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2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理念是误人之言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3 09:0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位博友看到一篇帖子:《让孩子受点气,是多么可贵的教育》,很是迷惑,所以征求我的意见。
      这篇文章看似很有道理,不过因此也很有迷惑性。分辨不清,会误导不少人。在这里,我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原文:
     转载自:青山依旧在

    人的气量

    一辆出租车在大桥中段停了下来,一名年轻的男子下车后,一言不发,越过栏杆,跳进江中。紧接着,一个年轻的女子也跟着跳了下去。一对吵嘴的小夫妻走了,留下双方的老人和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某男子拿刀捅伤他人,在派出所交待的起因是:小时候,那人欺负过他......
某学校禁止男生留长发,某男生剪了两次发还不合格,第三次哭着剪了头发,然后跳河自尽......
    某女生主动将自已的钱借给丢钱的同学,反被怀疑是她偷的,从楼上跳下,以死证明清白......
    现在的人怎么这么冲动、这么脆弱呢?由此,想到一个问题:人的气量。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有大量;量大福大!这些话还真有道理!
    就说克林顿吧,克林顿是什么人?美国总统。美国总统是什么人?是全世界注目的焦点。拉链门事件暴光后,全世界的闪光灯天天对着他。什么带精斑的内裤,什么脸上被西拉里抓出的血痕,点点滴滴,被掀了个底朝天,各种议论铺天盖地,不是几天,不是十几天,而是将近一年,神经稍微脆弱一点的人,早崩溃了!想想普通人,做了一点不好的事,见到邻居、同事、熟人都不敢抬头,哪经得起如此巨大的压力?
    假如克林顿为此自杀了,那么,他就定格为一个失败而窝囊的总统,以后的历史,只要提到他,就会跟拉链门连在一起。但他活了下来,他依然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总统之一,而所谓的拉链门事件,只不过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段小插曲而已。
    大人物果真都有超乎寻常人的承受力。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如果都象现代人这么脆弱,勾践早上吊了,韩信早跳河了。
    性格决定命运。气量大的人,成就也大;气量小的人,为小事所拘,故难成大事。
    小俩口吵架。男人说:“老人送的是一片心意,无论送的是什么,你都应该笑嘻嘻地接着,怎么挑肥嫌瘦,你这么不懂事啊?”然后,越吵越激烈。过了一会儿,就听女的哭着说:“从小我妈都没大声吼过我一句,你凭什么对我这么凶?”
    唉!问题就出在“从小你妈都没大声吼过你一句”。你妈宠您如公主,于是,你习惯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如今虽已身为人妻,却还生活在公主的童话中。该醒醒了!
    生活条件越好,受到的呵护越多,人就越自我、越虚荣,因此,也就越挑剔、越狭隘。
    有个小女孩,每次买了新衣服、新玩具等,都会跑到邻居家挨个地问:“我有漂亮衣服,你有吗?”,“我有新玩具,你有吗?” 如果别人说没有,她就特别高兴;如果别人说:“我有啊,比你的还漂亮呢,我的这个玩具你没有吧?没见过吧?”小女孩马上就跑回家,哭着吵着要买,家长则说:“宝贝,别哭,别哭,咱们去买个更大更好更漂亮的,好不?”于是,小女孩破涕为笑了!----看到没?虚荣与脆弱就是这么养成的!
    古人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意思是: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所做的事不能轻易如愿,通过这逆境的磨砺,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而现在的家长,正好相反。他们对待孩子:悦其心志,只求孩子开心;舒其筋骨,生怕孩子累着;事事顺其所为,遂其所愿,所以,孩子因宠而娇,缺乏忍耐之性。如此,遇事有各种冲动之举也就不足为怪了!
    有个中学生在贴吧里说:“他们要是不给我买苹果手机,搞烦了,我就跳楼!让他们伤心一辈子,后悔一辈子!”
    盯着这句话,我琢磨了半天:原来,孩子知道他是你的最爱,他就是你的软肋、你的命门,最有效的挟持就是---将你最宝贵的东西毁给你看!
    原来,跳楼是报复父母的一种方式,一种让他们伤痛得最彻骨、最持久的方式。死者忍一时之痛,生者此恨绵绵无绝期。
    因为我的要求一惯都得到满足,所以,这一次你也必须满足我的要求。
    别人一直将我当宝,你凭什么当我当草?
    别人一直夸我,你凭什么损我?

    维尼:我提倡的是适当满足、适当拒绝。实际现在家长不可能完全满足孩子的要求,包括电脑游戏、零食、垃圾食品、电视,大部分实际控制得还过于严厉,毕竟,没有人会拿孩子的学业和健康开玩笑。
    这就是心理惯性!惯性大到一定程度时,就拐不过弯来了。顺境中待久了,就适应不了逆境的反差。
    孩子能不能责罚?长期的责罚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人格成长。这里有一个关键词:“长期的”。即长年累月的批评、指责、打骂,才有可能导致孩子心理扭曲。偶尔的责罚,不但需要,而且必不可少!
    国外一家教育研究机构最近发表文章:过度赞扬孩子也有负面影响!所以,凡事不能走极端。

    维尼:过度赞扬孩子的确有负面影响,但是实事求是、具体的鼓励和赞扬多多益善。
    十之七八的鼓励,十之二三的责罚,最有利于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时不时地让孩子受点小气,受点小委曲,其实是一种心里上抗挫折的段炼。老话说:受得了气,才成得了人。
    有些家长,因孩子顽劣发了回火,过后还忏悔不已:唉,我不够冷静,太不应该了,下次一定忍住!
    有的家长说:我都忍出内伤了!
    何苦呢?该发的脾气不妨发点,只要不过份就行了。如此,家长不会憋出病来,孩子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发完脾气后,把道理及时讲清楚,再做点开心的事,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孩子也得到了磨炼。
    那种不打不骂教孩子的理念,实为误人之言----慈母多败儿!

      维尼:
    以下是我的观点:
    首先,要理解和肯定其合理的方面。
    这篇文章的宗旨是要让孩子能受得了“气”,或者“有抗挫折能力”。这个没错,的确需要提高。
    问题是如何提高?
    这篇文章之所以要说给孩子点“气”受,也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同时也给因为发脾气而自责的家长卸一下压力。
    的确,家长因为忍不住而发脾气也不要自责过多,我们只需要不断反省自己,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就可以了。话说回来,谁也无法避免发脾气,我现在也偶尔会对女儿发脾气,只不过我一直在反省、进步罢了。实在忍不住,发脾气了,给孩子气受了,客观上也给了孩子锻炼抗挫折能力的“机会”。

    作者所说:该发的脾气不妨发点,只要不过份就行了。这个表述还比较中庸:如果只是忍不住发点脾气,不过分,这很正常,客观上也有好处。
    发脾气难免,如果只是偶尔声色俱厉,大声吆喝,也算正常。
    但是可以发脾气不等于可以打骂,发脾气如果对事不对人,如果不是经常发,对孩子的伤害不大;打骂就是对孩子人身的攻击,是一种伤害。
    另外,实在忍不住发脾气有情可原,但是不去控制自己的情绪,生气了就发脾气,甚至故意去发脾气就有问题了。

    另外,作者说慈母多败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他以为“不打不骂不发脾气”,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培养。这个有杞人忧天之嫌。
     第一,孩子现在自然遭受挫折的来源很多。学校学习、兴趣班压力这么大,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挫折的来源,而且老师大都也会忍不住批评孩子的。只要善于利用,在家里不打不骂不发脾气,孩子照样有不少受挫折、受气的机会。
     第二。那么如何利用这些机会呢?参考我的博文:《学会三种思维,孩子坦然面对挫折这种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其实孩子要想有气量,能受得了“气”,不是说他气得鼓鼓的、快要炸了,还能忍受,这种方式太OUT了。最王道的方式是面对那些“气”心里坦然面对,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小事一桩,这样不需要忍就能轻松面对了。这就是毛主席所说的: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第三。父母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是靠忍,那样真可能忍出内伤了。而是考虑如何能不生气,如何能做到心态平和,不生气,自然不需要忍了。
     给大家推荐认知疗法,参考博文《谈谈家长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我想,有这些方法做保障,我们就可以:
    悦其心志,让孩子幸福快乐、开心;顺应心理地去养育孩子,尊重孩子自身的动力和能量。父母也不必忍出内伤了。

我的更多文章: [修改]



读取中…

此分类尚无博文,请选择其他分类



帮助:
以图片方式添加博文,是我们为VIP用户提供的特殊服务。
系统默认您博文中的第一张图片为该博文的“封面”。
点击“换封面”可以为您的封面换一张图。
您只能对新浪域下的图片进行此项设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1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59 , Processed in 0.08720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