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2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闲话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育杂谈(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4 15:2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工作忙,没写什么东西。前两天,忙里偷闲,去一个教育群看热闹,朋友提出一个问题:学语文,需要学好历史和地理吗?我当即说,学好语文,当然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和历史知识,否则,很多书读不懂。随后,我就结合头一天与儿子讨论读书的情况,讲了自己看法。好久没写文章了,今天忙里偷闲,把这个讨论记录简单整理如下,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昨天,儿子读了《朝花夕拾》,就和我谈他的感受。首先,儿子认为鲁迅的文章半文半白,鲁迅本身批评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但他的文字,在现代人看来,尤其是孩子看来,还是本古文。我说,白话文不是一下就转变过来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多亏你过去读了一些古文,今天才能顺利读下来,看来,读古文还是有用的。
  其次,儿子认为学好语文要有一定的历史和地理等知识。比如:鲁迅的文章就讲,他们一个受过西洋教育的新校长,出了个作文题目是《论华盛顿》,其他老师就去找校长,问"华盛顿"是谁?哪个朝代的?
  还有,鲁迅自己也说,他们那时候,课外看严复的《天演论》,还以为英伦是中国的一个地名,赫胥黎也认为可能是个中国人。儿子认为,鲁迅的意思是,不懂得世界地理和历史知识,不仅读书是会闹笑话的,写文章也是会闹笑话的。
  第三,儿子认为鲁迅的文章,有些观点写的过了。儿子认为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对反对白话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说的有些过头了。听到这里,我就对儿子说,鲁迅的文风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关系,当时的中国,封建迷信曼延,国家危亡,鲁迅是希望唤醒民众,所以就要呐喊,他们认为传统束缚了中国的发展,必须抛弃,才能建立新的文化,所以,他们就显得激进。如果他心平气和的说,恐怕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也无法起到呐喊和唤醒民众的作用。
  另外,现代文学也都有批判现实的特征,批判是文学的一个社会责任的体现。从现在看,过去的一些作品可能有些偏激,但是,我们必须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要站在作者当时的历史处境,去欣赏作者的体验和感受。因为只有尽量保持一种理解、宽容,甚至敬畏的心态去欣赏过去的经典作品,我们才能真正读出伟大的作品的魅力和灵魂所在。
  关于文学的批判性,鲁迅也说过,外国文学的作者,表面上好象都很愤世嫉俗,甚至都很迷茫,作品中冲刺着很多对社会的不满,但是,读了这样的作品,会使我们想去做点事情,有一种要改变这个社会的冲动。因此,鲁迅提倡青年人多读外国的作品,少读中国古人的书,他这么说,主要是针对那个特殊的时代,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丧失的很严重,我们要做的,应该是重新阅读古典著作。
  最后,我对儿子说,中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崛起,但中国民族要想崛起,就必须来一次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个中国的文艺复兴,就是用现代的世界眼光和胸怀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和升华,这个任务,可能就需要落在你们这一代人身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3-4 16:07:07 | 只看该作者
真正学好语文,离不开多读杂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2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50 , Processed in 0.07811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