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5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家庭教育分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22: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父母,当然不希望孩子拿我们去和别人的父母比。所以,也请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尤其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比别的孩子的长处;父母不希望自己工作中犯了错误,就有人劈头盖脸地指责,甚至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所以,也请孩子成绩有波动时,不要妄加责备,更不要怀疑孩子的学习潜能。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11 收起 理由
shwyyan + 6 赞一个!
Martina-Mm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22:35:16 | 只看该作者
真正让孩子走向独立,执著于自己梦想的,不是父母以“爸妈没本事,咱家全靠你了”或“你只有好好学习出人头地,才对得起爸妈对你的付出”的所谓“激励”来绑架孩子,而是父母力求做最好的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同时让孩子确信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与成功与否无关,孩子反而更会义无反顾地去争取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22:43:36 | 只看该作者
在孩子的成长中,高分数、好成绩并不代表一切。事实上,一些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问题常常被我们忽略,它们才是孩子未来的保障。父母的目光不能只盯在暂时的成绩上,孩子要进行的是一场人生持久接力赛,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只有解决了教育的关键问题,才能找到正确发展方向,才能积蓄竞争力打好持久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09:24:15 | 只看该作者
身教和言教是教育孩子中两种交叉进行的教育手段。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身教和言教之间,身教重于言教。应该说,没有身教,言教是无法发挥应有作用的,而没有言教,身教也很难得到升华。身教绝不是给孩子做样子看,而是家长的长期内在表现为孩子树立的榜样和示范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09:28:09 | 只看该作者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的日常活动,90%都在不断重复原来的动作,习惯动作是潜意识,无需大脑思考,无需用意志去控制.所以我们反复强调,习惯,在孩子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阅读成为我们每日的习惯,就如走路,说话,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叶圣陶先生把“习惯”和一个人的“能力”联系起来:走路和说话是人人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比如,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事物记下来的习惯,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良好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习惯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0:58:40 | 只看该作者
父母的自我成长:1、成长始于接纳和欣赏自己。2、爱自己的伴侣,经营好婚姻。3、做好的榜样。教育是自我管理,不是责罚孩子。4、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5、有自己的生活和爱好。6、保持阅读的习惯。7、锻炼好自己的身体。8、秉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9、不断学习新时尚新技术,与孩子有共同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09:34:46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是个杯子,不装正能量就装负能量。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孩子不缺优点,家长缺发现。记得多用鼓励的话去和孩子沟通,你会看到孩子展现最优秀的一面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7-1 10:13:08 | 只看该作者
收获颇丰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19:45:21 | 只看该作者
古人皆懂得,“开窍”需要“七日”;教育者也都知道揠苗助长的危害。可是,很多父母和教育者望子成龙心切,恨不能让孩子“一日”七窍皆开。结果,本应在“混沌”中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生活的孩子,草草结束了童年,他们被我们当下教育过早地“开窍”了。急功近利的教育,充当了杀死“童年”的第一杀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19:47:19 | 只看该作者
【成功教育的“九个并重”】1、做人成功与做事成功并重;2、疼爱关心与严格要求并重;3、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并重;4、身体爱护与心理指导并重;5、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6、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并重;7、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并重;8、知识传授与智力开发并重;9、孩子成功与家长成功并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6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35 , Processed in 0.109091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