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Martina-M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样的中国学生适合到美国念高中(转)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3-4-9 10:26:43 | 只看该作者
教育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中国的教育与美国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4-9 12:50:16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朋友的儿子正在美国读高中,孩子过去两年了。
最近聊了聊,他说,孩子去美国读高中,不确定性真的非常大,面临的挑战非常多。如今回首,如果需要他再做决定,他很可能会不选择出国。
他的儿子在美国的第一年,困难重重。除了语言,还有功课的压力,以及种种意想不到的难题。谁说的美国学校很自由? 真正去了才知道,那里的管理很严格,很严格。
去美国念高中是为什么。。。。如果想去,这个问题可一定要想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4-9 13:07: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4-9 12:50 发表
一个朋友的儿子正在美国读高中,孩子过去两年了。
最近聊了聊,他说,孩子去美国读高中,不确定性真的非常大,面临的挑战非常多。如今回首,如果需要他再做决定,他很可能会不选择出国。
他的儿子在美国的第一 ...


高中出去,不是一个好时机。美国的高中学生也很累。
至于自由看怎么理解了,我觉得国人对自由的理解,或许有很多的偏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4-9 14:28: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3-4-9 13:07 发表


高中出去,不是一个好时机。美国的高中学生也很累。
至于自由看怎么理解了,我觉得国人对自由的理解,或许有很多的偏差。



呵呵,所见略同。
很多时候,我们在谈着同一个词,心中却各有各的定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4-9 14:32:42 | 只看该作者

转: [美国] 美高中生因未上兴趣班被名校拒 写信讽刺招生虚伪

瞧,美国教育也存在各种争议,也在不断的转变中。。。片面的追求“好”的教育,而不是立足于认清现实、找到目标,可能还是会出现问题。

[美国] 美高中生因未上兴趣班被名校拒 写信讽刺招生虚伪

  为入读名校,不少家长逼子女在年幼时已练成“十项全能”,备受争议。但美国有一名少女被常青藤联盟大学拒收,竟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慨叹“我妈不是虎妈”,因而没到非洲参加夏令营、没上兴趣班,导致输在起跑线上。文章引起欧美热议和反思,有网民批评她是酸葡萄心理,也有人赞她勇敢揭示名校招生的虚伪。


  被老师“骗”了两年


  撰文感慨的高中生韦斯成绩出众,平均成绩高达4.5分(一般4分就算高分),美国大学入学试SAT分数达2120分(可以申请前30名大学),曾在参议院当实习生。但要入读名校,好成绩明显不够,她没有其他“技能”,不够多元,结果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都把她拒之门外。落榜后,韦斯起初天天向家人哭诉,经劝说下化悲愤为力量,撰写《给不录取我的大学的信》,自嘲式讽刺名校招生标准,宣泄不满。文章一开始就说老师都是骗人的,称老师说“做回自己就可以”,事实证明那是骗人的,根本不符合大学的录取条件。


  后悔没有“作秀经历”


  韦斯称,若两年前就认清真相,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下就不一样。她说“应该”开办一个虚假的慈善团体,为无家可归者照顾宠物也好,为黑猩猩筹款也好,以便为自己加分。她还抱怨自己是家中最小的女儿,没学琴,入不了校队,又没有去非洲参加夏令营,要不然应该可以拥着可怜的孩子拍照,再写文章说经历如何改变一生,机会就大增了。


  有专家解释,名校录取条件是希望指引学生“求学不是求分数”,鼓励他们多做志愿者和参与课外活动,及早认识自己和社会;美国常青藤大学闻名中外,每年吸引全球大量学生报读,竞争十分激烈。要入读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拥有出众的学业成绩当然至关重要,但如果申请的学生课外活动有出众表现,成为常青藤大学学生的机会亦较高。


  点出学生“履历造假”


  文章刊登后随即引起热议,有人批评她乳臭未干,是在嫉妒别人。但也有人称赞她说出了现行招生制度的残酷真相,点出了学生虚伪、履历造假等问题。


  文章令韦斯人气急升,有公司说要为她提供工作和实习机会。她还被邀请到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做节目,她重申文章只是自嘲式讽刺,不是真抱怨父母或想虚构慈善参与,她又坦言自己其实也参与过不少志愿者活动,“不是死读书”,但认为名校追求学生多元的同时,有必要改变过分追求课外活动表现的态度。


  链接
  “虎妈”十大纪律严管子女
  网友迈克说:“并非所有成功的人都可入读最好的常青藤名校。学习什么比在哪里学习更重要!”在教育子女方面,西方讲自由发展,东方往往讲严加管教,华人社会中的“虎妈”为数不少,她们对子女实施严厉管教,包括定下“十大不准”、要求子女科科优秀,还几乎要琴棋书画样样精。
  美国耶鲁大学法律系华裔教授蔡美儿2011年出版《虎妈的战歌》后声名大噪,她在书中详述了如何用狠招教导两个女儿,包括不准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又明令她们一定要学好小提琴和钢琴,否则就把玩偶捐出去。她还严令女儿要科科A,A-也不可以。
  英国华裔“虎妈”薇薇安也对其子女严厉,要两名11岁和8岁的子女每天放学要练习钢琴和小提琴两小时,之后又要做功课两小时,星期天还一定要上普通话课。
  入读常青藤“秘诀”
  在文章中,韦斯以自嘲的口吻列举了入读常青藤大学所需的“条件”:
  在中学参与九项课外活动、当六个组织领袖、擅长三种运动;
  SAT分数极高,还要有两个妈妈,其中一个是“虎妈”;
  参加一项慈善活动,善用别人的不幸来装饰自己;
  多参加兴趣班,如学钢琴、空手道或游泳;
  实习时取一个冠冕堂皇的职位放在履历中,如“咖啡物流服务女主席”(送咖啡女侍)。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3/0408/c157278-21059562.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16:07: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4-9 14:32 发表
瞧,美国教育也存在各种争议,也在不断的转变中。。。片面的追求“好”的教育,而不是立足于认清现实、找到目标,可能还是会出现问题。


但凡人订立的制度,就不可能十全十美,好与坏只是个相对的概念罢。但是一个比较好的制度,至少它让人有表达的途径,它会有一个修复的机能。

到美国去读高中,至少多给了一条选择路径,至于合适不合适,有此意向的家长要多思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4-9 16:30: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3-4-9 16:07 发表


但凡人订立的制度,就不可能十全十美,好与坏只是个相对的概念罢。但是一个比较好的制度,至少它让人有表达的途径,它会有一个修复的机能。

到美国去读高中,至少多给了一条选择路径,至于合适不合适,有 ...


是的,没有任何东西是十全十美的。
我不会让孩子早去美国,但在适当的时间,还是要去经历一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5-13 12:31:56 | 只看该作者
没考虑让孩子去美国过过夏令营吗?亲身接触和体验一下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4-9 16:30 发表


是的,没有任何东西是十全十美的。
我不会让孩子早去美国,但在适当的时间,还是要去经历一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5-13 16:58: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onald-shark 于 2013-5-13 12:31 发表
没考虑让孩子去美国过过夏令营吗?亲身接触和体验一下




有啊,有机会就会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5-13 18:52: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于 2013-5-13 16:50
有啊,有机会就会去的。

现在很多所谓的夏令营,不过是中介机构组织的出国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8:53 , Processed in 0.08033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