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风淡云清5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学习] 求助:儿子升三年级了,不喜欢语文怎么办?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08:50:07 | 只看该作者
悠悠 发表于 2013-10-21 23:58
我一般不太追求术,而更着眼于“道”。
我总觉得,道对了,术哪怕差一点意思,也问题不大。
所以我儿子虽 ...

悠悠,我家的孩子跟您家的孩子情况差不多,其实我觉得我孩子已经很认真,进步也很大,字写的比一年级好多了,笔记也记得很好,在家默写也都是一次通过的.而且我看到他的努力和付出了,只是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所以让我很伤心.

点评

给孩子时间,支持他,让他以自己的节律长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2 12:01
别着急,每个孩子在某方面开窍时间会有早有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2 0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10-22 10:05:51 | 只看该作者
不同的孩子在某方面开窍时间会有早有晚,家长千万别急。只有家长有信心,孩子才会有信心哦。

在语文学习上,我们也一直很挣扎。我们对字不敏感,到了入学上一年级,才认识百来个字。所以,默写一直是梦魇,一年级时曾经默写得过40多分。但我坚信孩子只是对字不敏感,而不是不用心、不努力。老师给我压力,我明确告诉老师,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等待。我的底线是:对于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靠强化训练、牺牲活动和休息来取得当下的好成绩的。

现在,字词掌握还是我家妞的弱项,但由于我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对孩子阅读的引导上,两年下来,让我看到了曙光。

昨天,在网上又看到了下面这段文字,还是很有感悟,贴过来,与大家共勉。

【人的核心竞争力超过一半来自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这些分别是:1)读书,特别读那些非实用性的书;2)锻炼身体,笑到最后的得有一副好身体;3)与智者交谈,提问,思考,常作笔记;4)听音乐会看电影戏剧等艺术活动;5)潜心一到两项业余爱好;6)广交朋友并为他们做事情。

点评

谢谢MM妈妈,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等待,这句话我记住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2 11:27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elenminliang + 10 赞一个!说的太好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1:25:35 | 只看该作者
Martina-Mm 发表于 2013-10-22 10:05
不同的孩子在某方面开窍时间会有早有晚,家长千万别急。只有家长有信心,孩子才会有信心哦。

在语文学习 ...

非常感谢MM妈妈,这句话说的真好:老师给我压力,我明确告诉老师,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等待。我的底线是:对于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靠强化训练、牺牲活动和休息来取得当下的好成绩的。我记住了。

想想我孩子优点也很多啊,1.比如手巧,现在每周学一次乐高,现在在学能源2了,每次搭出来的作品让我都大吃一惊呢。   2.运动好:喜欢打网球。  3.喜欢听英文故事,没事就捧着个MP3听故事,还能帮我和外教做翻译。......确实我们不能喝别人比,要和自己比,有进步就好,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10-22 13:27:48 | 只看该作者

好吧,我来打头炮:到底为什么要学语文?就因为它是我们的母语吗?

tricom163
我不太会区分道或术。所以常常觉得,如果道了,术就不会有问题;若出现有问题的状况,多是走了岔道。莫非术的定义是岔道?


咳咳,道么,个人理解,就是“要不要学语文”,“要不要背古文”,这一类的东东。
术啊,个人理解,就是“怎么学语文”,“怎么学古文”,“怎么背古诗”,这一类的细节。

不知道偶的这个解读是不是误读,反正就是,俺对具体怎么学,总是木啥见解滴,要不要学的问题,的确想过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10-22 14:21: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ricom163 于 2013-10-22 14:36 编辑

它是我们的母语,不是一个最大的理由么?
要不要学语文,我这里会得到一个肯定答案。
要不要背古文?如果要,怎么背;不要的理由是什么。我倒是糊涂得很,愿闻其详。

[孩子可以没有成绩,可以没有文凭,但是不能没有文化。]
这话没错。
不过,有文化这几个字太沉重。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几乎无法确定哪种文化是大道,哪种文化是伪道。
背古文,不会发展成潜意识?那些积累下来的潜意识才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10-22 21:34:01 | 只看该作者
      背它就是一种方法,是术不是道。不同的道都可以用这个术。认为需要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应该由孩子来探求,采用拍情景剧、辩论会,交流会等等方式也是需要记忆和背。认为孩子是一个容器,知识都是大人灌输进去的,不管懂不懂跟我读、素读、背诵国学经典,也需要记忆和背(适当的吟诵我是不反对的)。我的记忆力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背诵这个方法,总体上我不喜欢。知识是死的,重要的是如何把死知识检索、组织、应用,变活起来。人脑用来记这些死知识,怎么也比不过计算机。
    文化和道可能会有些交集,但是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
    中国文化里的一些东西早就融化进了中国人的血液,这个时候担心背古文会不会发展成潜意识,有些多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10-23 09:32: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ricom163 于 2013-10-23 10:07 编辑

会不会发展成潜意识,只是我没有根据的猜测。从自身的感受出发,觉得有可能,但是不确定。
道和术无论古文现代文都有说到,尽管没有严格的定义,模糊的分类能力多数人都有,我不过是不太喜欢帝王式的区分而已。
从我自身的体验看,背古文有好有坏,我也自认记忆力不错,而我这种记忆力不算天生,多是不自觉用了术之方法。因此也不觉得有多难多无聊,对于感兴趣的篇章,常常会不自觉地去揣摩,想象。坏处是培养了所谓的语感,后来发现这种语感有很大欺骗性,简直毁三观。(话说回来,语感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蛮管用,至少应付考试绰绰有余。)
【知识是死的,重要的是如何把死知识检索、组织、应用,变活起来。】以目前的语文教学,我不大觉得古文知识可能会活过来。除非你是考古教授,极多数人却要活在现实中,用自己的现代文逻辑来判断大多数知识。
中国文化里的一些东西早就融入血液,没错。但是中国文化本来还有另外一些东西,却没有融入,是不值得?还是我们从来就不想让它融入?这也是个问题。
没有融入的不算?还是我们的祖先在选择时瞎了眼?还是我们还没进化到需要融入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10-23 11:37:34 | 只看该作者
风淡云清518 发表于 2013-10-22 11:25
非常感谢MM妈妈,这句话说的真好:老师给我压力,我明确告诉老师,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等待。我的底线是: ...

还有一点啊,其实觉得成绩其实不是孩子语文学的好不好的标杆,只是成人喜欢量化。 多和孩子交流,创造阅读环境,留意平常中的点滴。。这些都是学母语最好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21 , Processed in 0.087478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