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463|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们要不要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4 21:1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俺的论坛第二贴,赚钱心切啊,各位老大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别使劲砸我~~

俺是真心想讨论这个问题的,我想要是在孩子牺牲自己的利益,或者时间去为别人做事的时候,做了别人看不到的好事的时候,做了别人不理解的好事之后,各位爸妈的心里有没有一点纠结,想教孩子自私一把,别管这么多了,为自己着想一下吧,从我的小人心理出发,我认为绝大多数的人都会纠结的。

大家都在叫中国缺乏道德感的时候,我们要不要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如果要,道德教育该怎么进行?爱祖国啊人民?我想中国人被这样教育了几十年了,怎么还会出现这个局面?或者说我出国,我躲开中国这个地方。

再问一下,什么是道德?道德是怎样产生的?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80 金币 +220 收起 理由
榴琏 + 10 + 10 真好贴, 谢谢
你带来的幸福 + 10 + 10 我好喜欢。。。支持你的贴,支持你的行 ...
jiangying + 30 + 100 谢谢参与!
Xieno + 30 + 100 新春愉快,加分!加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21:21:45 | 只看该作者
本来想在论坛找找大家在这方面的帖子的,但是找到的是很多劝人读经的,我想的不是读经来进行品德教育,所以一问。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以上网上查来的。

[ 本帖最后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3-2-14 21: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21:47:58 | 只看该作者
来说两件我在女儿学习之外的事情。

一件当然是好事,就是在孩子班级上倡导了一个图书基金,愿意交钱的家长每人50元,集中在我这里,我看到合适的书,或者是老师要求孩子看的书,就买了放班级的图书角。大约有十几个家长赞助了费用。班上的图书角,也是建议孩子从自己家带书带过来,我们每次都是带自己最喜欢的书,最好的书,而且是每次最多,女儿拎得很重。但是班级里也有些孩子是带自己不打算再要的书。这个事情我们做起来一点纠结也没有。


另外两件事情,可就没这么容易了。话说得也比较长。
三年级的时候,南通的教育局突发奇想,要弄啥营养午餐,由教育局统一供应,原来是各个学校自己管理的。统一营养午餐之后,餐盒由原来的不锈钢盘变成了薄薄的绿色的塑料餐盒,东西明显差了,还出现了数量不够,用面包凑的状况。我长话短说,后来我就开始在南通的论坛上发帖,发收集到的午餐照片,陈述午餐由教育局管(要管几十个学校)的弊端,参与的人也不少,但是得益方也有出来骂人的,甚至进行人生威胁。南通的那个论坛,简直就是个污秽之地,到处骂人,但是就那个论坛影响力比较大,会有官方的人去看。最终揭露出来的是招标的不合格,许多学校也被容许再次自行管理午餐。我那个时候也精疲力尽了,认识了班级里各个家庭对这事情的看法和处理态度,我也彻底失去信心,转手把家租到了学校隔壁,每天给孩子做饭,中午回家吃饭。这件事情使我在学校出了名,但是学校没有把我和我女儿对上号,不知道某某就是这个妈妈的女儿。女儿在学校的活动没有受到影响,她在学校也是常参加重要活动的。我女儿口也很紧,没有透露过任何的话。


[ 本帖最后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3-2-15 11: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11:22:02 | 只看该作者
再一件事
升到四年级,开学发现教室没有电风扇,班上56个孩子,前贴着讲台,后贴着墙壁,闷在一间教室上课。我去找了学校,他们说往年也有家长反映,但是装电扇不安全,教室层高低,结构上吃不住电扇。其实只有部分教室没有电扇,他们的答复全是借口,于是只好又找教育局,教育局在和学校沟通之后给我的答复是一样的,我和两个家长一条条将他们的理由驳回,甚至说我们有结构工程师可以免费计算是否结构安全,任何的费用我们家长都可以摊。最后他们自己说可以考虑墙上装摇头电扇。我去催他们的时候还是春天,我怕到了夏天一拖又过一年。他们的拖本事可是很大的。然后在论坛将每次电话问答的内容反映上去,估计确实给他们压力了。最后终于在天热前装上了,我也已经和教育局办事的开始对骂了,没忍住眼泪,我说你们这次弄完了,我不会再找你们了。我是太累了。这次装电扇,不只是我们这个教室,学校的剩下没装的全装上了。


我说一下我们这个学校,当初转来的时候,我就选了这个相对较活跃的,不死读书的小学,并给老公通牒:要是进不了这个学校,我们就不搬来南通,老公为了弄我们过来,托了人的。事实上我认为自己的决定是对的,相对来说学习,运动,活动都不错。我这两次“闹事”其实学校是得利的,但是他们一定不喜欢是这样的方式。我当时也找不到其他方式,难道要我去找上层关系给孩子装电扇?我也没这个能力啊。

[ 本帖最后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3-2-15 11: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11:34:56 | 只看该作者
这两件事情过后,我渐渐就不大管孩子班上的事情了(图书基金还是管着),五年级换教室,不是很好,吵,通风不好,朝北教室。班上的其他家长让我带头去找学校,虽然在分教室过程中学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教室就这么几间,不是这个班级就是那个班级,我心里认为轮到一年不好的就不好算了。推掉了,当时我们就住学校隔壁,我说我们中午可以在阳台上吃饭晒太阳,管不了这么多,但是你们要去找,我也跟着。

到六年级,我甚至推掉了班级群,不再和妈妈们聊天了。

女儿在这几件事情过程中,我基本都和她沟通的,她真的很不理解为什么学校装个电扇这么困难,为什么原来的饭吃得好好的,要让教育局参股的公司来送饭,结果还吃不饱。我一点点给她讲里面的关系,她也似懂非懂,但是我想她后来是真懂了,因为在我们讨论其他的事情的时候,她对人性的分析比我们想得还复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18:54:41 | 只看该作者
最近一次,女儿学校一个家长以画家的身份来学校宣传,班上选出几个孩子去跟他上一堂油画课,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同学们选的,女儿是回家吃饭的,没参与,但被选上了。我们商量下来决定不参加,老师让女儿推荐一个以后,对她说你的画架借给这个同学吧。

俺家女儿打算上学的时候就把画架背去,我不同意,说:你书包已经够重的了,再加上这个大一个木头的画架和画板上5楼,怎么拿得了,你中午的时候和同学约好几点在学校门口等,我帮你一起送下去。女儿纠结再三答应了。我是觉得借东西给别人没问题,只是不能那个借的人一点力不出,让我们全程服务。

这可算阻挡女儿做好事的意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2-15 23:08:1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你说的这些事,不见得都落在“道德”层面上,更多的还是说个人和学校、教育局的权利斗争吧。
就我个人而言,这些事做也可不做也可,都不是大事。借东西给别人也一样,多做一点少做一点,应该都是无伤大雅的,也谈不上阻挡孩子做好事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helenminliang + 1 + 1 其实我也是比较迷茫,只是这两件事是孩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0:3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crazycrazy 的帖子

其实我也是比较迷茫,只是这两件事是孩子身边比较大的事情,总觉得是有讨论的内容在里面。

要是看这个——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我的理解是万物自有的生长发展规律(道),人应该以恰当的品行去顺应它(德)。

但是在我们现在的“道德”,应该是在不涉及法律的前提下,不为自己的私利,个人的便利而影响他人的权利吧?这个理解可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0:48:46 | 只看该作者
可能在国家层面上,还有的内容是不损害国家,社会利益。但是国家和社会也是由国民,也就是我们每个个人组成的。

其实说到有德无德,首先最多的可能就是不能随地扔垃圾,随地吐痰,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这个我想坛子里的父母几乎都能做到。
随地吐痰其实也是为了自己的方便,影响他人享用干净环境的权利?

其实最考验人的,是在可能损害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做出的动作。比如说,我一个朋友说,看到人家拿着垃圾袋,从桥上往河里扔,这个一定是无德的行为,坛子里的父母不会做的。但是要是我去阻止她,她可能已经扔下去了,我说晚了,还有可能她会和你吵一架。我听我朋友说这事情的时候就在想,要是我在场,是不是该吼她一下,吵上几句,然后溜走,免得我收到更多的辱骂(我相信这样能扔垃圾的人一定有能力把我骂的够呛)。但是我想,要是经过这一次争吵,或许她每次扔垃圾的时候就会想起来,难受一下,可能扔的次数会少一点,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2-16 15:4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5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40 , Processed in 0.09258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