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19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怎样“说话”才会赢得孩子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31 16:1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怎样“说话”才会赢得孩子心
文 李学斌
父母亲的话,是孩子心灵世界的江河大海,它能载舟也能覆舟。因此,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认为,父母亲对孩子说话时的表情,语气、内容,不可小看,建设性的谈话,有益孩子身心。
那么,怎样“说话”,才会赢得童心呢?
请你蹲下来,和孩子平视,你说完了,别忘了听小孩说。
我们做大人的,天天在职场上打拼,不乏与人商量、讨论、斡旋的经验,所谓沟通技七,倒背如流。可为什么回到家后,对自己的子女却无法“对答如流”呢?问题在于心态,看你能否把孩子当人和一个独立的个体,也就是当作一个“人”,而不是把其仅仅看成孩子,甚或一个“小东西”。
试想,大人与客户或朋友约会迟到会说声抱歉,为什么对孩子就不呢?身体疲惫,仍懂得强装笑颜对客户说声:“对不起,我要需要休息。”为什么对孩子却是一句:“别吵啦!”
一位开明的父母,善于把家经营出一种“讨论”的气氛,做到这点的关键是态度要真诚。有个生活里的典型例子:一位母亲带儿子出去,问他:“今天吃什么?”儿子说:“辣鸡翅!”
母亲说:“那太热,吃蛋糕豆浆!”到了小吃店,妈妈问:“这里吃还是回家吃?”儿子说:“这里吃!”妈妈又说:“算了,回家吃,8点的电视剧快开始了!”
在这里,这位母亲不是不会说话,而是态度的问题,如果谈话最后仍要孩子听父母的,久而久之,孩子会得出一个结论:大人心理早有谱,还有什么好说的?慢慢的,他们就学“乖”了,对父母的问话,总一概以“不知道”、“随便”、“没意见”、“都可以”等答之,懒得再多说。
现在的社会比以前复杂多了,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方式也要改变,如果你不热心,没诚意与小孩讨论,那好,孩子的心很快就被外面的道德观,价值观给填满,他们可以跟电视、录像、社会、甚至网络“谈”,那么与父母的交流就不可避免地被排挤在外了。
即使是低龄幼儿,在学习读、写、算之外,也可以与大人分离生活的话题,谈工作、人生、宗教、情绪与梦想等。比如,孩子问爸爸为什么要上班,不妨跳开“赚钱养家”的旧说法,换为“我喜欢自己的工作,它可以帮助一些人”,真诚表白工作对自己的意义。有些事也许不易解释,却不表示不能说。大人应尽量说明,对孩子也是一种示范,有助于孩子了解。有时对自己的“不会”,不必有挫折感,而应试着和孩子说明。对孩子而言,重要的不在于解答什么,父母回应的热情与态度往往更重要。
有时,你回答不出来,可以反问。另外,孩子的问题,有时会问得有点“离谱”,比如一个小孩问父母:“为什么我姓黄!”父亲滔滔不绝从黄帝开始说起,还想来个爱国主义教育,但小孩问的真正意图是:黄字太难写了!所以父母有时不必急着一问一答,可以做个有兴趣的忠实听众,多听听孩子的说法,帮助孩子澄清他问的问题,也是在教他如何提问。
也许小孩的问题)罗嗦、琐啐,甚至荒唐,做父母的,不要不耐烦,不要骂小孩“笨”,不要挥挥手说“去去去,我正忙着!”……而蹲下来,友好平等地“交谈”,不要“说服”孩子一定得听自己的,而是彼此了解、互相尊重。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失去”你的孩子,才会在增减孩子的朝气与活力的同时,让他们明白“回家之路”永远安全、畅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3-31 16:44:3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4-1 11:46:33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很有意义!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4-25 11:19:19 | 只看该作者
我已收藏,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4-28 09:24:2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道理我也听过,但做起来有点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4-28 21:30: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21 , Processed in 0.40542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