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0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享受孩子》一书紧急征召作者、编委及稿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1 16:4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享受孩子》是继山野村姑 《享受成长》(2004年全国素质教育类书排名第四)之后将出版的书。现在想征召一些作者的系列文章(共2万字),收编到书中。因为是大型约稿,所以要先约作者。预订作者。。想报名的朋友请抓紧时间报名,报上自己的写作方向。请速联系我:

QQ加我:290767713 电话:0597-4889268

-----------------------------

《享受孩子》(主编:山野村姑,副主编:醉梅)
体例:

全书将收集约10个家庭的育儿手记。每个家庭的育儿手记约1.5万字。要求每个家庭写出自己的特色。.(即重点写某一方面。比如:早期智力开发方面、外语引导方面、作文辅导方面、亲子沟通方面、人格塑造方面、良好习惯培养方面、学习兴趣引导方面、科学启蒙方面等等)

体例:
                 题目

1、我的家庭:通过宝宝自画像、妈妈自画像、爸爸自画像(配各人照片)

进行自我介绍。要求写出每人的特征,语言风趣幽默。共约600字。

2、家教格言:反映每个家庭教育孩子的观点。要有特色,高度精炼。约100字。

3、温馨时分:家庭生活照,5张以上。要求有趣,温馨。配优美的解说词,三言两语。

4、童言稚语:五个约500字。可多提供,以供编辑筛选。

5、开心一刻:家庭幽默小故事。要求短小精悍,富有情趣。5个约1500字。可多提供,以供编辑筛选。

6、亲子生活:亲子生活场景加贴心建议,讲述教育孩子的智慧小故事,为文章的主要部分。要求短小精悍,点到为止,尽量风趣幽默。有启发性、借鉴性。每篇500字左右,约20篇一万字。可多提供几个,以供编辑筛选


7、心香一瓣:家长的教子体会,约2500字。
  
入选文章均奉送样书,并付稿酬。稿酬为千字30元。入选的10位作者将作为编委。欢迎报名及投稿。截稿日期:2005年4月20

报名者请先贴出亲子生活部分。我们看看是否符合要求。


说明:本书最主要的部分,是“亲子生活”部分,有20多个故事组成一个作者的系列,也就是说,一个作者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可由几十个亲子生活片断组成。每个系列1万字。。
亲子生活部分的结构:故事+感悟

亲子生活:以叙述亲子生活场景、讲述教育孩子的故事为主。每篇片断(文章)要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尽量风趣。幽默不可太长,点到为止。

感悟部分(或叫贴心建议、教育启示):是教育的思考部分,以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三四句既可,但要说透说深。要有启发性、借鉴性、新颖性。可参照山野村姑的《享受成长》一书。


****************************************

想报名的朋友请看:

http://www.cedu.cn/bbs/dispbbs.asp?boar...ID=27422&page=1
参考:村姑的《享受成长》(2004年素质教育类书全国排名第四)第7楼开始的帖:

http://www.cedu.cn/bbs/dispbbs.asp?BoardID=15&ID=21595

请大家参考以下的文章,了解一下具体要什么样式。(亲子生活栏目部分)

智力开发类:

http://www.cedu.cn/bbs/dispbbs.asp?boar...ID=10298&page=1


作文或阅读指导类:

http://www.cedu.cn/bbs/dispbbs.asp?BoardID=15&ID=27518


人格塑造或习惯养成类:

http://www.cedu.cn/bbs/dispbbs.asp?boar...id=27502&skin=0


此书约作者及稿时间紧急。欲报名者请速联系我。QQ:290767713,电话:0597-4889268,家中电话:0597-4827320。信箱:myy222@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4-1 16:50:28 | 只看该作者
样张:

                 让孩子聪明起来

一、幸福家庭

                毛毛自画像

  我叫毛毛,属龙,是中国科大的少年大学生。

  熟悉***人说,我像妈妈,有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熟悉爸爸的人说,我像爸爸,有着一个高高的鼻子;我的一些伙伴们则说,我像古天乐,有着黑黑的皮肤高高的个。嗨,我干吗要像古天乐?我呀,就像我自己!

  有人说我懒,因为我常会“忘记”做作业。可也有人说我勤奋。因为我善的大脑总是不停地转着。我会把硬币平放在装了水的脸盆里,思考“为什么硬币能浮在水面上?而后又为什么能聚集在一起?”;我还会思考能否根据太阳照在墙上的斜影,计算当地的时间?嗨,我究竞是懒惰还是勤奋呢?




                 妈妈自画像




  我是环境保护高级工程师,在机关工作,爱好教育。自从2003年上网以来,我发表了许多教育类的文章。2004年,我的教育专著《享受成长》正式出版。我的第二本专著《感悟教育》也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在网上,大家都佩服我的教育智慧,说我很聪明。可我小时候在亲戚中却素有“笨老大”之称。因为我常常会对一些生活现象陷入思考,有时便对周围的事情反映不过来。更因为我是近视眼,却又不爱戴眼镜,于是常常看不清人。即不聪,又不明,岂不就显得笨?嗨,我究竞是“聪明”还是“笨”呢?




                 爸爸自画像




  我是土建高级工程师,从事工程监理工作。

  儿子小时候,坏了的电动玩具只要经过我的手,立马就会转起来,于是我成了幼时儿子心目中“万能的爸爸”,以至于面包坏了也要拿给我修。儿子读书后,我常和儿子一起讨论数学问题,有几次,儿子的老师没有解出来的数学题却在我这得到答案,于是,我又成了儿子心目中的“数学超级解霸”。然而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却远没有我太太出名。套用我太太的一句话来说,这叫“笔杆子里面出政权”!


二、教育格言

  假如你把孩子的大脑当做一个需被填满的容器,那么,孩子得到的只能是有限的知识。假如你把孩子的大脑当成一个有待点燃的火把,那么,孩子的一生将会发出源源不断的光和热。

三、温馨时光

1、爸爸妈妈陪同毛毛一起长大

2、向着胜利飞翔

3、欲与“书山”试比高

4、儿子,你真棒!

5、在科大与数学大师华罗庚“合影”

注:见《享受成长》

四、童言稚言

真假婆婆



  一天,毛毛来到***单位玩,遇到***两位年长的同事,毛毛见后乖乖地叫一声“婆婆好”。一位对毛毛非常友善,另一位则有意逗毛毛玩,表现得不够“友善”。待那位逗他玩的婆婆走后,毛毛看着她的背影,突然说道:“这是个假婆婆。”然后指着那位对他极为友善的婆婆说:“这才是真婆婆。”             

五、开心一刻

              万能的爸爸
  毛毛爸真能干。毛毛的小手枪坏了,毛毛爸一修就能响起来;毛毛的"宇宙飞船"不动了,毛毛爸一修就会转起来。
  毛毛可佩服爸爸了,便拜在爸爸手下学徒。
  这不,毛毛的"宇宙飞船"又不能动弹了,毛毛又是递螺丝刀,又是摆放螺丝钉,跟在爸爸后面忙乎着呢。不一会儿,"宇宙飞船"就转起来了。
  看着地上叫着转着的"宇宙飞船",毛毛可得意呢,这才想起肚子饿了,爬到桌上抓起面包就要吃。
  妈妈一看,还是几天前买的面包,忙说:"面包坏了不能吃。"
  "坏了?!",毛毛眼珠一转,赶紧拿起螺丝刀,跑到了爸爸跟前。他一手举着螺丝刀,一手举着面包叫道:"面包坏了爸爸修。"
  嗬,万能的爸爸。

六、亲子生活

                树的衣服

  冬天就要来临了。
  树上的叶子渐渐地枯黄、飘落。
  几个工人正往树上刷着石灰。
  我带着毛毛在公园游玩。
  “妈妈,他们在干吗?”毛毛指着正在给树刷石灰的工人好奇地问。
  “他们在给树穿衣服呢!”我说,“往树身上刷石灰就像给树穿上一件厚厚的衣服一样。”
  “为什么刷石灰,不刷别的呢?”
  不错,有点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因为这种衣服最好,穿在树身上,能防虫害。”我解释道。
  “因为害虫最怕石灰。”毛毛紧接着说。
  真是一点就通!

贴心建议: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大自然给予孩子智慧的启迪。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日月星辰、风驰电闪、鸟语花香,真是丰富多彩,变幻多端,充满了奥秘。孩子在大自然的熏陶下,思路开阔,会产生无尽的遐想,引发求知的欲望。

                          向 往

    “毛毛,过来,妈妈变个戏法给你看。”
     “哦,妈妈变戏法,妈妈变戏法!”毛毛高兴地来到了我的身边。
    “瞧,把一张纸撕成小纸屑,然后把圆珠笔的这端到头上摩擦。”我一边说着,一边演示给毛毛看,“现在注意了,把在头上摩擦过的圆珠笔接近桌上的纸屑……”
    “哈,小纸屑给吸到圆珠笔上去啦!”毛毛高兴地嚷了起来。
    “怎么样?好玩吗?”
    “好玩,我也来玩。”毛毛依葫芦画瓢,也玩了起来。
    “吸住啦,吸住啦,我也会变戏法啦!”毛毛得意极了。
    “知道吗?这就叫摩擦起电,你以后上学了就会学到的。上学后,老师会教你好多的知识,用这些知识,你就会变好多的戏法呢!”
    “妈妈,我也要像舟舟哥哥一样上学去。”
      从此,上学成了毛毛的向往。

贴心建议:

    卢梭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用有趣的实验现象激发起孩子的求知欲望,这是个很好的启发儿童学习兴趣的方法。
七、心香一瓣

               让孩子聪明起来


      一些人在孩子成绩不好时,会说:“唉,没办法,谁让我的孩子智商不高,不聪明呢,只怪父母的遗传基因不好。”
      智力指的是人的认识整体,它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注意力等等。智力水平的高低与学习成绩的好坏有很大关系。可聪明仅仅是天生的吗?不是。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有益于孩子的智力开发,使孩子更加聪明。
      有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刚出生的非洲移民婴儿和一个刚出生的犹太人婴儿放在同一环境中抚养。在一般人看来,非洲移民的智商是绝对低于犹太人的。然而4年以后的测试表明,这两个孩子具有完全相同的115的高智商。这说明人的智力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种或血统等先天条件,更多的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
      那么有着正常人的智力,如果没能接受到正常的教育又会怎么样呢?
      印度的“狼孩”1岁左右被叼入狼群,4岁时被带回到人群中。他完全养成了狼的生活习性。一位神甫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治疗和专门训练,他也只能勉强地用双腿走路,用手拿东西,至于语言、记忆等是无论怎样训练都不能恢复了。由此可见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也许有人会说,以前没什么人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孩子不也照样成长得很好吗?而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事例,接受了所谓好的早期教育,后来却很是平庸。前不久有位朋友说,她的表弟从小就接受父母的启蒙教育,3岁时开始识字,5岁时能够背出《唐诗三百首》的大部分,但后来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殊的才能,高中毕业后做了一名厨师。家长为此很是失落。而有一些农家的孩子,家境贫寒,父母也没什么文化,孩子在家还得干农活,做家务,学习却很出色。这些情况也让一些人感到困惑。
      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以前的情况吧。以前人们居住的大都是平房,每家的孩子都不少,一家一家的大孩子带着小孩子,聚在院子里或大自然中一起玩耍,孩子之间的事也多由孩子自己处理,从而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给予了孩子各种刺激,让孩子的各种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知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为人处事能力,都在相应阶段得到及时的发展。大一点的孩子都要为大人分担家务,孩子的独立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小一点的孩子的早期教育,实际上是由大孩子来完成。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学习起来是不成问题的。他们中有的学习很棒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来看看现在的一些人所认可的早期教育吧。有相当一部分人单纯地把早期教育看成了学习知识、培养特长,他们专注于让孩子认字、背诗、数数、画画、弹琴等。他们望子成龙心切,急于求成,将小学的教育提前到幼儿园,将幼儿园的教育提前到托儿所,对孩子进行超负荷教育,使孩子整日奔波在一些特长培训班、兴趣班之间,时刻处在背、算、写、弹等活动中。他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事都是由家长一手包办。这些做法虽然能获得短期好处,却并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孩子失去了自主发展的机会,没了童年的快乐,有的孩子因不堪重负而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会认为整个人生都是了无情趣。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早期教育呢?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说过:“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正确的早期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不断给孩子大脑以刺激,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去观察世界,去体验生活,去促进孩子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想像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启发和诱导孩子的创新思维。
      早期教育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亲情教育法

     母亲和周围的人要对孩子表现出友好、喜爱和鼓励。这种情感教育应该贯穿于早期教育的始终。只有孩子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爱,他才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信任感,并作出友好的反应;才会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探索外界环境、尝试新事物。亲情教育可以促进孩子情感的发展,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比如在孩子还不会走路时多抱抱孩子,亲切地抚摸孩子的身体,对孩子微笑,与孩子“对话”,哪怕孩子听不懂,也能很好地促进孩子心理和情感的发育。

二、感官刺激法

      让孩子多接触外界环境,通过对孩子感官的刺激来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这种方法对0岁~3岁的孩子尤为重要。拿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带响的玩具,让孩子去看、去听、去摸。让孩子多接触自然,扩大孩子的视野,看看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听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如风声、雨声、松涛声、鸟叫声等。给孩子唱唱儿歌,放放音乐,以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为孩子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搭积木、玩玩具、穿脱衣裤、扣纽扣、撕纸、剪纸、做泥塑、玩水、玩泥沙、折纸等等,以发展孩子的操作能力;要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早听、多听成人讲话,鼓励孩子大胆说话等,以发展孩子的语言和记忆等思维能力。

三、游戏学习法

     游戏学习法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最佳途径,是学龄前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法。根据前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佳发展期理论,孩子在学前年龄段最适合在游戏活动中接受新知识、认识新事物。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方式,其中的智力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发展智力的极重要手段。我们一定不要把孩子关在书房里或教室里,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

四、宽松教育法

     要鼓励孩子积极的探索行为。当孩子能动手、会走路后,他们对什么都有新鲜感,什么都爱去摸一摸,有时他们的“破坏”行动会让你哭笑不得。他抓到纸会撕,碰到东西抓起来就到处乱扔,他会在床上、床下、桌子底下到处乱爬,会热衷于打水、玩沙、玩泥巴,总之,家里的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他的玩具,哪怕是自己的口水都会用手指玩得津津有味。这实际上是孩子观察世界的积极思维,是孩子探索心理的开始萌芽,是孩子好奇心的一种表现。作为父母,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去尝试,千万不要随意限制孩子的行动。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会阻碍孩子的创造力,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养成胆怯的性格。

五、情商培养法   

  要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孩子与同伴一起游玩,并尽量让孩子自己处理争端。这样可让孩子学会合作、学会同情、学会帮助、学会谅解、学会解决争端等,培养他的人际交往能力。要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打针、吃药,要教育孩子控制吃零食,以免影响食欲……这些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生活上的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长大一点后,还可让他适当地帮助做点家务。这样可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让他能够积极自信地面对人生。
      总之,每个孩子的身心发育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是不同步的。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但教育的理念是相通的。各位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相应的早期教育。既不能好高骛远,拔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听之任之。

注意:凡参与的作者请报上拟定的标题和反映自己特色(教育观点)的格言。以后可以修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4-1 16:51:00 | 只看该作者
报名者请贴上两篇亲子生活部分。也可发到我的短消息中。也可投我信箱。

------------

现贴上“亲子生活”部分(还未修改好):以供大家参考:

一、《像什么,想到什么?》一天,和航航沿河走在拆迁的一条旧街上,便和他一问一答起来:
妈妈:“你看那座楼旁边堆的一整齐的砖,你想到什么?”
航航:“想到豆腐块。”
妈妈:“对,这店门口的太阳伞呢?”
航航:“擎天一柱。”
妈妈:“哈,你真会说词。那河对面的柳树呢,又想到什么?”
航航:“披头散发。”
妈妈又顺手指着路边的圆形的小土堆:“这个呢?”
航航立即说:“锅底朝天。”
妈妈又指着一栋楼的被夕阳映照片得闪闪发亮的绿色玻璃说:“这个又想到什么。”
“金光四射,还有像被聚焦镜给太阳焦后的样子,发白发亮。”
妈妈又指指波光粼粼的河面:“你看这河面呢?”
航航:“皱纹满面,像老太婆的脸。”

---------
教育随想:
不要以为锦山秀水的风景才是教育的素材,那些毫不起眼的习以为常的小环境就有知识可学,有智力因素可挖掘。生活处处有教材,思维体操经常做 。引导孩子回答像什么,这是锻炼想象力;引导孩子回答想到什么,这是锻炼联想力。
二、

面巾纸小实验

天很冷,我在取暖器旁烤火。他把一张面巾纸放于取暖器上。我没有阻止他。“妈妈看,没香味了。”我趁势问他:“噢,好奇怪啊。这么短的时间就把香气吸没了。其它还有什么变化吗?”于是我们用铁夹子把纸夹在取暖器上,观察变化。过了一会,他对我说:“只烤了三秒钟,就没了香味。”


“妈妈你看,纸不会烧着。”我问他为什么。“温度达不到呀。放在火焰上就会燃烧。”“那火焰温度是多少?”“大约六、七百度吧。我用放大镜在阳光下可以把纸变成灰的,也可以使它冒烟。我还亲眼看到一片绿色树叶变成枯黄色的了”。“哈哈,你把竟然能在几分钟内看到树叶从春天走到秋天。这个实验有意思啊。”


烤了半分钟或一分钟后,我问烤了的纸和原来未烤的纸有何区别,他说,“更硬些,更有韧性,较不易撕裂。摸上较粗糙。”


他伸手去拿铁夹子,手缩了回来。说,“铁会吸热,纸不吸热。”


教育随想:孩子的兴趣点随处可见,关键是你是否趁势去引导。让孩子戴上兴趣的“眼镜”去观察,在观察中思考、总结,得到的结论比你千万次知识的传授来得更真切,更感性,同时也更容易记住。


三、谁是黑桃3?


儿子在没有目的地摆弄扑克牌,用扑克牌玩加减也玩过了,比大小也玩过了,也学会了计算了。这幅牌还能玩什么花样呢?一个新点子又在头脑中形成。“来,航航,我们来玩这个游戏,看你能不能猜对!猜对算你赢。”“快说快说,要我猜什么?”喜欢玩游戏的航航急不可耐地说。


我于是取出三张牌,随意排列于桌上,从左到右依次是黑桃3,梅花5,方块8,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黑桃3,对他说:“你看,你现在记住,黑桃3在最左边的位置,请盯住他哟,它要跳了。”然后我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开始把三张牌随意更换位置,然后,让他报出黑桃3是哪张。航航指着那张说:“这儿,这儿,是这张!”“果然猜对!”我鼓励道:“再看,我要加快速度啦!”我于是三张牌在我的手中飞快地来回移动。待我手一停,他生怕黑桃3会跑掉似的,急忙用小手打苍蝇似的“啪”地按住了其中一张牌,翻开一看,哈,错了,是方块8!“我来!”气得儿子要和我换位,我欣然同意。于是,母子俩轮换着角色玩找牌游戏。


接下来连续几天缠着我玩这个游戏。我逐渐增加了游戏难度,如,从三张牌加到四张、五张、六张,移牌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孩子玩得开心极了。


教育随想:


幼儿心理学表明,五、六岁的孩子注意力大致保持十多分钟,可通过游戏来有意识地培养注意力,以利于上小学后容易更好地专注于课堂学习。在不断快速变换的扑克牌中,眼球要快速地跟住某张牌。大脑要用心记住某张牌,这可锻炼孩子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


四、走迷宫


学校有一块不用的旧操场,还是泥土的。我常带儿子来玩,这儿成了我们的乐园。


    我在地上用树枝画起了迷宫,在迷宫最里面放了一块石头,“航航,那里面有一个鸡蛋,妈妈好想吃,你能不能帮我取出来?瞧,从这个门口进去……”孩子乐颠颠地走起迷宫来了。不一会儿,就取到了“鸡蛋”,并顺着原路走出来。


   在以后的几次,我把迷宫越画越复杂,最后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了,我就把“迷宫”搬到了纸上。孩子再大一点时,玩“迷宫”就玩到了书店。


教育随想:走迷宫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空间能力。如果你担心你的孩子以后不喜欢玩纸上迷宫,那么不如趁早先从户外玩起。广阔的天地,解放的手脚,加上游戏的设计,足以让孩子进入角色。






五、玩输棋



儿子不管下什么棋,只要赢不要输。还记得印象最深的一次,儿子输了,脸色大变,大发一通脾气,大哭大闹,我说了他几句,他最后把棋盘都掀掉了,气得我狠狠地教训了一番,说了一大串“胜败乃兵家常事,哪有只赢不输的……”等道理,他显然听不进去,最后两人不欢而散。以后一提到下棋儿子就回避。这小子今天突然心血来潮,要和我下棋。弄得我不知该输给他还不赢给他。谦让他吧,他一定高兴。不让给给他吧,他要么生气,要么掉眼泪。怎么就这么看重输赢呢?于是,我变换了一种方法:



“航航,我们这样玩吧,我们不玩赢棋,只玩输棋好不好?”儿子眼睛一亮,听了很新鲜,问我怎么玩输棋。我拿出十张扑克,说了规则:“你五张我五张,谁下输了谁就得到对方的扑克。谁把对方手中的五张牌赚光了,就得到一颗红五星,没有红五星的人就要给得红五星的人讲故事,有几颗红五星就讲几个故事。”因为他每天缠我讲故事,我就采用这种奖励方式。儿子听了欣然同意。这下可好,我再也不用让他了,他呢,为了得到红五星,有时故意输给我。那一次他连得五颗红五星。害我一晚讲五个故事给他听。



之后,儿子不再把输赢看得那么重了,觉得输也很好玩的。





教育随想:



事事争赢是好事,但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太看重赢的结果,将来会背负太沉重的人生负担。只要顺境不要逆境,经不起挫折,承受不了失败,太计较得失,太看重荣誉也不是好事。因此要淡化孩子的输赢意识,要培养孩子不服输、敢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品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4-1 17:23:5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喜欢。先发几篇日记到楼主的邮箱里,更多的日记请见我的博客网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02 , Processed in 0.07692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