者
利益驱动是根本原因,前几天去中央某部的幼儿园,居然也开奥数班,还有给自己4岁小孩报名的。真不明白4岁的孩子能学得多深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4-8 17:45:50 | 只看该作者
好!看看预防犯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4-8 19:50:59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们真可怜,谁能救他们呢?我儿子学卓越儿童英语现在虽说比没学强,可每次总是不愿学,总是我想着法子教,从不主动听录音,幸亏我英语有些底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4-8 20:52:42 | 只看该作者
02
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4-23 13:35:45 | 只看该作者
不要什么都走向极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45 , Processed in 0.09222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