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zty1122bb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成长记录] 依依俩俩的六年级下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3-3-17 19:15:2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有空,我对儿子说:“依依俩俩姐姐在看《苏东坡》,她们看的东西一定好。”于是,刚才看了两级,感觉不错。这个寒假我们看了您推荐的《汉武大帝》受益良多。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2 + 2 不用客气!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3-3-17 23:03: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zty1122bb</i> 于 2013-3-12 11:10 发表 <a href="http://bbs.etjy.com/redirect.php?goto您说的有道理。<br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学习唐诗的时候,我总会强调,一定要大概讲出其中的意思,否则不允许背诵。<br />我们学唐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想法就是借鉴其结构,来勾画自己的作文框架。<br />唐诗多数不很长, ...
<br />

对依依俩俩学唐诗的方法很感兴趣,1122bb能传传经、细说说吗?谢谢了!

[ 本帖最后由 athna 于 2013-3-17 23:0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2 + 2 详见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8:4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2 athna 的帖子

其实也没有什么了,只是聊的多一点而已。举个例子吧: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
诗人背景
韦应物早年是玄宗的侍卫,后出任苏州刺史,此诗就是在吴地所写。我们这次准备读他的7首五古,读前,大致了解了一下诗人的生平。我特别强调,李白出生于701年,杜甫出生于712年,韦应物出生于737年,而盛唐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在755年,经历不同,韦应物对世事的看法与李杜一定有很大不同,应该注意。
诗的结构
我们读诗,往往先是熟读,然后一起分段。当然,我会实现做一点功课,孩子们一般理解的不错。此诗分为四段:
一段--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二段--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三段--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四段--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每段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场景或感怀,而之间又有承上启下的必然联系。
大概熟悉之后,孩子们再缓读,体会文字的巧思布局。
再试着背诵,再读,体会诗的意境,再背,再读,暂告一段落,以后再温。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亮子妈妈 + 2 + 2 理解中学习,活学活用
lisaping + 2 + 2 受教了,要好好的用心体会一下语文怎么 ...
小米2008 + 2 + 2 这样一遍一次大概要多少时间完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21:3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3 zty1122bb 的帖子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小米2008 2013-3-18 21:29 金钱 +2 这样一遍一次大概要多少时间完成?
小米2008 2013-3-18 21:29 威望 +2 这样一遍一次大概要多少时间完成?
==========================
我们每天读诗大约用时五六分钟--读三四遍,再聊一会儿。这首诗用了四次,总共二十多分钟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小米2008 + 2 + 2 听着复杂,看来用时也不算多,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3-3-18 23:14:15 | 只看该作者
感到这两个孩子的文学修养已达到相当水平,肯定会对语文学习有很好的帮助。
前一段时间我孩子为了应付考试(学校为了选学生参加本地的初中少儿班考试,专门组织了一次考试),背了很多名诗名句选粹,也不求理解。实际上已有点类似读经。我对此非常反对。
孩子被选上后,又让买奥语题集做,我看了下,都很无聊,但也很无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2 + 2 您带着读诗更多的是情趣的培养,是一种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09:1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5 simpley 的帖子

不敢说依依俩俩的文学修养有多好,但点滴积累倒是没有中断过。
我觉得语文学习的外延应扩大为大的人文范畴会更有意义。
最近,我们着重唐宋文史类的学习,其中一个着力点在苏东坡。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环顾视之可谓群星璀璨,前辈有:范仲淹、韩琦、欧阳修、苏洵,同辈有:司马光、王安石、曾巩、苏辙等。
为此,我们首先看电视剧-苏东坡,大致了解其历史背景。然后,去北海的阅古楼,观摩三希堂法帖石刻。三希堂法帖是最著名清代皇家刻贴,上至魏晋,下达明末,北宋的这些文萃当然收于其中。三希堂法帖的原刻近五百块皆嵌于阅古楼墙壁,令人忘返。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小米2008 + 4 + 4
悦儿爸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3-3-19 11:30:44 | 只看该作者
是1122爸爸自己语文功底高,才能带1122畅游文学。佩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2 + 2 过奖了,我也是跟着孩子们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3-3-19 22:14: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1122爸爸!您的文学功底,以及对孩子的用心、坚持和方法,令人钦佩!

每次五六分钟时间,是较好的安排。也曾与小子一起读过唐诗,只是自己的修养不够,方法也欠缺,又想将自己所知一次性一股脑倒给孩子,所以效果可想而知。自己也没再坚持,只是偶尔看看诗文。说来惭愧!"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看来,我要学习的还很多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2 + 2 不同于应试,自己读诗应该慢慢来,不必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0:3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8 athna 的帖子

我的文学功底也很不行,但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太便捷了。过去很需要水平的事,如今简直是信手拈来。
我觉得我们陪孩子读书,最终还是养成他们自己的习惯,这很不容易,可一旦入轨,就是另一番境界。中学版的元元--英语的诗情画意,悦儿--学业的系统精进,BEN--课外的十八般武艺,等等。都已经到了自我实践的程度,他们成长的足迹才最令人信服。
我们还在小学的温室里,初中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隔岸观花而已。

[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3-3-20 10:4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amaymei + 2 + 2 同是小学,握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3-3-20 11:2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9 zty1122bb 的帖子

1122bb,不好意思,你说的获取文学信息的渠道能不能介绍一下?

就像如果有人问我孩子的英语,我会很自然的反应儿教这个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50 , Processed in 0.114806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