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elenminli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怎么选择?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17:37:09 | 只看该作者
Lucy妈的例子真的很好,我为啥纠结,就是这个,整天混在学校学习,竞争,排名,我们并不怕竞争,这次小美学校月考的年级排名也不错,但是我一直想的就是:孩子很没劲,没有自主权。

每天在校时间是11个小时,回家至少两小时的作业,我们的老师还算宽容,遇到变态的老师,作业是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的,排名前面的孩子与希望靠近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可是那些排名后面的孩子呢?他们几乎就是被学校放弃了的孩子,虽然是义务教育,他们在学校得不到尊重,他们不值得尊重吗?因为成绩不好,就不值得尊重?那些成绩好的孩子呢?他们难道得到尊重啦?要是他们的成绩下降了呢?要是他们忽然发现自己喜欢历史,地理,或者其他的所谓的副科呢?他们有选择的自由吗?

要说中等生,尖子生,恐怕也是以成绩来定论的吧?以成绩定论孩子,我的感觉就是以挣钱多少来定论成人的成功与否是一样的。当然我们可以说,这社会就是这样的,是没有办法的。

女儿的学校,成绩不好的孩子也要上11小时的学,也要做2小时的作业,然后呢?然后很多是考不上高中的,我常问女儿,你们学校的那些其他班的同学,他们的父母是不是就是放他们在学校,免得出去变成混混?或者,真的是一部分人是这样的。

我不觉得孩子是不会变的,有的孩子开窍晚,想通了,去认真学习应试,也能变成尖子生,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17:42: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3-10-20 17:44 编辑
kenwoodwood 发表于 2013-10-18 16:36
国外好的中学也不轻松,除了学业,还有各种课外活动要参加,很多学生也是睡眠不足的

要培养这 ...

要做出点成绩,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快乐教育,我的认为是快乐地认真专注地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而不是快乐地玩,不学知识,呵呵。
每天,女儿回家很晚,有时候她会很生气,因为老师拖堂训话,训话,无非就是有孩子成绩没考好,课堂纪律不好等等,甚至作业错的多。有的时候,虽然很晚,但是女儿是高高兴兴地跑回家的,因为老师上的是拓展题,很有意思。她是个好学的孩子,只要有新知识给她,她就会很高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17:49:52 | 只看该作者
有的时候,孩子成绩不好,真的不是他自己的原因,而是家庭的原因,全埋怨孩子,真的是很不公平。学生分等级,也是不公平。

我曾经想把我们家以前的阿姨的孩子弄到南通来读书,他们家在四川山区,孩子根本没有读书的这条出路,他难道是笨孩子么?他们夫妻两都听聪明的,只是命,命让他生在没有一个好学校的四川乡下。他们的同学能过上好日子的比例,有生在上海北京的孩子的比例大吗?一定是没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3-10-20 18:28:23 | 只看该作者
helenminliang 发表于 2013-10-20 17:42
要做出点成绩,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快乐教育,我的认为是快乐地认真专注地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而不是快乐 ...

明白你的焦虑,我自己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只是发现如果孩子不是热衷当领袖和才艺出众的,如果把他放到美国,其实也不太合适,那些事情会占去很多时间。在国内大部分时间花在知识积累上,也有它的好处,这也是为什么出国读博士很容易的原因之一,国内的孩子学业方面比美国孩子有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19:33: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3-10-20 19:36 编辑
amaymei 发表于 2013-10-20 15:43
这个帖子不知道怎么让我想起去年的一则新闻,似乎跟帖子的主题有关还是无关,我自己也糊涂了。

http://s ...

“马萨诸塞州政府验尸官办公室目前还没有给出其确定的死亡原因,不排除死者死于自杀。”不懂死因是什么,要是是自杀,也不知道具体的原因,只觉得这孩子很要强,看她的人生规划师那篇颇为得意的文章,觉得她追求的是优秀吧。

这么多去国外发展的中国人,过着普普通通的人的生活,也很安稳啊。

又去翻了其他的文章,确认是自杀,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3-10-20 19:53: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xbzh 于 2013-10-20 19:57 编辑
helenminliang 发表于 2013-10-20 17:37
Lucy妈的例子真的很好,我为啥纠结,就是这个,整天混在学校学习,竞争,排名,我们并不怕竞争,这次小美学 ...

我觉得一个初中孩子在学校的排名不说明啥。真正说明问题的应该是,他/她在全市乃至全国甚至更大范围内同龄人中思维和能力的位置,这大概会决定未来他/她成就的高低。

中等和尖子都是相对的,参照系不同,结论也不同。而且仅仅是学习功课好,并不代表孩子各项能力或思维超群。

能够改变世界的天才是极少数,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孩子也各有自己的长处。客观地看孩子,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让他们在有生之年发挥自己的基因优势,是我们家长的职责所在,也是孩子未来生活幸福的根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3-10-20 20:39:00 | 只看该作者
我在看小美妈介绍的那个准国际学校的帖子,有几段写的特别地好,也正好跟现在的讨论有关联,我转一下,希望原楼主体谅。
----------------------以下皆出自远离尘嚣
实际上,中国残酷的竞争是对中国人的。谁叫我们人多呢?
但要说通过高考取胜的孩子就能适应残酷的竞争,我还不敢说绝对同意。
中国孩子通过高考进了北大清华,只能说他们在应试的这个环节里成功了,但这并不是未来成功的保证。
相反,白热化的竞争在漫长的时期里成为他们必须埋首学习的枷锁,使他们无法在该发现自己志趣的年代里发觉自己的兴趣,等到上了大学才来考虑真正想要也有能力做的事,真的是有点晚了。当然,我不否认也有既学习好又有余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人,但这样的人有多少呢?剩下的大多数,是不是还是在睡眠、学习、读书之间苦苦挣扎着呢?何况,还有青春期的心理问题搅和在里面。
事实上我并不反对竞争,只是反对在不恰当的时间、在不恰当的事情上面竞争。
如果竞争是与合作紧密结合的,如果竞争是以双赢或多赢的目的开展的,如果竞争最终提升而不是消灭了人对学习的兴趣,如果竞争使人视野更广、责任感更强。。。如果竞争是这样的,我会热烈欢迎。哪怕孩子到高中之后因此一天只能睡5个小时甚至更短时间,我也认了。因为到了这个年龄,他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他可以决定自己睡多少觉才不会影响之后的精力了。可惜,目前我看到的,国内学校的竞争似乎还集中在应试上面,对其他真正提升潜力的东西倒关注得很少。

至于说拿国内的国际学校和美国牛校、英国私校进行比较,这的确是个有趣的话题。
我现在不准备送孩子去外国读书,哪怕是美国牛校、英国私校。我觉得孩子是中国人,在中国出生,在中国长大,这是他和我们都无法选择的事。哪怕他跑到美国去读了牛校,研究了一堆美国历史,他改变不了自己的肤色,改变不了自己是中国人的事实。所以我希望他有时间、有精力、也有兴趣去自主探索,包括如何理解中国人现在的生存状态,如何解读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如何葆有自我不至于溃败,等等。这就够他在生活里去发现、探索、研究的了。
放着一个经济上发展变动巨大的社会不泡在里面生活、观察、研究,千里迢迢跑去国外,中国的事还没搞懂,却努力去搞懂外国的事,对我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对其他不得不参与这个体制的人来说,知道自己对孩子长远的规划是什么,知道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你得放手,知道其他体制有些东西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己这个体制的弱点,尝试各种方法使孩子在应试体制里多少走得更稳当些,同时结合自己对孩子的智力、体力、情商等各方面的综合认识,至少给孩子一个相对快乐幸福的童年,使他们成为更加踏实努力、信心满满的青少年,总还是做得到的吧。

虽然我的确反对过度应试,但如果不得不身在其中,我也会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最适合他的环境的。
但是,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因而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可以在所有的孩子身上套用。
你是在体制内,但不要真的去“敌视”它,就把它当作对你智商情商挫折商的考验吧,想想怎么取其所长(哪怕是最差的东西呢,总还有点长处的吧,何况这个虽然不是太好,但也还糟不到最差的地步),避其所短。
有些问题,其实不过一个个选择合力造成的后果而已:

你要孩子从小就光芒四射,英语、作文、奥数、钢琴、体育、班干部,样样都强吗?——孩子不是机器人,他们一天和我们一样,也只有24小时,其中还有10个小时(年龄小的孩子是这样,大了以后另说)要保证良好的休息。。。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所以,也许,我们家长要做的不是一一跟风,什么都做,而是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发现他们的长处、天赋、兴趣。
其实我很烦“三好学生”这个说法,因为有很多人限于天赋,就是没办法做到德、智、体(是不是还要加上美、劳啊?)样样都拔尖,但在某种天分上面,却比其他人都厉害得多呢。看看古往今来那些著名人物吧,哪个是真正什么都很强的呢?

你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就是他上名牌大学而已吗?甚至,就是北大清华吗?想过孩子上大学之后的事么?——世界上所有的后果之所以成为“后”果,就是因为这个果是在“因”之后很久才慢慢出现的。你的眼睛看到哪里,你的视野就在那里,其他你没有看到的东西,不管他更重要或更不重要,你都不会知道的。而我们并没有试错的机会。每个孩子的童年、青少年都只有一次。

你相信,只要你着力培养,孩子就会学着为自己负责,而不会等到离家上学、离校上班,四处碰壁之后,才慢慢改变为人处世的方式——而且有些东西一辈子都不可能改变了吗?

点评

说得的确不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0 20:53
哈哈,我也才写到竞争和团队精神的内容呢,的确是这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0 2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0:50:2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想到了我们家的阿姨,就突然明白点了,做父母的,也就是在能力范围之内给孩子提供稍好一点的条件而已,做不了重大的突破。真的是你的身份,你的出身决定你可以得到的资源。

对于转学,女儿既不能忍受和爸爸分开住,我也不能忍受让女儿住校和她分开的局面。加上如果没有奖学金,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会比较大。在新的学校没有对我们造成极大的诱惑的时候,不考虑转学了,只能继续慢慢和老师打太极,给女儿减压。南通的居住环境,每天和家人河边散步,自己家种的菜养的鸡,新鲜的海鲜,对我们来说,也是个不小的留下来的理由。在这里缺少的团队精神的培养(这个是肯定缺的,某些学校只培养恶性竞争,像XX妈说的那些同学的家庭),只能是镜中花 了,是一个理想,好在女儿和同学们相处都很不错,对人怀着善意吧。但是合作的时候,抛开分歧,努力向同一目标前进的训练,一定是没有了。

论坛里的活动,说起孩子的理想,她向来就是小理想,最大的理想就是做个校长。做个幼儿园老师,宠物医生,都很享受,这让我感到比较轻松,宠物和孩子,一直是她喜欢的,将来以这些类似的单纯的工作做职业,我也喜欢的。


点评

也是喜欢动物啊,我们现实点的理想是做个老师,超脱点的理想是找一个能到各处走走看看,研究研究动植物,写点东西的工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0 2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3-10-20 20:53:45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兴趣,我觉得我们家的孩子特专注于动植物自然界。
有时候会联想到jane goodall,不由得暗想,作为父母能够完全无条件支持孩子任何爱好吗(而且这种爱好确实是和工作结合在了一起)。
且不说国内没有这样的环境去支持她的爱好,恐怕就算她自己能忍受几十年的那种风餐露宿的野外科考生活,至少我还是觉得各种牺牲太大了。

点评

如果孩子真喜欢,我觉得挺好啊。喜欢就不存在牺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2 10:33
呵呵,我觉得挺好啊,真的,在大自然里,又有人类的物质文明陪伴,不危险,不是很享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0 2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1:0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3-10-20 21:04 编辑
amaymei 发表于 2013-10-20 20:53
说到兴趣,我觉得我们家的孩子特专注于动植物自然界。
有时候会联想到jane goodall,不由得暗想,作为父母 ...

呵呵,我觉得挺好啊,真的,在大自然里,又有人类的物质文明陪伴,不危险,不是很享受?
况且,科考,还是要回来分析数据研究的,哪里会一年360天在外面。我觉得最考验你的是,在中学阶段,你女儿的爱好根本没有时间去发展和维持,不知道会不会抓狂。我现在就是这个状态。且不说有啥团体能帮助她发展这个爱好了,哎呀,又开始纠结了。
不知道你们那里的应试灾情如何。

点评

其实我想的多了,哪里有几个jane呢,不过作为一个女人为了喜好的工作不能有家庭和孩子,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牺牲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1 08: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34 , Processed in 0.09870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