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零距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孩子的同伴关系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3-7-11 07:40:53 | 只看该作者
我女儿基本上是不太愿意主动与小朋友交往,但是小朋友和她交往时她能和每位小朋友都玩得很好。
只是问题是,小朋友的心情是天天变的,今天和你是好朋友,明天就只愿和他玩,但我女儿的性格是比较喜欢和固定的小朋友玩,一旦这个小朋友冷落她而和其他小朋友玩得欢时,我女儿会觉得心情低落,不高兴,但又不愿主动去和这位小朋友交往。不知道我这样的表述清楚没
女儿7岁,今年9月要上二年级了。
我觉得这种不太好,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引导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09:53:14 | 只看该作者
myclara 发表于 2013-7-11 07:40
我女儿基本上是不太愿意主动与小朋友交往,但是小朋友和她交往时她能和每位小朋友都玩得很好。
只是问题是 ...

您说的情况基本了解了,按照您的描述,您女儿可能是属于被动接受类型的社交模式,这样类型孩子的社交范围较小,她的伙伴关系建立主要还是看其他小朋友的主动性如何,所以,对她来说,建立伙伴关系显得更加难得和宝贵,因为孩子已经处于7岁这个年龄阶段,伙伴关系的需求对她很重要。这时,如果她的伙伴变化较大,转向与其他小朋友玩而忽视她时,孩子就会出现消极的自我评价,产生一些悲观的消极情绪,而且自尊心的驱使以及消极的交往方式导致缺乏主动发展伙伴的愿望,孩子当然情绪低落了。
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情绪,在7岁左右的年龄阶段,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建立的只能是短期的玩伴关系(玩在一起,不玩则散),双方对伙伴关系的定义理解并不深刻,无法形成稳定而持久的伙伴关系(一般到9岁以上)。
还有就是,您描述孩子的交往和性格特点也说明孩子的内心的动力性偏弱,需要一些机会和适当方式让她学习如何进行有效地社会交往和对他人情绪的正确理解和评价。孩子的行为改变一般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观察;学习;模仿;练习;实践;体会;内化成为自己的模式。
可以先让她观察一个积极交往小朋友的行为方式,学习是否可以自己也会向她人一样,然后,模仿小朋友积极的社交行为,进行实践,再从中觉察这样的行为方式是否可以更好的满足自己的交往需求,再尝试改变以往的行为方式,使模仿实践后的行为成为自己的新模式。
当然,说的有些复杂了,但孩子确实需要进行这样的实践和改变,才能适应多变复杂的社交需要。
如果您觉得还是有其他疑问,再回复告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8-14 16:53:15 | 只看该作者
作为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跟同龄人相处,但是我们家亲戚,朋友中,我们宝宝是最大的了,机会少,好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6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37 , Processed in 0.084496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