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49|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胆小怕事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7-15 22:4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5岁多,男孩,胆小,比如在餐厅,如果他想要吃某样东西,若要他自己去叫服务员或是服务员过来时自己和服务员点那他宁原不吃了。在幼儿园可以自己吃饭,在家要喂,主要养育者是祖父母。
上课总是跑来跑去,要不然自己在一边玩教具要不就是趴在那不知所谓,很多时候老师说的他有听到,但是从不参与活动。
不知道这样情况清楚没?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可77 + 10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7-16 16:26: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可77 于 2013-7-16 20:58 编辑

您好,从您刚刚提供的情况来看,孩子的行为表现较为复杂。
首先我们先说社交主动性问题。
一般来说,5岁的男孩子在正常外界环境下应该可以独立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予以满足,这个孩子确实表现出对社交环境退缩,回避的现象了,如果需要的动机小于内心对外界环境不适,或者可以被其他方式所代替,那这个孩子就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愿望满足而采取回避策略了。
举例说:在餐厅,如果他拒绝自己点餐和独立与陌生人交往,而最终还是可以得到其他食物满足的话,他是会采取放弃行为的,因为独立交往再得到美食对他来说不是单一的必要条件,孩子放弃这样做也可以从另一种方式得到满足。所以对一个内向退缩的孩子来说,我不太清楚在他拒绝自己独立行动之后,父母对他的行为采取的是什么反应措施,最终孩子得到何种结果,这一点很重要,这关乎于孩子对这次行为之后结果的评价。(有的父母采取的就是选择法:要么自己尝试克服内心的恐惧点餐,得到满足。要么无法得到食物的满足,让孩子自己从中决定自己的行为结果)


再说就是吃饭问题。
从这一点来说,孩子独立自己吃饭的技能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环境的作用,这个孩子采取的行为是根据环境的要求而变化的,说明在家中老人对孩子的抚养关系中存在放任和溺爱,使孩子产生依赖感,这是隔代抚养而产生的普遍问题,因为老人出于对孩子的过度疼爱而没有原则,这个没有问题,只要对孩子做出要求,并坚持让孩子遵守并形成习惯就能解决,如果孩子出现任性哭闹现象也不用紧张,这些仅仅是孩子反应要挟的手段而已,如果自己不吃就坚决过时不候,而且不允许再补加零食。一般来说,家长要坚持的好,孩子这个问题就很快可以改善。因为孩子的信念系统就是:观察,模仿,学习,练习,巩固。他也在时时观察着父母的反应来决定自己的下一步行为。

上课总是跑来跑去的问题以及自己独自玩耍没有参与活动,这个问题一方面存在老人带孩子导致不适应集体活动,另一方面也是社交适应问题,孩子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评价,比如遵守上课时的要求和对老师的指令做出应有的回应,这些需要培养正确理解和评价客观环境的要求,以及满足这些要求带来的好处和违反这些要求将面临的惩罚,使孩子提高对环境判断能力,看看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

在集体活动方面,培养孩子团体合作意识,养成和其他孩子共享和共处的习惯,培养孩子之间相互协作精神,可以适当邀请一些孩子和自己孩子玩,再逐渐的发展到和一些过去不认识的孩子玩,使孩子建立初步信心和引起对合作游戏的兴趣,以后便会主动和其他孩子玩了。

但是,有一点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如果孩子出现了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停,多动,冲动,活动过多,不听老师劝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差,容易分心,对无关事物缺乏抗干扰能力等“多动症”症状,就要注意观察其发生频率和更加细致的行为表现,确定是否出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表现,以免延误孩子的病情。
上面只是大致描述了孩子问题的一般性解决方法,有条件的话,还是在专业机构做一个对孩子问题的行为评估,然后参加社交适应活动来做以改善应该是最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可77 + 10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7-20 21:32: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解答。
但是据妈妈说,在幼儿园其实这个小朋友很乖,我猜想可能老师会比较严厉,小朋友被压制了,不敢乱动,但是在另外的课堂,比如说亲子课堂,老师一般都不会太严厉,都会很亲和,这种时候他就会很放纵,我觉得象是在发泄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0 21:34:39 | 只看该作者
至于吃饭问题,小朋友在家里就会自己吃了,但是在爷爷奶奶家还是必定要喂的,没办法,老人家太宠,总是怕吃不饱,只要他愿意吃,别说喂了,再加点别的什么条件也是会答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7-23 12:35:20 | 只看该作者
myclara 发表于 2013-7-20 21:32
谢谢楼主的解答。
但是据妈妈说,在幼儿园其实这个小朋友很乖,我猜想可能老师会比较严厉,小朋友被压制了 ...

您好,我感觉这个孩子应该在如何更好的提高对社会环境的正确评价和适应上做些努力。因为5岁的孩子已经到了进入社交环境并积极参与的阶段,在幼儿园的要求是以保育为主,学习为辅的环境,孩子们要尝试着接纳集体管理和环境适应,还有就是学习个人情绪的自我管理和控制,在这个环境下,老师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一些压力的,但这是走向学校课堂的必要过程,也是孩子必须开始学习适应的步骤。而亲子课堂以发展亲子关系及训练感知觉发育为主,老师着重以促进亲子关系建设为主导,对于年龄段偏小的幼儿比较适合,尤其是在父母的陪伴下活动,孩子的安全感有保障,所以表现起来就会更加活泼积极,使他的表现较之幼儿园来说反差较大。所以,这个5岁的男孩还是应该提升环境的适应和与伙伴的交往能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7-23 12:35:36 | 只看该作者
您好,我感觉这个孩子应该在如何更好的提高对社会环境的正确评价和适应上做些努力。因为5岁的孩子已经到了进入社交环境并积极参与的阶段,在幼儿园的要求是以保育为主,学习为辅的环境,孩子们要尝试着接纳集体管理和环境适应,还有就是学习个人情绪的自我管理和控制,在这个环境下,老师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一些压力的,但这是走向学校课堂的必要过程,也是孩子必须开始学习适应的步骤。而亲子课堂以发展亲子关系及训练感知觉发育为主,老师着重以促进亲子关系建设为主导,对于年龄段偏小的幼儿比较适合,尤其是在父母的陪伴下活动,孩子的安全感有保障,所以表现起来就会更加活泼积极,使他的表现较之幼儿园来说反差较大。所以,这个5岁的男孩还是应该提升环境的适应和与伙伴的交往能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7-23 12:40:31 | 只看该作者
myclara 发表于 2013-7-20 21:34
至于吃饭问题,小朋友在家里就会自己吃了,但是在爷爷奶奶家还是必定要喂的,没办法,老人家太宠,总是怕吃 ...

非常理解您所说的问题,在有老人照看的家庭里,确实是这样的。但是,这样的抚养方式导致的孩子任性问题会给年轻父母带来很大的困扰,虽然孩子被照顾的无微不至,但是面对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又会很伤脑筋。
所以,还是应该正确的选择一些方法应对这样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7-23 12:41:32 | 只看该作者
myclara 发表于 2013-7-20 21:34
至于吃饭问题,小朋友在家里就会自己吃了,但是在爷爷奶奶家还是必定要喂的,没办法,老人家太宠,总是怕吃 ...
非常理解您所说的问题,在有老人照看的家庭里,确实是这样的。但是,这样的抚养方式导致的孩子任性问题会给年轻父母带来很大的困扰,虽然孩子被照顾的无微不至,但是面对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又会很伤脑筋。
所以,还是应该正确的选择一些方法应对这样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0:01:32 | 只看该作者
零距离 发表于 2013-7-23 12:35
您好,我感觉这个孩子应该在如何更好的提高对社会环境的正确评价和适应上做些努力。因为5岁的孩子已经到了 ...

想再请问一下,要提升环境的适应和与伙伴的交往能力具体要怎么做呢?
多一点带他外出玩?鼓励他和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7-29 08:55:43 | 只看该作者
myclara 发表于 2013-7-28 10:01
想再请问一下,要提升环境的适应和与伙伴的交往能力具体要怎么做呢?
多一点带他外出玩?鼓励他和陌生的 ...

您好,除了您说的多带孩子出去玩增加适应环境能力和鼓励他和陌生小朋友一起玩以外,可以用如下的培养方法:
1.父母要接受孩子的这种特性,不要视孩子的胆怯为缺点,更不能表现出难受和不满,因为这样做,会引起孩子退缩。相反,应让孩子感到父母是非常喜欢他的,使他具有好积极的好心情和自信心。
2.不要给孩子贴上“胆小的孩子”之类的标签,更不能在他人面前议论孩子的胆小。以免加重和强化孩子的胆怯,产生自我评价降低的消极心理。
3.避免在胆小的孩子面前表扬爱交际或性格开朗的孩子,引起孩子进行不当对比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当众命令孩子做这做那,因为这样做会促使孩子不自在,出现焦虑感。
4.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初期尤其是与小一些的孩子一起玩,这样可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不能强迫胆怯的孩子进入社交,否则会引起孩子不安。参加社交活动之前,让孩子有充分的准备。进入社交场合或新环境时,手中可以拿些孩子所喜欢的,熟悉的玩具,消除紧张感。
5.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多让孩子做角色扮演游戏,以提高社交技巧。因为孩子的模仿力很强,玩的多了,以后在生活中就会学着做的。
6.树立社交榜样。让孩子从其他小朋友和家长身上学习如何与他人打招呼,逐渐观察,学习,尝试练习。如果刚开始,孩子不愿意做,不能强迫孩子,否则会适得其反。
7.如果经过很久的尝试和学习,孩子胆小的问题还是没有较大的起色,应咨询所在城市相关的心理机构参加特殊问题的的矫正训练,孩子问题较严重的应到医院心理科就诊,以免延误孩子病情。
不知道您对上述的答复是否满意,如有其他问题,请详告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5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09 , Processed in 0.080270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