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5-23 22:39 发表 呵呵,早睡早起,习惯了。回完这个帖子,也就该睡觉啦~~~要用到威胁,还是不够的。还得好好读书。咱一起读啊。互相支持,很多原本难接受不容易内化的东西,也都会成为我们自己的。我今天去听了半场有关传统文化 ...
妹妹我来了,说实在的,这两天开小差了,去看另外两本书,但是这两本书恰好还又讲到了父母在我们儿时对我们的影响,会导致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沉淀下来,很多成年后产生的问题会在潜意识中有映射。所以说,真爱我们的孩子,而不是有条件地去爱,是我们这一代父母要做的事情,有别于我们的前面几代。
引用里面的一些内容:
“守则一:父母就是老板,他们的命令必须遵从,除非你能躲得掉。
守则二:父母永远是对的,因为他们知道得更多,而且有着超人的洞察力(他们可以看到你的未来)。
守则三:就算你确信自己是对的,守则二仍然成立。
守则四:你必须无条件地爱父母,因为他们创造了你,给你食物和住所,并且提供玩具和其他物质。
。。。。。”
其实有十条之多,我就不在这里长篇大论了。
再后面的这一段:
“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时间和品质,带给了我们自爱与自尊的基础。所有的孩童都害怕被拋弃,因为对孩子来说,抛弃等同于死亡。如果你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基本的安全与保障,世界就会变成一个不安全的地方。另一方面,孩子也可能体验到父母的过度保护。由于父母极度想要帮助子女,所以没给后者机会发展解决问题的技巧,子女一旦长大成人人,可能也会期待别人解决他的问题,而不对自己的生命处境负起任何责任。”
就和《正》里是一样的了:给孩子尊严,让孩子有自尊,但是又不娇纵,因为还要为自己今后的生活负责。
这本书是《改变,从心开始》是一个荷兰人罗伊·马丁纳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