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掌握体内“文明”产生的地点——空腔地点,就是体内的“空”,而腹内的腔体有“空”,胸腔腔体有“空”,颅腔的腔体有“空”,“三腔三乾坤”,也叫三个“丹田”,所以说“见龙在田”。这个“田”,绝不是指农田、水田,如果是在农田、水田里见到龙了,那不是什么好事。 我 们老家,在清代的时候也曾经有过龙降到农田里的故事,据我的爷爷、奶奶他们那一辈人介绍,龙掉到田里面,没有水,太阳一晒,苍蝇就上去叮,臭烘烘的,腥臭难闻,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挑水往那个龙的身上泼水,泼了以后,过了三天,忽然一阵雷雨下来,龙就腾起来,飞走了。这种现象,在中国很多的县志里面都有记 载,你们可以去翻一翻,可以查到的。 保 存在日本瑞龙寺的一条中国蛟龙标本,当时被一个农民打昏休克在岸上,用麻袋装起来,卖给日本人了。日本人把它制成了标本,那是一条蛟龙,因为是它是三个爪子。五爪龙才是真正的龙,三个爪子的是蛟龙。所以说,龙还是存在的,只是人类再也用肉眼难以见到它而已,因为它有一种隐显并存的功能。在体内同样能够“见 龙在田”,使我们体内呈现一种光明状态。 由 于我前面讲到的一些原因,我们要想真正把“内文明”求证出来,要从现在智能的模式,进入到两千五百年前我们祖先们慧智共运的模式当中去,那么我们就要去超越一些观念。要明白,近百年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一种“以智解慧”的状态,用后天的智能去解析慧性文明时期我们祖先在慧观当中所记载的现象和知识,也就像一个 太极图一样,白的是唯物,黑的是唯心,如果只是用白境去解释黑境,这样是解释不通的。 再一个就是“以儒解道”,用儒学去解析道学,儒学是智能之学,而不是智慧之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注意把它要颠倒过来。 还 有一个,就是近几十年来非常可怕的“以西解中”现象,特别普遍,以“科学”的名义,来判中国文化的“死刑”,这个现象在近几十年来特别明显。我经常关注国内的新闻,有一个学者,在西方喝了一点“洋墨水”,对自己祖先的东西一窍不通,但是他却能够什么都懂。就像有的网友所说的那样:“一个理论物理科学家,除 了理论物理不懂以外,其它学科他都是专家。”他对什么东西,都是以西解中,连中国的中医药学,在他眼里都成了伪科学,你看他有多厉害,他连中医是什么都不懂。他自己小时候吃过中药,中医中药把他“养大”,恢复了他的健康,但是他却要骂中医。这种智能的误区,在社会上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举足可见。这些现象, 幸亏已经到了真正的尾声阶段,他们再怎么唱也唱不出高亢的音符,他们该结束了。 我 们将迎来纠正智能错误,同时调动大脑左脑和右脑思维,慧智同运思维的时代已经开始了。因为爱因斯坦的那种图文思维本身,早在几十年前为我们的思维奠定了一个基础,只是西方的科学家没有发现我们东方根文化当中的思维模型,不知道中国文化的诵读神髓,所以他们到现在也没有研究明白。把爱因斯坦的大脑,从颅腔里 面挖出来,摆弄研究了这么多年,得出的结论,就是他的大脑比常人略重多少克,其它方面就不知道为什么了,甚至连早在黄帝时期《黄帝内经》中就揭示过的“心为神宅,脑为神府”这个结论,他们都没有关注到,没有考究,所以他们想揭示人类智慧的奥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在自己的文化 当中找到,建立一个“以慧解道,以慧释儒,以中解西”的思维模式,这样,我们就能站在智慧的高峰上,去看世界的文化,建立自己的“内文明”和“外文明”。 我 在西方和东南亚讲学的时候,碰到很多人,他们也很刁钻古怪,很多东西都是以自己民族的东西自豪,认为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但是一旦进行文化比较以后,还是心悦诚服地承认:中国老子的思想,在世界上才是最伟大的。包括联合国文教卫组织的几个小组,在讨论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学者就发表了这样的观点:中国孔子 的思想,跟《圣经》基督的思想是同一个层面上的文化;唯独老子的思想,那才是人类精神的智慧殿堂。一部老子“五千言”,就是一张人类心灵约会的请柬,只要去诵读,老子就能给予智慧。这是国际上一位学者的认识。上一次,我带到道学国际论坛参加会议的一位德国女士,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用铜丝剪成拼音字母,把老子五千言全部都拼写出来,她通过这个拼写的过程,就激活了自己的图像思维和智慧,她体悟到了“与老子居,与老子谋”的一种愉悦和快乐,觉得非常幸福。 所 以,我们需要把世界上这些现象归纳起来,总结出我们认识万物的一种“内文明”思维方法的培养方法。这个培养,应当把握住国学文化实践的神髓,而不是泛泛去研究我们的国学,而是要把其中的神髓真正把握住,要立起一个宏愿,要立起一个大志向,来修这个“德道”,按照老子所指给我们的方向,通过修德来明道,建立 起道德人生观,并且充分利用观诵经典,来建立“内文明”。这个“内文明”一旦建立起来,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显得很轻松,人们的智慧状态和创造力,就可以成倍增长,整个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就可以恢复到十五世纪之前的状态。 为什么说道家的经典是诵读的经典,是教科书?只要把《德道经》帛书版本五十四章的“观眇”和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的“观妙”一比较就知道其中的缘由了。 在汉代,为了将道学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边缘化、妖魔化,由汉武帝和田酚出头,组织了大量的人力来编修经典,包括对老子五千言也进行了改写,将它诵读课本的性质全部做了改动,将其改成只是一种理论性、哲理性的文章。但是帛书版《老子》,就是供给我们诵读的。比如说,这一章一共64个字,但是通行本中就删掉了九个字。其中,删掉了八个“也”字,而这个“也”字却是非常关键,它是启动我们内在肾气能量的一个“符”、一个“文”。当然,现在是字,但是只要诵读它,内观它,那么体内的肾气就会被调动。 我 曾经在大学里讲课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人类的肾气是先天之本,人类的智慧,也要靠这个“也”字内在背后的能量,来支撑我们的大脑思维。像小孩子读书,都有这样的共性:当他没谈恋爱之前,初中、高中的学习成绩很稳定;但是一旦谈了恋爱,学习成绩很快就滑了下来。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生理原因,老师也是莫名其 妙,为什么这个孩子本来是前五名,怎么一下子掉到了几十名?期间的原因,常常跟来月经有关系,跟谈恋爱有关系。为什么?那是因为这个“也”字后面的肾气能量,不再循着脊髓到达大脑了,而是从肾区命门这个地方开始下滑了,通过尾闾化成了后天的物质,要么化成经血外流,要么变成精液的液体而释放,消耗了大量的 能量,所以智慧也就会下滑。 所以古人用字都有甚深的意义,并不是儒家和我们现代的解释,“之乎者也”只是语气的助词,错! “之乎者也”,恰好就是我们唤醒生命内在能量的符号和图形,这样来定义,那才是真正把握了我们的文化。 中 国文化的特点,儒家后来很多是解释不通的,但是道家都能解释通。我在湖南讲课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命题,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当中有一个奇异的特征,大家都在问,但是很少有学者能解释,虽然我能够解释,但是不会全部进行解释,只会部分进行解释。你们看过《大红灯笼高高挂》没有?那个电影在国内可能是禁放的, 在国外是公放的,很多外国人看了以后,就觉得奇怪,中国的有钱人,很多地主、财主为什么那么奇怪要娶三妻四妾呢?西方人为什么就没有多娶的现象呢?再延伸一下,中国皇帝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而西方任何一个皇帝都没有。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个文化现象,大家思考过没有?这里面只有道家能解释清楚,儒家是错 误继承了轴心时代以前的定制,在轴心时代应该将这一习惯彻底革除,人们失去了“尊道贵德”机制的时候,这些生活体制已经不是“益生”,而是“害生”了。中国的皇帝,都很可怜,短命,他们把自己的性命,就交给这个了。因为他们的心灵、他们的道德内在品质,没有达到“内文明”,并不具备承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这种架构来提升生命精神能量的前提和基础。更可笑的是,民间还盲目进行仿效,那就更是挖骨的钢刀、催命的毒药,只是人们在智能的误区当中,不知道这个关键点而已。这是由文化的差异带来的,其中也表现在对文化的解读上面。 在 两千五百年以前,大量的文章当中,使用的是四言文、五言文、六言文、七言文,而人们错误地理解这种格局只是韵律所限制,是一种规矩。这种行文方式是不是规矩呢?是规矩,也不是规矩,而是句式对应体内的需要。比如说七个字的诵读,一般百会、泥丸、喉区、中丹田、胃区、下丹田和会阴区,这是七言绝句所必须内观 的部位。而《德道经》和《黄帝四经》里面,最常见的是四言。四言诵读,最强调要把握的区域,就是颅腔区、胸腔区、腹腔区、会阴区,要内观这四个“田”,去主动结合。而且,这个“也”字都要主动去落实在会阴区这里,包括“众眇之门”的“门”,如果把这个门打开,跟地气联通了,大量的地气进入体内,那么饭量就 会减少,精神就会更饱满,就会进入一种长生久视之地,这就是道家内观诵读的奥秘。 把 内在的精神文明建立起来,行为全部就都规范了。“内文明”,在两千五百年以前是普遍的现象。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都可以找到历史的踪迹,特别是是在《庄子》里面,记载了大量的这样的史实,只是他使用了文言文的记载,使用了当时社会的表述特征,我们只有进入到他的那个意境当中,才能够读懂。但是在两千五百 年以后,也曾经有过这种文明大放异彩的时候,就是在汉唐两个时代。汉代曾经掀起了两个波潮,历史规律是非常容易重演的。汉之前的秦朝,是因为酷法而亡,这是个重要的特点,两世就亡掉了,就被替代。到了汉代,就迎来了“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最大的特点,就是遵循黄老思想治 国。大家看过《汉武帝》这部电视剧吧?汉武帝的祖奶奶,是窦太后。窦太后就坚持孙儿一定要读黄老,而汉武帝桀骜不驯,坚决不同意,明着、暗着跟窦太后对着干,就产生了一种叛逆心理,所以在汉武帝的时候,就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景观。但是,毕竟黄老思想和老子五千言给当时的经济发展和文明昌 盛,带来了丰硕的成果,那个时候也是“监狱成空”,监狱里面没犯人,这就可以检验一个社会的无为而治和道德水准。仓库里面堆积的粮食,都变成了粉末,吃不完。钱库里面串钱的麻绳,也烂掉了,无法一吊一吊去清数,已经达到那个富足殷实的状态。 在 唐代,也出现了一次应用黄老思想和经典诵读,内观文明而达到社会精神文明鼎盛的时期。唐代时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其实是汉代的历史重演,连形式都基本差不多,唐前面是隋朝,隋朝也是二世而亡。因为隋朝的第一任皇帝开始迷信佛法,在全国大肆兴建佛寺,把国家的资源都投到新建寺庙上去了,用国家的资金去供养大 量的僧人,这样就埋下了一个引起社会动乱的祸胎,导致二世而亡,但这也为唐代重新启用老子五千言奠定了基础,所以带来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到现在,唐朝都成为世界各国所敬仰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中,使用的什么方法呢?就是经典诵读,而且人手一本,当时皇帝亲自动手给“五 千言”写批注,写注释,然后发布政令,全国读书人、当官的和庶民百姓,都要人手一本,统统诵读,而且还要考试,根据这个成绩,考虑人员的升迁留用。 我 在湖南的时候,跟他们政治党校的一个校长交谈,我就说了一个笑话,我说:实际上,治理腐败很容易,把“五千言”作为考核、升官、评级的一项措施,命令每一个党员干部全部都诵读起来,不出一年,餐馆里面吃吃喝喝的现象马上就会消失了。他问:为什么?我说:读了老子以后,说不定吃肉就要拉稀,体内的素食机能就 无为启动了,那还敢吃吗,对不对?一喝酒,头就晕,头就要裂开,那还敢喝吗?这就无为而治给治好了,贪得无厌的烦躁情绪,也就下降了。他说:品质怎么提升呢?我说:只要走进历史,去看看唐代史就知道,当时的官员、学子,一诵读以后,他们的精神面貌就发生了改观。唐朝为什么诞生了那么多大诗人?那些诗人写的 诗,到现在还脍炙人口,其中的意境,我们现在是无法达到的,那可都是老子思想赐予的,背后就含有老子功劳,只是我们现代人不知道而已。 有 幸的是,我观察到一个现象,所以我敢预言。近代,国民党经过孙中山和蒋介石的二世而亡,败逃台湾,毛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夺得了政权,经过这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和失败跌荡的兴替,已近逐步走近老子思想。可能在近十年内,老子思想会全面启用,这也是老子思想的第三次被启用。如果从经济学的观点、人口学的观点及社 会学的观点,来分析看,汉代人口比唐朝要少得多,当时的生产力要低下得多,但当时已经创造了奇迹,唐朝创造的奇迹震动了整个世界。我们这一次真正全面启用老子的思想,启用他的哲学思想,启用他的内文明思想,达到个人的内在文明、家庭的和谐文明以及社会的大文明时,那么这种生产力的推动力量,将是世界上最强 大的力量,一定能将中华文明推向整个世界民族之林的巅峰,引领整个世界文明的前进。大家相不相信?我是有这个信心的! 在 历史上有非常鲜活的例子,那就是毛泽东主席和蒋介石。毛主席是采用道家的学说,采用兵家、法家和史家的学术,而蒋介石采用的是儒家思想和从美国给他带来的基督教思想,所以他一定要败。为什么?中国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在革命的早期,从欧洲留学回来的学子,从苏联回来的“布尔什维克”,他们组成了一个班子闹 革命,就是不成功,唯独把毛泽东这个“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请出来,就能跻身中华,获得胜利。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的奥妙关键在“山沟沟里”,那指的是他身上含有的深厚中华根文化底蕴,他才能够纵横捭阖地引领所有西方的文化思想和政治思想。当然,毛泽东主席他是一位治乱的英雄,所以《推背 图》里说“称王之合在秦州”。解放以后,他对黄老思想的研究没能更深入进去,只是在史学、兵学、文学这方面有研究,特别是对历史这方面研究得比较深,后劲就显得有点不足,所以《推背图》对他有中肯的预见,预见到后来,他要用“内圣”来操纵“外王”进行治理的时候,就显得后劲不足了,所以就犯了一点错误。当 然,功过应该准确去评判。在这里,我们就不再去讨论了。 当 然,在史学的角度,我们也要认清这个脉络,才能正确评判和掌握我们的道学思想在人体生命“内文明”当中产生的作用。伏羲画卦,就是“内文明”的外在记录。根据《易经》,根据黄老思想,我们完全可以实现个人的“内文明”。这个“内文明”一旦产生,我们的生命现象和体内的变化,都会进入到一个更明显的状态。 为 什么说“内文明”很重要呢?历史上很多例子都证明了这一点。唐朝就用“内文明”的显化,来建设长安城,它建得非常科学。在长安城的建造过程当中,仿照了大脑的皮层、质层、核心层三层,都是仿生外用。包括类似“脑脊液”的这条河,当时的“玄武门之变”就是在这个区域发生的,就是遏制了长安城的喉颈区。长安 城,就是仿照“内文明”观察所得,而变更社会治理的方案,建设都城,都是采用了这些理论和方法,形成“八水绕长安”的都市格局。 现 在建设城市不注意水,实际上就自己摧垮了自己。我在德国讲学的时候,德国人就讲:希特勒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德国修建了大量的水池,让这些水池绕着城市而经过。我说:对!这一项,可算得上是他的功德,使德国人的后代水起风生,获得了这个风水的营养,这的确是把握了中国文化中点到的现象。 我 们研究“内文明”在外文明的应用,四川的都江堰也是比较典型的案例。都江堰这个地区的仿生学原理,如果大家可以内观的话,我相信当时李氏父子是能够内观的,或者说在内观的基础上,有更高级生命来提醒他们,如何将内观到的情况外延应用。这个结构图像什么呢?它其实就是一个“也”字的外用,也就是说,人类下 腹部生殖器尿液分泌排泄系统的外用。当然,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分析它,只是在这里提一下,这就是老子所讲的“上善治水”。自己内部的“上善治水”弄好了,那么外部的“上善治水”也就解决了,就不会轻易地去修三峡大坝、长江大坝了,在自己的动脉和静脉上面,装上两个“止血钳”,把它的流量变细,造成自然 灾害的加重,就不会犯傻了,就会更多以子孙后代的利益为选择,而不会以短时期政治利益或者是经济利益为抉择,眼光就会变得更远了。 在 西方,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叫李约瑟,他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他就独具慧眼,认为中国人的智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超前的。西方有些科学家,研究出来中国孩子的智商普遍比西欧同龄的孩子高二十个百分点,只是我们没有很好去应用,相反是用一种智能的教育方法去抹杀、扼杀他们的慧性。李约瑟还有个结论,就是 公元三世纪到公元十三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为西欧所望尘莫及,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越同时代的欧洲。尤其是在十五世纪之前,近代科学赖以发展的重大发明创造,约有一半来自中国。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绝不只是“四大发明”,也不是十大发明、百项发明等词语所能概括的。不仅是西方人过去不 知道这些,中国人自己也不清楚。我们是糊涂子孙,人家都说中国人对自己祖先的东西是糊涂的,是贱卖的,没有重视。 实 际上,文明的发展,黄老思想,就是道家的内观诵读方式,在儒家还保存过一段历史时期,也就是说,读《易经》作为必修课没有被抛弃之前,中国的发明创造能力是世界最强的。仅仅一部《易经》没有被抛弃使用,就能使整个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得以保持,而维持到明朝的中后期,到了清代才迅速下滑,跌落到了世界的尾 部。为什么呢?因为清代出现了八股文,八股文一出,经说就亡了,就不再诵读《易经》了。儒家所有的经典当中,唯独只有这部《易经》具有开慧益智的作用,把它以清除掉以后,那么就是纯粹的智能教育了。 然 而,我们的智能教育是没办法与西方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已经构建起来的逻辑推理、实验证伪强大阵容去比拟的,因为儒家走的是一条“犬儒”的路线,让莘莘学子都去追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了,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做官就是为了赚钱,就是为了扬名立万,没有立足在社会发展和科目发展这个领域上,并没有像道 家那样包罗万象,所以就迅速下滑了。 在 中国这样一个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的现状当中,光去应用西方的知识来挽救我们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像西方哲人所讲的,走到自己祖先的井泉当中,从根文化的井泉当中,去汲取营养,我们才有超越西方的可能。否则,如果我们不去接续我们祖先的根文化,不用我们的根文化区滋养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那么我们可能还要 跟在西方人的屁股后面,再爬行百年之久。因为他们已经有近百年的积累,我们还是有可能被他们当作“世界加工厂”来对待,因为我们的发明创造,不可能赶上他们。相反,在他们具备直觉和灵感的前提下,吸收和学习中国的方法,掌握中国的经典加以应用,他们还会在现有的基础上迅速向前推进。 这 点,我在德国教学的时候是深有体会的,西方人诵读中国的《老子》,开慧益智的作用非常明显,比中国的华侨要敏锐十倍以上,所以我心里头忧心忡忡,什么时候我们的国人才能真正重视起我们祖先的东西,因为西方人一旦发现了,就会一心扑进去,继续不断去实践,去提升自己内在的文明。 前几天,还有一位德国的老太太,她写了一封信给我,感谢我介绍了这么光明的东西让她实践,这是中国文化最巅峰的内容,使她体内的龙能够在全身运动,在体外运动,这真是太好了,这是她所学所有中国文化当中最优秀的内容。这位老太太,给我写了这么一封感谢信。 所 以,从他们的这些语言思维和实践以后的成果当中,我就有一种急迫感,所以国内一有邀请,我一定会赶回来进行讲解,不追求什么报酬,就是为了把世界各地的这种信息,传达给我们的爱好者,希望大家都能重视我们的根文化,一起研究根文化,一起去实践、推广、普及这个内在精神文明,共同实现我们民族的复兴,因为在 这个时代,既有机遇,也有风险。 我 前面已经讲了西方文化是“羊文化”,但是它也同时诞生了“狼文化”。所谓“羊文化”,就是他们的《圣经》文化;所谓“狼文化”就是他们的经济、战争、舰队文化,包括“鸦片战争”,八国联军进军北京,以及当年的远征军征服玛雅人,焚烧玛雅的典籍,屠杀玛雅的智者,等等现象,都是这个“羊文化”和“狼文化”的 结晶。但是,中国文化可惜没有走上这样一条路,中国的文化当中有三种文化。哪三种文化呢?一种,就是以伏羲、黄帝、老子为代表的龙文化;一种,是以孔子和后代改良儒学创建的“羊文化”,以及汉代后期构建起来的“犬文化”。出于这样的状态,“羊文化”和“犬文化”不足以抵御西方的“狼文化”,所以我们在近百 年当中无力还手。 在 我个人看来,唯独有中国的龙文化,才能将目前世界各经济强国重新构治的狼羊文化现象突破。周围都是这些狼羊文化在环视。一头被驯服的“犬”和一大批 “羊”,根本无法应付众狼环视的国际商业环境。大家看一看,很多在国际上做生意的浙江商人的遭遇是什么?被人家打了一闷棍,人家有话语权,说这个是仿造 的,就是仿造的;说这个要退回去,就要退回去,我们国内就沦为西方的加工厂,要仰人鼻息才能搞好经济发展。前一段时间,在经济一滑坡的时候,在广东就倒闭了大量的加工厂,损失是很惨重的,国家工会也拿出来一部分钱来解围。这样的话,我看很难平静和平稳。 孔子也曾经说过:老子“犹龙也”。奔跑的野兽,可以在地上设陷阱把它捉住;水里游动的鱼儿,可以用一根丝线挂一个香饵把它钓起来;天上的飞鸟,可以用弓箭把它射下来,唯独老子“见首不见尾”,无法看清楚和“捕捉”他。 我们在一个“狼文化”环视的世界商业环境当中,如何去生存而长立于不败之地呢?那就是不能被它们用陷阱逮住,不能被它们用绳索捆住,不能被它们用丝线钓住,也不能让它们用弓箭射下来,那么也只有老子的思想才具备这样一种能力。 浙 江作为经济发展的大省,作为与世界商业环境接轨的一个重要渠道,在这个省里面展开对老子思想的学习,实践“内文明”,提升我们的创造力,只要把我们的龙文化恢复起来,将“内文明”建立起来,我们就能在当前复杂的世界背景当中,使我们的民族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使我们这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家庭的精神面貌、个 人的精神面貌、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都获得一种良好的改变。所以,我们对经典诵读的意义,一定要从深层次去看,把这些理论的元素、原理把握住,把正确的方向把握住。 孔子曾经五次问道于老子,他们是师徒关系。我在这里,并没有任何批评儒学的意味,当然值得批评的是改良儒学,是宋明以后僵化的儒学,那的确是唯智能的,没有慧性的,那个是需要清理的。 在当前社会,我们应该将原汁原味的儒学和老子思想结合起来,将我们的头脑当中的慧和智同步运用起来,让我们去共同走近老子和孔子,使我们的生命得到完整的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