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3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為什麼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21:5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所谓"输在起跑线上"是伪命题,提早读的都是没用的,最多给家长们乐乐,炫耀一下,显得自己孩子比人家能会外语了、会背古诗了等等,没用!
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
徳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占总数的一半。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1.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
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
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尽管如此,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我还是不明白德国宪法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有关的教育专家。他们告诉我,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三、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后来查了一下欧洲有关国家的情况才发现,他们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例如匈牙利立法规定:严格禁止教授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学习写作、阅读、计算等。
2.学前教育破坏想象力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难道这是种族的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教育,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鉴借。朋友们,我们要对"起跑线"和中国的教育体制有重新的认识了。"硬盘"的后果是毁了一切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7-31 16:0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sersun 于 2013-7-31 16:01 编辑

不是早教使孩子变成”硬盘“,是中国大学入学制度造成的。不变成”硬盘“,你能够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吗? 所以只要高考存在,我们的孩子必然变成”硬盘“。除非你举家移民。就目前中国腐败的情况,也只有坚持高考制度,才能给所有人一个公平进入大学的机会。如果大学采用面试制度,那只会全面进入拼爹时代。结果就是不能没有高考,为了考试,孩子们迟早变”硬盘“。  我认为早教还是需要的,关键看你教他什么了。比如说,教他怎么玩乐高玩具,教他怎么做一些手工制作。这不都是早教么。  个人认为语言方面学习是可以早一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9-2 22:00:27 | 只看该作者
“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知识就是力量”,认为多学知识就可以生活得更好,现在我发现,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树立一些理想,这个理想不是大人强加的,应该是他自己想到的;更应该让他多做他愿意做的事情,在做愿意做的事情过程中,他才会去想象,才会去思考,才会快乐,他的思维也才能得到锻炼,自然也会发展得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9-13 10:04:09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上级说什么是什么=====〉好员工、良民,安居乐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0-9 09:2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ricom163 于 2013-10-9 09:34 编辑

德国没有禁止早教,估计是禁止:纯粹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不符合孩童成长天性的早教。
Vorschule立法废止据说是另一回事,指的是废止上世纪的先修学校。

再说诺贝尔奖的原因,与早教的关系算是比较微弱的。
三岁看大,虽有少量的比率,但始终无法形成什么结论。
诺奖倒是和他们的逻辑判断,有很大的关联。
所以我一直觉得,德国文化中难道天生有培养逻辑判断的功能?
可是他们也滋生过狂热分子,这与他们惯常的冷静判断又相悖了。
相比美国,好陌生的德国文化。
并且,有没可能,这过半的诺奖人数里,是否大多是德裔美籍诺奖者?如果是,则要考虑给美国加点分了。
从欧盟的经济表现看,德国倒是一枝独秀,有着古国文明历史的希腊和意大利早就玩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2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4:33 , Processed in 0.072961 second(s), 2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