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23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择校的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4 10:5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无事生非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4-15 12:05: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紫色菩提 于 2013-4-14 10:51 发表
http://ww1.sinaimg.cn/bmiddle/642506cdgw1e3nwf1v0m2j.jpg


谢谢你!
做个文摘:

需要先想好自己为什么出国--是需要国内不具备的硬软件剥牛来培养自己的某种素质、拓宽社交圈、加强英文、享受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是需要国外的文凭回国找工作-- 先把自己的需求按照先后顺序列出来,择校就容易多了。

如果只是抱着找工作的念头出来留学,也许你会忽略一个城市对于学校体验的重要性。

话说得现实一点.即使你就是抱着找工作的目的而来.校外的社交活动有时也比图书馆内毫无创意地准备考试更能助你一臂之力。

说完了地域.说说学校和专业的排名,这也良多同学在微博私信里问我的问题― A 学校整体排名高,B 学校专业排名好,我应该去哪个?问别人这个问题,不如问自己另外一个问题:这个学校有没有和我的专业、职业发展特别对口的教授?

但是反过来,排名也有重要的地方,这个地方便“平台的高度”。

谈到这点,我特别想提的一个建议是如果你的学校允许,可以考虑延期入学。
对于非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就一些社会经验、阅读内容进行课上或课下的辩论是常有的事,但是如果你的社会经验只是来自大学社团或者有限的实习,那八成是非常狭窄了。比如说,你往往会发现自己身边的国际学生在拉丁美洲做过志工、在非洲独自旅行过、或者来自欧洲天生会讲四五种语言、甚至在中国教过英文以至于对乡土人情比你了解得还多…… 你怎么办?

我在之前给纽约时报中文网的一篇文章中提过.来自中国并不保证你对这个国家的认识就比外国人多,这当中有很多原因。但是出国来,无论是正式还是随意的辩论、是参加活动还是找工作,你对中国的认识和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在我周围的中国朋友里.在课上最活跃的、学生社团中最积极的、毕业前后找工作最顺利的,基本都是有过工作经验的学生,尤其是对中国社会有特别见解以及有人脉资源的学生。


一年或者两年的延迟入学,对于你的青春来说.并不浪费.
为什么要这么赶?我时常会觉得中国和中国人都走得太快了,忘了好好琢磨琢磨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想做什么.

所以,关于怎么择校,不是一道量化的问题:排名多少多少就该怎样、奖学金如何就该怎样、就业率和起薪如何就该怎样。与其说是“量化的科学”,不如说是“抽象的艺术”——你最想要什么?想在未来几年的年轻的日子里,过什么样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4-15 12:52:18 | 只看该作者
嘿嘿,虽然咱不是有钱人,但是还是认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工作。希望孩子能达到的是:喜欢学习本身。我总认为现在人类的科技这么发达,要是不是天灾人祸的话,吃饭是不成问题的,只要要求别太高。

但是我仍然赞同孩子在读大学前去工作一段时间,或者参与社会活动,能知道外面的世界的现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5-9 20:41: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5-23 21:31:34 | 只看该作者
包蓓蓓:妈妈做保险,小学拍过电影,中学傲气优秀、男孩追,大学北大,研究生哥大,现路透社记者。  

   在共识网读完包的文章“在美国学习中国”,有思想的女性。

   结论:才貌双全的女子。生女当如蓓蓓啊!

   有男孩在贴吧发帖:“包蓓蓓:哪怕你领证、嫁人,怀上别人的孩子,我依然爱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5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04 , Processed in 0.151880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