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505|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无事生非,广东凉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3 13:3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什么是凉茶?
    顾名思义,  “凉茶”就是指由药性寒凉的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等作用,用于治疗实热和虚热证(热气和上火)的汤药。
    凉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凉茶泛指一切清凉的汤药。药力轻柔的有“五花茶”、  “夏桑菊”、  “竹蔗茅根汁’’等;药力峻猛的有“石岐凉茶”、“廿四味”、“斑痧茶’’等。狭义的凉茶仅指药方中加有茶叶的清凉汤剂,如“绿菊茶”就是在绿豆、菊花中加入茶叶而成。无论广义或狭义的凉茶,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带有寒凉之性;惟“热气”和“上火”者所宜。素体虚弱,病属寒证者,虽似有“热气”,但应慎用或忌用凉茶。
    值得一提的是,凉茶从传统的汤剂,发展到现代的冲剂(如王老吉冲剂、夏桑菊冲剂、板蓝根冲剂、溪黄草冲剂等);袋泡茶剂(如甘和茶袋泡装);成品茶剂(如源吉林甘和茶)。既扩大了给药途径,又适合现代时尚的需要。
    现代医学及药理研究表明,凉茶中所使用的药物大多具有抗菌、消炎、解热、抗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广泛用于现代医学的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肿瘤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3-3 13:37:21 | 只看该作者
(二)广东人为什么要饮凉茶?
广东人饮凉茶的习惯由来已久。早在清朝道光年间,一姓王(乳名阿吉)的广州人在西关开了——间凉茶铺,从此“王老吉”就成了凉茶的代名词,并流传至今。广东人为什么热衷于饮凉茶呢?这与广东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从地理位置来说,广东地处南方,按照中医五行归属,南方炎热,与“火”温热、炎上的特性相类似,故南方属火。《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曰:“南方生热,热生火”。清代《医碥》又日:“火在天为热气,暑气,在地为五行之火,在人身为君、相之火”。因而发病以火热、暑热为多见。从气候条件来说,广东地处亚热带,为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发病以湿温、湿热为多见。从饮食习惯来说,广东人喜食辛辣肥甘厚味,海鲜山珍野味。烹调方法多用煎、炒、炆、炸、炖、烧、烤等。烹调配料多用姜、蒜、葱、椒盐、豆豉、花椒、八角等辛温燥热之品,因而发病以燥热、湿滞为多见。所以广东民间饮凉茶的习惯很普遍,如感冒、湿滞用“盒仔茶”;热气、上火饮红萝卜竹蔗茅根水;湿热饮“五花茶”;喉咙痛用苦瓜干煲蚝豉或水瓜壳煲冰糖;咳嗽饮“罗汉果”茶;发烧煲倒扣草,或用蝉蜕煲冬瓜;肝热煲鸡骨草、狗肝菜;尿频、尿痛煲车前草、赤小豆、崩大碗等等。而且不同地区,亦各有其特色的凉茶,如湛江伤风咳茶、东莞鲁太爷甘露茶、沙溪凉茶、罗浮山凉茶、石岐凉茶、廉江凉茶等。这足以证明广东凉茶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3-3 13:39:00 | 只看该作者
(三)我的“热气”从哪里来?
    有“热气”或“上火”就喝凉茶是广东人的习惯。那么,“热气”和“火气”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医学认为:“热自外受,火自内生”。也就是说,  “热气”多由外界热邪侵袭,如高温作业而感暑,感受风热、湿热、燥热等邪毒,火热烧灼伤,过食辛辣温补品等,导致体内阳热之气过盛而成。“火气”则多因情志失调,或作息失宜,导致脏腑气机过旺,耗劫阴津,水不制火,火气上炎而成。如心火盛、肝火旺等。就性质而言,无论是“热气”或是“火气”,都是温热征候。就程度而言,热、火虽同属温热邪气,但程度上有所差异。一般认为,温的程度要比热轻,热的程度要比火轻,温、热、火三者中火为最重。故有“温为热之微,热为温之甚;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之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3-3 13:40:11 | 只看该作者
(四)我适宜饮凉茶吗?
是否适宜饮用凉茶,这由个人体质属性所决定。人的体质有强弱及寒热之偏。不同的体质特点,其脏腑功能,气血盛衰及病理特征也不同,因而选用凉茶时应区别对待。可对照以下不同体质属性,看看你属于哪一类型的体质,判别是否适宜饮用凉茶。
正常质:这一体质的人通常生理机能协调,机体强健。一般无明显阴阳的偏盛偏衰,胖瘦适度,胖不臃肿,瘦有精神,面色、肤色可有偏红、偏白、偏黑之不同,但必须明润有光泽,目光有神,脾胃运化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工作潜力大,睡眠安稳少梦,休息效率高。对寒暑有较强的耐受能力。性格开朗随和,二便调畅,舌红润,脉和有神。这一体质的人由于自身调节能力和对外适应能力强,故不易感受外邪,较少生病。即使生病,多为表证、实证,容易治愈,病后恢复快。因而,这类体质的人如果患病属热证者,宜及早并大剂量选用凉茶,使邪热早去而正气复原。
热燥质:这一体质的人多为阳盛阴虚之体,形体较瘦,面颊潮红,口燥咽干,失眠,心烦易怒,耳鸣不爽,平素喜冷饮,大便易干,尿黄短少,舌红苔少,脉细弦数。若感外邪易入里化热伤津,形成里热炽盛,内伤则易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此类体质的患者适宜选用凉茶,但清热的同时要注意调阴养津。
虚寒质:这一体质的人多为阴盛阳虚之体,面白无华,形寒肢冷,四肢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目眩,心悸健忘,极易疲劳,动则汗出,不耐寒热,易患感冒,纳食量少,不耐劳作,月经量少,大便不实,尿频清长,舌淡或胖嫩,脉细弱或沉迟无力。因抗病力弱,故易为外邪所侵或外邪易从阴化寒。病后常经久不愈,致使正气更伤。因而,此类体质的患者虽偶有热气,亦应慎用凉茶。
腻滞质:这一体质的人,多为脾虚湿重之体,湿邪易从寒化,亦易从热化。常见形体肥胖,口甜而腻,身重如裹,口干不饮,大便不实,舌苔厚腻,脉或濡或滑。患病后常见中脘胀满,纳食呆滞,胸闷头眩,肢节重痛,排泄物(大便、小便)与分泌物(如白带、痰液)秽浊淋漓,病情往往缠绵难愈。若感受热邪或湿郁化火者多表现为湿热之证,适宜用清利湿热的凉茶;若感受寒邪或寒湿臃盛者多为寒湿之证,适宜温经散寒除湿,慎用或忌用凉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3-3 13:40:53 | 只看该作者
(五)热证与寒证如何区别?
凉茶只适宜热性病症的患者服用。古语有奉:“夫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说,无论什么病证,治疗前首先要分清疾病的阴(寒)阳(热)属性,再结合体质的寒热虚实,辨证选方用药。如果热证却用温药,无异于火上浇油;寒证更投凉剂,犹如雪上加霜,病必重矣!那么,如何区别热证和寒证呢?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体内阴虚阳亢所致的病证。如: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不安,痰、涕黄稠,吐血或鼻出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洪或数。因其病属热性,治疗上宜用清热降火的药物,这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相符。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如: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倦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因其病属寒性,治疗上宜用散寒温里的药物,这与中医“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相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3-3 13:41:36 | 只看该作者
(六)不同个体应如何选用凉茶
怎样选用凉茶,这要因人而异。因为个体的年龄、性别、体质、病程、病势和职业的不同,常常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疾病的预后和转归。因而,选用凉茶应根据自己个体特质的不同,对证选方。
年龄: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气血未充,易寒易热,易虚易实,一旦患病,病情变幻莫测。故小儿选用凉茶,用量宜轻宜灵。一般小儿三岁以下用成人量的1/4,六岁以下用成人量的1/3,六岁以上用成人量的1/2。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弱,选用凉茶应避免峻猛之剂,用量要比青壮年少,且中病即止,以免损伤正气。
性别:凉茶的用量对于男女来说,区别不大。但妇女月经期间,用量不宜过大过猛,孕期、产后要慎重选用凉茶。男子以肾为先天,在清热的同时,要注意滋肾护精;女子以肝为先天,清热时要兼顾疏肝柔肝。
    体质:体质强壮者用量可重;体质弱者用量宜轻。体质属热的选用凉茶可猛可重;体质属寒的对凉茶则应慎用或忌用。
    病程长短:新病、病程较短者正气损伤较少,邪盛正实的用量可稍重;病程较长,久病体虚,邪衰正亦衰的用量宜轻。
    病势轻重:一般来说,急病、重病者用量宜重;病缓、病轻者用量宜轻。
    职业:一般而言,脑力劳动者的腠理疏松,选用凉茶时宜轻;体力劳动者的腠理致密,选用凉茶时可稍重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3-3 13:42:23 | 只看该作者
(七)不同季节应如何选用凉茶?
中医认为,人和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四季气候的不同变化,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也随之而改变。因而季节气候的不同,所选择的凉茶也不同。春夏两季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相应疏松开泄,选用凉茶宜轻清,以免发散太过,耗损气阴;长夏易感暑而挟湿,选择凉茶宜以清热消暑祛湿为主;秋多燥邪,燥易伤肺,宜选用清肺润燥养阴的凉茶;冬季阴气至盛,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选用凉茶不宜过寒过猛,以防伤及阳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5-3-3 13:42:55 | 只看该作者
(八)用什么器皿煲凉茶最好?
    煲凉茶以陶瓷器皿为最佳选择,其原因有二:一是陶瓷性质稳定,在药物煎煮过程的复杂化学反应中,不会“干扰”药物的合成和分解,煎出的药液质量好。二是陶瓷的传热性能缓和,受热均匀,保暖性能好。煎煮凉茶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皿,因为在煎煮过程中,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效降低,甚或出现毒副作用。有些人因条件所限或贪图方便,用电饭锅煲凉茶,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5-3-3 13:43:39 | 只看该作者
(九)如何用电药壶煲凉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种家用电器纷纷进入家庭,为解放劳动力和提升生活质素提供了有利的帮助,电药壶就是其中之一。电药壶的发明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煮药方法与现代科学的完美结合,它打破了传统煮药需要人看管,药液沸腾溢出,煎糊等弊端,以其自动煎煮,自动保温,蜂鸣提示,不会煎糊,易于清洁等优点,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亦成为煎煮凉茶的好帮手。但由于凉茶中所用药物多含清热疏散之性,因此,用电药壶煲凉茶,最好用“快火”挡,否则会因煎煮时间过长而降低凉茶的药效。另外,电药壶虽有保温的功能,但煎好的凉茶最好不要长时间放在壶内保温,因为保温时间过长,使凉茶在煲内反复受热而降低清热之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3-3 13:44:19 | 只看该作者
(十)为什么凉茶要先浸泡再煲?
凉茶煎煮前宜用清水浸泡。这是因为中草药含有淀粉和蛋白质,如果不用清水浸泡而直接用武火煎煮,药物表面所含的蛋白质会因骤然受热而凝固,淀粉糊化,堵塞药片的毛细管道和孔隙,水分难以浸入,不能溶解药物里面的有效成分并使之释出,从而影响药效。就浸泡时间而言:花、叶、草类为主的凉茶宜浸泡20分钟左右,根茎、种子、果实为主的凉茶则应浸泡1小时。夏天温度较高,药物易于吸水膨胀,浸泡时间可稍短;冬天温度较低,药物干硬,浸泡时间可稍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17:36 , Processed in 0.08129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