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473|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後不用怕看不懂医院检查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2 05:3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後不用怕看不懂医院检查报告

血壓檢查
高血壓是血壓超過正常範圍。也就是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水銀柱,或舒張壓超過90毫米水銀柱。

l
血壓是什麼?
血壓是血流衝擊血管壁引起的一種壓力。
l
收縮壓是什麼?
心臟收縮時,所測得血管壁所承受的壓力。
l
舒張壓是什麼?
心臟舒張時,所測得血管壁所承受的壓力。舒張壓值小於收縮壓值。
l
正常血壓的範圍是什麼?
收縮壓在130毫米水銀柱以下,舒張壓在85毫米水銀柱以下。
l
收縮壓在130139毫米水銀柱,舒張壓在8589毫米水銀柱之間者稱為正常但偏高之血壓。
高血壓患者注意事項
l
定期做血壓的檢查。
l
注意自己的體重,使其維持在理想體重範圍內。
l
食用限鈉、低油飲食,並增加鉀的攝取量。
l
不要吸菸、喝酒。
l
經常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發生。
l
不要用太冷、太熱的水洗澡或浸泡過久。
l
做適度的運動。
l
要有充份的睡眠與休息,不要焦燥激動。
高血壓與飲食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鈉的攝取量與高血壓罹患率成正比,也就是說鈉量攝取過多時,高血壓的罹患率相對地提高。而肥胖也是造成高血壓的因素之一,因此鈉量的限制理想體重的維持是預防高血壓的重點。
鈉是什麼?
 鈉是礦物質的一種,是人體調節生理機能不可或缺的元素。攝取過多時,易罹患高血壓,攝取太少或缺乏時,會有疲勞、虛弱、倦怠的現象。鈉可以從自然食物、加工食品、調味品或芋些藥物中獲得,而其最主要來源是食鹽,食鹽中約含有40%的鈉,即一公克食鹽中含有400毫克的鈉。
烹調限鈉飲食的小小提示
l
酸味
在烹調時使用醋、檸檬、蘋果、鳳梨、蕃茄等,可增加風味。
l
糖醋
烹調時使用糖醋來調味,可增添食物甜酸的風味。
l
油脂
使用植物油來炸或炒然後再加上檸檬片,可增添食物的風味。
l
甘美味
使用香菜、草菇、海帶來增添食物的美味。
鮮味
用烤、蒸、燉等烹調方式,保持食物的原有鮮味,以減少鹽及味精的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05:40:29 | 只看该作者

血壓檢查

以減少鹽及味精的用量。
        中藥材與香辛料
使用人參、當歸、枸杞、川芎、紅棗、黑棗等中藥材及香辛料,可以減少鹽量的添加。
        焦味
可以使用烤、燻的烹調方式,使食物產生特殊的焦味,再淋上檸檬汁,即可降低因少放鹽的淡而無味。
        低鹽佐料
多用酒、蒜、薑、胡椒、八角、花椒及香草片等低鹽佐料,或味道強烈的蔬菜,如洋蔥,利用其特殊香味,達到變化食物風味的目的。
        低鈉調味品
可使用含鈉量較低的低鈉醬油或食鹽來代替調味,但須按照營養師指導使用。
一、適當運動的重要性
1.        增進心肺功能。
2.        消除情緒緊張。
3.        避免便祕。
二、高血壓病人可以做的運動
1.室內運動
        握拳運動
將手指伸直,再握拳用力,然後慢慢地放鬆手指,反覆重作,依體力及症狀,決定運動時間、次數。
        屈腿運動
俯臥,儘可能彎曲小腿,放下,左右腳交互做。
        腹部肌肉收縮運動
站立,雙手自然下垂,全身放鬆,吸氣時腹部肌肉用力外張;呼氣時,腹部肌肉用力收縮,反覆地做,每次做2至3分鐘。
        甩手運動
雙足站立,雙手不停地上下左右甩動,約3至5分鐘。
2.室外運動
        散步
        慢跑
        高爾夫球
        園藝工作
三、運動的時間
 每日上、下午各作約20分鐘,要有恆心及規律。
四、出現下列情形不宜繼續運動:
        胸部不舒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05:42:35 | 只看该作者

血壓檢查

        臉色潮紅。
        出汗過多。
        脈搏跳動超過每分鐘120次。
        頭痛、頭暈。
調味品中的鈉含量如何換算呢?
 1茶匙食鹽=2湯匙醬油
 1茶匙食鹽=5茶匙味精
 1茶匙食鹽=5茶匙烏醋
 1茶匙食鹽=12 ½茶匙番茄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05:46:16 | 只看该作者

三酸甘油酯

三酸甘油酯即是中性脂肪,是血脂肪的成分之一,扮演著貯存與輸送的角色,大部分存在於乳糜微粒及極低密度脂蛋白內。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都是造成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現代人吃的好更必須要小心防範。

三酸甘油酯的正常值
依年齡的不同而有差異,若超過下列標準值,便屬異常。
        20~25歲120mg/dL
        26~29歲140mg/dL
        30~39歲150mg/dL
        40~49歲160mg/dL
        50歲以上190mg/dL

三酸甘油酯異常的疾病診斷
1.        高三酸甘油酯血症
家族性高三酸甘油酯症、腎病症候群、肝病、膽道阻塞、甲狀腺機能低下、糖尿病、心肌梗塞、動脈硬化等。
2.        低三酸甘油酯血症
營養不良、先天性無B脂蛋白血症。
誘發三酸甘油酯值上升有原因三酸甘油酯異常的誘因,除了疾病所引發的情況外,遺傳、飲食、服藥也有影嚮:
1.        家族遺傳
家族成員普遍有三酸甘油酯偏高的情形,易有偏高的傾向。
2.        飲食習慣
愛吃高脂肪、高熱量食物,而且經常飲酒的人,通常屬肥胖體型,其血中三酸甘油酯數值比一般人高。
3.        使用藥物
口服避孕藥、副皮質荷爾蒙等。
4.        飲酒過量和糖尿病患者
其三酸甘油酯值很高。

三酸甘油酯檢查注意事項:
1.        抽血檢查而須禁食12~14小時,最好在早晨空腹時,接受抽血檢查較理想。
2.        檢查前患者必須注意,避免服用避孕藥、甲狀腺藥物等,可能降低三酸甘油酯的藥物。
3.        檢驗前一天應避免大吃大喝,且不可飲酒。
4.        檢驗前十分鐘,最好靜坐並放鬆心情。
5.        維持理想體重,預防三酸甘油酯偏高;尤其是檢查前一個月,宜注意不讓體重過度變化,才不會影響檢查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05:49:25 | 只看该作者

骨質疏鬆症

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骨質疏鬆症愈行普遍,威脅國人健康,醫師呼籲國人多暸解自身的骨質密度、提早存骨本,是預防骨質疏鬆症的最好方法。

認識篇
         骨質疏鬆症老之將至患者多不自覺,背痛、駝背、變矮、脊椎側彎、骨折是明顯病症,骨骼在身體擔負著支撐、保護、運動、造血及鈣儲存所等功能。它是有生命的組織,會不斷的分解及再生。
         由於骨骼的新陳代謝在各年齡時期呈現不同的狀態,因此兩種進展過程速度也會有所變化,例如成長期的孩子,其骨骼形成的速度比分解的速度快,新骨可以大量積存,因而迅速長高,到了20至30歲時,全身骨質量達到最高峰;30歲以後,鈣從骨骼移出的比積存的多,骨骼的密度漸漸變小,呈現中空疏鬆、脆弱而易骨折等現象,這就是骨質疏鬆症。
         大約從30至35歲,人的骨質量便開始減少,女性由於骨架及骨質量比男性小,患本症的機會就較高,加上更年期之後,雌性激素分泌停止,骨質流失就更快。
         國內65歲以上女性有四分之一以上是骨質疏鬆患者;而50歲以上男性患本症的機會也高達十二分之一,此外年輕女性骨質流失的情況也較高。無論男女都會發生此症,尤其是高危險群者,更應儘早做預防工作,減少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為何骨本會流失?
         骨質疏鬆症是屬於骨骼代謝異常的疾病,它的發生尚未有明確的原因,但醫學界認為它和下列有關──
1.        衰老
骨骼隨著年齡的增長,產生正常老化現象,骨骼變得越來越不那麼緻密。
2.        雌激素下降
雌激素能刺激骨質的形成、抑制骨質的分解,婦女一旦過了更年期或是切除卵巢,雌激素分泌停止,就會加速骨骼退化。
3.        營養失調
鈣攝取不足、常食高蛋白、高鹽、菸、酒等。
4.        生活不正常
少運動、不曬太陽等。
5.        某些疾病或服用某些藥劑
會導致骨骼形成減少而分解增多,從而引起骨質疏鬆。
6.        遺傳因素
骨質疏鬆有一定的遺傳性。

骨質疏鬆有症狀
         骨質疏鬆症的產生,在早期並無明顯的症狀,常常是無聲無息的,直到骨折方知患此症,患者通常會有下列的症狀:
1.        疼痛
全身骨痛、無力,最常見於腰部、骨盆、背部區域,痛楚漸成持續性,並逐漸加劇。
2.        骨折
並非所有患者都有疼痛現象,往往到了骨折產生才知曉,患者可能輕碰一下或摔跤就骨折,五、六十歲常見椎骨骨折及前臂橈骨骨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05:50:59 | 只看该作者

骨質疏鬆症

七、八十歲常見肱骨近側端、脛骨、骨盤骨及臀骨骨折,由於臀骨骨折高達50%的死亡風險,不得掉以輕心。
3.        駝背
脊椎骨折後,長期受壓迫,身高明顯變矮。
4.        脊椎側彎、關節變形。
         一旦症狀產生,造成體型改變,對愛美的人是一項打擊,加上疼痛、行動不便、骨折手術的醫療支付等,對個人、家庭及社會更是極大的負擔。
         目前醫學界還未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幫助已疏鬆的骨骼恢復原狀,因此,預防保健很重要,不可輕忽「護骨」的工作還未輪到你,也不可認為自己年邁來不及了,保住骨本永遠不嫌遲。

檢查篇
骨質疏鬆可及早測出
         診斷骨質疏鬆症可透過一般化驗檢查及X光攝影檢查,早期的X光攝影對發現初期骨質疏鬆效果不彰。現在採骨質密度檢查攝影儀來測量骨質的密度,在初期診斷上有相當幫助。
         目前,骨質疏鬆的測定技術更突破,採廣頻寬超音波衰減技術,受到醫學界的注目。啟新診所專業健康檢查中心於日前購置此新科技CUBA clinical全自動超音波骨質密度分析儀,檢驗師楊文仁表示,儀器採無放射性、非侵入式的技術,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不僅能檢查骨質密度,更能提供結構強度資訊,使醫師能更清楚地掌握受檢者骨質狀況及品質。
         檢查者只需將腳放置在儀器上,超音波會穿透腳跟骨,安全而精確地測出骨質密度,並且儀器和電腦連線,受檢者可在數分鐘之內,就看到報告,暸解自己骨骼的健康狀況。
         三軍總醫院超音波主任吳清俊醫師提醒,骨質密度檢查不可認為做一次就行,必須定期追蹤。最好能定期地在同一醫院所、以同一儀器、同一部位,來測定骨骼密度,如此可以明顯地比較判斷出骨質流失情況。

治療篇
防治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一旦確立,一定要與醫師配合,找出致病因素是原發性(老化、停經等引起)或次發性(疾病、藥物引起)並且對症下藥,才能防止骨質疏鬆繼續擴大。通常醫師會指導患者在飲食及生活上作改善,並且給予下列藥劑的治療──
1.        鈣劑
一次補充鈣不宜超過600毫克,每日不超過1.5克,服用時不宜與含有植物酸的食物、可樂、菠菜、麵包、麥片食用。不是每個人都適宜服用鈣劑,在使用前應先與醫師討論後再服用。
2.        雌激素(女性荷爾蒙)
更年期的女性及卵巢切除的婦女,適當的補充雌激素,能有效地防治骨質疏鬆症,並可減少心臟病的發生。
荷爾蒙在醫師謹慎的使用之下是安全而有效的,然而有肝疾、高血壓、高血脂、乳癌、子宮肌瘤、中風等患者,則不宜採用。
3.        抑鈣素
它能抑制骨質的分解,並能達到止痛,目前有鮭魚和鰻魚抑鈣劑,由於價格昂貴,所以無法廣泛運用。
4.        活性維生素D
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調節鈣磷平衡,達到防治骨質疏鬆的效果。但是維生素D本身也會破壞骨細胞,故不宜使用過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05:52:40 | 只看该作者

骨質疏鬆症

5.        氟化鈉
據美國研究指出,用來預防齲齒的氟化鈉,與鈣同時定期使用,可防止脊柱骨折,具恢復骨質之效。

預防篇
預防骨質疏鬆的15種飲食保健
         鈣的流失是造成骨質鬆的最大元凶,因此,在預防保健上對於鈣的攝取是當務之急,並且越年輕開始越好,應將它視為一種終生的工作,終其一生都應注意鈣的攝取。
         專家建議國人每日鈣的攝取量,青少年約一千二白毫克、成年婦女約一千毫克、停經後的婦女約一千五百毫克,以確保體內足夠的鈣。飲食中,並請注意下列事項:
1.        保持均衡的營養,不但能幫助體內吸收到足夠的鈣質,還可避免因偏食、營養不良等因素造成體內雌激素減少,而影響鈣的吸收。並且均衡的飲食中,含有足夠的維生素C、礦物質鋅、錳、銅等,可防止骨質流失。
2.        多喝牛奶及食用乳製品(如優格、乳酪、冰淇淋等)。飲用牛奶時,最好不要過度加熱,以免破壞其中的酵素,妨礙鈣的吸收;怕胖的人,則選擇低脂奶品為宜;有乳糖不耐症者,可採取低量漸進方式飲用或多吃其他含鈣豐富的食物。
3.        避免食用過多的肉類及加工食品,因其中過高的蛋白質與磷質,會阻礙體內鈣的吸收。
4.        採低鹽低脂飲食,過高的鹽分和脂肪會影響體內鈣的吸收。
5.        多選食連小骨頭一起吃下的食物,如小魚乾、罐頭、虱目魚罐頭等。
6.        多食用含鈣量高的食物,如,豆類、豆類加工製品、雞蛋、芹菜、油菜、魚貝類、海藻、髮菜...等食物。
7.        飲食中,適當吃點醋,能加速人體對鈣的吸收。
8.        排骨或大骨含鈣最多,在熬煮排骨或大骨湯時,可適當加一點醋,幫助鈣質溶入湯中,以利吸收。
9.        少吃過甜的食物,因過多的糖份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造成骨質疏鬆症。
10.        夜晚睡覺時,血液中所需要的鈣,會從骨骼中分解出來使用,因此在睡前不妨喝杯牛奶或吃點魚類食物,補充鈣的吸收,可減少骨骼中的鈣質被分解。
11.        平時少喝酒、抽菸,以免降低機內雌激素,妨礙鈣的吸收
12.        若欲食用鈣片,宜在早餐前一小時服用,並以果汁送服,可刺激胃酸分泌,促進鈣的吸收。
13.        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會與鈣結合為草酸鈣,而減少鈣的吸收,因此應避免與含鈣豐富的食物一起食用。
14.        在生長期、懷孕期、授乳期,應更注意攝取充足的鈣,可防止日後骨質疏鬆。
15.        對某些影響鈣吸收和代謝的藥物,需慎用。

運動、生活保健
         骨質疏鬆症是現代人相當普遍的疾病,全國人口中有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應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預防骨質疏鬆要趁早,從小灌輸孩童儲存骨本的重要性,多注意營養保健、補充鈣及維生素D等食物;此外,還需注意日常保健,多曬太陽、做運動都是預防骨質疏鬆的保健之道。保健醫學博士黃新作建議您在日常生活中,確實履行下列事項:
1.        每天宜適度曬太陽,可幫助體內合成維他命D,而足夠的維他命D可促進鈣的吸收,強化骨骼。但夏天最好在樹蔭下做日光浴,冬天則可曬曬手腳及臉部。
2.        運動可強化造骨細胞及骨骼的耐受力,促進骨骼血流量,並提高骨密度等功用。平時應有規律地從事慢跑、步行、太極拳、游泳、爬山、跳繩、打球、騎腳踏車、跳舞等運動或做做伸展操、仰臥起坐、健康操。
3.        掌握生活中,可使自己增加運動的時機,如買菜、購物時多走路,不用機車、自行車代步;爬樓梯、不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yzz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05:53:52 | 只看该作者

骨質疏鬆症

不搭電梯等。
4.        運動前應做適當的熱身運動,運動時,若發現筋骨有任何異樣時,應停止運動。過了40歲避免做劇烈運動及運動過度,防止女性月經不正常,增加骨質流失。若要做較激烈、負重力大的運動時,最好先做骨質密度檢查,以免骨質已疏鬆時,負荷過大的運動反而易導致骨折。
5.        平時保持正確的姿勢,不要彎腰駝背,以免增加骨骼負擔。
6.        拿重物、搬東西時,應注意姿勢的正確性,慎防損傷脊骨,尤其是老年人最好請年輕者代勞。
7.        老年人或是已有骨質疏鬆跡象者,應避免跌倒等意外的發生,如在浴室加裝止滑墊,清除不必要的障礙物,改善陰暗的光線。
8.        養成正常生活作息,不熬夜、不抽菸、不酗酒。
9.        篤信宗教的老年人,若每天跪拜,會增加骨骼負擔應避免。
10.        定期做骨質疏鬆檢查。

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
 據統計,下列的人罹患骨質疏鬆的機率高於一般人,應提早預防並定期做骨質密度測定:
●東方人及白種人        ●不常曬太陽的人
●更年期後婦女        ●晚婚、不婚婦女
●體格瘦小        ●長期坐辦公室
●老年人        ●沒有生小孩者
●壓力大的人        ●飲食偏高蛋白
●從事太空工作者        ●嗜抽菸、酗酒
●月經來得早        ●大量攝取咖啡、茶
●不當節食減肥        ●維生素D攝取不足
●少年白髮        ●家族有老年性骨折
●運動量少        ●患有腰痛
●鈣的攝取量少        ●性機能不足者
●洗腎者        ●長期臥病的人
●40歲以前早期停經        ●卵巢或子宮或胃或小腸切除者
●長期服用類固醇、抗痙攣藥、利尿劑、抗凝血劑、胃藥、止痛藥等治療者
●患有腎病或肝病、糖尿病、腎結石、高血鈣、甲狀腺機能亢進、副甲狀腺機能過盛、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及某些癌症患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05:57:15 | 只看该作者

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的自我檢查
         骨質疏鬆症往往是來得無聲無息的,常出現骨折現象時.已是嚴重階段了。啟新診所專業健康檢查中心醫務部總監王德煌醫師建議.當您有下列症狀,應立刻檢查診治——
1.        開步走或身體移動時,腰部感到疼痛。
2.        初期背部或腰部感覺無力、疼痛,漸漸地成為慢性痛楚,偶爾會突發劇痛。
3.        駝背.背部漸漸彎曲。
4.        身高變矮。


含鈣量豐富的食物一覽表
●主食類        燕麥、小麥、黑麵包、麥片、米、糯米、甘藷。
●海產類        吻仔魚、條子魚、鮑魚、小魚乾、馬頭魚、蝦、牡蠣、蟹、乾貝、海鰱等。
●肉類        香腸、內臟、肉鬆、豬骨頭等。
●豆類        蠶豆、蓮子、黃豆、豆腐乳、豆乾、杏仁、豆枝、豆鼓、豆花、豆皮、黑豆、豆腐等。
●蔬菜類        青江菜、油菜、空心菜、白菜、海藻、髮菜、紫菜、雪裡紅、海帶、芥藍菜、木耳、金針、枸杞、莧菜、蕃藷葉、蘿蔔、川菜、芹菜、蒜苗、韭菜等。
●水果類        柿子、橄欖、紅棗、黑棗、栗子、木瓜乾、葡萄、核桃等。
●奶蛋類        蛋黃、奶粉、起司、乳酪、冰淇淋、牛奶及奶製品等。
●其他        酵母粉、黑糖、養樂多、冬瓜糖、菱角、腰果、健素糖、味噌、茶葉、糖、蜂蜜、瓜子、白芝麻、黑芝麻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05:59:50 | 只看该作者

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檢查,是心臟檢查中極重要的一項。其原理是透過心臟收縮和擴張運動所產生的弱電流,當此種電流流經全身時(人為導電體),可經由安置在手腳上的電極,轉移到電流計,再以波紋記錄在紙帶上,此即是心電圖。
 當心電圖上出現異常,顯示心臟機能有某種障礙,可用來及早發現心臟的疾病。

心電圖的疾病診斷
 心電圖出現異常波形時,醫生可依波形的變化,來推測可能罹患下列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臟移位、不整脈、冠動脈不全、心囊炎、電解質代謝失衡、心房或心室肥大症等。

心電圖的檢查方法
 仰躺,裸上半身,在前胸和手、腳部位接上電極;心電圖檢查沒有副作用,既不痛也不癢,更不會發麻,可以儘管放心。

注意事項
接受心電圖檢查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        檢查時情緒保持平穩,不可以談話,且應保持固定的姿勢,以免影響檢查。
2.        金屬性物品如:手錶、皮帶扣、拉鍊、裙鉤、鈕釦等會干擾檢查,應避開。
3.        身上應保持乾爽,因為潮濕(汗濕或尿濕)易導致干擾。
4.        寒冷季節時,宜在暖氣室內進行檢查,避免病人覺得寒冷,而造成干擾。
5.        絲襪和褲襪可能引起導電不良,檢查前應先脫掉。
6.        在檢查前一小時以內,請勿抽菸、喝咖啡、濃茶等刺激性的飲料和食物。
7.        禁止在檢查前做運動。

心電圖檢查的功能限制
 心電圖檢查必須在安靜狀態時實施,且檢查時間僅數分鐘,某些發生於動作狀態下的心臟病症狀,很難由安靜時測得的心電圖判讀出來,如狹心症。
 若檢查結果顯示「異常」時,應該遵照醫師指示,好好診療;若檢查出「正常」時,也不可掉以輕心,仍應多加注意自己的心臟狀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55 , Processed in 0.15610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