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4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同学间有攀比意识如何引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12:3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家妞今年读三年级了,忽然间,感觉就长大了。
不再是那个睡前一定要听妈妈读一段书才能入睡的小姑娘了。
长大不仅带来生活上的独立,连带着很多关注点也开始变化。
前几天在饭桌上,说她班某同学家里有九套房;又有一天,跟我说这个暑假她班有很多同学去了欧洲、美国玩。她说她也很想去法国,瑞士和美国。 还有一次,走在路上,她说觉得欧美人长得帅,比中国人更有礼貌。我说:你是不是长大了会嫁给外国人啊? 她点点头。

她老爸说要带她去中国艰苦的地方看看,让她知道还有多少人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下。
可我说如果她看到了那些,岂不更觉得中国落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9-9 13:16: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去春回 于 2013-9-9 13:18 编辑

小孩子的攀比是难免的,我们能做的自能是弱化不太健康的攀比。
我觉得要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让她能适应向上的生活,也能适应底层的生活。以后的生活,谁说的准呢。咱们往好处努力,但也要有变坏的思想准备。
去了艰苦的地方,对女儿的触动也就是几天,回来后就回复原状了。
而且孩子的适应性真的比大人想象的强的多。我们暑假去了甘肃,和本地人住在一张炕上,那里用水要挑,一家人只用一个盆,女儿也适应了下来,也没有挑剔伙食不和口味之类的。但是回来之后,问她还要不要去,她说不要。
人体真是很神奇的事情,那里的厕所连旱厕都不算,在羊圈里面,对我们来说根本无法下脚,我们居然憋了三天没有大便。后来到兰州后,一到酒店,人体就自动发信号了。

点评

对去艰苦的地方是否有作用,我也持怀疑态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9 15: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9-9 14:27:1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父母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儿子的同学也会聊到某某同学的家里很有钱,或者房子很大,或者去了哪个哪个国家玩。儿子有一次去了一个小朋友家玩了一天,那孩子家房子有四五层吧,他觉得好大,好舒服,心心念念的想要去人家家里sleep over,想再去玩。但我跟他说到那孩子的妈妈工作很忙,常常不在家,为了参加孩子学校的活动必须提前计划不去出差,他就会转回来想,还是有父母常年在身边的感觉好些。何况房子大了也没那么方便,请阿姨都得多请几个,否则可怎么收拾得过来?

若父母自己就对别人的财产津津乐道,见面必三番五次或旁敲侧击或迂回婉转或单刀直入的打听谁谁谁有多少钱,还想指望孩子不攀比,那就难了。
只要父母有正确的金钱观,孩子不会陷入攀比的怪圈的。

点评

关键我们从来不在家说这些,所以见她对这些信息感兴趣觉得很讶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9 15: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9-9 14:42:37 | 只看该作者
不觉得妞妞在攀比啊, 很正常。
我们班上有些小朋友能够数出他们家每一个地方有多少套房子, 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他只是记得牢大人说过的话, 但这些转成多少财富估计是没有概念的。
我们暑假里前期没有出去旅游, 她就会说, 妈妈, 你星期天就是带我去东钱湖走一圈也好的。其实妞妞可能自己想去旅游, 至于去哪里, 无所谓。 我主张也是带出去, 不能做宅女。
至于审美观, 我们家也是这样, 说是金头发漂亮, 看到经过身边的金色长发姑娘, 马上就会说: 妈妈, 我说的就是这种头发, 好美啊。
要嫁就嫁她喜欢的真爱, 管他是哪国人。
说实话, 女儿也觉得外国人比我们有礼貌, 有一次还表扬日本人, 让我恨的, 没办法, 我从她做起, 让她先有礼貌, 我们中国才会慢慢有礼貌。

找个宁夏的小朋友结对吧。

点评

我觉得日本的老年人比较有礼貌,前几年到日本去,遇到的日本老年人不管看到谁,都会很礼貌的招呼,但年轻人好像不是这个样子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15 16:50
妞现在明确就是想去发达国家,我觉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9 15: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9-9 15:24: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otusleaf 于 2013-9-9 15:26 编辑

女儿也常说哪个同学家富有多少套房子,我说那是因为同学父母会理财,我们要是知道房价会涨这么高,把钱都拿来买房子的话,我们家也会有好几套房子。
她也说外国人有礼貌,我说那是因为外国人受教育程度高,咱们国家很多人没有上过学。
她说外国人长得漂亮,我说那是物以稀为贵,美国人还觉得亚洲人小眼睛很漂亮呢。

点评

你这些回答高,学一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9 15: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9-9 17:11:19 | 只看该作者
看看各位的高招,学习以备后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9-9 18:17:41 | 只看该作者
悠悠 发表于 2013-9-9 14:27
我觉得父母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儿子的同学也会聊到某某同学的家里很有钱,或者房子很大,或 ...
Martina-Mm
关键我们从来不在家说这些,所以见她对这些信息感兴趣觉得很讶异。


我不是想说你们在家会说这些。
我的意思就是字面的,家里不刻意说谁谁有钱的,孩子虽然会注意到有的人更有钱,有的人钱少一些,但他们最重视的价值,不会在金钱方面。
我儿子也曾经说过那些东西啊,当时我也有点恐慌,后来看他也还好,并不因为别人有钱就特别的觉得羡慕,所以我想你女儿也一样能顺利的渡过去的。
我想孩子们注意到这些,并不是心存攀比,而是关心的事情比以前多了。人慢慢长大,这些是必经之途,他们完全意识不到,那才奇怪了呢。

点评

不止攀比,我们现在还特臭美呢,确实是长大了关注得多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9 2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9-10 18:32:23 | 只看该作者
悠悠 发表于 2013-9-9 18:17
我不是想说你们在家会说这些。
我的意思就是字面的,家里不刻意说谁谁有钱的,孩子虽然会注意到有的 ...
lotusleaf
不止攀比,我们现在还特臭美呢,确实是长大了关注得多了



荷叶子前辈,爱美不是臭美,是香美啊。
爱美,是爱自己的一个表现啊。爱自己的人,会很好的珍惜生命呢。
其实这些都是人必经的阶段啊。知道自己是谁、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怎么打扮就美、怎么打扮不能算美。。。这些都是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呢。我们做父母的当然要正确引导,他们长大了,才会好好的过日子,让生命里充满爱与美的气息。

点评

女孩子爱美很正常啊,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走在一起,一看就是一对姐妹花,多好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15 16:53
对啊,这还真是母女增进感情的好机会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10 2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21:57:5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人家有九套房子,估计妞说时是没什么概念的。她这学期换了同桌,那孩子比较成熟,把家里的家底搬给她听,她也就随手转述了过来。

关于出国旅行,还真有攀比的心理。现在的问题是,国内的景点安排去哪对妞都没多少吸引力。国内我们去过了:香港、海南、厦门、北京、西安,外加南京无锡苏州杭州舟山等附近的地方。现在她最想去美、法、瑞士等发达国家。

出国旅行,可以拓展孩子的视野,见识不同的人群,感受不同的文化。这本来就在我们的安排之中。但具体去哪,何时去,肯定还要看我们工作时间安排的。可现在看她竟滋生出攀比的心,而且还有些崇洋,不免心里要多想一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9-16 09:19:15 | 只看该作者
Martina-Mm 发表于 2013-9-10 21:57
关于人家有九套房子,估计妞说时是没什么概念的。她这学期换了同桌,那孩子比较成熟,把家里的家底搬给她听 ...
可现在看她竟滋生出攀比的心,而且还有些崇洋,不免心里要多想一想。


这位Mm,我觉得你这个标签贴得有些大了。
孩子想去外国,想看到不同的世界,并不是坏事啊。我儿子就想要走遍世界,我也很高兴,有远大的志向是多么好的事情啊!——虽然他到目前为止,走得最远也只不过到了哈尔滨,还从来没出过国呢。如果你愿意鼓励她,想出国就要多学一些语言,多了解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我想这话她一定听得进去。
发现同学比较有钱也不是坏事,顺便还可以让她知道现在国内的贫富差距多么大,薄的故事,网络上都传遍了,不也可以让孩子知道些么?那么有钱的家庭,是幸福呢还是不幸呢?也许孩子慢慢的有一些钱不能带给人幸福的观念,也不是坏事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13 , Processed in 0.07974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