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学而妈妈 于 2013-10-16 00:44 编辑
有关景山自编教材的解释——我的一封家长信
各位家长: 您好! 开学已经两周,您也初步了解了初中的学习生活。我再向您简单介绍一下语文新教材的特色和我的语文教学思路。 景山学校自编教材从2002年开始就已经在六年级试验了,我当时是第一个试验者,我所带的当年的六年级一班是第一个试验班。根据我和后来的老师的试验结果,07年的时候,这套教材进行改版,现在孩子们使用的是第二版教材。并且,07年的时候,景山学校召开了教材研讨会,去年召开了第二次教材研讨会,我们这些试验者的汇报给国家部门的相关人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现在,这部教材已经审批立项,即将通过。全国也有许多省份正在试验这套教材。 这套教材的编委都是景山学校建校时的第一批老专家,这些专家都是教授级别的人物,他们当年都是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景山学校服务的。别看他们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70,他们的思想是很先进的,首先是,50年前景山的语文教学已经走在时代前列并且高瞻远瞩;这些老专家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所以新教材不是课文的重新排列,是有明显的景山学校语文教学理念的教材,既有传统又有更新。这些老专家们早就退出了教学第一线,我02年参加工作的时候,有幸成为了他们的徒弟。所以我是跟随他们成长起来的。对于新教材可以说是最熟悉的人之一。 新教材最明显的特点是,大单元教学,可以生动的说成是:让你一次看个够。每个主题单元的课文都很多。所以要完成这样的教学必须要加快速度,这就在要求老师和学生不必对于现代文苛求词句的分析,那些支离破碎的分析,本也无功,况且无果——没有人会记得语文老师当年分析过什么的。而阅读的数量很重要,只要指导到位,个别经典课文精读,大多数文章是可以略读的。并且要多读书,读整部的书。六年级我们准备读《水浒传》。我会带着孩子们读。腾出时间来读书,比分析课文有意义。 另一个特点是古诗文的数量大。相较于通行本教材,我们的古诗文含量很大。古诗文的学习,重点在于记忆,背诵和默写。翻译古诗文,本就是有争议的事情,因迫于考试压力,翻译是要做的,但是最正当的道路是“多见”,见多了,自然知道意思。不要死背译文,课下注释是要落实的,但是译文不必跟老师给的完全一样。而诗歌,是绝对不能翻译的。如果我们把精力花在翻译上,这么大的古文量是学不完的。 新教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加大写作教学的力度。景山学校有很好的写作教学的传统,新教材集合了所有景山学校的写作教学经验。每一本书都有一个写作单元,注重读写结合。写作以自由练笔为阵地,学生应该写自己想写的,写真的,写喜欢的。所以不要教写作模式,不要刻意规范写作模板,不要迷信社会上的写作速成,那都是违反写作的根本原则的。写作的原因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写作的方法是用合适的语句表达自我的真情。初中主要教写记叙文,除了真实,“具体”是第一要素,进而努力做到“生动”。多读好文章,多引导,多动笔,多交流,才是正当的方法。 还有一个特点,是综合性学习。语文学习不是僵化的,也不是仅仅局限在课堂内的。它有工具性的一面,语文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大的语文观。每个单元都有综合性学习,根据不同主题 开展语文活动。这其中还有口语训练——是的,语文学习也要练习口语表达,这是“听说读写”中很重要的一块内容。我们会从时事新闻开始,之后还要涉及新闻评论。建议您多多和孩子一起看报纸看电视新闻,多看一些评论型节目。 具体到每一本教材,六年级上册主要用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从读书开始,到散文,童话和古诗文。选取学生喜欢的,或是时文。同时培养学习语文的习惯。六下七上是古诗文集中出现的两本书,在记忆最好的年龄,理科学习任务相对并不重的时期,多读多记,打好基础。七下有说明文的学习,八下有议论文的学习。九年级主要是文学赏读和复习。 除此之外,吟诵也是景山学校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这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是有曲调的诵读,注意音律的和谐。景山学校可以说是全国第一个将吟诵带入中学的学校。吟诵可以为大量的古诗文学习保驾护航,还可以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初中阶段,对于小学的70首诗歌要进行复背活动。六上复背小学70首古诗。主要采用吟诵的方法,以此给学生打好正确诵读诗歌的基础。 有关于中考,景山自编教材已经经受了6次中考的考验,我有幸参与了5次。事实证明景山的新教材是经得住中考的考验的。我们的古文量远远大于中考要求的古文量,若说应付考试,当然绰绰有余。我们的字词量也大于中考要求。而中考对于课内现代文是没有考试要求的。只会考三种文体的阅读(记叙、说明、议论),上文我已经向您汇报了我们都会系统讲解。中考作文的要求相对简单、程式化。九年级的时候,略作调整便可以应对。 希望孩子们在初中的四年,多读书,多记忆,做好基础知识的落实工作,多动笔写作,多关心身边事,天下事。相信,真能如此,一定能够培养起很好的语文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