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议】传统童话要有选择的给孩子读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5-6-2 22:52:58 | 只看该作者
醍醐灌顶!多谢!06
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5-6-2 23:22:38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以安徒生的名义说坏话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安徒生的童话确实很苦,幸福的结局少,不幸的内容多。一个很少被讨论的问题,安徒生的童话,超过3/4都涉及到死亡,卖火柴的小女孩死了,海的女儿也死了。在他21岁的时候,他发表了第一首诗就叫《垂死孩童》,诗中写到:“母亲,我累了,我想睡了,让我歇息在你的心畔。”   纪念安徒生,成为今年六一一个重要主题。因为今年全世界都在庆祝安徒生的200周年生日,安徒生如果活在今天一定很得意。“我的名字开始发光发彩,这是我追求的惟一事情。我贪求名誉就像一个吝啬鬼贪求黄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说这话的时候是1837年,那时候他的童话开始被认可。   安徒生和童话已经密不可分了,安徒生感觉上也成了一个很会给孩子讲故事的老爷爷。安徒生其实真没什么孩子缘。他连婚都没结过,直到现在还被争论是不是一个同性恋,今年德国人不是时候地出版了一本安徒生的传记,言之凿凿地说安徒生是个双性恋。就连安徒生的作品《纽约客》今年也拿安徒生开涮,在1月份登了一篇有关安徒生的文章,详尽描述了这位童话作家不太童话的一些方面。听起来最气人的是1993年奥登塞安徒生中心的主任约翰·德·米留斯出版的安徒生年谱,年谱比安徒生的日记还日记,逐日记录安徒生的日常生活,详至他手淫的频率。   安徒生为什么写童话?安徒生童话讲了什么?他能教会孩子什么?他的童话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吗?其实建议天下的大人们都好好地看看安徒生。童话不一定就是属于儿童,当六一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安徒生各式各样的童话选本摆上了书店的货架,剧场里也上演了各样的安徒生童话剧的时候,不知是否可以质疑一下,安徒生真的适合孩子们吗?而我们又读懂过安徒生吗?   也许在这个纪念的日子里,说说安徒生的坏话是不恰当的。但是,只是希望做大人的,能认真地去看看童话,还真不能不把孩子看的东西不当回事。   一个趋炎附势的安徒生?   安徒生一度在欧洲皇室里很受宠。1856年他在日记中吐露:“我,一个贫穷的鞋匠和洗衣妇的儿子,却能够接受俄国沙皇外孙的亲吻,一想到这里,我就泪流满面。”这话现在听起来有点奴才。   说安徒生趋炎附势的,是海涅。海涅说:“他的举止显出了那种王子们喜欢的摇尾乞怜的奴态。”海涅是安徒生的偶像,40岁的时候安徒生一度热恋当时瑞典的一个歌剧红星,《夜莺》这篇童话就是为她写的,据说每当想起她时,安徒生就会站在窗前反复吟咏海涅的诗《他们使我苦恼……》:“可是她,她最使我/苦恼、气愤和悲哀,/她从来对我没有恨,/也从来对我没有爱!”   安徒生似乎相当热衷于与当时欧洲名流的交往,1833年,他就直接登门造访雨果,吓了人家一跳。不过似乎这些文化名流不太适应安徒生的一些作派,雨果不认识年轻的安徒生,也就罢了,狄更斯一度相当喜欢安徒生的童话,也相当想和安徒生认识。1857年6月,安徒生应邀前往狄更斯在肯特郡的乡间居所,这次旅行就是狄更斯安排的,不过安徒生在那儿一呆就是五个星期,除了睡觉就是睡觉,不免让狄更斯大为光火。他写了张条子,口气相当不客气:“汉斯·安徒生在这屋子里睡了五个星期———好像要跟这个家永远过下去了!”从此两个人就绝交了。   童话里的非意外死亡     按理说,童话都应该是“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下去了”。“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样的童话结局是格林兄弟童话的标签。格林兄弟和安徒生是同时期,其实如果仔细翻翻格林童话的话,发现这样的结局也是表面现象。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里,幸福的最大标志就是结婚,而王子与公主的婚姻,一般都是建立在继母、女巫、王后这样的恶女人的死亡上的。   安徒生的童话历经200年,估摸着认真读了安徒生的少,大约都记得家喻户晓的几篇,比如《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了,大致情节也都道听途说过,既然算是童话,也就买了扔给孩子看。这样的父母的确不负责任。《皇帝的新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引起的,当年就读的苦大仇深,现在还没端正态度。   安徒生写了一篇童话叫《肉肠签子汤》,书名是丹麦的一句谚语,据说丹麦人灌制肉肠,一头要用签子封口。签子用过后,则要放到锅里煮,锅里的汤自然也带点肉味了。这句话比喻那些言之无物的谈话或文章。四只耗子絮絮叨叨地讲自己怎么寻找做汤的方法,其中一个耗子的方法最绝,先学作诗后学做汤,而当诗人的方法就是把差不多一整部长篇小说吃掉。不过,这些打了隐喻的作品,很难想像孩子会爱读,因为不好懂。   一整套的一整套的给孩子看安徒生,也许会让孩子觉得像喝“肉肠签子汤”。   安徒生童话是好的童话,但未必是好的童书,因为故事里的很多内容并非适合儿童的心理,安徒生一辈子就从来没对孩子发生多大的兴趣。看看《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临死前听到的祝福:“每一天如果我们找到一个好孩子,如果他给他父母带来快乐、值得他父母爱他的话,上帝就可以缩短我们考验的时间。当我们飞过屋子的时候,孩子是不会知道的。当我们幸福地对着他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这三百年中减去一年;但当我们看到一个顽皮和恶劣的孩子,而不得不伤心地哭出来的时候,那么每一颗眼泪就使我们考验的日子多加一天。”典型的“大人加长官”意志———做个好孩子,别让小美人鱼不得超生,今天晚上让你吃鱼。   童话和童书不一样   周作人先生是第一个把安徒生童话翻译成中文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当时正是“五四”时期。鲁迅先生也翻译过童话,从德文转译的一本童话《小约翰》是荷兰诗人弗雷德里克·范·伊登的作品。鲁迅先生说这是“成人的童话”。童话和童书确实不是一个概念,看到现在书店里儿童读物区里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都一股脑儿地堆在一起,显然是认为只要是童话,就是孩子看的。全是这个“童”字坏了事,就像安徒生的名字带个“生”就没大出息一样。   现在的童书也是百无禁忌。《上帝,你在吗?我是玛格丽特》是朱蒂·布卢姆最受争议的一本书。主人公是个12岁的小女孩玛格丽特,她总是担心自己胸部太小,月经不调,玛格丽特暗恋了,可是那个男孩喜欢的好像是个波霸美女。她希望上帝能够解决她的烦恼,虽然她的上帝和我们电视商场里推销的那些玩意一样靠不住,但好赖还有个上帝可问。76岁的朱蒂·布卢姆去年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终身成就奖,要知道在上个世纪80年代她的书还是禁书。玛格丽特这样的话题被敏感的出版审查员认为是“不知好歹”的,在1980年朱蒂的书被查禁了几个月,甚至被扣上了包括“共产主义”的大帽子。即便如此,朱蒂·布卢姆的书还是大行其道,孩子们觉得关心自己的胸部不用等到20岁。   成人世界总是认为我们不说孩子就不知道。无论是死亡,还是性,我们不说他们还是知道,但是我们不说,就无从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建议。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童话都是对孩子有益的。如果孩子们读错了,他们会恨安徒生一辈子。-------沈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5-6-2 23:45:20 | 只看该作者
坚持不懈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5-6-3 08:59:27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徒生的童话确实很苦,幸福的结局少,不幸的内容多。一个很少被讨论的问题,安徒生的童话,超过3/4都涉及到死亡,卖火柴的小女孩死了…… <font face="宋体"><p align="left">
<p align="left">最近我和孩子一起看“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书,看到第二天人们发现小女孩已经死了时,小源指着画面里的一个男人说,“这个叔叔看到小姐姐死了,就把小姐姐送医院去了,医生给小姐姐打针,小姐姐就好了……” <img src='images/smiles/eek.gif' smilietext=':eek:'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eek:' />    <img src='images/smiles/eek.gif' smilietext=':eek:'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eek:' />    <img src='images/smiles/eek.gif' smilietext=':eek:'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eek:' />   <p align="left"> <p align="left">一个没有任何过错的孩子,就被作者判了死刑,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太残忍了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5-6-3 09:32:52 | 只看该作者
好、好、我从一开始给孩子讲《格林童话〉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后来我就不给她讲了,我想等她大一点了(她现在四岁)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再让她看。我后来买了几本《365夜新故事》我觉得挺适合中国儿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5-6-8 17:54:2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儿子有三岁九个月了我给他讲小红帽时他一点不不怕而且喜欢听呢,老是要我讲那个不会吧我也觉得小孩子的世界没有那么易碎的不过太残暴我不会给他讲他也不喜欢听呢说得还是有些道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5-6-14 15:02:27 | 只看该作者
三岁半的天天还不太喜欢安徒生的故事,大概是篇幅长的缘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5-6-23 15:30:50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这个贴子很好啊。因为我们自己也在思考如何做一个更好的父母。有时确实面对很多选择,理想和现实之间。就比如说阿凡提的说谎,理想和现实就有区别,父母的引导很重要。一味的诚信也未必是好事,孩子这样长大会发现这个社会的落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5-7-1 14:34:19 | 只看该作者
正好要选择给孩子看书,我很赞同jerryhao 的观点呢!也是有感觉而没有形成理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5-7-24 14:32:24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agre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2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33 , Processed in 0.30374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