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欲教孩子交友先与孩子交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2-13 00:0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放假了,孩子们有更多的交友时间和机会。一些家长因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他们担心孩子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本报教育热线主持人提醒家长:交友是青少年正常的成长需要和心理渴望,不能禁止或限制,但通过沟通加以引导十分重要。   案例一 一不留神可能失足  读者饶先生来电说,有个就读于职业中学的邻家少年,去年暑假在家中闷得慌,于是上街闲逛。在游戏厅遇见几个同龄的高手玩家后,便整天在一起切磋技艺,没几日就成了“朋友”。  实际上,那几个“朋友”本是闲散青少年。有一天,他们兜里的钱花光了,就鼓动那名少年一起,从游戏厅里“拎”出两个低龄孩子“敲”了一笔。谁知,一局游戏尚未打完,几个人就被带进了警署。饶先生说,“交友不慎太悬了,一不留神就会失足啊!”  【建议】教育热线主持人陈默、尹琪说,对于孩子交友,家长不宜横加干涉,但不能听之任之。应当在他们开始交流交往之前,就谈些自己的交友心得,讲些“交上好朋友一生受益,交上坏朋友终身有害”的实例,帮助孩子明白事理,增强“免疫力”和鉴别力。  案例二 家中“禁闭”也会抱憾  读者林女士致电热线:有名中学女生假期里被关家中,她便终日守在电脑前。很快,一个名曰“刀郎”的网友的甜言蜜语网住了女孩的心。待到上学后,女孩禁不住诱惑与其约会,竟在花言巧语下被骗怀孕。家长获悉后,几乎懵了。  【建议】从事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的尹琪认为,把子女“禁闭”家中,以防“交友不慎”,实属下策。交友是青少年正常的成长需要、心理渴望,一味地堵效果适得其反。她建议家长应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就交友问题与孩子敞开心扉沟通,同时,抽出时间给孩子的交友活动创造条件。有可能的话,还可参与其中,与孩子们成为忘年朋友。只有取得了孩子的信任,成了子女的朋友,对孩子交友提建设性的意见,才可能被真正接受。  市青保办主任杨永明接受采访时表示,假期是两代人沟通的最好时机,做家长的对孩子交友不能粗暴干涉,应了解孩子所在学校的假期安排和子女的打算,与孩子多沟通,要以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交友即是交人品”的道理。(请点击:http://www.2qq.cn/vip.htm?qq=898289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2-13 00:16:32 | 只看该作者
交友很重要 交友不慎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5:50 , Processed in 0.09208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