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早期教育真的有用么?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2-5 14:27:59 | 只看该作者
我由于工作原因接触过几位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我的印象是他们的确非常聪明,脑子很快,理解力超群,并且有非常迅速的学习能力,同他们沟通工作会觉得非常容易,并且很快可以有好的解决方案。为什么人人都想孩子聪明呢?这有道理啊,在商品社会中沟通就是成本啊,沟通的成本小了,收益自然就大了。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少年班同学的自理能力啦社交能力啦,只以我接触过的这几位我的结论与普遍的偏见正好相反,这些昔日“神童”有非常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非常容易相处。其实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自理不也来自学习,情商不也来自学习吗?一位有出众学习能力的人会非常善于学习所有他需要的技能技巧。

至于一些历史上顶尖级人物的早期教育,其实还是有很多可考之据,古代诗人中很多是自小的“神童”,比如李白,比如白居易,比如骆宾王……查查史料,多不胜举。近代中国的周恩来,鲁迅,胡适等等都是三岁启蒙(这总算早教范畴罢?)写到这里忽然想到中国历来有三岁启蒙的传统耶,怎么到了现在变成七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2-5 14:39:52 | 只看该作者
牛顿,遗腹子,1943年生,平民后裔。3岁时母亲再嫁;他跟随年迈的外祖母过日子。1662年他曾在忏悔录中写道:“险恶的父母史密斯,要烧掉他们和他们所住的房子。”([美]i.b.科恩著,《牛顿传》,科学出版社,1989年)居里夫人,1867年生,波兰人,当时波兰被俄国统治,波兰处于黑暗和动荡之中。她自己偷偷学习,认识了字,被父母知道后,她不安极了。她的父母认为她小,总是不让她看书。她1岁时母亲就得了痨病,从此不敢和孩子接近。父亲则艰难地维持全家的生计,也少有时间接近孩子。([法国]艾夫·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儿)著,《居里夫人传》,商务印书馆出版,1984年)诺贝尔,1833年生。1837年父亲苦苦经营的工厂破产,被迫去俄国谋生,母亲一个人在家领着三个儿子生活,1842年全家才又团聚。没几年,父亲的经营再度失败。(李斯特编著,《诺贝尔传》,成都出版社)马克·吐温,1835年生,幼年生活在美国一个拓荒地区的小镇上。父亲是镇上的法官,除了一个女儿,他父亲对其他的人都很冷淡。由于小马克·吐温几乎整天呆在外面,他的母亲难以见到他的面。([美]洁丽·艾伦著,《马克·吐温传奇》,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伟大的文学家歌德,有人说他的成就归于幼时他父亲给予他的教育。可歌德的看法是:“他(他的父亲)想找到更好的教法,而忘记了不由职业教师教授的功课是有很多缺点的。”(《歌德自传》,第2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2-9 22:36: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我觉得狭义来说,是没有必要问了.就象是问锻炼身体有益吗?你觉得有益吗?人需要教育必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2-9 23:17:13 | 只看该作者
1.觉得这个问题有讨论的必要,因为太多父母走上了误区,过于关注孩子在这个阶段学会了什么,而不关注孩子养成了什么样的品质,有什么样的习惯。2.早期教育应该首先明确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其实我们无法回避这个问题的,如果你想把孩子培养成商人,就要用培养商人的方法,如果要培养成政客就用培养政客的方法,要培养成普通人就用普通人的方法。目标决定方法和行为。3.早期教育比较难于评估,首先成功的标准难于有明确定义,其次,结果需要1o年以后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9-29 14:49:26 | 只看该作者

幼儿教育很重要

我觉得早期教育非常重要,要学会开发孩子的潜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30 , Processed in 0.10356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