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3-6-11 15:10 编辑
今天下午跟几个六年级的童鞋结结实实玩了一次角色扮演游戏。这次的游戏是关于利率、利润率的。因为家长反映童鞋们不熟悉这方面的内容。对此,我在辅导家的六年级大男生时,也有所赶脚。原想,不就是几个公式么,有什么难的。
昨天刚跟一个妈妈聊过初中数学的话题,她发现,有些刚进入初中的优等生特别是女生,只是在做习题中“记住”了公式。所谓“记住”了,未必是费很大力气的死记硬背,因为这些孩子很聪明,记忆力好。但没有举其一隅而知三的动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灵活运用,到了初二初三数学成绩就稀里哗啦了。
而我自己早在进入初中前就已经进入了自我学习的状态,所以,没有能认识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现在带个探究班,遇到的孩子多了,形形色色,问题也就多了。
游戏角色分为:农场主(或者工厂主)、有钱人、银行家
五个同学加上我一共六人。各自自由选择,每个角色应不只一人,否则无法形成平等的市场竞争关系。其中,农场主两人,有钱人两人(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孩),银行家两人。
游戏的背景:春天了,农场主买了种子、雇用农民、使用机械化设备完成了播种。眼见着刚长出了春苗,却突然遇到了旱灾。(备注:本来课前准备的内容是台风。有个同学爱抢话,直接说是“旱灾”,我想想也对。台风多发生于夏季,还是春旱更合理。抢话的孩子有时也是一种资源,只要老师能够随机应变。)可是农场主已经把所有的现金都用完了,变卖一部分财产也缓不应急。
游戏开始了
农场主1和农场主2都说:看来只好找银行家借钱了。
我说:“就算借10万元吧。”然后问银行家1:那么,你打算收多少借款利息呢?
银行家1几番踌躇,差点就翻书了,最后终于决定,“那就收2.5%的利息吧。”
这还真是个不贪钱的银行家。轮到银行家2(也就是我)。我先问农场主们:如果我借给你10万元,一年以后,你们估计能收回多少呢?
农场主2:15万元,也就是50%的利润率。当然是按照成本计算的,而不是按照收入计算的。
农场主1:20万元。
我惊讶了:100%的利润率啊。那好吧,我借给你们钱,利率是20%。
农场主们当然都愿意找 2.5% 的低息借款。这时,另外一个角色--有钱人,出场了,因为银行家要借出钱首先要找到储户。
银行家2抢先了一步,问有钱人:现在我希望你们存钱到我的银行里来,我保证一年之后给你们15%的利息。
显然,这是另一个银行家所无法给出的条件。
有钱人问:为什么我要借钱给别人呢?
我说:因为农场主受灾了,如果你们不借钱给他们,农场主种不出粮食,我们全部都得挨饿。
于是,银行家2顺利的得到了10万元储蓄,贷给了农场主1。
一年以后,农场主1如愿获得了15万的产值,还贷款和利息共计12万元,获得毛利3万元。银行家2付给有钱人11.5万元,获得毛利0.5万元。有钱人连本带息收入11.5万元,新增收益1.5万元。至此,一个农场主、银行家、有钱人之间正常的借贷项目完美地结束了,大家都得到了各自的收益。
(后面更精彩,银行家2被流放到孤岛上去了、、、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