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ducation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兼驳doman学数学的荒谬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5-2-16 20:34:42 | 只看该作者
education2008说的好像蛮有道理的,很想听听你对早教的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5-2-17 14:00:3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早教好像都有点进入误区了,把孩子当试验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5-2-17 15:14:15 | 只看该作者
辩论出真知,真希望各种意见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5-2-28 17:00:39 | 只看该作者
我实施过一段时间的doman式教育,本人感觉很累,而孩子也有进步,但发觉这种方式孩子并不喜欢接受,经常是有些迫不得已的意思.尤其在学数学方面,很难进行,而且越来越觉得好象是在做无用功.现在楼主的观点让我有点遇圣贤之感.评论是有理,但究竟如何实施早教,应把握那个大方向?却是一片模糊.正在寻找一个明确的方向,还望楼主能指点一二.先谢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5-3-1 09:07:25 | 只看该作者
做中学,瑞吉欧......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5-3-1 09:50:26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楼主的说法。

对于三岁以前的孩子的教育,我一直都认为心理素质、运动素质、生活习惯等的培养比智力培养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对于小孩子我觉得有必要灌输一些供大脑思考的基本元素,但这和灌输复杂的知识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主张让三岁前的孩子认识数字(哪怕他不理解数量的概念),但不主张花费精力时间让小孩子学习计算。

单纯地教授知识太立竿见影,所以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就往这个方面投入加大了。遗憾的是,论坛里对心理素质、运动素质等的讨论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5-5-8 04:06:1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措词不这么极端,是篇好文章。
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5-5-9 01:08:32 | 只看该作者
同意对于三岁以前的孩子的教育要有心理素质、运动素质、生活习惯等的培养和智力培养,但这几个是什么关系呢?智力是不是能促进其他的呢?脑科学的研究是认为是相辅相成的,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是多感官吸收刺激,闪卡的视力刺激也会带动他的爬行等运动能力。对父母的安全依恋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最根本。生活习惯也确实是父母应该更花费时间去和精力的。这个可能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则的潜移默化吧!doman的体能训练是最棒的,也是我推荐给我认识的家长的。

关于数学,edu所说的培养孩子的数学思想我基本赞同,但是我想真正的数学是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比如买菜,分钱,算银行利息。简单的计算都要使用计算器这种成本更高的工具的人有很大的问题的。现在过分依赖计算机对人类产生的坏的影响也在研究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教会孩子在生活中有目的使用是两个培养目标,当然可以放在一起培养。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数学家去看望爱迪生,爱迪生要他量一下一个烧瓶的容积,他是测量计算,半天还没弄完,爱迪生却是盛了水倒出来量水的容积。 这个数学家的思维就局限于他的运算习惯里了。  

doman的数学方法先建立量的概念是很对的,但是至于长大后孩子是不是建立起了数学思维不能肯定,这种右脑的形象反映和左脑的逻辑思维是两回事的,所以我觉的教给孩子基本的四则运算后也许就可以了。其他的等孩子有了语言能力,在生活中去学习,更能激起孩子的兴趣和思维的培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蓝弟弟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8-12 23:05:57 | 只看该作者
偶然看到这篇年代久远的帖子,感觉很有必要让初识duman、正激情澎湃的爸爸妈妈看看。无论什么观点,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一边倒地说好、或相反。所以一直在寻找批判duman的文章,本帖的主人edu先生正是我要找的。我不是想和什么人辩论,只是想让真理越辨越明,即使没有结论,也至少让自己清醒、理性一点,而不是空有一腔热情地人云亦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蓝弟弟 + 10 + 10 谢谢参与!您的发帖和回帖能增加您的积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8-13 00:44:0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理解是,所谓早教是为了宝宝开心,有一个学习的习惯。

其他太高深的目的,并不是父母所期盼的。寄希望与任何理论培养出神童或者全才都是不太现实的。

彼理论和此理论的根源,都是宝宝的兴趣。在人类能够解读自身的全部的秘密后,那时候估计才能说出一个100%正确的早教吧。

无意加入辩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蓝弟弟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9 12:59 , Processed in 0.129584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