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里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家庭中的如何实施有效的早期教育

[复制链接]
241#
发表于 2004-10-13 23:30:01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新来的,一口气看完所有的帖子,里仁的观点我支持,ciaci的观点我也支持,区别在于:
1、里仁方案培养出来的孩子是幸福快乐有才华的,虽不易成为所谓的伟人,但决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2、caici的观点培养出的孩子要么是一流的,成功的政客或企业家,要么是废物一个,这要看孩子的天性了,碌碌无为的可能性比较大了。
3、里仁的无为很好,本人认为有为不可过,对于一定年龄的孩子而言关键不是教,而是想办法培养出孩子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孩子一岁九个月,我感觉三岁的孩子不能再硬教了,也就是有思考能力以后。
4、caici的观点有点像这里的一篇文章“他们的预言全错了”,其实个人认为,早教的孩子由于在同龄孩子中知识结构偏强,受到的表扬较多,孩子本身幼小的虚荣心就会使其越注重知识的积累,为了得到更多的表扬。知识多了,教育多了,在和平年代自然就丧失了很多的胆量和冒险的能力的锻炼,而学习不太好的,会想一切办法作弊,被老师训是小菜,从小偷鸡摸狗,现在不好找鸡狗了,就是这个意思,如果长大了偷更大的,那就玩了,如果哪一天醒悟(应该算佛家的顿悟),则可就金不换了。
5、从小太优秀的话就会少了逆境教育这个环节,逆境作用不可忽视,董教育的都会明白。逆境要么使人更加振奋,要么使人颓废永远
6、人有先天潜力和后天教育,先天能力虽不起决定作用,但先天能力和后天教育相违背就会事倍功半;反之则事半功倍。过早的有为教育会很难发现孩子的潜能和先天性格
7、世界富翁盖茨,巴菲特,洛克菲勒,乔治·索罗斯等等,都是从小就对某一事物极端有兴趣的人;牛顿、爱迪生从小也都是所谓的笨蛋,可他们的执着成就了他们的辉煌。毛主席逆境中培养出来的胆识+自发学习的知识(全是古书)+分析事物的能力成就了他的伟业。周总理虽没有逆境历练出来的魄力,但有着自身的人格魅力,他洞明世事,了解自己,最终让联合国降了半旗
总之,不可能有完美的方案,就像易经所说,万事不可过。个人认为无为的环境( 音乐、书法、诗词、史书、名画)+父母的榜样+健康性格的引导+初高中时期的名人传记,其余的就让孩子自由发展巴。伟人又能有几个???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fionking + 1 + 1 我同意您的观点。
zhenhao1123 + 1 + 1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4 08:51: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硕硕爸爸的心得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发表于 2004-10-14 21:38:18 | 只看该作者

【分享】 03月11日 注册精品软件更新

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发表于 2004-10-14 22:13:07 | 只看该作者
里仁,补充昨天的随想:我认为是欲望创造了这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凡所谓的成功人士无不有着极强的成功欲望,强烈的欲望可以使人体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想让孩子被社会认可,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有了早教的知识以后就要适当的激发孩子的欲望,父母再给以正确的引导。成长时期的社会锻炼是必要的,假如在孩子初中毕业时成绩已经很优秀而他已经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和分清社会中的各种犯罪行为的常识,就要让他去打工,去赚钱,养活自己半年或一年,尝试真正的艰辛,这样再去上高中,里仁,你认为这阳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怎样?这种想法有弊端吗?望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发表于 2004-10-14 22:17:06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想告诉大家,慈母龙不会走,这么懂得教育孩子的人不可能心胸这么狭隘,心里这么脆弱怎么给孩子榜样呢,慈母龙和里仁的观点基本一致,只是开始没看完里仁的观点而已。
慈母龙一定有别的原因,有别的事情缠身了,我坚信自己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发表于 2004-10-14 22:19:43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发成乱码了?我都写了些什么啊???气人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09:05:13 | 只看该作者
硕硕爸爸你好,指教谈不上,只是说点自已的个人看法。

早期教育的话题很难谈,因为倒底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早期教育,这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你所谓的成功,或者我讲的快乐人生,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已的标准,标准不同是根本没法去讨论的。通过你的话我有一点点感觉不知对不对,你的所讲的欲望有些偏激了一点点,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只有被别人认可或者事业有成,我更倾向于对思想、生命本质的内在追求。如果象您说的那种“极强的成功欲望”,这样只能给自已带来过大的压力,我们是追求成功还是在追求快乐?我不反对人在事业上努力,但是要搞懂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关于你说的如果孩子初中毕业后很优秀是不是可以进行一段社会实践在上高中,如果单从行为上讲,这种行为在美国绝对是可以的,但是中国的国情好象有些行不通。如果从教育方面讲,这种行为需要很好的“童子功教育”,就象我讲的6岁之前的基础要非常的坚实,6岁之前大量的吸取各种有用的知识,存在脑子里,到大了以后可以通过这种社会实践把所记住的知识发挥出来。如果只是成绩已经很优秀而他已经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和分清社会中的各种犯罪行为的常识,我建议还是要继续接受教育为好。

以上纯是个人观点,只供参考,不正之处请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发表于 2004-10-15 12:24: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里仁的评价。我认为第一段的评价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观存在差异,导致育子的方向不同。我先告诉你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除了蚊子苍蝇等危害我们健康的动物之外,我机会没有杀过生,但是一个损人利己的坏蛋要欺负我,我可以和他拼命。再说第一段的分歧,我认为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有自己的人生观,这个人生观便是他的生存方向和动力的源泉。孩子的人生观的定位有其自身因素也有家长的引导的因素,在其人生观的方向走,而且这个人生观是社会所认可的,在取得他所谓的进展后,他就会真正的幸福;如果人生观和社会道德所违背,或不被家长所认可,他就不会幸福。到一定年龄还没有人生观,那这个孩子的一生是悲哀的,只是为了简单的生存而或者。不可否认,再懂教育的家长也会有让孩子按照自己为他设定的人生观方向去发展的潜意识,只是在和孩子意愿违背以后是否懂得以孩子意愿为主的区别。
第二段我说的不详细,我的意思也是有童子功教育的基础以后,而且我认为,孩子在十几岁受苦所产生的动力比在二十多岁受苦产生的动力足,也更深刻
我还有个观点:孩子的机械记忆不可不锻炼也不可为过,很多事情是矛盾存在的,过于好的记忆,他就会以记忆作为生活学习习惯,过小的孩子理解力发展慢于记忆力,记忆大道打通,他的生物能量就容易流向记忆的右脑,而且越流越容易,越流越旺。这时候再发展左脑已经很难了,能量自然而然的就流向右脑,就像我们大人干什么事情有个习惯一样,举个例子,你告诉他一个现象,在思维能力较弱的时候自很快就记住了,可是他不会思考为什么是这种现象。如果能在三岁左右思维和记忆同时开发,记忆虽不如0岁的效果,可比不教育要好得多,而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的发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该吃饭了,以后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发表于 2004-10-17 09:34:5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小朋友美術填色遊戲(flash )

向楼主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发表于 2004-10-17 11:04:32 | 只看该作者

【下载】flash英文歌曲100首

太难做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21:47 , Processed in 0.083291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