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60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启蒙] 学习易经:次序、方法与可参照的书籍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1 22:5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daoli.getbbs.com/post/topic.aspx?tid=206730

作者:birdliu

Re:
柯先生既开讲周易,我略贡献所知旧学,仅供参考。


我十六七岁初读周易弼注,似懂非懂(尽管楼老师那个点校本已经很简明了,呵呵),读了约一半,我仔细思考了似懂非懂的问题,本质上就是没有看懂,我想人会成长,一个老人也许会回想,我七岁的时候父亲对我说什么什么,现在我七十岁了,我终于明白了那句话。还是等生活的阅历更为丰富点,或许我会想起我在这本书里所看到的某句话,或许那时候才是我好好读一读这本书的时候吧。于是我把周易放到了一边,再也没有去想他。


这一去就是六七年,那时恰在吴信如老先生处有别人问起周易的问题,虽非我问,但是我就留心了。吴老说:


过去的传统学易次第(这个我也没有向其他人印证,不知是否普遍如此),首先把十二篇背下来,先背序卦,再背说卦、杂卦,然后六十四卦卦爻辞并彖象,乾坤还包括文言,最后系辞。


之后先看最基本的古注,他提到以唐代的正义和集解入门较正,说是要反复多读,细细玩味,开头打好底子,后面就有个参照。他还特别提到,集解不能以单纯的诸家汇集来看,鼎祚于诸家之说,有取有舍,经他选择后的诸家言论乃汇成一个整体,不可支离观之,当把握他整体所要表达的,那个整体的东西里面有唐代文化重要精神。(好吧!老先生似乎比较重视唐代,推荐的两种都是唐代的。)问的人就说要是读不懂怎么办?(我当时就想,这不摆着你有老师,读不懂你问不就得了,怎么这么多忧虑,当然我不会说出来,呵呵)老先生就说,那就先读一部现代人的注解,这个不要乱选,现代人的注解有的太不认真了,老先生推荐了高亨先生的《周易大传今注》,他说,这本注解的作者是很正经的,他绝不会乱说。


打一个底子之后,他提到要尽可能的多读历代诸家古注,还笑着说,各种不同的说法,甚至正好相反,对比起来也是很好玩的一件事。现代的著作也不妨都看看,每个人自己都有判断力,不用担心良莠不齐,古人的书也一样良莠不齐的


先生的言教,大致就是如上了,他说这是传统的学易次第。我虽是无心听到,但他这一说却勾起了我对易经的记忆,也算是对我的教诲吧,于是有心实践这个旧次第。以下是我的经验之谈。


花了一年时间,先背序卦(我把大象也抽出来单篇先背了),再背说卦(分段背),再背杂卦,再逐卦背,最后系辞(分段背)。方法是诵读,逐句反复,最后一句再逐句倒回去。常常每句读多遍,还是最后一句倒回去。也会刻意某一遍用很慢的语速读,主要是在我觉得我陷入轻滑的情况时,慢语速能使我不至于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新的内容我一般都会把要背的全部内容(大篇就取一段)抄下来,一般也就是一张信纸内可容。脱离文本尝试背时,我会按陀罗尼法背一句写下这一句的第一个字,第二遍就是点的这些首字一句句过,熟了以后就不在写句首字了。一年后,大致可说是倒背如流吧。这期间把一本高氏《周易大传今注》也都反复读了多遍,划的写的整本书都是红的。《古经今注》也一并读了。(那时候还年轻,不免和人说道起,人当然是不信的,我让他拿着书,倒背给他看。那大仙居然说倒背不是应该把字都倒过来吗?我心想,把字倒过来,句子的意义就被破坏了,有那么折腾自己的嘛,章句倒背,还有回参的功用,不都是这么倒背的嘛。反正那家伙就是愿赌不服输,不承认该请客,搞得跟咱没吃过饭似地,特想黑他一顿似的,呵呵,也就互不为难、各自作罢了。)


之后就先通读正义,后通读集解,又参合着读,这两本反反复复读了得有十来遍,有些段落(尤其是弼注),前后或许有百来遍。有两年时间,才觉得比较扎实。之后隔了好些年,我还重新通读过几次。


在之后大抵读了百种以上古注,或许有两百也未可知。近人今人著作也有几十种吧。确实有老先生所说的乐趣。


从我的经验来说,这个旧法,还是很合理的,因为周易卦爻相互关联,一般著作谈到这里不免有扯到那里,全文都背熟了,比较熟悉,就不至于彻底不知所云。(其实也没有多少字,上下篇不过四千余字,比道德经还少,但确实比道德经难背。十翼字多些,其实也有限,虽然字多些,但其实倒是很容易背。)打下一个扎实的功底(其实就是有那么几种要非常熟悉嘛),确实如先生所说,可成为一种参照,而且在我看了很多之后,觉得先生推荐的这两种确实很合适用来打底子,怎么说呢,路子比较淳正。之后的多读也是必要的,我至今仍会不时找本没看过的易经的书读一读的,学无止境嘛,而且也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


我最后一次见吴老,在长沙待了三天,我们走的那天,才出了湖南境没有多久,就接到电话,吴老去了,令人不胜感伤!曾和小丁说起过吴老关于易经说的这些话,小丁说他正整理吴老的稿子,有易经相关的内容,说我可否把这段写出,可放书中。我想我所受教的不过在上面说的这点只言片语的内容,写出来也最就两三百字的,或许有其他人从吴老处受教颇多的,总之应该由一个比我更合适的人写点什么才是,也就没有写。后来那本吴老周易相关的书出了,还一起聚了聚,有一位帮忙标点的很年轻的小伙子还和大家畅谈他对易经的领悟,不过小孩嘛,东西不够浑厚,底下听的人自然有对他说错一个又一个地方感到不安的,直到有一个卦的卦象说错了,当时就有人直接指出来了,他就往我这望过来,问我:是说错了吗?我倒是奇怪,我和他也是初见,干嘛问我。不过还是回答说:是错了。然后脱口就把那卦的大象念了一遍,示意他继续。我是想那么多人,尽可能忽略掉这些知识缺陷方面的东西,知识可以逐渐丰富深厚,但一个小孩能够对这个充满兴趣和激情不容易,尽可能去呵护和提携,使他能保持这份纯真的热情才是,有错必指出,小孩子脸皮没有我们厚,说不定就受打击了。后来在网上,小伙子和我聊,和我谈谁是章太炎先生嫡传弟子,又说他和潘雨廷先生弟子张先生同电话,张先生说某个卦爻是什么什么,我就想要比较利于他成长的话,还是劝他远离虚浮的东西比较好,重要的是他自己要有个沉稳的性子,才可能打下扎实的底子。因为是私下里,所以我颇为严肃的说,不管你(何况还不是他自己,他不知道那么兴奋干嘛)是怎样高水平的前辈大师的弟子,如果你自己的水平不行,就是有辱师门,你就干脆不要提谁教过你,免得给老人家丢脸。如果你的水平,哪怕在一个很小的方面,你能在他的基础上走的更远一点,攀得更高一点,你就光大师门了,你提不提某某都无所谓了,某某在天有灵都会高兴。不知道是不是这话有点过了,后来也没见他QQ上找我搭话了。这两年,也有几本易经的书经我过手的,有一个给我投的稿子,我看内容有些太粗,婉拒了的,那位作者还和我说,你仔细看看稿子(我又何尝不仔细看稿了),我研究的这个入门学习方法,教过不少朋友,他们有个几个月,基本都能把六十四卦的卦象记住了,那意思就是说见效快。我只能说,我只是觉得内容还有些粗糙,还可以做的更精细一些再寻求出版不迟。但心里不免想,几个月才把六十四卦的卦象记住,简直就是龟速嘛。所以,求快速入门的人未必就真的能快。看上去慢的传统旧方法,倒也未必慢。一晃吴老已经去世几年了,寂静的深夜,看着老柯的讲稿,我突然觉得我从吴老所得到的教诲虽然很少,写出来也没几个字,但也不妨写出来,或许能够对初学有点用,在我,也算聊以寄托一种怀念吧。


前两年作过序卦、说卦、杂卦三篇的一个注解发挥,本想以后反复修改,后来又觉得像我这样成天上班下班搞得紧张兮兮的人,还成天搞些这样的工作生活之外的自娱自乐,未免折腾,就不打算在反复改了,六十四卦也就算了吧,既然不打算做完,已有的也不打算修改,我就准备删除了,发给了几位友人,有一个倒是回复了我,说是完全看不懂,想想也是,人家根本就不看这个,也不太可能和我来个切磋琢磨啥的,就果断删了。(我有清除文字强迫症,呵呵)可是当我爱妻嫌带孩子在这边没有老人照顾不方便的而回去后,我又不免孤单,所以就想或许我可以整理乾坤两卦正义集解旧注略附己见,但终究只整了个乾卦的,也没有完成就再没再管了,毕竟打字也慢,写东西也太耗费时间,同样的时间可以看好多书。一样是消磨时光,看书自然是更为轻松惬意。之前摘了一点发豆瓣,柯兄豆邮提及,最后我看也没有什么人看也就从豆瓣删了。今日见柯兄发周易,我就把乾卦那篇的word发网上好了,word有时候字体显示不好,另转一份pdf,一并上传。或可供参考,若有指正,不胜感谢。前些日子本拟把大学中庸章句和十三经都整理个方便诵读的本子,预备着将来我女儿若有兴趣可用,后来想这对我未免是过于劳神的事,我女儿以后也未必对这些感兴趣,何况就是感兴趣,有人在,文字也可有可无,也就没有继续了。大学章句的倒是弄完了,其他几个都开了个头而已,倒是诗序那个我妄下了点己见,或许观点谬误,柯兄如果有时间或可一看,能有些批评指正最好。都传新浪网盘了,地址如下


乾卦读本http://vdisk.weibo.com/s/n61R_
大学读本及略说http://vdisk.weibo.com/s/n61SU
诗序读本及略注http://vdisk.weibo.com/s/n61Se


补充一个尚书略说http://vdisk.weibo.com/s/ngV7j
简单说下尧典大意手写也就用几个小时,可是打字就废了劲,录了两章也就作罢了,或可供同志君子提供类型的参考。不过一楼似乎是应项目需求而作笺注,呵呵


無竟寓:
Re:
多謝先生分享大作,得暇時學習,再行請教。
所述吳先生學易次第甚好,很受教益。我教學生,也是叫從正義和集解入手。吳先生強調先背誦一些基本的卦爻易傳,也非常重要。去年有一個學生有志於易學,常談些玄理。我考他水雷是什麽卦,地火是什麽卦等等最基本的問題,他竟答不上來。於是把他臭駡一通。前些日告訴我說,大概能背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新叶 + 5 + 5 paisley新年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2-16 10:40:0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啊!!谢谢,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2-23 15:54:06 | 只看该作者
若不真是热爱国学,这样的读法在普通如我的人身上真是难以执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09 , Processed in 0.124972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