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75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阅读与写作] 叶开谈作文:今日的作文已经憋死在牛角尖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21:5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到群情激奋,提到我们小时候的自由发展,没什么学习压力,而现在的孩子,都在父母的鞭子加指导下写出较长的作文,想起叶开的这篇文字,贴出来大家看看,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有无启发:


叶开谈作文:今日的作文已经憋死在牛角尖里
准确是最优美的文字
  ■叶开

一个孩子长大后成为作家,可能只是偶然,跟他的少年经验,跟他的人生际遇,跟他对少年时代的记忆是否深刻,跟他表达的意愿是否强烈,都很有关系。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变成一名作家的,只记得小时候,每当吃完晚饭,我们几个孩子就搬来小板凳,坐在枝繁叶茂的番石榴树下,静候父亲端着水烟筒过来给我们讲故事。他先用稻草编一根大腿粗的草棒,点燃,用来驱蚊,接着往水烟筒烟嘴上敷一撮熟烟丝,从稻草棒上抽一根燃着的草梗点着烟丝,咕隆隆吸上一口。然后,一股猛烈的水烟就从他两个鼻孔处喷出来,好像一列微型火车正在行驶。他问我们:“上回讲到哪里了?”“讲到薛平贵被樊梨花一枪挑起,摔到地上……”

  我父亲讲故事全凭记忆,常常混淆了各种历史人物、通俗演义,让关公战秦琼、薛平贵恶斗樊梨花。我后来才知道,在寒江关和樊梨花打架的是薛丁山。童年记忆栩栩如生,这是很多作家的想象力源泉。很多作家来自乡村、农庄,写《彼得兔经典故事集》的比阿特丽克斯·波特一生住在湖畔,写《夏洛的网》的E.B.怀特一直住在农庄里,他们少年时代记忆中的山川、湖泊、飞鸟、树木都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这种记忆,必须通过孩子们自由自在的探索才能累积起来,成为记忆中独一无二的宝藏。

  现在的中小学生,每天被上课和作业耗尽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还要奔忙于复习班、提高班、天才班等各种课外辅导班,他们的人生可谓毫无乐趣:没有时间玩,没有时间探索,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和家人一起旅游和放松身心。这样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简单到了贫乏的程度。对生活毫无经验,对世界毫无观察,对人生毫无感悟,内心只能是空的。在这样严酷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却一天到晚地迫使他们写作文,这才是最大的精神折磨。很多小学生从写作文开始学会撒谎、懂得应付、被迫造假,更多小学生在语文教师的“唆使”下,用某一篇“模板文”去套用各种情形。空洞和苍白的表达,勉强写成了文章也只能是无趣无味。《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感悟,对家人、对朋友的真情实感,才是写文章的坚实基础。而表达能力的形成,一方面需要词句训练,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学习。

  以我之浅见,小学阶段阅读要紧,做人最要紧,作文等而下之。人生有涯学也无涯,从我们的祖先结绳记事起几千年发展到现在的网络时代,几经沧桑变幻,有一点始终不变,即古代文化典籍所承载的文明信息,在历经千年兵燹火焚持续毁坏后,仍得不断浴火重生,代代授受而薪火相传,绵绵不绝。一般小学生在阅读尚且空白时,难道不该向古人学习,向先贤取经,通过阅读而思考、感悟吗?在人生和经验几近白纸,在阅读积累还贫乏的阶段,教师不应该强迫学生频繁作文,发空洞之感慨,抒无名之情愫。一个人腹中空空,却要出口成章,岂不是强人所难吗?阅读贫乏会导致精神孱弱,这样孱弱的心智只懂得出口成脏。

  电视上有位母亲说,她儿子曾用一个模板去套用了16篇作文题,居然大多都得优秀。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教师,不是心昧目盲,就是神志不清。在一个上瞒下骗的环境里,这种教唆只会对社会起破坏性作用。这样的作文,就算被语文教师评为优秀,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判断一篇文章写得好不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没有真情实感。这种真情实感只能从日常的生活、探索、游玩、阅读中积累而来。有了真情实感之后,再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意大利文学大师伊塔洛·卡尔维诺说:“准确是最优美的文字。”我曾用这句话跟很多作家分享,现在我也愿意跟小孩子一起来体会这句话的深意。

  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小学语文和作文已经被“小语界”自我封闭而形成一个特种行业了。长此以往,他们甚至可能以为自己的“作文行业”属于某种“超高压输变电技术”,像我这样的“外行”不小心会触电晕倒。去年曾有一位自称是济南作文教师的胡老师在我博客留言说:“你一个外行不懂得作文,就不要来指手画脚了。”

  我在网上书店看到上百种作文书——《小学生作文好词好句好段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学练大全》、《冲击高考满分作文》……其中有本作文书叫《作文,多大点事儿》,介绍上说该作者精通作文的“结构对称”、“六根六尘”和“作文八法”,这法那法,神神叨叨如神汉,迷倒追随妈妈无数。这本书近千留言,我看了其中的一部分,确实有不少家长对他感恩戴德,以为找到了作文大救星。但以为看作文书就能写出好文章,无异于缘木求鱼。一个孩子如果不爱读书、缺乏积累、腹中空空,如果他没有时间去生活、玩耍、探索,毫无真情实感,就是学会了一千种“作文大法”,也永远不可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这些“指点作文江山”的教师大多数写不出好文章。而对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有阅读积累的孩子,就算这样的“作文大法”一条不知,只要稍加训练,就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语文教师可以如此这般吹拉弹唱,孩子却总要长大的,总要升入大学和走向社会的。他们要直到进入大学之后才知道自己一直被谎言所包围,他们要大学毕业工作后才知道自己连基本意图的清楚表达都欠缺。这才是真正的悲哀,也是整个家庭的悲剧,更是整个国家的惨痛。

  今日的小学语文已经走入了死胡同,今日的作文已经憋死在牛角尖里。


原文刊于:中国教育报三月二十六日“读书周刊”: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3/26/content_6214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9-17 22:38:48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这样的觉悟的,更多的家长恐怕还是只要看到孩子能用这样的模板应付作文题,能在考试中作文得高分,就认为是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9-18 06:26:56 | 只看该作者
看过古龙的小说:叶 开:“小李飞刀”的传人,白天羽和花白凤的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9-18 07:42:21 | 只看该作者
写作文除了家长的引导,还需要大量的阅读,但阅读不思考也等同于没读,能入脑的也不会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9-18 08:01:59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每周都必写作文,刚小二,他很痛苦,我也很痛苦。
没话题,写啥。每次都搜肠刮肚。就算写,也只写简单的事件经过干巴巴的,开口讲则丰富多彩。害的我总是记录孩子的词语,他再整理就成小文。
但孩子喜欢阅读,乐此不疲。
孩子都需要等待,等够时间,才能有所得。
写作放到高年级会更好。
低年级段包括中年级适合大量阅读。厚积薄发,自己想写了,才能结成成熟的果实。

点评

豆也是说得比写得好,:(但我还是坚持豆自己写,写完我帮着修改。昨天写一篇日记,花了近两个小时,累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18 1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9-18 09:08:01 | 只看该作者
反正现在什么都要速成,奥数要成精英、英语要成母语、作文要挥笔成章。我只能惊呼:孩子出生在一个天才群出的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9-18 10:3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mlucky 于 2013-9-18 13:15 编辑

拿我们以前的老师来说,小二一开始写作,就必须长,越长越好,至少2、3页,最好4页以上。明明书上的要求才3.4句话;要求”好词好句“,比如下雨,必须写”倾盆大雨“;必须有对话,至少得编造几句;要有意义,至少结尾要加上个拔高意义的总结。至于写出来的东西是否真情实感,不重要。是否自然,不重要。是否真实,至少逻辑上说得通,不重要。
作文交上去,一定会按上述要求检验,然后一遍遍重写。与叶开说的那样,经常听说两位同学的当大学文科老师的父母帮着写出来的作文,通不过,得重写。
孩子怎么会不怕写作文呢?
而且长此以往,就被那个假大空的套子给定型了。
其他班的情况,因为语文老师不同,略好点。

点评

比豆的学校的要求更多,更过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18 1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9-18 10:55: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mlucky 于 2013-9-18 13:17 编辑

上学时儿子周一就开始发愁周四的作文课。然后,周四课堂上写了,后面还要改3编,周末很大的精力在改作文上了。最后往往我们帮孩子按老师的要求改了以后让孩子誊写才过关。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儿子写的东西能看出他大量阅读的影响,也反映他自己的心智水平,他自己也喜欢写,我们觉得比老师要求的东西好,按他的年龄来说应该算很棒了。
经过老师的训练,后来写的东西,那怕是自己私下写的东西,也越来越有霉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9-18 11:29:04 | 只看该作者
大量阅读  厚积薄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9-18 14:00:37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话题讨论起来,都是格外的沉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5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44 , Processed in 0.112413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