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爱睿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记录] 爱睿手记(2002,boy,五年级)

  [复制链接]
45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3 12:48:51 | 只看该作者
爱睿02 发表于 2014-6-20 10:55
6月19日
读到朱德庸的一段文字:
“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太喜欢追求一种”圆“的方式,每个人都 ...

同感,丁妈,小朋友的绘本中有深入浅出的大智慧,圆与缺其实是一种转化,一旦有了思维定势,容易在纠结中停滞。前两天俺看到这么一句:育儿路上,你要的是“完人”还是“完整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楼主| 发表于 2014-6-23 12:54:24 | 只看该作者
summer花开 发表于 2014-6-23 12:23
这个习惯可真好,铉一直没有好好地爱上练琴,喜欢弹得曲子倒是愿意反复的弹奏。每次学了新课,练琴都犯难 ...

感同身受,铉妈,新课之后的“难点”和“技巧提升部分”容易让小朋友有“畏难”情绪,尤其是曲子越学老爸老妈越插不上手,若在课后趁热打铁巩固一下,效果明显好一些。

点评

请教一下爱睿,孩子的乐器学习,父母没法辅导时,该怎么做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3 13: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3#
 楼主| 发表于 2014-6-23 15:51:27 | 只看该作者
爱睿02 发表于 2014-6-23 12:54
感同身受,铉妈,新课之后的“难点”和“技巧提升部分”容易让小朋友有“畏难”情绪,尤其是曲子越学老爸 ...

回复小睿妈,俺觉得当父母从“陪练”的角色转身后,最好的选择是做孩子的忠实“粉丝”:他弹琴时咱一旁聆听;听完新曲子多感受以便能和他有共鸣;抽空多和他一起欣赏音乐,还有就是多夸奖和多鼓励

点评

TO:爱海,曾看过一本《用音乐培养孩子》的音乐心理学书籍,读进去才发现,专家要表达的主要意图之一是----提高认可声音(包括音乐)的意识,而“声音认知”其实是贯穿在每日生活中,平常至:倾听和交流,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4 10:56
谢谢爱睿的指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4 09:02
楼主花了大量心思在孩子学钢琴上,佩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3 1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10:36: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睿02 于 2014-6-24 10:59 编辑

分享《倾听原则》
在孩子经历他们的发展过程时必须学会的技能中,倾听和交流是最基本的,经常被误解为“听和说”的倾听并有效交流的能力是孩子能够成长为有同情心、受人尊重的成年人的奠基石。当家长们为孩子进入紧密交流的世界做准备时,他们所共有的最有营养价值的礼物之一就是积极的、全神贯注的倾听。以下的建议提醒大家,倾听是打开信息交流王国的钥匙。
不要做猜测者 不要试图猜测或以为你知道别人打算说什么。不要猜测他可能说什么,没有人喜欢被打断。
集中精力:倾听别人正在说的,不要想你自己头脑里正在想的事。
不要倒带,不要重复 人与人之间的谈话不像看录像或播放CD,你无法倒带或重播他们刚才说的。
现在或者永不 很多情况下你只有一次机会听见别人在说社么,这可能是一条竞赛规则,或是学校消防演习中告诉你从哪条路撤离的通知,就像冰激凌卡车播放着召唤人的曲子从你门前路过,如果你没听见,是你运气不好。
等着轮到自己 每个人都欣赏有礼貌的人,如果你听见别人正在对你讲什么,他们更倾向于在该你说话的时候听你讲话。
请重复一遍可以吗?听清并理解别人正在说的每一件事并不是总是很容易,如果你需要别人重复一遍他们刚说的,别害羞,请他们重复。
尊重别人 即使你认为别人正在说的对你并不重要,但是也许这对他们确实是非常重要。倾听别人说话会使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如果你尊重别人,别人就很可能也尊重你。
-----《给孩子插上音乐的翅膀--用音乐培养孩子》

点评

恨啊!有时候就是忍不住要说!也想少说,少说,就是到时候忍不住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6 08:37
是啊,予儿妈,俺觉得在亲子交流中,这个“多听少说”的原则也适用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5 11:20
中国的古训“多听少说”,学习用到生活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5 09:48
爬你家楼感觉睿妈很高、大、上啊!音乐我是一窍不通,羡慕你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4 17:10
倾听是打开信息交流王国的钥匙。要学会倾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4 13: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13:00: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睿02 于 2014-6-25 15:33 编辑

6月24日
下午家长会,听取各科老师对如何抓期末复习的几点要求后也和老师们稍作沟通。
数学老师对睿同学的评价是:该同学很好(学习成绩学习主动性及总体表现上),但需要在条理性上加强:具体表现在卷面以及小的失分点:比如爱在卷子上演算检查某道题,而不是在演草纸上,这样一来因为匆忙加之写完后匆匆擦去,极容易出错而且不容核查,再比如有一道应用题因为最后括号里的单位千米写成“千光”被扣掉2分。。相比之下选择题的最后一道老师都觉得很具有迷惑性的竞赛型选择题,他倒是轻松搞定。。浏览一下他近期的11套综合练习卷子,俺说:你们数学老师的建议很中肯啊。。回答杠杠的:那是!因为数学老师是睿同学的偶像,相信有了偶像的贴心TIPS会化腐朽会神奇
从语文老师那儿得到的答复是:字写得大有改观,认真复习+答题仔细的话会更进一步。把老师的意见带给睿,他乐了:嗯,挑战TWINS!英语老师那里,建议是梳理错题,保持卷面,拿到90分的基础对他来说挑战系数不够,争取拿到5分的课外题以及搞定5分的课外阅读题,朝这个方向努力吧,那句话咋说的: 瞄准月亮   即使你没达到目标 你也将置身于星星之中/ 莱斯 · 布朗
附近期作文一篇,重点关注小子的字哈,笔画结构和用笔的感觉比起之前看着舒坦了,有木有

1.jpg (186.5 KB, 下载次数: 0)

1.jpg

点评

予儿妈,看看睿同学四年级的字,你们家才2年级,有信心了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7 10:04
我家的字也愁死我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6 14:34
老师说他的字没啥体,让他练得横平竖直估计是没可能了,眼下只要清晰流畅就有进步了,嘿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6 12:53
不错不错, 写得很有耐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6 12:52
睿的字进步很大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6 1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6#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12:3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睿02 于 2014-6-26 12:45 编辑

6月25日
饭桌上,俺想起一个强大妈妈的故事,讲给爷俩听,看看他们有啥感触:
“男孩放学后在客厅里玩篮球,不小心将书架上一个世代相传的古董花瓶碰掉到地板上,瓶口顿时掉下一大块碎片。为了掩盖自己闯下的大祸,他慌乱地把碎片用胶水粘起来,把花瓶放回原位。妈妈回到家里,发现了花瓶的“变化”,便问孩子: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害怕受到惩罚的孩子灵机一动说,一只野猫从窗外跳进来,碰倒了架子上的花瓶。“
讲到这儿,问睿:你是家长的话,会怎么处理?
睿同学想想说:先问孩子没受伤吧?俺乐:看来你将来是个以人为本的好家长啊!那接下来呢?
睿说:咱们看看这个花瓶能不能修复好。
俺接着点头,头脑还挺冷静,然后不甘心故意套他“那对话中出现的猫呢。。视而不见?”
不想被这个家伙看穿了,“嗯,孩子撒谎了,妈妈可以补充问一句:那只小猫没有受伤吧?我知道你非常喜欢小猫。。”一旁老爸忍不住笑“看不出来,这是一箭双雕的招啊!”
睿示意俺接着讲,他好奇故事里的妈妈到底怎么处理的。
于是继续“妈妈很清楚,孩子在撒谎。面对孩子胆怯的眼神和家人疑惑的目光,妈妈不动声色地说:“看来是我疏忽了,没有关好窗户。”
        就寝前,妈妈把孩子叫到书房,平静地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巧克力盒子,把其中一块巧克力递给孩子:“这块巧克力奖你,因为你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创造出一只会开窗户的猫,以后你一定可以写出很好看的侦察小说。”接着,她又在孩子手里放了一块,“这块巧克力奖给你杰出的修复能力,虽然用的是胶水,但是裂缝吻合得几乎完美无缺。不过记住,你用的胶水是用来修复纸质物品的,修复花瓶不仅需要更强有力的胶水,还需要更高的专业技术。明天我们把花瓶拿到艺术家那里,看看他们是怎样使一件工艺品完好如初的。”母亲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第三块巧克力:“这最后一块巧克力代表我对你深深的歉意,作为母亲,我不该把花瓶放在那么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当家里有一个热衷篮球的男孩的时候,希望你没有被砸到或者吓着,我的宝贝。”
        故事讲完了,睿同学表示这个妈妈真是很强大,老爸在一边点头附和:“是呢,强大,生活里要做到这样可真不容易!” 孰料一语成谶,此话音没落多久,爷俩按部就班开始弄数学,俺开始收拾些小零碎,千不该万不该提起了靠墙根的纸袋子(后来想起姥姥上次来忘记带走的)谁想袋底竟然是漏的!好么,里面的砂锅和碟子七里哐啷砸落到地板上,要吓晕了。。瓷器碎了一地就碎了吧,让俺心碎的是:这才刚听完故事的功夫,情景一再现时,睿同学的第一反映:哎呀,有一块碎片都快蹦到我这儿来啦!老爸的反映是:干嘛用纸袋装这俩大家伙?没有一个人抚慰一下被吓到的老妈。。俺叹了口气,这时听到俩人爆笑:“妈妈肯定要说咱们没第一时间关心她啦,刚听完花瓶的故事,哈哈哈!”唉,这事后诸葛的觉悟。。倒是挺默契,服了

点评

看到中间我在反省自己,连大睿这样的小学生都不如,看到最后忍不住笑了。爱睿的文笔真好,这个活脱就是一个小品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7 11:19
哈哈,一个月一次轮流讲这故事,楼下的邻居们可要抗议啦,你想啊深更半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7 10:03
这个故事有必要每个月重复一次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6 14:36
请问,《七天玩转趣味物理》和《趣味物理学》,同作者,内容一样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6 13:41
哈哈,看到最后一段简直太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6 13: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7#
发表于 2014-6-27 11:07:19 | 只看该作者
睿妈, 关于听音乐,我一直有个困惑。MM现在听到音乐她说她是充耳不闻, 当不存在。不知是真是假, 反正我是抓住机会就会放。
我在想, 是不是这个和英语一样, 没有前期的由简到难, 然后去听巴赫就是无效输入?就是要有前期的启蒙?
我当了这么多年的琴妈, 没有任何进步。
你和鸣爸可以听出复调, 重复的声部, 我听不出。
要达到欣赏音乐要不要去上乐理课呢?

点评

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7 11:21
我也想知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7 11:18
也想知道,同等解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7 11: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11:33:08 | 只看该作者
榴琏 发表于 2014-6-27 11:07
睿妈, 关于听音乐,我一直有个困惑。MM现在听到音乐她说她是充耳不闻, 当不存在。不知是真是假, 反正我 ...

MM妈,觉得MM其实是想说:音乐如空气,这是一种很好的感觉啊,不用刻意感受,但是在呼吸中,离不开。。估计你们家丫头是这样的想法。实话说俺虽然跟随睿一起上课,并没有在乐理放面有很大的提升,发现老师上课时是以调动睿的主动性读谱弹奏为主,他自己的点拨为辅,乐理不是老师现阶段想教授的重点,估计不同的老师教学侧重点有不同吧。关于复调,俺听明白了,其实就是左手和右手都弹得是旋律,而大部分曲子是左右手的有分工:一个管节奏+节拍另一个负责旋律,比方左手只是打节奏的话,右手弹旋律难度系数不大,若两只手都是旋律而且各表现各的,就容易“不分流”,这个意义上说巴赫的三部创意要比其他的曲子有难度。要求左手当右手用。而声部,简单的说就是用钢琴表现出不同乐器一起做和声的感觉:重点和难点是有“保持音”,左手的手指不是同时起落。。用合唱队的高音部、中音部和低音部来解释最好理解啦,俺琢磨巴洛克时期的曲子当时都是弥撒啥用的,所以曲子里设置声部,想象一下教堂的颂歌,哈哈

点评

谢谢, 我需要好好反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9 14:59
其实是在从白纸的状态跟着孩子一点一滴学习啊,小睿妈,大人在抽象的理论方面,接受的比孩子要快一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7 13:17
终于明白为什么大睿有那么好的乐感了,爱睿这番话,我只能膜拜,默默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7 1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9#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12:34:45 | 只看该作者
榴琏 发表于 2014-6-27 11:07
睿妈, 关于听音乐,我一直有个困惑。MM现在听到音乐她说她是充耳不闻, 当不存在。不知是真是假, 反正我 ...

想了一下啊,讲英文和弹琴有两点比较像:一是乐理像是语法,很重要,但是不能乐理先行,要声音先行;再就是要判断说得好不好和弹得好不好,都得忘掉理论,达到能驾驭思想恣意挥洒的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13:07: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睿02 于 2014-6-27 13:13 编辑

6月26
放学一见睿,他就乐,一问原来是英文的考前练习2人家竟然犯了漏题的错误硬生生被扣掉6分,更搞不懂的是这接连几道题竟然在卷子的中间部分。。木已成舟,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俺安慰道:庆幸吧你,错误先到比后到好啊!这样的机会不会有很多,可别忽视老天的善意提醒。。他说:你说的太对啦,妈妈,放心吧,期末考试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俺心理的想法是:对于小子,学习中一切(犯错的可能)皆有可能哈,他的学习基本是在趟平雷区之后方能到达安全地带,有心理准备的啦。
于是翻篇。娘俩赶去上钢琴课,老师把时间调到6点一刻,善解人意啊,明儿备考作文,哈哈。
到那儿趁时间还早,俺建议来个考前的作文头脑风暴,随机出些有迷惑性的作文题,看看睿同学能不能第一时间和他的三篇记事作文对号。一连串题目考验下来,发现作文的主体部分问题不大,开头部分如何做到和题目结合,是需要动点脑筋的,要做到天衣无缝,更需要快速的应变能力,问睿同学感受如何?连呼:好玩!希望在提笔写作的时候,小子真能将思维发散开来,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而本次回课,也颇有收获。老师给了两个建议:一是假期中有充足的时间练琴了,一定要做到在练习曲子之前熟弹音阶,将手指完全打开,只有这样将来的演出才能怎么弹怎么有。其二是体会大臂和小臂的灵活切换,要明白,用那种方式演绎,完全由自己的情绪牵引和支配,现场的发挥全靠自己,要完全打开自己。发现老师的话犹四两拨千斤,睿同学一旦调动自己的情绪完全投入到曲子之中,不拘泥于之前练习的框子,效果就出来了,老师从起先的点头打节拍到后来抬起手臂做由弱到强的指挥,一旁的俺也感触:这种完全由自己的心做主导的状态其实应该是孩子的常态啊!

点评

是啊,跟在老师后头一点一滴偷师,跟着孩子一起进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30 11:36
睿同学的自主学习性调动很好啊,尤其是老师学习中也是这么引导,真是难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30 08: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8:41 , Processed in 0.099657 second(s), 3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