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87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物理是玩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4 11:2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之所以有这个帖子,是因为在论坛泡久了,发现现在的BBMM宝宝们都是沉在书山题海里,几乎从会说话到成年,近二十年如一日,很感叹跟我儿时的情景是大相径庭。想到自己的儿子以后也一样,心里那个无奈啊。又逢近几日4岁半的儿子老追着我问一个问题:爸爸,为什么水是往低处流的?可能是他妈妈或者是幼儿园的老师告诉他这一事实。我觉得实在是郁闷,这样的问题用语言实在是难以描述,但要是放在我们小时候生活的农村,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好玩了。
先解释一下前面说的大相径庭。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个破烂的办学条件就不必说了,只记得隔三差五的要到老师的农田里帮忙做事,除草,摘棉花啊什么的,反正感觉上学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帮老师种地。然后春天和秋天要放两个农忙假,因为老师都是农民,要回家插秧和收割稻谷的。再就是暑假寒假两个大长假。这样你看,整个小学5年读书的日子基本没几天。上了初中才没有下地干活了,才算是上了全日制学校。当然初中也是乡里的破学校,英语是到初中才开始有老师教。然后高中才到县城,算是规规矩矩的上了3年学。就这样我也考上了重点大学,超过国家重点线25分。我是90年代末期读的大学,那时候扩招刚刚开始。我感叹那时候读书那么容易,到了儿子这一代,要付出这么多吗?
稍微思考一下,就明白了。我读书时候,觉得最容易的一门课,是物理。那时候初中高中学校可没什么实验室给学生做实验,就一本课本,老师讲完了事。但是,从头至尾,我都觉得物理是那么容易,那么亲切。为什么?因为物理的内容就是讲的大自然的一些现象,根本不是谁发明的什么定理什么高科技,一直记得高中有个物理老师说的一句话:宇宙飞船很高深吗?不高深,就是一个动量守恒。大自然的现象,每个人从出生就开始接触,就开始观察,只要你是深入到大自然了,没法不了解那些现象。我们小时候大部分的时间在玩,疯玩,早已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了然于胸,学校的书本只是做了个归纳和总结,真正的规律早已植根于人的感觉系统,这样学物理没法不简单。下面我简单说说小时候的玩,跟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要说小时候玩的最多,最开心的,就是水了。摸鱼捉虾,游泳,这些东西也许你觉得没什么奇特的,的确是,这些没什么特好玩的。正是因为不好玩,而那个时候物质匮乏,没有玩具,所以要孩子们自己想着法的玩。我们从家里拿大盆子,放在水面上,就成了船,人坐在盆子里,划船,比赛。盆子大了划的慢,盆子小了,会沉下去。这就是物理里面跟浮力有关的内容。你站在水里,把盆子往下按,你会真切地感觉到水对盆子的反作用力。钓鱼,要在轻飘飘的几粒鸡毛浮子和小小的鱼钩之间找到平衡,有什么实验比这个能更好地理解浮力?玩了这么多年的水,物理里面关于水的东西不可能再有你不懂的。
玩水的第二个方式是筑坝。所谓筑坝就是把水沟的一段两头用泥巴堵起来,再想办法把里面的水排干,摸鱼。农田灌溉的时候,大大小小的灌溉渠里面就是哗哗流动的水,有的流的很急,有的流的很缓。你当然知道为什么。但是多年泡在里面玩所得到的理解远远不只是知道为什么。你对它有一种奇特的感觉。中学里的连通器,还有水的压强什么的,都跟这有关。大学里的水力学,每当老师讲那些公式原理的时候,我就仿佛看见水在那些渠里面哗哗地流,有人觉得枯燥,哈哈我觉得太好玩了。
一时也想不起还学了哪些物理知识了,好像还有个重要的内容是力学定理,牛顿的几大定律。用力拉一个物体,它会获得加速度,物体越重,加速度越小,物体越轻,加速度越大,物理课上我时常感叹,这些哪是什么定理,还需要牛顿等这些牛人去发现,这些东西我自己早就知道了。小时候还有个经常玩的项目,拿一段绳子,一端拴个小东西,一端抓在手里转起来,转得越快就要抓的越紧,这里面就有角速度,向心力离心力,还有物体飞出去的初速度等概念。这些扩大引申开去就是人造卫星的运行原理了。学语数外的时候看不出来男生女生有明显的差别,等学物理的时候,那差别就出来了,并且还不是一点点。男生的物理成绩普遍甩开女生一大截。高中时候课外的物理竞赛班,清一色全部是男生。以前一直有分析说男女在脑部构造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别造成男女生对文科和理科的偏爱,在音乐,在艺术方面可能是这样的,但是单就物理的学习来说,我觉得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女孩子从小没有疯玩,男孩子普遍从小疯玩。从小疯玩的就会对各种物理现象了然于胸。当然玩也要看怎么玩了,象我家的孩子,在家里就是摆弄各种各样的玩具,出去玩就是游乐场,大人想心思创造各种玩具各种玩法来满足孩子,反倒没有益处,孩子不会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会。
前几天看到个帖子讨论怎么样学好物理,好多BBMM推荐了好多关于物理方面的书籍,我想说多看书,这个对于语文,或者英语的学习,可能有帮助,但是对于物理的学习,却不是好办法。物理现象就在生活中,就在身边。多参与些与自然的互动活动对物理学习会很有帮助。有一天带儿子去草地上踢球,儿子对带球啊射门什么的玩了一下就没兴趣了,他自己发明了个新玩法。他把别的小朋友的球借过来,两个放在不远的地方,踢一个球去撞另外一个,乐此不疲。这里面有个什么物理知识?冲量还是动量守恒的我忘了。为什么女孩子物理难学一点?玩的少了。变着花样的疯玩不适合女孩子,别人会说她不文静。而我们的孩子需要的就是变着花样的玩。
就象开头说到的,水的流动,跟孩子很难解释,我一直想着什么时候带孩子去哪里观察观察农村的生活,农村的环境。但是,走马观花远远不能达到融入其中的效果,而我们的孩子再也无法融入其中了。孩子幼儿园的教材里面有讲物体的密度,哪些东西会沉入水里,哪些东西会浮在水上。我总觉得从书上得到这些知识是一种悲哀,我们小时候是把各种东西往水里扔,石头,木头,羽毛,纸,最有趣的是瓶子,拿着很重,丢到水里却不沉,在水面上不停的跳动。哎,这些现在的孩子都回不去了,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到大只怕都难得到自然的水域里去玩几次,最多就是在游泳池里扑腾几下。绝大部分时间都拿着书本,学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其实这些知识,我们本可以以另外的一些更人性化的并且更有效的方式来学习。想到很久以前看到的一点东西,一直没有忘记:我们每一代人,出生以后,都要学习现代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一般要二十年,时间长并且学习起来也很费苦功。以后一定会有人发明一种药,或者是一种手术或者芯片之类的,这样人出生后,可以一下子就获得完整的科学体系,就可以免除近二十年的学习过程了。我当时挺为这个消息鼓舞的,也相信这个如果实现了,是个大好事。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我觉得这样以后,人就不是人了,成了一种工具,就象工蚁,生来就是做工劳作的。这样的人生多没意思啊。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婧珂妈 + 2 + 2 很有道理。
阿小小 + 1 + 1 有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9-14 11:40:34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另外,把物理换成其他学科。命题仍然成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9-14 12:08:31 | 只看该作者
自然科学都是玩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9-14 12:54:3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有道理:所有理科,包括数学都是来自生活,是解决生活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9-14 21:48:52 | 只看该作者
略略说一点点不同。

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只玩不学不想也还是不行,就比如玩的人很多,牛顿只有一个。

现在要再回到我们当年在外疯玩的样子,还是有点不现实,所以,我们家长要做的,也无非是尽量提供让他自在行事的空间。筑坝有助于学习连通器,没地方筑坝,但是要在小小阳台上实现自动浇水也未尝不有助于学习虹吸原理。

而从孩子小时候起,就尽量帮助他学会制作玩具而不是索取玩具,好处可不仅是帮助学习自然科学。很简单的,我家儿子刚进幼儿园时,一点没和小朋友发生过冲突,就是因为哪怕别人抢了他的玩具,他还可以发现另一个玩具的好玩之处,再被别人抢了,一张破纸也可以卷成望远镜来玩,而抢过玩具去的孩子,抢啥发现啥不好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5 08:34: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12-9-14 21:48 发表
略略说一点点不同。


现在要再回到我们当年在外疯玩的样子,还是有点不现实,所以,我们家长要做的,也无非是尽量提供让 ...

-----------------------
要回到从前,确实是不可能了。我这个贴,虽然是发在中学版,其实原本是考虑发在小学版的。因为提倡让孩子多玩,其实更适合于小学生。把很小的孩子放到大自然中,他会觉得一切是那么的新奇,中学生基本没那么大的兴趣了。我发这个帖子的用意是,咱们的孩子还有周末,还有假日,可以少上点辅导班,多接触些大自然,这些接触不仅对于今后的学习有帮助,对于一个生命的成长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就象文中最后说的,如果有一种药,吃了就直接到了20岁,直接有了全部的知识体系,你愿意给你的孩子吃吗?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婧珂妈 + 2 + 2 说得很有道理,玩中才能体会物理现象, ...
zty1122bb + 2 + 2 完全同意。
jiangying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9-16 10:37:0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玩中学是王道,毕竟“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是如何玩,怎么玩,怎么与理论结合,这是对bbmm的考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4-28 20:00:51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什么人都能玩的,是最高境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7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0:30 , Processed in 0.193044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