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水漪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我家孩子出现性格发展障碍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3-5-16 23:4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3-5-15 11:00 发表

      
      我想这个问题的成因在于,您和您的伴侣可能自己小的时候,就是在一个爱非常匮乏的环境下长大的。这样情况下长大的孩子,将来做了父母,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认同父母当年的做法,苛刻对待孩子,循 ...




很有感触,前些天买了本李中莹的《亲子关系全面技巧》,打动我的是他的一段话:“不论我教NLP或者做辅导工作多么有效,都只不过是治标而已。今天出生的婴儿,30年后仍会找我学NLP或者为他做辅导,除非这个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良好健康的培养。想到这里,心中的一份力量用出来,结果就是这本亲子方面的书。”

心理书我大学时就看过很多,纯粹是自我修复的需要。婚姻遇到问题的时候,和老公一起看李中莹的《爱上双人舞》,剖析得很好。等到孩子大一点,亲子关系紧张的时候,发现自己常会重蹈父母覆辙。哪怕可以清醒得意识到,心理伤痕也不那么容易修复。略微平衡一下的是,孩子上蒙氏幼儿园的几年,我经常被洗脑,换一种眼光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看待孩子的成长。

父母要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确实需要不断受教育。看心理医生有助于看清自身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看书来自省。我喜欢克里希那穆提的《一生的学习》,和小巫的《和孩子划清界限——成功训育儿童自律的法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5-17 18:24: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ng1025 于 2013-5-16 23:38 发表




很有感触,前些天买了本李中莹的《亲子关系全面技巧》,打动我的是他的一段话:“不论我教NLP或者做辅导工作多么有效,都只不过是治标而已。今天出生的婴儿,30年后仍会找我学NLP或者为他做辅导,除非这 ...



说到读书,《正面管教》和《为孩子立界线》都很不错,也推荐给楼主读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5-18 04:09:5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所言皆是结论,证明的过程在哪?有什么现象通过怎样的分析让你得出这样的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5-18 07:54: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漪涟 于 2013-5-14 15:49 发表
我家女儿9岁多,只要求要求父母、他人、社会无休止的给与,而自己从不做出必要的交换,自我中心十分严重;不能面对现实,不能忍受挫折;情绪多变;不诚实、顽固。怕苦怕累,不做作业,不愿上学。
    请各位大虾指点。



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从这个帖子转帖来的: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277878&page=9#pid4762474

从孩子的表现中看自己的教育方式

       1、如果您的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平时您对他批评过多。

  2、如果您的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您总是挑剔他。

  3、如果您的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您对他有敌意和强制。

  4、如果您的孩子不够善良,是因为您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

  5、如果您的孩子胆小、羞怯,是因为他经常被嘲弄、辱骂。

  6、如果您的孩子不跟您说心里话,是因为您捉孩子的话儿把,翻老账。

  7、如果您的孩子不辨是非,是因为您专制,没有给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机会。

  8、如果您的孩子很自卑,是因为您对孩子总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励。

  9、如果您的孩子嫉妒、敏感、怕受伤,是因为他的家庭没有宽容和温暖。

  10、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欢自己,是因为您对他缺少接纳、认可和尊重。

  11、如果您的孩子不上进,不努力,是因为您对他要求过高他做不到。

  12、如果您的孩子很自私,是因为您对他太溺爱,要什么给什么。

  13、如果您的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为您没有教会他理解别人。

  14、如果您的孩子退缩、逃避,是因为遭到了您的轻视和打击。

  15、如果你的孩子懒惰和依赖,是因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决定太多了。

  16、如果您被孩子控制了,是因为您不敢严厉管教,总是哀求孩子。

  17、如果您的孩子撒谎、骗人,是因为您不够宽容,喜欢惩罚孩子。

  18、如果您的孩子冷漠,攻击他人,是因为您对他的讽刺和冷眼太多。

  19、如果您的孩子有暴力行为,是因为您常用暴力来处理孩子的问题。

  20、如果您的孩子意志不坚强,惧怕困难,是因为您没有给他锻炼的机会。

  有以上三种状况就说明您的家庭教育处于“亚健康”状态了;

  有以上四种状况就要随时注意您的教育方法了;

  有以上五种状况就说明您的家庭教育出现严重问题,必须请专家指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12:05: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的指点!

我家的这个小女儿是我的继女,她的妈妈在她7岁多的时候去世了,我和她一起生活还不到五个月。我给她爱,我们相处得也很好,但我这个角度,有时候还真是不好管。但近期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我和她爸爸应接不暇,心力交瘁。从前她妈妈对她是一犯错就打她。九岁多快十岁的孩子纠正起来的确是困难了点,但我们还是要尽力。
       昨天她从书店回来告诉我,说她遇见她交好的同学和另一个同学在书店,她说,我以前约她她都说有事,她到有空和别人玩。我说你约同学的时候也许同学刚好有事,你多约几次试试。她说,她们都不约我,凭什么我要约她们,明年我过生也不再请她们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shwyyan + 10 + 10 对不起,向您致歉。请您原谅我在没有完 ...
子云 + 10 + 10 五个月的时间不长,慢慢来,愿你成为孩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5-20 12:47: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漪涟 于 2013-5-20 12:05 发表
我家的这个小女儿是我的继女,她的妈妈在她7岁多的时候去世了,我和她一起生活还不到五个月。我给她爱,我们相处得也很好,但我这个角度,有时候还真是不好管。但近期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我和她爸爸应接不暇,心力 ...


您的这种情况,可能是大家回帖时没想到的。

孩子的亲妈去世了,您跟孩子一起生活还不到五个月,可能现在最主要的还是跟孩子建立好的亲子关系。我们从小一手带大的孩子,到了八、九岁也一样会遇到很多问题,也一样要不断学习、分析孩子的各种行为后面的隐因。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关系重于技巧。可能您要试着多花些时间,先让孩子信任您,在好的亲子关系上,才能有好的管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5-20 12:54: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漪涟 于 2013-5-20 12:05 发表
昨天她从书店回来告诉我,说她遇见她交好的同学和另一个同学在书店,她说,我以前约她她都说有事,她到有空和别人玩。我说你约同学的时候也许同学刚好有事,你多约几次试试。她说,她们都不约我,凭什么我要约她们,明年我过生也不再请她们了。
  


从您描述的这段看,孩子对您还是挺信任的,能把心里的想法跟您说。这是很好的基础。

八、九岁的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应也算正常。孩子才刚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社交和交朋友,如何做才能得到友谊,是需要很长的学习过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5-20 16:05: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漪涟 于 2013-5-20 12:05 发表
我家的这个小女儿是我的继女,她的妈妈在她7岁多的时候去世了,我和她一起生活还不到五个月。我给她爱,我们相处得也很好,但我这个角度,有时候还真是不好管。但近期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我和她爸爸应接不暇,心力 ...


        从您讲的这个情况,她亲妈过去的做法,给您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她在暴力和缺乏爱的环境下长大,压抑的太久,碰到您这么一个比较有爱心的继母,她的一些行为会产生报复性的反弹。您还是应该坚持多给孩子爱和关怀,千万别表现出来烦躁或者不耐烦的情绪。这个孩子的未来,很有可能决定您和她父亲这几年的努力。我知道,这对您真的不容易。我还是建议您就孩子的问题,去咨询一下好的心理医生(不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网友的意见毕竟不够专业,了解的也没有那么深入。
       我相信这个问题一定会解决的,因为您。

[ 本帖最后由 shwyyan 于 2013-5-20 16: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6:48: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我会将爱一直走下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Xieno + 10 + 10 论坛教育方法版主可77最近通过了国家二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5-22 18:07: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漪涟 于 2013-5-20 12:05 发表
我家的这个小女儿是我的继女,她的妈妈在她7岁多的时候去世了,我和她一起生活还不到五个月。我给她爱,我们相处得也很好,但我这个角度,有时候还真是不好管。但近期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我和她爸爸应接不暇,心力 ...



推荐您看一下《正面管教》,很不错的书。如果您来不及或不想买书,可以在新浪爱问里搜索pdf电子版下载。
贴几张图,您看看,可能会有些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19:08 , Processed in 0.081531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