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6312|回复: 1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心理——性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4 19:1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我的女儿今年4岁多些,幼儿园的老师发现她从04年12月份开始有以下的不正常生活状态:紧闭双腿;身体打挺;面红;持续几分钟后出汗(具老师讲此现象有获得快感的倾向)。我不知道孩子是发生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改掉这个不良习惯,我很担心由于自己的不正确疏导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请大家帮帮我提供这方面知识的材料,万分感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yzz + 5 + 5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3-4 20:19:25 | 只看该作者
早教版的shzj527版主是研究儿童心理的,可以试向她咨询一下。 0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yzz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3-4 20:22:41 | 只看该作者
儿童性教育 <font face="MS Shell Dlg,Tahoma,sans-serif,宋体">  儿童的性感受  谈到儿童的性心理与性教育,有的父母否定儿童有性心理问题,有的父母承认儿童有性心理问题,但拒绝应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认为孩子长大之后自然而然就知道了;有的父母不清楚儿童性心理到底包括哪些方面,也就无法持明确的态度。许多父母认为性教育就是性活动方面的教育。对儿童性问题持闭口不谈听之任之态度的父母占绝大多数。  一旦某一天突然发现孩子发生了问题,父母才感到糟糕透顶的事情终于来了。他们把一切的责任都推给孩子,把愤怒都发泄到孩子头上。事实上这是不公平的,因为父母没有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有关性方面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父母应该把孩子的性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不闻不问和躲躲闪闪的态度已经不再是不好意思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大问题。     那么儿童究竟有什么样的性感受呢?   现代性心理学研究和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幼儿诞生后便具有肉体的快感。虽然幼儿获得肉体和官能快感的方式和途径与成年人不同,但却带有天生的性的特点,性感觉不是某一天突然降临到我们身上的。心理学家认为,幼儿乐于被人抚摸、搔痒、搂抱、亲吻等,这其中有相当成分带有本能的性的色彩。    孩子到了两岁,会觉得自己的排泄物很好玩,这是很普遍的现象。有的幼童撒过尿后,会拿着小树枝在尿上划来划去,他并不觉得粪便难看、难闻,有时还引以为豪。遇到这种情况,有的父母就会大声斥责或阻止孩子。由于性器官和排泄器官紧紧相连,父母的粗暴态度可能导致孩子厌恶他的身体和身体的产物,导致对性的神秘感、犯罪感等心理障碍。但孩子不会因此而放弃对性的探索,只不过瞒着父母暗中继续进行罢了。带着这种神秘感和犯罪感,一旦有机会摆脱父母的控制和监视,孩子在没有正确指导的情况下就会走上本来可以避免的歧途。     随着孩子身体的成长,他会发现生殖器是身上最容易引起快感的地方。父母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应该是:承认孩子发现的事实,他可以获得肉体的快感而不因此感到内疚。孩子此时需要父母的指导,让他知道这种快感是无妨害的。   假如有一天,女孩发现她的阴蒂的某种特别的感受并告诉妈妈,妈妈应该坦诚地表示相信和同意,不要大惊小怪地施以警告。    父母对性的神秘态度会强烈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对性讳莫如深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由于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心理上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在父母的态度和身体的事实之间,心理上矛盾重重,最终,要么突破父母的禁令,瞒着父母大胆尝试;要么恪守父母的训诫,对性持错误的态度,严重影响性格的发展和人际交往,性格孤僻,难以合群,从而影响智力的开发。   裸体与卧室   很多父母不知道光着身体出现在孩子面前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做法。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孩子对大人的裸体和异性小伙伴的裸体均有天生的好奇心。无论大人的还是其他异性小伙伴的裸体都有可能使孩子产生一些离奇古怪的想法,心理上可能变得很紧张,很兴奋,思绪混乱。对人体的一目了然并不会满足和解除孩子的好奇心理  父母在洗澡的时侯,如果孩子偶尔窜进了浴室。有时父母会急于遮遮掩掩,并用不自然的神情呵斥孩子,“我在洗澡,你别进来,赶紧出去”。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神态和做法,会让本来心境平淡的孩子大吃一惊,觉得自己窥探了父母身体的秘密,触犯了什么禁忌,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和犯罪感。    这时候父母应该持自然平静的态度,表示对身体的自然状态的承认,孩子心理上就会平静地按受这个事实,而不致于增添额外的心理负担。并不是说父母因此就可以随便在孩子面前呈现自己的裸体,如果需要,洗澡的时候可以栓上浴室的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也不例外。孩子就会自然地接受父母洗澡时栓门的事实,把它当作一种生活习惯来接受,而不致于刺激孩子对裸体的好奇心。     稍大一点的儿童与父母同床或共一间卧室,肯定是没有好处的。孩子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比我们预料的还要多。即使他不懂父母在做什么,但会在心理形成不明确的记忆,在他成年之前,这种记忆造成的心理负担不会轻松。有时候孩子好像是睡着了,但仍然有可能听到点什么,看到点什么,或感受点什么。他会把这些东西留在记忆里,形成某些父母不易察觉的心理感觉。这种感受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和帮助,有可能把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带入青少年阶段,甚至带入成人阶段。  怎样回答性问题  无论什么时候和场合,对于孩子的性问题,父母都不应该因为自己不恰当的态度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也不应该在教育的时候,老是想着一次把全部知识都抖给孩子,不必像医生给产妇讲课那样。 回答孩子的性问题要简洁,不要扯七扯八。有时候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彻底地掌握有关性方面的知识和学问,而仅仅是为了达到纠正孩子性心理方面的问题,使他不会形成错误的性观念和态度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提出这方面问题的时候,父母用语言对孩子进行性方面的教育就算正式开始了。一个两三岁的男孩指着生殖器天真地问父母:“这是什么?”的时候,父母的正确态度应是自然地告诉他:“这是你的小鸡鸡。”   父母的态度应该像告诉孩子哪是耳朵,哪是眼睛那么自然。故弄玄虚、大惊小怪的口吻和表情都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难以排解的神秘感和不正常的羞耻感。当孩子问这类问题的时候,他并不是想知道生殖器的性功能,只不过是想知道正确名称而已。  有的父母回答孩子提出的“生命来源”问题时,常借故说:“你是捡来的,是树上长出来的……”不正确的回答未必能使孩子真正相信。问题在于,孩子会感觉到父母不想让他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这问题是神秘的。当孩子长到七八岁的时候,已经模模糊糊地知道一些性的信息时,心中尽管存在着很多困惑,也不会向父母坦诚地询问了。因为他曾经在父母那里碰了壁。父母也因此失去了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帮助孩子度过性觉醒和性困惑的心理时期。     回答孩子的性问题,应遵循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平静、坦诚、自然的态度至关重要。由于孩子毕竟还不成熟,回答可以简单一点。关键不要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以免导致不正常的性神秘感和不正常的羞耻心。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yzz + 5 + 5 精品文章!
zhuzhu7698 + 1 + 1 认真学习
ddslw + 1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3-4 20:27:53 | 只看该作者
  有位科学家曾经说过,人们生来就具有性的差别和性的要求,并且保持终生。但是,在一般人看来,人的性心理只是到了青春期以后,伴随性生理的成熟才逐渐产生。在儿童期,尤其是婴幼期,根本不存在性问题,更无从谈起性心理了。事实上,人生伊始就有性生理现象出现。当然,婴幼儿期也就相应存在着性心理问题,只是表现形式和认识程度不一样。由于婴幼儿期的性心理与一般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所以,本节在介绍婴幼期性心理特点以前,先介绍其心理过程及个性的形成及发展的一般特点。一、婴幼儿的一般心理特点(一)婴儿期心理发展特点婴儿的心理是在生活环境中不断接受外界刺激和大脑皮质分析综合机能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他们的感觉有相当程度的发展。知觉逐渐产生,并且有初步识记能力和智力活动,情绪反应也开始发展起来。在此基础上,其心理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心理过程开始具有自觉性和随意性。  1、感知觉和注意力发展婴儿的感知觉多半是在摆弄玩具以及使用其他物体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当新鲜的玩具或其他物体出现在婴儿的面前时,他们便积极地去触及并摆弄它们,在摆弄和使用各种物体的过程中,逐渐区分出物体的各个部分,熟悉物体的各种属性。他们往往需要把出现在眼前的事物的各种属性都加以感知后,才能形成对该事物的整体认识。婴儿知觉的目的性较差,不能使自己的知觉服从于既定的目的和任务。常常凭兴趣而异。例如,二、三岁的婴儿,冬天看到遍地积雪,他当然知道雪是冰凉的,但他却偏要兴高采烈地扒雪玩,似乎忘记了雪是凉的。婴儿的注意多半是无意的,在生活中随着活动能力的增强,范围的扩大,从周围的接触到新奇的、有趣的事物都会吸引他们注意,注意力也逐渐趋于稳定。可以专心地玩弄新带给他们的玩具,专心地看姐姐的舞蹈表演,或专心地看电视节目。  2、思维的发展作为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对事物认识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婴儿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已具有这两方面的特征。如球滚到床下,他会用小棍棒拨;东西放在高处,他会站上去拿;他们把各式各样的鞋都叫“鞋鞋”,把各种东西都叫“玩玩等。可见婴儿思维已经产生了。但这时的思维,仅是人的思维的低级形式。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直觉行动性。即婴儿进行思维时,是跟对物体的感知和其自身的行动分不开的,思维是在行动中进行的,他们不会想好了再行动,只是在行动中思考。第二,概括的水平很低。即对一类事物的概括性认识,只局限于他生活现实中所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同类事物,因此概括的范围非常狭窄。此外,其概括一般都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不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3、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婴儿的情绪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并进一步的分化。分化表现为两极性;积极的和消极的。婴儿情绪进一步分化,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在积极性的情绪方面,这时的孩子会对同样亲近和喜欢的人产生不同形式的快乐表现:亲昵地依偎着奶奶,要求她讲故事,高兴地求哥哥给画画儿等。婴儿也开始有情感体验。最初表现出来的是同情心,对故事中的大灰狼表示愤怒;对小白兔一类的小动物表示怜悯等。随着言语机能的发展,对美、丑、好、坏有了一定的分辨,萌发了人类高级社会情感。尽管这时的情感体验还不深,但在儿童情感发展中是一大进步。  4、自我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产生我们知道,新生儿和早期的乳儿还不能认识自己的存在,连自己的身体与外界事物都分辨不清,他吸吮自己的手就象吸吮着母亲的乳头或象皮奶嘴一样。以后由于同手抓握,玩拿物体,再后来学会行走,在他与外界事物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中才逐渐分清自身和身外之物的区别。逐渐认识到自身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有了自我感觉。婴儿期的儿童,学会自由行走以后,特别是掌握言语以后,通过词的中介作用,对于儿童自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们先学会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然后知道自己的名字,对“我”字的掌握,促使了婴儿自我意识的产生。当然,这时的所谓自我意识,实际上只能算是一种自我感觉,还是不明确的自我意识,有时还不稳定、不连续。此外,到三岁时,在自我意识形成中,也产生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自信,即独立性的萌芽。他们常常自要干一些事情,不愿大人帮助。婴儿期上述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特点为幼儿期身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ddslw + 1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3-4 20:28:37 | 只看该作者
  有时觉得,为人父母真是天地间最幸福的事。你赋予小孩生命后,眼看着他睁眼笑、可爱地打盹、玩得欢天喜地、入睡时唇间尽是梦的呓语,你不禁随着他的一颦一笑而萌生成就感。 可是有的时候,你会觉得育儿生活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  例如今天,算是有个颇为顺心的开始。孩子觉醒来,心情很好,在你忙着打扫房子,欢迎老姨妈来住上一星期时,他会自个儿在一边玩。姨妈到了以后,他甚至允许老女人搂他、捏他和亲亲他。多乖的孩子!过了一会儿回到客厅,却瞧见他拉着他的"小鸡鸡",笑得一派天真。一旁的老姨妈吓坏了:"他还好吧?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保持冷静。  这时你该怎么办呢?惊叫?哄他?威胁他?假装根本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似地告诉姨妈。人上了年纪难免产生幻觉?还是当个"开明"的父母,为这一刻做下标记,标题是--"老姨妈来访当天,小强意识到他有小鸡鸡";或者是,你只是淡然地接受这个事实,同时告诉姨妈:"没关系的,他将人是一个健全而快乐的小男孩。"   相信许多父母在孩子换弄他们的生殖器时,都有过焦虑而复杂的感觉,且常陷于"是不是得趁早改掉他这个坏习惯"和"他多棒啊"的两难当中。  事实上,面对涉及人类性欲方面的任何问题时,都没有标准的解决方法。不过专家认为,你至少应该做到"保持冷静"。  "我觉得,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极度的冷静。"凯洛·卡赛博士说:"最不该有的反应,便是本能的惊叫。"如果父母有惊叫的反应,将人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因为不论"惊讶"与"恐惧",都会使孩子产生错误的观念。比如说,孩子或许以为他们自然而愉悦地抚弄自己的身体,是种极不应该有的行为,否则你不会有这种反应。连带地,孩子也会认为,任何有过类似经历或渴望那么做的,都是坏人。   孩子通过父母得到自我认同,日后就能发展出正确的性反应。假如孩子从小对身体某一部分的自然反应有厌恶的感觉,长大后对外界事物也很难有愉悦的感应。如第前所叙,幼儿会在几个月大时就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脚、手、耳朵、生殖器等。如果他们碰巧触到阴茎或阴核,而觉得比触摸手及或脚趾好玩,抚弄的时间便会维持得久一点(幼儿可不觉得有何不妥)。这种探索不仅正常,更是幼儿的成长和人格形成的重要一环。  但愿所有父母在初次看到孩子抚弄他们的身体时,都能说:"噢,你已经体验到了那是种多么美好的感觉了,真棒啊!"这种反应以孩子日后的性反应,具有正常、自然而积极的鼓励作用。   不必担心孩子上瘾    无奈最常见的父母的反应是"尖叫"。父母急着阻止孩子抚触他们的身体,主要原因是怕自己届时会处于尴尬状态。这种感觉无可厚非,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道德中,好是一种隐私行为。孩子在姨妈面前或别人家中这么做,你当然觉得不自在。如果他们关起门来在卧室里这么做,你可能就觉得没什么了。(无论是对父母或孩子来说,隐私权都是生活中重要而特殊的一部分,所以请让孩子确信你不会打扰他们。)  有的父母担心,一旦他们准许孩子在房间里抚弄自己的身体,以后就很难矫正这种习惯。但是专家的看法是,一个健康、活泼、快乐的孩子其实很少"过度沉溺"于其中。   哈诺·吕福博士说:"自然的习性,很少会使人沉迷得不能自拔?quot;就算真玩上了瘾,也未必见得就是恶习。它所隐含的真正意义,或许是孩子正在同其自身或家庭产生某种矛盾或冲突,需要你帮他以更适当的方式去除那种心理压力。  就像前述的例子,大部分孩子只是觉得,他们是在体会生命的美好。本来自有生命开始,性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ddslw + 1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3-4 20:29:21 | 只看该作者
 “抚爱式”教育是儿童性教育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儿童主要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理应承担对孩子的性启蒙职能。这个阶段的性教育主要通过接触、裸体、防止自慰行为几个方面进行母子间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传达的信息对于婴儿的身心发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个阶段给予的是一种“抚爱式”教育,包括母爱与父爱。新生儿主要通过皮肤接触感觉信息,以后随着视觉、听觉的发展逐渐认识世界。因此,婴幼儿满足性欲的方式与成年人不同。现代育婴提倡母乳哺养,婴儿吮吸母亲的乳头,得到丰富的乳汁,满足饮食本能的需要,母亲成了婴儿的营养来源。同时吮吸可能使婴儿产生快感,母亲的乳房也是婴儿快感的源泉,母亲成了婴儿第一个“爱的对象”。从母亲的爱护中,婴儿产生了信赖与感情心理。   母亲应多拥抱孩子,婴儿在母亲的怀抱中可以得到温暖,获取抚爱的体验。因为胎儿在子宫内受到母亲心跳节律的安抚及体温的维护,一朝分娩离开母体,给新生儿带来不适,而母亲的拥抱可使婴儿感到体温与心跳的熟悉环境。这是新生儿来到人世后第一次体验到的愉悦,也是个体性感的起始。许多母亲不仅经常怀抱婴儿,而且在劳动时用背带将婴儿伏在背上,睡觉时母婴同床而卧,母亲轻轻拍打孩子的身体,使其安稳入睡,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有助于乐观情绪的发展。但是母子的这种接触并不是成人意义上的性活动。   现代育婴还提倡母婴同浴。婴儿与母亲湿润的皮肤接触,母亲用温水轻拍在孩子的裸体上,可起抚慰作用。只要室温允许,孩子的衣服尽可能少穿,尽可能增加裸体活动的时间。 被剥夺母爱或缺少父母爱抚的儿童死亡率常较高。即使长大成人,由于这一原因,也常常导致人际交往的障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ddslw + 1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3-4 20:30:18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些的家长来信提及自己的女孩有不时抚摸外阴或阴茎勃起,用力来回摩擦或使劲地压的习惯,一旦大人发觉制止此事,小孩会感到脸红和不好意思,经家长的多方努力,收效都不大,仍时有发生,为此这些家长十分担忧。  对于家长的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往往把性看作是一种坏事,所以当他们发现孩子刚这么小就这么“坏”,自然感到着急了,其实这是小儿手淫的各种表现而已。  手淫泛指自己抚弄外生殖器以获取快感的行为。手淫在婴幼儿时间就可出现,到儿童期已相当普遍。婴儿从几个月就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小手不停地摸来摸去,其中包括生殖器。抚摸生殖器带来的快感往往比其他部位强,所以他们会给予特别的注意。最初的快感体验可能是无意的,其强度也往往较弱,但反反复复就会得到强化。这完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就象孩子们摸摸鼻子,揪揪耳朵一样,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是孩子探索自身和外部世界的求知欲的一种表现。  婴幼儿期和儿童期的手淫对孩子们的成长和日后建立正常的性反应很重要,具有积极影响。关键是正常对待和处理,以避免孩子过份沉缅于这种兴趣中。父母要注意让孩子养成开朗、大方、合群的性格,多与其他孩子交往,减少孤寂独处的机会;让孩子建立多方面的兴趣,充实其生活和学习内容,可有较好的淡化和转移注意力的作用;一旦碰上这种场面也宜不动声色、故作不知,想法分散和转移孩子的注意。事后可以轻松的方式与孩子聊聊天,交换感受和看法,讲授浅显易懂的必要的生理知识。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地训斥、打骂,那样只会激起强烈的逆反效应,并给孩子留下不可磨灭的消极印象和产生厌恶心理,长大后常常造成性反应和性表现能力的抑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ddslw + 1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3-4 20:31:10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MS Shell Dlg,Tahoma,sans-serif,宋体">孩子出生后,无论性别如何,在取名、着装、生活用品的选择上都不应……   1.孩子出生后,无论性别如何,在取名、着装、生活用品的选择上都不应混淆,以免孩子从小对自己和他人形成性朦胧意识,从而影响孩子的性取向。  期望孩子是父母所盼求的性别,或双亲偏爱男孩或女孩,或有意地把女孩扮男装或将男孩扮女装,均会影响孩子的性自认,导致后来性格和行为上的改变。  2.当孩子能听懂言语时,家长应把性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如在洗澡、着装、修整发型及玩具选择等方面要有明确的性别区分。还可通过书报、画册、影视、讲故事等去引导孩子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孩子对生殖产生一种自然的认识,从而使他们接受大自然,热爱人类,认识生命本质,使性自认得以完成。  3.自由探索自己的身体是健康性教育的良好开端。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选择适当时机,如洗澡、睡前等,很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要孩子认识到生殖器官与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并不神秘,而且引导孩子要保持自体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当孩子提出有关性方面的疑问时,父母不应回避,宜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言语和方式予以解答,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解决和满足。  5.父母自身行为的模范也很重要。父母之间感情真挚、融洽,道德高尚,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就会使孩子热爱人生,热爱生活,正确对待性的问题。  6.对常遇到的问题应恰当予以理解。如人是怎样出生的?可以从植物开花结果讲起,接着联系到人的性与生殖,也可以从动物的生殖活动进行示范性比喻。浅显地介绍人类生殖的生理,有助于孩子弄清问题。进行性教育时既要如实相告,又不能太复杂;既要鼓励孩子的求知欲,又要把一些具体细节很自然地延迟到孩子的未来生活中去了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ddslw + 1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23:06: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目师的帮助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yzz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3-11 10:20:39 | 只看该作者
13
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8:48 , Processed in 0.158817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