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19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加油站] 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25 17:2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孩子是每一位当父母的人所面临的必然性事情。不管你做不做,你怎么做,你都在教育孩子。你的日常中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希望孩子们成大成为有用的人,成为有一定价值的人。是希望孩子们通过教育学会以健康快乐的方式方法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可当今的事实上是,很多孩子在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及堆满生活物质的宠爱里,活得非常累非常烦,非常不领情,不感恩。



这一切究竟是因为什么呢?难道爱和期望不对吗?呵呵,不是,是爱和期望的方式出了问题。也就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看教育的角度出了问题。



我们说,今天的孩子头上压着“六座大山”:妈妈、爸爸、奶奶、爷爷、外公、外婆,一人一座山。每个人都把这唯一的孩子看成掌上明珠,每个人的期望值都很高,每个人都在加码。为了圆爸爸妈妈“上大学”的梦,为了不叫父母在人前“没面子”,家里的书桌变成了课桌,温暖的家庭变成了严肃的课堂。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所认为好的爱好与技长强加给孩子,从而残酷地扼杀和剥夺了孩子自己的兴趣要求,致使今天生活富足的孩子生活并不快乐。一位年轻妈妈,领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来咨询,她问专家,她的女儿为什么这么瘦?专家一问才知道,这个小女孩一个星期天要上三个“兴趣班”:上午学英语,下午学数学,晚上学美术。小女孩坐在那里,不说一句话,目光呆滞。专家结论:孩子太累了。星期天要休息好,不能总是学习。



兴趣班变成了负担班,妈妈的兴趣变成了孩子的烦恼。孩子很累很累。家人的期望,变成了孩子头上沉重的负担。于是,一些孩子为了反抗和应对这些负担,自觉或不自觉的表现出一系列让家长们认为是不良的习性与行为。



许多孩子做作业爱磨蹭,为什么呢?有个男孩曾对我说:“我不能赶快写,写完了以后,还有妈妈爸爸的作业呢!我就得磨,一篇作文从早上写到晚上,他们就没办法啦!”许多孩子以上网来缓解心里的压力,许多孩子以谈恋爱来冲散内心的焦虑与孤独。



孩子看书看累了,想出去玩一玩,妈妈会说:“没出息,傻玩能考上大学?没有文凭,怎么找工作?”孩子困了,眼皮直打架,妈妈马上递上一杯“雀巢”或一支“蜂王精”,鼓励孩子连续作战。孩子想看看动画片,妈妈的脸拉得老长。“不行,全家人为你都不看电视了,你还好意思看?”就这样,在期望孩子成才出类拔萃的统一调度下,全家人始终处于“一级战备”状态,整天做事轻手轻脚,说话小声小气。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非要孩子爬上象牙塔尖不可。一天两天,孩子认了;一个月两个月,孩子忍了;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压、压、压,终于悲剧在孩子身上发生了。离家出走,厌学厌世、恋爱过早性行为打架偷盗等各种反叛,对抗,抑郁强迫躁狂等各类精神类问题出现了,各种各样让父母不放心的问题此起彼伏。



不良的教育获得的是不良的花。其实大人们在造梦,孩子们也都是有梦的,可他们的梦都在师长对应试教育的优良追求中消失了,在与师长的对抗与反叛中消失了。



追求应试教育的优良本不是错,错在不管是什么样素质的孩子,一应都是在应试中要表现出优来。师长们在对应试教育优良培训中一刀切的,只有要应试教育中表现优秀的孩子才是好学生。



失去的梦,是找不回来的!



到底应该怎么样教育孩子? 就象农民种庄稼一样的对待孩子。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可是,做法却往往不同: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么满足庄稼的需要?不同的庄稼不同的种法。家长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不同的孩子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行时,一些家长却一味指责孩子,有没有想到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地理环境变化时,农民都知道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革时,家长有没有想到更新教育观念呢?



教育孩子,仅仅有方法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应的一些沟通及言语技巧。比如,亲子间平等的交谈,母亲得到的是生命的信息,而儿子得到的是人的自信。这种平等,是心理上的平等,它让一个孩子从小体味到人的尊严。孩子需要师长们的倾听。师长们的倾听,培养了孩子的坦荡开朗,培养了孩子的乐观自信。

(文章来源于美龄心理咨询中心,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7-8 15:49:39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学习至始终。不管你是希望还是不希望,每个人都一定会主动做的。只是每个人的兴趣不一样,让自己有兴趣的会主动学,多学;没兴趣的不想学或少学。知道自己的孩子对什么有兴趣,从兴趣上去引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16:58:13 | 只看该作者
在婴幼儿期孩子的感知是很敏感的,他们能感受得到父母对不同事情的不同反应,这些经历会作为他们的情绪记忆而印在大脑深处,当他们长大些、进入青春期性意识萌发、开始知道性是什么的时候就会把当前的事情与以前的情绪记忆联系起来,从而导致他们以当前的视角去评价曾经经历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15:57:29 | 只看该作者
亲子家传秘方【美龄老师】

有一对夫妻带着儿子前来做心理咨询,儿子的主要问题有三:

一、不尊重父母,说骂就骂,说打就打。对父母没有丝毫感恩心。

二、特逆反。玩手机玩电脑,结交狐朋狗友,时常逃课,生活没有规律。

三、频换女友,带回家过夜。花钱如流水,从不体恤父母的辛苦。

孩子拧着头冷眼看着他的父母,说,你们才有病,你们应该好好看看心理医生。我真不知道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坏事,罚我这辈子成了你们的孩子。父母立即向我说,看看,他绝不允许我们说一句话,他不中听,一定给我们噎回来。孩子说,我噎你们什么啊,你们不也是打爹骂娘吗?我打你们怎么啦,你们让我不舒服,我为什么不打你们?你们会做什么,你们的钱不都是我爷爷奶奶的钱吗?没我爷爷奶奶,你们哪有本事挣什么钱?正说呢,爷爷奶奶来了,他们为着孙子打儿子而担忧,希望能协助心理咨询师规劝孙子敬父爱母。谁料,这一对父母立即喝问,你们来干吗?回去!那态度,象对待两条不中用的老狗。

我把这对夫妻赶到外面,只听儿子一人说。儿子告诉我,他父母对爷爷奶奶态度差得很,他小时候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跟爷奶有些感情。但现在也淡多了,父母总说爷奶的不是,总是当着他的面骂爷奶。一开始,他向着爷奶,后来也就见惯了。人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用在爷奶身上没错。爷奶生了三个孩子,就父亲一个儿子,特宠,要星星不给月亮那种。所以,父亲眼里没有爷奶,只有他自己。现在,父亲把爷奶赶到姑姑家里去住,把爷奶的房子出租。妈妈更是见不得爷爷奶奶,但她对外公外婆特别好。

我听孩子说完家庭情况,又向爷奶了解情况。爷奶说的情况大致和孙子说的一致。于是,走到外面问父母,你们希望孩子改变吗?父母忙连点头。我说我可以让他有所改变,你们能配合吗?他们连连点头。

我请爷爷奶奶坐在上坐,然后,历声喝令父亲,跪下!父亲慌忙向我跪下,我说,向你的父母跪下。他不想动,我又历喝一声,他才转向自己的父母。奶奶有些慌张,我按住她的肩膀,说,今天,是你们做为父母做为公婆找回自己尊严的日子。儿子,站在旁边好好看着,你要验证这个时刻。儿子点点头。

咨询室里,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气氛非常肃穆。

母亲想夺门出逃,我抢先一步堵住门。冷眼看着她,说,请你配合。然后我破口开骂。

首先,孩子明辨是非,通情达理,他没有错。谁有错?父母有错!他的父亲给他做出了良好的榜样。他的父亲打父骂母,样样精通,而且,都在孩子注视之下。天理恢恢,疏而不漏!上行下效,儿子打老子,代代相传!父亲,谁的错!你的错!你养儿子是希望他过得好,宠他爱他,没有想着要他打你。是不是?他打你你认为有悖天理,认为他有问题,来找心理咨询师看他的心病。你的父母是不是也是希望你过得好,宠你爱你,没有想着要你打他。是不是?可是你打了你的父母,你有没有悖天理?你有没有问题?中国数千年传统,万善孝为先,为人子而不孝,是天下第一大恶人。在中国,历来不孝子,人人可打,人人可骂。对不?儿子打你,该打!他在替天行道!这叫什么?报应!现世报应!

我再说爷爷奶奶。子不肖,父之过。子不肖,母之错。你们没有教给你们的儿子做人,你们只教给他做凌架你们之上的太上皇,直到如今,你们还是心疼儿子。你们还在害儿子!不但害了儿子,还害了儿媳!等有了孙媳,你们的下场就是儿媳的下场。从今天起,让儿子做个人。孙子才能把儿子当人看。现在,请儿子给爷爷奶奶,磕头认错!请奶奶拿拐杖训子!

奶奶看着我,很慌乱。爷爷起身说,我来训子。爷爷狠狠敲了儿子几下,儿子哭了。我说,请伸手摸一摸你父亲的那张老脸,请摸一摸你母亲的那张老脸。请握一握母亲的那双老手,这就是生你养你的那个人,这就是给你生命的那个人。请大声喊出来,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必须喊五十遍,用你的心去喊,用你的灵魂去喊!想想你这么多年做的孽,向父母赎罪吧!因为你的儿子已经在冥冥之中向你问罪了,如果你还不赎罪,上天会用更多的方式惩罚你,让你生不如死!

爷爷奶奶哭了。儿子也哭了。媳妇火了。她责问我,你在干什么,你是再给孩子做心理治疗吗?还是在责备我们?我也火了,反问她,怂恿你的老公打公婆,孩子怎么看你?现在孩子更多的是反感你,打你骂你,你自己不孝,如何让孩去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上行下效,这个道理你不懂?媳妇说,我懂,我对我的父母很孝顺,孩子知道。我说,你对你的父母很孝顺,为什么不允许你老公对他的父母孝顺?你拉着老公孝顺你的父母,他不孝顺你不依,为什么不跟着老公孝顺他的父母?你讨厌你的公婆,你为什么不讨厌他的钱和他的房子?为什么让他们照顾你的儿子?你为什么老是在儿子面前说公婆的不是,骂公婆?你如此不能接受公婆,为什么不在结婚前让你老公害死他们?你为什么不当未婚妈妈,不嫁人?媳妇特别生气,怒目瞪着我。我直视着她,继续责问她:你不是找我作心理治疗,希望孩子能孝顺你,不打骂你吗?这是治疗的最有效的方式,也可以说是唯一的一种方式。你生儿子不能接受儿子打骂你,你的公婆生儿子就能接受他的儿子打骂?你希望全家人都以你为主,你对公婆任意为之,对儿子也任意为之!儿子立即接岔说,不可能。让她去死吧。我立即把儿子拉到一边,让助理陪他到另一咨询室去说话。然后问妈妈,如果你还希望过那种被儿子打骂的生活,现在我向你道歉,我退出!

媳妇愣了一时,无可奈何地向我说,我接受。我说,不!你要用你的心明白了我的用意,真正接受,我才能给你的儿子继续治疗下去。你要真正地改变你自己对待老人,对待孩子的态度,我才能给儿子继续治疗下去,并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我认为你对公婆的态度不是你的错,是你老公的错!如果你老公用你对公婆的心态对你的父母,你会怎么反映?如果他学着你用你对他的态度对你,你和公婆的关系绝不是今天这样!

说完我不理媳妇,走向儿子。儿子跪在地上,低着头,一声不吭。媳妇愣了一阵子,无可奈何地站在一旁,也不知是对谁说,就这么说了一句,我以前有些地方做得不对,你们别往心里去。

第一次治疗结束后,过了两天,做第二次心理治疗。儿子反映情况,他们的儿子这几天安静些了,尽管说话还是恶声恶气,没有打骂他们夫妻。

我说,你们对父母的态度是你们的家传秘方。想要儿子怎么样对待你们,你们首先要树一个榜样给他!

(文章原创,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北京美龄心理咨询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18:08:43 | 只看该作者
3至7岁的孩子认为成年人无所不能,总是希望自己长大,总是模仿成年人的言为。8至15岁的孩子,不再为父母老师为榜样,而是开始模仿同龄人或自己崇拜的成人偶像,他们容易接受媒体的宣传,在影视文学作品里给自己找个形象。12至15岁的孩子,转眼间性格和日常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父母惊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4 12:19 , Processed in 0.086393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